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绿三七的总花色苷和总皂苷含量及皂苷单体组成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昶灵 杨生超 +4 位作者 陈中坚 沈勇 魏富刚 王武 龙庭菊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49-1753,共5页
目的:研究紫、绿三七总花色苷和总皂苷含量及其皂苷单体组成,以比较紫、绿三七的药用品质和商业价值。方法:以三年生紫、绿三七为材料,总花色苷和总皂苷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皂苷单体组成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含量差异的显著性以方差分... 目的:研究紫、绿三七总花色苷和总皂苷含量及其皂苷单体组成,以比较紫、绿三七的药用品质和商业价值。方法:以三年生紫、绿三七为材料,总花色苷和总皂苷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皂苷单体组成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含量差异的显著性以方差分析判别。结果:紫三七的总花色苷和总皂苷含量分别比绿三七的高204.85%和33.86%;紫、绿三七均主要含5种皂苷单体,且含量趋势均为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e;紫三七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d和人参皂苷Re含量分别比绿三七的高约16.03%、10.83%和5.39%,但绿三七的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含量却分别比紫三七的高约0.93%和3.33%;相对于绿三七,紫三七中总花色苷含量较高且差别达到显著水平,但总皂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d和人参皂苷Re含量较高以及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含量较低但差别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三七总花色苷的积累意味着总皂苷和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e含量的增加以及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含量的略微下降,但皂苷单体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不变;紫三七的药用品质和商业价值优于绿三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三七 绿三七 总花色苷 总皂苷 皂苷单体组成
下载PDF
三七绿紫过渡地上茎的花色苷和皂苷组织定位及其含量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穆婷 赵昶灵 +5 位作者 陈中坚 文国松 杨生超 魏富刚 肖兴磊 王崇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72-1780,共9页
为探究三七绿紫过渡地上茎的花色苷和皂苷组织定位与含量的相关性,采用显微组织化学法研究云南文山三七的一年生植株绿紫过渡地上茎各茎段花色苷和皂苷的组织定位,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茎段的总花色苷(TAC)和总皂苷含量(TSC),用高效液... 为探究三七绿紫过渡地上茎的花色苷和皂苷组织定位与含量的相关性,采用显微组织化学法研究云南文山三七的一年生植株绿紫过渡地上茎各茎段花色苷和皂苷的组织定位,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茎段的总花色苷(TAC)和总皂苷含量(TSC),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了茎段的皂苷单体含量。结果表明:(1)在三七绿紫过渡地上茎的中部横截面上,花色苷主要定位在皮层薄壁组织外侧的2层或2~3层细胞中,而皂苷主要定位在维管束中;各茎段的皂苷单体均主要为人参皂苷Rb1。(2)从茎顶向茎基,茎段中TAC、TSC和Rb1的含量总体上分别表现为一条"单峰"、"V形"和"降-升-降三段式"曲线;其中,花色苷主要积累在茎的中、上部,总皂苷在茎的下、基部,Rb1则在茎的上半段,而且TAC最高以及TSC和Rb1含量最低的茎段均恰好定位在中上部的黄金分割点处。(3)不同茎段间的TAC含量差异显著,Rb1含量差异极显著,但TSC含量的差异不显著;不同茎段间的TAC与TSC、Rb1含量呈不同的相关性,整个地上茎的TAC与TSC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TAC与Rb1含量间呈不显著正相关。研究认为,在三七绿紫过渡地上茎中,花色苷和皂苷的横向组织定位不同,二者含量在纵向上总体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绿紫过渡地上茎 花色苷 皂苷 组织学定位和含量
下载PDF
三七紫、绿茎植株营养器官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花色苷和皂苷含量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昶灵 陈中坚 +4 位作者 余育启 魏富刚 李孙文 王崇德 肖兴磊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23-1929,共7页
