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和艺术”的“守夜人”—由毛时安的戏剧批评说起
1
作者 徐健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第1期42-43,共2页
美国戏剧评论家埃里克·本特利在《作为思想家的剧作家》一书中这样写道:“戏剧值得被认真对待”“富有想象力的剧作家必须通过一个自我来表达”-这个“自我”就是“思想和艺术”。古往今来,但凡那些经典的、杰出的剧作,无一不在思... 美国戏剧评论家埃里克·本特利在《作为思想家的剧作家》一书中这样写道:“戏剧值得被认真对待”“富有想象力的剧作家必须通过一个自我来表达”-这个“自我”就是“思想和艺术”。古往今来,但凡那些经典的、杰出的剧作,无一不在思想与艺术的结合上留下了超越时空、卓尔不凡的探索印记,留下了各个时代的剧作家对于人性、真相、真理的深邃洞察与独到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时安 思想与艺术 戏剧批评 思想和艺术 本特利 卓尔不凡 埃里克 守夜人
下载PDF
从“形式综合”跨向“审美融合”——评杂技剧《先声》
2
作者 徐健 《杂技与魔术》 2024年第2期23-25,共3页
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创作演出的杂技剧《先声》是一部“先声夺人”且甫一亮相就惊艳四座、广受好评的作品。笔者近日在京观看该剧演出,亲身感受到其紧张、惊险、揪心的气场、氛围及排山倒海、众志成城的演出气势,不仅钦佩于主创和演职团队... 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创作演出的杂技剧《先声》是一部“先声夺人”且甫一亮相就惊艳四座、广受好评的作品。笔者近日在京观看该剧演出,亲身感受到其紧张、惊险、揪心的气场、氛围及排山倒海、众志成城的演出气势,不仅钦佩于主创和演职团队为呈现这部具有较高完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技剧 演出 主创 审美融合 先声夺人 演艺集团
下载PDF
忠诚信仰谱写新世界凯歌——评民族歌剧《八一起义》
3
作者 徐健 《歌剧》 2024年第3期12-21,共10页
“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石块中伸出,扣动着直指苍穹的步枪的扳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序厅正中,名为“石破天惊”的圆雕,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形象语言,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冲破白色恐怖,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 “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石块中伸出,扣动着直指苍穹的步枪的扳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序厅正中,名为“石破天惊”的圆雕,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形象语言,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冲破白色恐怖,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历史壮举。凝固的艺术表达背后,是重大历史转折的先声,是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反动派 八一起义 民族歌剧 形象语言 武装反抗 第一枪 历史转折 艺术表达
下载PDF
态势和趋势:2015中国文艺评论扫描 被引量:1
4
作者 庞井君 仲呈祥 +9 位作者 周由强 戴清 李昌菊 娄文利 李云雷 程阳阳 何美 陶璐 张玉雯 杨晨 《中国文艺评论》 2016年第5期4-15,共12页
为全面总结2015年我国文艺评论发展状况,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组织评论界专家,梳理了2015年文艺评论的基本态势,并对发展趋势作了展望。本文收入中国文联组织编写的《2015中国艺术发展报告》,该书已于近期出版面市。
关键词 文艺评论 文艺评奖 近期出版 文艺创作 文艺理论 艺术语言 国际杂技节 文艺工作 社会主义文艺 理论委员会
下载PDF
从历史之场走向现实之思——评蓝博洲长篇小说《藤缠树》
5
作者 石一宁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5年第4期19-22,共4页
挖掘和还原历史,再现20世纪50年代台湾罹难革命者的优秀品质与光辉人格;揭示当代台湾青年的身份认同与人生状态,是长篇小说《藤缠树》的双重主题。这部小说标志着作者创作中一个新的转折。这是作者通过小说的自由想象与虚构力量显性地... 挖掘和还原历史,再现20世纪50年代台湾罹难革命者的优秀品质与光辉人格;揭示当代台湾青年的身份认同与人生状态,是长篇小说《藤缠树》的双重主题。这部小说标志着作者创作中一个新的转折。这是作者通过小说的自由想象与虚构力量显性地介入现实的尝试。作者在纪实之后,又走向虚构;在深入历史现场之后,又走出历史,从历史的凝视走向现实的沉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现实 台湾革命者 身份认同
下载PDF
“新社会主义文学”的可能性及其探索——读刘继明的《人境》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云雷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6-142,共7页
刘继明的长篇小说《人境》(原载《芳草》2016年第2期,作家出版社出版)以马垃与慕容秋为核心人物,以神皇洲和知识界为主要场域,书写了40年来人和社会的沧桑巨变及“中国往何处去”的重大命题。在马垃和慕容秋身上承载着知青上山下... 刘继明的长篇小说《人境》(原载《芳草》2016年第2期,作家出版社出版)以马垃与慕容秋为核心人物,以神皇洲和知识界为主要场域,书写了40年来人和社会的沧桑巨变及“中国往何处去”的重大命题。在马垃和慕容秋身上承载着知青上山下乡以来的城乡生活史,具有一种深邃的时间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学 可能性 作家出版社 《芳草》 长篇小说 上山下乡 知识界 生活史
下载PDF
艺术中的“真实”、时间与风景——《艳阳天》再解读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云雷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67,共11页
