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出世"到"入世"——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市民生活伦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耀春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6-112,共7页
一般认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世俗精神,但这种世俗精神究竟指什么,笔者认为它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种强调入世的市民生活伦理,它的出现对推动欧洲社会的世俗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世纪 文艺复兴 生活伦理 “消极出世” “积极生活”
下载PDF
聚焦“一带一路”文化战略拓展文艺复兴研究新路径——“2015文艺复兴高峰论坛”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荀武 吴静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4-146,共3页
2015年11月14-18日,"2015文艺复兴高峰论坛——文化视域下的‘一带一路’战略"年度峰会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对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没高峰"的积极回应,也是对国家"一... 2015年11月14-18日,"2015文艺复兴高峰论坛——文化视域下的‘一带一路’战略"年度峰会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对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没高峰"的积极回应,也是对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文化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战略 中国人民大学 文化阐释 文化视域 文艺工作 一体两翼 中外专家学者 当代中国文化 张惠明 新柏拉图主义
下载PDF
当前中国美术创作问题及应对之道--基于“东方文艺复兴”的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丁方 史蕊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共3页
全球化加剧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中国当代艺术也随之显示出异常的活力,但是也存在着精神苍白、"高峰"类精品力作缺乏、国际话语权不足等问题。"东方文艺复兴"追溯并重新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血脉气质,把中国... 全球化加剧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中国当代艺术也随之显示出异常的活力,但是也存在着精神苍白、"高峰"类精品力作缺乏、国际话语权不足等问题。"东方文艺复兴"追溯并重新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血脉气质,把中国山水蕴藏的神圣能量进行当代转换,并对东西方文艺复兴进行整合贯通,充分吸收融汇整个人类文明的传统精华,构建和传播代表中国文化主体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理论学派和艺术作品。这既有利于解决现存的诸多问题,又能够助推"一带一路"文化外交,多方驱动我国在文化领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创作 东方文艺复兴 中华民族迁徙史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文艺复兴式艺术教育与新文科建设——综合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3
4
作者 丁方 《艺术教育》 2022年第1期21-26,共6页
当前中国社会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与转型,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同样如此。近些年,由于综合高校中艺术学院一成不变的教育理念,再加上不断扩招,使广大艺术学子在毕业时面临就业难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所学知识与急速发展的社会现实无法结... 当前中国社会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与转型,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同样如此。近些年,由于综合高校中艺术学院一成不变的教育理念,再加上不断扩招,使广大艺术学子在毕业时面临就业难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所学知识与急速发展的社会现实无法结合,这与国家"双一流"建设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相去甚远。文章通过对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经验教训的分析,探讨文艺复兴式艺术教育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如何通过相关课题/项目申报与实施,在技术艺术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实施文艺复兴式艺术教育,将国家倡导的"新文科建设"具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 艺术教育 技术艺术学 新文科建设 复合型创新人才
原文传递
文化视域下的“一带一路”战略——“2015文艺复兴高峰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5
作者 丁方 荀武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2-144,共3页