目的:研究三七紫、绿茎植株营养器官花色苷和皂苷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积累量特征。方法:以一、二和三年生三七紫、绿茎植株为材料,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叶、茎和根状茎及其不定根的总花色苷和总皂苷含量。结果:从一年生到三年生,紫茎植株叶... 目的:研究三七紫、绿茎植株营养器官花色苷和皂苷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积累量特征。方法:以一、二和三年生三七紫、绿茎植株为材料,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叶、茎和根状茎及其不定根的总花色苷和总皂苷含量。结果:从一年生到三年生,紫茎植株叶、茎和总营养器官(包括叶、茎和根状茎及其不定根)的总花色苷含量,茎总花色苷含量占总营养器官总花色苷含量的百分率,紫、绿茎植株叶和茎总皂苷含量占总营养器官总皂苷含量的百分率,绿茎植株叶总花色苷含量占总营养器官总花色苷含量的百分率均下降;绿茎植株叶和总营养器官总花色苷含量,紫、绿茎植株根状茎及其不定根的总花色苷含量,各营养器官总皂苷含量,根状茎及其不定根总皂苷含量占总营养器官总皂苷含量的百分率,紫茎植株根状茎及其不定根总花色苷含量占总营养器官总花色苷含量的百分率均上升;紫茎植株茎和总营养器官的总花色苷含量,茎、根状茎及其不定根和总营养器官的总皂苷含量的增长速率均一直高于绿茎植株,但叶总皂苷含量的增长速率却一直低于绿茎植株,紫、绿茎植株营养器官总花色苷和总皂苷的含量变化呈不同的相关性。此外,三年生时,紫茎植株各营养器官的总皂苷含量均高于绿茎植株,但叶和根状茎及其不定根的总花色苷含量却低于绿茎植株。结论:三七紫茎植株营养器官的皂苷积累能力强于绿茎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紫、绿茎植株 营养器官 不同生长阶段 总花色苷和总皂苷含量 相关性
下载PDF
三七一年生紫、绿地上茎植株营养器官花色苷和皂苷含量对冰水模拟低温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昶灵 孙艳 +5 位作者 陈中坚 魏富刚 文国松 唐小华 肖兴磊 李孙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92-2496,共5页
目的探究三七品种"滇七一号"和"苗乡三七一号"营养器官花色苷和皂苷积累对低温响应的差异。方法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冰水模拟低温胁迫下三七一年生紫、绿地上茎植株营养器官花色苷和皂苷含量。结果在冰水处理下,紫... 目的探究三七品种"滇七一号"和"苗乡三七一号"营养器官花色苷和皂苷积累对低温响应的差异。方法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冰水模拟低温胁迫下三七一年生紫、绿地上茎植株营养器官花色苷和皂苷含量。结果在冰水处理下,紫、绿地上茎植株叶总花色苷含量、紫茎植株地上茎、根状茎及其不定根和所有营养器官总皂苷含量、绿茎植株根状茎及其不定根和所有营养器官的总花色苷含量均下降,紫、绿茎植株地上茎总花色苷含量和叶总皂苷含量、紫茎植株根状茎及其不定根和所有营养器官总花色苷含量、绿茎植株地上茎、根状茎及其不定根和所有营养器官总皂苷含量均上升,紫、绿茎植株地上茎和所有营养器官总花色苷含量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叶和根状茎及其不定根总花色苷含量、各营养器官总皂苷含量间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处理结束时,紫茎植株营养器官总花色苷和总皂苷含量均高于绿茎植株的。结论低温下三七"滇七一号"营养器官仍能比"苗乡三七一号"的积累更多花色苷和皂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一年生紫 绿地上茎植株 营养器官 花色苷和皂苷含量 冰水模拟低温胁迫 响应
下载PDF
三七药材及饮片农药残留与重金属含量限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勇 余育启 +5 位作者 陈士林 陈中坚 魏富刚 董林林 向桂林 王碧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1期1955-1963,共9页
本文对中药材三七的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为无公害品质三七药材及饮片判定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通过市场随机采购、三七产区基地采样、互联网购买的方法,收集三七样品100份,委托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完成203项农药残留量及4项重... 本文对中药材三七的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为无公害品质三七药材及饮片判定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通过市场随机采购、三七产区基地采样、互联网购买的方法,收集三七样品100份,委托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完成203项农药残留量及4项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并参照日本、韩国、美国及欧盟相关标准进行分析与总结。本研究确定了使用频率高、检出率高的25项农药种类、4项重金属的限量指标。在现有三七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限量指标,作为无公害品质三七的判定依据,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农药残留量 重金属含量 限量标准
下载PDF
三七地上茎紫化双茎化和地下部总皂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昶灵 文国松 +5 位作者 陈中坚 丁灿 张丽梅 魏富刚 臧灵飞 李正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究三七地上茎紫化、双茎化和地下部总皂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特征,为三七药用品质的优化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了云南文山州栽培的二、三年生三七绿、紫、单、双地上茎植株地上茎的总花色苷含量(TAC)和地下... 目的探究三七地上茎紫化、双茎化和地下部总皂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特征,为三七药用品质的优化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了云南文山州栽培的二、三年生三七绿、紫、单、双地上茎植株地上茎的总花色苷含量(TAC)和地下部的总皂苷含量(TSC)。结果二、三年生三七绿、紫地上茎植株双茎化均导致地上茎TAC上升,二年生三七单、双茎植株地上茎TAC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三年生三七的却达到。二年生三七单、双茎植株地上茎紫化均导致其主根TSC降低、侧根和整个地下部的TSC上升,而绿、紫地上茎植株地上茎双茎化的效应均恰好相反;三年生三七地上茎的紫化均导致其侧根TSC降低、主根和整个地下部的TSC上升,而双茎化的效应也恰好相反。但是,二、三年生三七绿、紫、单、双地上茎植株主根、侧根和整个地下部的TSCs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或达到不同的显著性水平。结论三七地上茎双茎化对地上茎TAC、地上茎紫化对地下部TSC有提升效应,但地上茎双茎化对三七地下部TSC有降低效应,故地上茎紫化是三七药用品质优化和新品种选育研究中应保留的性状,而地上茎双茎化则是应避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地上茎紫化、双茎化 地下部总皂苷含量 相关性
下载PDF
磷胁迫对三七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韦美丽 向桂林 +3 位作者 黄天卫 魏富刚 刘云芝 陈中坚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34期97-102,共6页
为了研究磷胁迫对三七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施磷量。笔者采用盆栽土培试验,定期采样测定植株生长性状及干重。结果表明,缺磷抑制1年生三七及2年生三七生长及其干物质积累;高磷利于1年生三七生长及干物质积累,对2年生三七... 为了研究磷胁迫对三七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施磷量。笔者采用盆栽土培试验,定期采样测定植株生长性状及干重。结果表明,缺磷抑制1年生三七及2年生三七生长及其干物质积累;高磷利于1年生三七生长及干物质积累,对2年生三七生长及茎叶干物质积累有抑制作用。1年生三七的适宜施磷量为0.18 g/kg土,2年生三七的适宜施磷量为0.15 g/kg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胁迫 植株生长 干物质积累 三七
下载PDF
三七紫、绿地上茎植株抗氧化酶比活力和丙二醛含量对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小华 赵昶灵 +6 位作者 余育启 陈中坚 文国松 孙艳 魏富刚 肖兴磊 李孙文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8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探究三七地上茎积累花色苷对其干旱胁迫下抗氧化能力的效应。方法:研究了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三七一年生紫、绿地上茎植株叶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比活力。结果: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紫、绿地上茎植株叶... 目的:探究三七地上茎积累花色苷对其干旱胁迫下抗氧化能力的效应。方法:研究了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三七一年生紫、绿地上茎植株叶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比活力。结果: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紫、绿地上茎植株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比活力及MDA含量均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力均下降,且绿茎植株叶可溶性蛋白质和MDA含量及紫茎植株叶CAT和POD比活力的升幅、绿茎植株叶SOD比活力的降幅均更大;PEG6000处理结束时,紫茎植株叶的可溶性蛋白质和MDA含量、CAT和SOD比活力均高于绿茎植株叶的,而紫、绿茎植株叶POD的比活力仍几乎相等;紫、绿茎植株叶可溶性蛋白质和MDA含量间的差异均仅达到显著水平,而CAT、POD和SOD比活力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一年生三七地上茎积累花色苷利于其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AT和POD比活力在干旱胁迫中的快速上升、滞缓干旱胁迫中SOD比活力下降和MDA含量的上升,并利于胁迫结束时叶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AT和SOD比活力水平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一年生紫 绿地上茎植株 抗氧化酶比活力 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 PEG6000模拟干旱 胁迫 响应
下载PDF