2015年11月14日至18日,“2015文艺复兴高峰论坛——文化视域下的‘一带一路’战略”国际学术研讨会年度峰会在北京召开。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高峰论坛 文艺复兴 文化视域 研讨会综述
原文传递
艺术技术学视域下古代壁画活化研究
6
作者 史蕊 丁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0,共6页
本文从艺术技术学视角出发,对古代壁画的材质体系、制作技艺进行整体分析,通过将古代壁画本体嵌入“艺术技术学”框架之中,打造传承古代壁画非遗技艺的特设交叉学科与人才培养体系,以期达成将古代壁画中蕴含的大国工匠、非遗技艺因素提... 本文从艺术技术学视角出发,对古代壁画的材质体系、制作技艺进行整体分析,通过将古代壁画本体嵌入“艺术技术学”框架之中,打造传承古代壁画非遗技艺的特设交叉学科与人才培养体系,以期达成将古代壁画中蕴含的大国工匠、非遗技艺因素提取挖掘并予以传承创新的目标,并落实国家倡导的“学以致用”“产教融合”大政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原活化 物质构成 学科建设 产教融合
下载PDF
无边界实践教育一体化融合发展研究
7
作者 陆云 盘金利 仲文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无边界实践教育是指实践教育在不断实现人的综合发展这个核心目标的过程中,突破时间、空间、人际、资源以及学科、载体等各种教育要素固有边界,呈现出来的融合教育样态。实践教育突破了学校、课堂以及学科的边界,以其多主体、多形式、... 无边界实践教育是指实践教育在不断实现人的综合发展这个核心目标的过程中,突破时间、空间、人际、资源以及学科、载体等各种教育要素固有边界,呈现出来的融合教育样态。实践教育突破了学校、课堂以及学科的边界,以其多主体、多形式、跨行业带来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特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将综合实践活动、研学旅行(研学实践)、劳动教育等实践教育的学科和课程形式融合一体,真正突破其课程管理、过程实施、评价指导等领域的边界阻隔,实现课程、管理、评价的一体化,才是提高实践教育效率,达到实践育人、协同育人的目标的最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育 无边界教育 综合实践 研学实践 劳动教育
下载PDF
欧洲具有广阔的新电商市场
8
作者 Fiona Liu Guillaume Loiseau 陆斌 《现代广告》 2024年第3期36-41,共6页
Fiona Liu女士和Guillaume Loiseau接受本刊专访。他俩介绍,新冠期间欧洲市场已转向电商购物作为正常购买方式。在法国,KOL不是专业的销售人员,不能直接在平台销售产品。直播营销主要是通过促销代码机制重新引流到品牌网站进行交易。
关键词 KOL 促销代码 引流 品牌网站
下载PDF
“艺术技术学”视域下法海寺壁画材料技艺探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丁方 张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8-166,I0011,共10页
“艺术技术学”视域下的法海寺材料技艺研究区别于以往的单线性研究,将作为绘画本体的材料技艺研究上升到学科建设的背景下,来探讨绘画材料技艺、学科建设与情景体验空间构建的关系,进一步阐释如何通过艺术教育装备提升、课程研发和人... “艺术技术学”视域下的法海寺材料技艺研究区别于以往的单线性研究,将作为绘画本体的材料技艺研究上升到学科建设的背景下,来探讨绘画材料技艺、学科建设与情景体验空间构建的关系,进一步阐释如何通过艺术教育装备提升、课程研发和人才培养,与一带一路文旅研学产业对接,并为“德智体美劳”“教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以及孵化“产教融合”基地而打造模式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海寺壁画 艺术技术学 材料技艺 学科建设
下载PDF
文化产业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关联性探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方 孙含露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6-13,共8页
中国文化产业将在未来10年内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目前国内文旅产业的发展水平不高,基本处于风景观光、吃喝购物的层级,没有太多文化内涵,或即使冠以“文旅”二字亦有名无实。往深层次思考,文旅产业水平之所以低是因为缺乏人才,国内... 中国文化产业将在未来10年内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目前国内文旅产业的发展水平不高,基本处于风景观光、吃喝购物的层级,没有太多文化内涵,或即使冠以“文旅”二字亦有名无实。往深层次思考,文旅产业水平之所以低是因为缺乏人才,国内高等院校不设此专业,高职高专培养大多是导游餐服类人员,高端文旅产业真正需要的顶层设计、内容设置、专业修建、运营管理、产教融合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体系,却迟迟未提上议事日程;因此,专业人才匮缺与现实发展需求之间形成了巨大反差。目前国家倡导的“一流学科”[1]建设,理应在这些短板方面发力;或换句话说,新建一流学科应有效地覆盖这些社会发展的瓶颈领域,否则国家斥巨资投入的“双一流”[2]建设将流于表面文章,隔靴搔痒,甚至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本文讨论的“艺术技术学[3]”属于目前暂未列入学科目录中的新建一流学科。它的首要特点是高度跨学科;其次是强调“文化科技创新[4]”,它作为贯穿“艺术技术学”首尾始终的方法论,保证了文化与科技两者深度融合之后的能量聚变;再者则是突出“学以致用”。这里所说的“致用”,特指在文旅产业领域的实际运用。如若我们能直接聚焦于中国文旅产业面临的急迫问题,在学科建设的根本层面上为高职高专打造优质的课程内容并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方能正确领悟中央部委多项文件的精神,同时也能为文旅产业瓶颈问题找到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一流学科建设 艺术与科学 艺术技术学 学以致用 文化科技创新
下载PDF