一年生三七绿紫过渡地上茎黄金分割式紫化与其色素含量纵向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昶灵 穆婷 +3 位作者 陈中坚 文国松 魏富刚 肖兴磊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5-10,16,共7页
为探究三七绿紫过渡地上茎黄金分割式紫化与其色素含量纵向变化的关系,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了云南文山一年生三七植株绿紫过渡地上茎各茎段的叶绿素(Chl)、类胡萝卜素(Car)和总花色苷(TA)的含量。结果表明:从茎顶向茎基,茎段的叶绿素a(Chl... 为探究三七绿紫过渡地上茎黄金分割式紫化与其色素含量纵向变化的关系,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了云南文山一年生三七植株绿紫过渡地上茎各茎段的叶绿素(Chl)、类胡萝卜素(Car)和总花色苷(TA)的含量。结果表明:从茎顶向茎基,茎段的叶绿素a(Chl a)、b(Chl b)和总叶绿素[Chl(a+b)]含量均表现为"降—升—降三段式"曲线,叶绿素a和b的含量之比(Chl a/b)大致呈一不对称的"双峰"曲线,Car含量表现为"不规则波动—宽V型—阶梯型骤降三段式"曲线,总花色苷含量(TAC)、TA/Chl a、TA/Chl b、TA/Chl(a+b)和TA/(Chl+Car)均表现为单峰曲线,Chl(a+b)/Car大致表现为一"V-W形"曲线。在茎中上部的黄金分割点处,Chl a、Chl b和Chl(a+b)、Chl a/b均出现低值,而TAC、TA/Chl a、TA/Chl b、TA/Chl(a+b)和TA/(Chl+Car)却均出现最高值。在茎基部,Chl、Car和TA含量都急剧下降。不同茎段Chl a、Chl b、Chl(a+b)和Car含量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TAC之间的差异仅达到显著水平;此外,不同茎段Chl a、Chl b、Chl(a+b)、Car和TA的含量纵向变化之间呈不同的正相关性。所以,三七绿紫过渡地上茎的紫色源于其TA相对于Chl和Car的含量优势,但Car对茎段紫色的制约效应微小;茎的黄金分割式紫化既取决于茎的TAC,也取决于茎的TA/Chl a、TA/Chl b、TA/Chl(a+b)和TA/(Chl+C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黄金分割 紫化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花色苷含量
下载PDF
新型肥在三七上的应用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0
作者 韦美丽 黄天卫 +4 位作者 魏富刚 马妮 王炳艳 侯成能 陈中坚 《特产研究》 2017年第1期9-13,共5页
为了研究新型肥料在三七上的施用效果,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三七种苗为材料,减少常规肥用量,增施新型肥料,将各处理的产量、质量与常规施肥作比较。结果显示,各试验处理在增产的同时,能有效提高三七皂苷的含量,以B处理(常规用量80%+爱户7... 为了研究新型肥料在三七上的施用效果,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三七种苗为材料,减少常规肥用量,增施新型肥料,将各处理的产量、质量与常规施肥作比较。结果显示,各试验处理在增产的同时,能有效提高三七皂苷的含量,以B处理(常规用量80%+爱户75kg/hm^2,每年3次)效果最好,可实现增产57.39%,皂苷含量提高1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肥料 产量 皂苷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三七一年生紫、绿地上茎植株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艳 赵昶灵 +6 位作者 余育启 陈中坚 文国松 唐小华 魏富刚 肖兴磊 李孙文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2期55-60,共6页
旨在探究三七地上茎积累花色苷对其抗寒性的效应。研究了冰水模拟低温胁迫下三七一年生紫、绿地上茎植株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比活力。结果表明,在冰水模拟低温胁迫下,紫、绿地上茎植株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旨在探究三七地上茎积累花色苷对其抗寒性的效应。研究了冰水模拟低温胁迫下三七一年生紫、绿地上茎植株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比活力。结果表明,在冰水模拟低温胁迫下,紫、绿地上茎植株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比活力及绿地上茎植株叶片的MDA含量均上升,紫、绿茎植株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力及紫茎植株叶片的MDA含量均下降,且紫茎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CAT比活力的升幅及绿茎叶片POD和SOD比活力的降幅均更大;在冰水处理结束时,紫茎植株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和SOD的比活力均高于绿茎的,但CAT比活力和MDA含量略低于绿茎的。但是,紫、绿茎植株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和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比活力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三七地上茎积累花色苷利于其抗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紫、绿地上茎植株 抗氧化能力 低温胁迫
下载PDF
低氮胁迫对三七养分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韦美丽 陈中坚 +3 位作者 孙玉琴 黄天卫 陈昱君 王朝梁 《人参研究》 2015年第4期20-22,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施氮与正常施肥对三七植株养分含量、养分累积、养分分配及块根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胁迫会导致氮含量、吸收比例及分配率下降;磷和钾含量、吸收比例、分配率上升。茎叶养分分配率提高,块根分配率、养分累积...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施氮与正常施肥对三七植株养分含量、养分累积、养分分配及块根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胁迫会导致氮含量、吸收比例及分配率下降;磷和钾含量、吸收比例、分配率上升。茎叶养分分配率提高,块根分配率、养分累积量、物质积累及产量下降,对质量的影响不明显。说明正常施氮对三七生长较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氮胁迫 养分积累 养分分配 三七
下载PDF
三七不同种子贮藏方法对出苗及种苗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韦美丽 黄天卫 +2 位作者 杨莉 孙玉琴 陈中坚 《特产研究》 2013年第4期43-46,共4页
研究了三七种子不同处理对出苗率、成苗率、平均苗重及第一、二级种苗比例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处理,即A:种子采后带果皮立即播种;B:种子采后洗去果皮立即播种;C:种子采后洗去果皮置于4℃保鲜49d(种子装于自封袋内)后播种;D:种子采后洗... 研究了三七种子不同处理对出苗率、成苗率、平均苗重及第一、二级种苗比例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处理,即A:种子采后带果皮立即播种;B:种子采后洗去果皮立即播种;C:种子采后洗去果皮置于4℃保鲜49d(种子装于自封袋内)后播种;D:种子采后洗去果皮湿沙室温层积49d后播种。结果显示:三七不同种子贮藏方法对其出苗率、成苗率及平均苗重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较理想的方法是种子采收后洗去果皮立即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种子贮藏 出苗 种苗质量
下载PDF
5种提取三七基因组DNA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白雪嵩 赵昶灵 +2 位作者 陈中坚 翁晨 王文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56,共3页
用高盐低pH值法、尿素法、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SDS(十二烷基磺酸钠)法、PVP(聚乙烯吡咯烷酮)法提取一年生三七叶的基因组DNA,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的DNA浓度,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提取的DNA质量。结果表明:用C... 用高盐低pH值法、尿素法、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SDS(十二烷基磺酸钠)法、PVP(聚乙烯吡咯烷酮)法提取一年生三七叶的基因组DNA,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的DNA浓度,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提取的DNA质量。结果表明:用CTAB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含量、得率最高,分别为41.434 3~43.233 6μg/mL、114.829 5~127.282 4μg/g,且D260 nm/D280 nm均在标准值范围内,D260 nm/D230 nm小于1.9,有RNA污染;SDS法、PVP法、尿素法也可以提取基因组DNA,但含量较低;高盐低pH值法提取的DNA浓度最低,电泳图基本看不到明显条带。将这5种方法进行对比,最终确定CTAB法为三七基因组DNA的最佳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基因组DNA 提取方法 比较
下载PDF
三七皂苷时空积累特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率 赵昶灵 +3 位作者 陈中坚 潘彦冰 魏富刚 肖兴磊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7期13-17,共5页
为明确三七皂苷积累的时空动态特征,总结了三七同一器官在不同生长年限和同一生长年限不同器官的总皂苷含量和皂苷单体的种类和含量的变化、差异规律,并简要归纳了二年生三七主根皂苷含量的组织差异和三年生主根皂苷含量的月变化属性,... 为明确三七皂苷积累的时空动态特征,总结了三七同一器官在不同生长年限和同一生长年限不同器官的总皂苷含量和皂苷单体的种类和含量的变化、差异规律,并简要归纳了二年生三七主根皂苷含量的组织差异和三年生主根皂苷含量的月变化属性,指出了三七皂苷积累的时间动态特征主要在于同一器官皂苷的种类及其含量随生长年限而变,皂苷积累的空间动态特征主要在于处于相同生长年限的不同器官的皂苷种类和含量不完全相同。本研究可为三七器官采收期的科学确定和三七器官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皂苷 种类 含量 时空特征
下载PDF
磷肥用量对三七生物量及养分分配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韦美丽 陈中坚 +3 位作者 魏富刚 孙玉琴 冯育谦 黄天卫 《特产研究》 2020年第4期28-36,共9页