在镜中绽放的乳房——论商晚筠女性主体意识建构的书写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邱苑妮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0年第3期21-26,共6页
商晚筠(1952-1995)是上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马华文坛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其早期作品《痴女阿莲》致力于开拓乡土异族题材的书写,同时也有意识地在创作中批判父权中心文化对女性造成的戕害。至1980年代,商晚筠的创作开始体验、表达女性的... 商晚筠(1952-1995)是上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马华文坛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其早期作品《痴女阿莲》致力于开拓乡土异族题材的书写,同时也有意识地在创作中批判父权中心文化对女性造成的戕害。至1980年代,商晚筠的创作开始体验、表达女性的真实感觉和内在欲望。性欲望、性体验、潜意识、自恋、同性恋、姐妹情谊在作品中大量涌现。本文就试图透过作家文本中的镜子和乳房这两个意象进入作家的隐喻系统中,深入探究作家建构其女性主体意识的书写策略,并从中剖析此书写策略的成因及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晚筠 女性主体意识 书写策略
下载PDF
传统壁画题材工艺品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传统壁画题材工艺品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探讨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致力于传统壁画的创造性转化。它是以壁画的美学价值阐释为基础,综合技艺传承,新型替代材料运用等方式来对传统壁画进行转化与再创造,以此提炼传统艺术的精华,加强新的时代阐... 传统壁画题材工艺品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探讨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致力于传统壁画的创造性转化。它是以壁画的美学价值阐释为基础,综合技艺传承,新型替代材料运用等方式来对传统壁画进行转化与再创造,以此提炼传统艺术的精华,加强新的时代阐释;其二是以创造性转化为依托进行壁画工艺品的创新性发展路径探究。此部分侧重于创新与发展,融合壁画转化成果与现代复合材料而将其打造成的新型工艺品/文旅产品。我们要拓宽工艺品的新型展示手段,进一步推广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让不可移动的壁画“活起来”,强化其价值传播,来助力文旅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壁画 工艺品 材料技艺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历史文化遗址创化
13
作者 丁方 孙光庚(整理)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2期252-253,共2页
今天我从文艺复兴研究院进行的多个项目中间摘取一部分,和大家一起探索"历史文化遗址创化"的课题。具体就是和大家分享北京石景山三寺暨"一带一路"佛教文化智慧博物馆群建设方案。佛教艺术不仅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 今天我从文艺复兴研究院进行的多个项目中间摘取一部分,和大家一起探索"历史文化遗址创化"的课题。具体就是和大家分享北京石景山三寺暨"一带一路"佛教文化智慧博物馆群建设方案。佛教艺术不仅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在古代东方艺术史上影响深远,作品众多,内涵深邃,表现华美的精彩乐章。但是,由于历史的一些文化断层,佛教艺术总以各种方式呈现,以一种建筑群,或是一种石窟的形式,甚或是大学、佛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址 历史 佛教艺术 文艺复兴 佛教文化 组成部分 中国艺术 文化断层
下载PDF
名家·丁方
14
作者 丁方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F0002-F0002,322-328,F0003,F0004,共10页
丁方,1956年生,男,汉族,陕西武功人,1986年获南京艺术学院文学(美术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院氏,... 丁方,1956年生,男,汉族,陕西武功人,1986年获南京艺术学院文学(美术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院氏,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与美术作品修复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方 中国美术家协会 南京艺术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生导师 名家 硕士学位
下载PDF
论弥尔顿抒情诗的翻译
15
作者 郝田虎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71-78,共8页
本文是对弥尔顿抒情诗中译的评论。出于比较的目的,早期译文和后来的译文都在讨论范围内,并酌情考虑创作成果。弥尔顿抒情诗的翻译,对中英文学交流、跨文化理解、汉语诗歌创作艺术、中国现代诗歌的创造性转化,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 弥尔顿 抒情诗 翻译 中英文学交流
下载PDF
光之映,山之神——观丁方的“神圣山水”系列
16
作者 张俊沛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5年第8期1-5,共5页