通过研究不同施磷量对三七养分含量、积累及分配的影响,探索三七适宜施磷量。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方法,以1~3年生三七为材料,在等量氮、钾肥基础上改变磷肥用量,测定各处理植株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改变磷肥用量会影响三七生物量... 通过研究不同施磷量对三七养分含量、积累及分配的影响,探索三七适宜施磷量。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方法,以1~3年生三七为材料,在等量氮、钾肥基础上改变磷肥用量,测定各处理植株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改变磷肥用量会影响三七生物量及养分吸收分配,对根部的影响最明显,1年生及2年生三七单株生物量随施磷量增加呈上升趋势,3年生三七单株根产量随施磷量增加先升后降,施磷可提高2年生三七植株各部位磷含量、积累量及其分配率,并随施磷量增加呈上升趋势;低量磷可促进1~3年生三七根部养分吸收、积累,中量磷可获得较高皂苷含量及产量。试验地块适宜磷肥用量1~3年生三七分别为240、240和120 kg/hm^2。此研究可为优化三七施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养分积累 生物量 养分分配 三七
下载PDF
尿素用量对三七种苗生长及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韦美丽 刘伟林 +4 位作者 陈中坚 魏富刚 王炳艳 向桂林 黄天卫 《文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4-8,共5页
为确定三七种苗生产适宜的尿素用量范围,通过田间试验,定期采样开展种苗生长性状及生物量测定,结果表明:尿素用量对三七种苗假茎长、中叶长、中叶宽、种苗总干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均有一定影响;种苗生产的氮肥适宜施用期为6月及9月,... 为确定三七种苗生产适宜的尿素用量范围,通过田间试验,定期采样开展种苗生长性状及生物量测定,结果表明:尿素用量对三七种苗假茎长、中叶长、中叶宽、种苗总干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均有一定影响;种苗生产的氮肥适宜施用期为6月及9月,适宜用量应控制在每hm2纯氮量112.5 kg以内(按75%的土地利用率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种苗 施肥 氮肥 尿素
下载PDF
种苗等级对三七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韦美丽 孙玉琴 +4 位作者 王炳艳 刘云芝 黄天卫 黄家发 吴承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3期99-102,共4页
为进一步规范三七的栽培管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按种苗重进行分级移栽,考察不同处理植株生长性状及皂苷含量差异。结果表明:种苗等级与株高、茎基粗、叶片大小、块根重、病株率及皂苷产量正相关,与出苗率、存苗率、根冠比及块根含... 为进一步规范三七的栽培管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按种苗重进行分级移栽,考察不同处理植株生长性状及皂苷含量差异。结果表明:种苗等级与株高、茎基粗、叶片大小、块根重、病株率及皂苷产量正相关,与出苗率、存苗率、根冠比及块根含水量负相关。生产中实行种苗分级移栽时宜选用种苗重大于1.5 g的Ⅰ级、Ⅱ级种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种苗等级 生长发育 产量 皂苷含量
下载PDF
氮肥用量对三七养分含量、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19
作者 韦美丽 魏富刚 +3 位作者 陈中坚 余育启 王炳艳 龙廷菊 《文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4-9,共6页
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三七养分含量、积累量及分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促进氮素吸收利用、抑制磷素吸收利用。三七植株氮含量、氮积累量及氮分配率随氮肥用量增加呈上升趋势;三七植株磷含量、磷积累量及磷分配率随氮... 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三七养分含量、积累量及分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促进氮素吸收利用、抑制磷素吸收利用。三七植株氮含量、氮积累量及氮分配率随氮肥用量增加呈上升趋势;三七植株磷含量、磷积累量及磷分配率随氮肥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1年生三七植株根部养分分配率随氮肥用量增加呈上升的趋势,2年生及3年生三七根部养分分配率随氮肥用量增加呈下降的趋势。试验地块经济合理的氮肥用量苗期为37.5 kg/hm2左右,大田期为75 kg/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养分 分配 三七
下载PDF
Studies on the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In Vitro Growth Rates of the Three Pathogenic Fungi from Panax notoginseng Cultivated in Wenshan Eparchy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文亚 赵昶灵 +5 位作者 陈中坚 文国松 魏富刚 龙廷菊 李孙文 王崇德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6期1165-1171,1258,共8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simultaneously isolate and identify the main pathogenic fungi of the root rot, black spot and round spot from the Panax notoginseng plants cultivated in Wenshan Eparchy of Yunna...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simultaneously isolate and identify the main pathogenic fungi of the root rot, black spot and round spot from the Panax notoginseng plants cultivated in Wenshan Eparchy of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Method] The pathogenic fungi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by using potato dextrose agar (PDA) medium. The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was accomplished first according to the colony forms of the fungi when cultivated in vitro, then accord-ing to the symptom characteristics and colony forms of the re-isolated fungi in the reverse inoculation experiments. The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amplification and alignment of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 (ITS) se-quences of the fungi. The increases of the diameters and thickness of the colonies of the fungi cultivated in vitro were employed to indicate the growth rates of the fungi. [Results] The consistency of the colony forms and symptom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96%-99% similarities revealed in the ITS sequence alignments al proved that the main pathogenic fungi of the root rot, black spot and round spot of the P. notoginseng plants raised in Wenshan were Cylindrocarpon didymium, Alternaria panax and Mycocentrospora acerina, respectively. When cultivated in vitro in the same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il umination, the increases of the colony diameters and thickness of C. didymium were the highest, fol owed by those of A. panax, then those of M. acerina. During different cultivation period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olony diameters and thickness of the three fungi al reach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level. However, at the same cultivation tim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diameters and thickness among the three fungi only reached significant level. [Conclusion] The main pathogenic fungi which result in the root rot, black spot and round spot of the P. notoginseng in Wenshan are C. didymium, A. panax and M. acerina, respec-tively. When these three diseases break out at the same time, the root rot wil spread fastest, fol owed orderly by the black spot and the round sp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ax notoginseng cultivated in Wenshan Eparchy Root rot black spot and round spot Pathogenic fungus Growth rate in vitro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