在当代中国油画界,丁方因其学者型的艺术理念以及特立独行的艺术风格而格外引人注目。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众人皆热衷于追逐、描摹各种流行炫目的技法之时,丁方就开始只身行走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探寻荒漠戈壁、崇山峻岭的特质... 在当代中国油画界,丁方因其学者型的艺术理念以及特立独行的艺术风格而格外引人注目。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众人皆热衷于追逐、描摹各种流行炫目的技法之时,丁方就开始只身行走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探寻荒漠戈壁、崇山峻岭的特质,在大自然中寻找自己对信仰的理解和对艺术心灵的追问,但他所致力追寻的不仅仅是某种绘画形式,而是更为深刻的,形而上的美或崇高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方 20世纪80年代初 山水 艺术风格 中国油画 特立独行 艺术理念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一带一路失落的物质文化遗产创化研究——以《翱翔的太阳神》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蕊 丁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09,I0003,共8页
巴米扬壁画《翱翔的太阳神》复原项目是数字新媒体技术和高科技发展更迭时代背景下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创化作品,其背后的艺术作品属性、材料技法研究、史实性边界以及空间特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其进行思... 巴米扬壁画《翱翔的太阳神》复原项目是数字新媒体技术和高科技发展更迭时代背景下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创化作品,其背后的艺术作品属性、材料技法研究、史实性边界以及空间特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其进行思考与借鉴,以期为我国一带一路失落物质文化遗产的修复与创化提供更为优化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修复 创造性转化 艺术作品 技法 材料
下载PDF
历史现象学与马克思的Versachlichung——对《回到马克思》(日文版)的学术评价
18
作者 榎原均 王海凤 李雨萍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4,共8页
《回到马克思》的书名让人想起胡塞尔的"回到事情本身",可"马克思本身"在哪里呢?张一兵通过重新解读马克思的文本,试图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在他看来,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一个范式转换,而他就是要在马克思的这些文... 《回到马克思》的书名让人想起胡塞尔的"回到事情本身",可"马克思本身"在哪里呢?张一兵通过重新解读马克思的文本,试图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在他看来,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一个范式转换,而他就是要在马克思的这些文本中找到从历史唯物主义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实验历程。我认为,张一兵的《回到马克思》在马克思思想研究中树立了一个新的学术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到 人本哲学 科学的政治经济学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莎士比亚与他人:一个互文的杂糅 被引量:1
19
作者 威廉·贝克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1年第2期3-15,共13页
本文探讨阅读莎士比亚的四部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表力斯·恺撒》《辛白林》)和一部喜剧(《皆大欢喜》)引发的互文反应。文中解释了茱莉亚·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重点介绍了乔治·亨利·刘易斯(1817-1878)... 本文探讨阅读莎士比亚的四部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表力斯·恺撒》《辛白林》)和一部喜剧(《皆大欢喜》)引发的互文反应。文中解释了茱莉亚·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重点介绍了乔治·亨利·刘易斯(1817-1878)其人及其对上述几个莎剧文本的评论。刘易斯是哲学家、科学家、戏剧家、小说家、编者兼文学评论家,后成为著名小说家乔治·爱略特(1819-1880)的伴侣。本文主要分析刘易斯对查尔斯·奈特编《威廉·莎士比亚的喜剧、历史剧、悲剧及诗歌》第二版(1842-1844)所加的评注,解读刘易斯的评论模式及其意义,并指出这些评注的研究价值和研究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乔治·亨利·刘易斯 互文性 查尔斯·奈特 《威廉·莎士比亚的喜剧、历史剧、悲剧及诗歌》第二版(1842-1844) 乔治·爱略特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
下载PDF
《莎士比亚与书》中文版序:十年之后
20
作者 戴维·斯科特·卡斯顿 郝田虎(译)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1年第2期161-174,共14页
《莎士比亚与书》即将在中国出版,我首先必须表达我的荣幸和喜悦之情,非常感谢郝田虎和冯伟认真仔细和密周到的翻译。他们的专注使我愉快地纠正了本书初版中的一些错误,澄清了我的一些措辞表述,对于两位优秀的学者,我表示深深的感激。... 《莎士比亚与书》即将在中国出版,我首先必须表达我的荣幸和喜悦之情,非常感谢郝田虎和冯伟认真仔细和密周到的翻译。他们的专注使我愉快地纠正了本书初版中的一些错误,澄清了我的一些措辞表述,对于两位优秀的学者,我表示深深的感激。我希望本书的翻译将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我们就如何保存和评价我们的历史的问题开展更加广泛的文化讨论,特别是在我们的数字时代,这一讨论变得益发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措辞 数字时代 翻译 中文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