浩然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作家,他的创作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延续到90年代,其间有过成功与辉煌,也有过落寞与争论。在"十七年""文革""新时期"等不同时段,浩然都写出了重要的作品,《艳阳天》《金光大... 浩然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作家,他的创作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延续到90年代,其间有过成功与辉煌,也有过落寞与争论。在"十七年""文革""新时期"等不同时段,浩然都写出了重要的作品,《艳阳天》《金光大道》《苍生》都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性作品。《艳阳天》是浩然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小说之一,但迄今为止,学界对这一作品的评价却陷入简单的二分法,即一方面肯定其"生活气息浓厚",另一方面认为阶级斗争理论对小说整体造成了伤害。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对这一思路做出超越,即一方面具体分析历史真实在文本中是如何生成了艺术真实,又如何与意识形态的要求相混杂,产生了特定时期的代表性文本;另一方面通过对小说时间处理、结构方式、风景描写的分析,探讨其作为一部艺术作品的创造性与独特性,恢复其文学经典的定位,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创作方式可能具有的启发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艳阳天》 艺术真实 《金光大道》 文学经典 阶级斗争理论 二分法 艺术作品 风景描写
下载PDF
历史的通俗化、美学与意识形态——严歌苓小说批评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云雷 《长江文艺评论》 2016年第1期22-26,共5页
新世纪以来,严歌苓的小说受到了海内外评论家的高度赞誉,并被频繁搬上银幕,在文学界与社会上有着较大的影响。但在我看来,严歌苓的小说虽然文笔细腻,故事性强,但很难说是严肃意义上的文学,而更接近于通俗文学,或者说严歌苓的小说之所以... 新世纪以来,严歌苓的小说受到了海内外评论家的高度赞誉,并被频繁搬上银幕,在文学界与社会上有着较大的影响。但在我看来,严歌苓的小说虽然文笔细腻,故事性强,但很难说是严肃意义上的文学,而更接近于通俗文学,或者说严歌苓的小说之所以受到欢迎,并不是由于其思想的深刻或艺术的完美,而在于她以流畅自然的方式讲述故事,迎合了流行的社会意识,但她的小说却缺乏对流行意识的质疑与反思。在艺术上也是如此,严歌苓的叙述技巧娴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小说 故事 王葡萄 《小姨多鹤》 民间文学 《第九个寡妇》 《陆犯焉识》 意识形态
下载PDF
“田园将芜,胡不归?”——新时期以来中国人与土地关系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云雷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19,共7页
在20世纪,中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土地改革”到“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数经更迭,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历史过程。1980年代所建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 在20世纪,中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土地改革”到“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数经更迭,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历史过程。1980年代所建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改革”与“合作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土地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关系 中国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新时期 田园 土地制度 土地改革 20世纪
下载PDF
张慧瑜及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10
作者 李云雷 《创作与评论》 2017年第16期14-18,共5页
我和慧瑜认识已经很久了,似乎很难写出对他的整体理解,那可能需要将他"相对化",梳理我们彼此之间的交往与交流,但是在我的感觉结构中,慧瑜似乎已构成了我内在的一部分,是我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中介,要将我们彼此剥离开来,需要做出极大... 我和慧瑜认识已经很久了,似乎很难写出对他的整体理解,那可能需要将他"相对化",梳理我们彼此之间的交往与交流,但是在我的感觉结构中,慧瑜似乎已构成了我内在的一部分,是我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中介,要将我们彼此剥离开来,需要做出极大的努力,无论是作为同学、同事、同道,慧瑜都是极为出色的,想起他来让人感觉很安心。最初见到慧瑜,是在戴锦华老师的课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锦华 这一代人 整体理解 张慧 现代性 中国电视剧 北大校园 文艺论坛 理论深度 小伙伴
下载PDF
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学术研讨
11
作者 欧阳维 安葵 +13 位作者 朱恒夫 陈曦 郑传寅 王馗 彭涛 毛夫国 胡应明 林蔚然 刘平 徐健 宋宝珍 赵晨琳 袁雪峰 吴凤未 《艺术评论》 2024年第7期22-65,共44页
1944年2月到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欧阳予倩、田汉、熊佛西、翟瞿白音等为代表的著名戏剧家,广泛团结文化界和社会各界进步力量,集合湘、桂、粤、赣、川、滇、鄂等地30多个戏剧团体,上千名戏剧工作者冲破重重阻力,在广西桂林召开... 1944年2月到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欧阳予倩、田汉、熊佛西、翟瞿白音等为代表的著名戏剧家,广泛团结文化界和社会各界进步力量,集合湘、桂、粤、赣、川、滇、鄂等地30多个戏剧团体,上千名戏剧工作者冲破重重阻力,在广西桂林召开了影响深远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佛西 戏剧工作者 田汉 西南剧展 欧阳予倩 著名戏剧家 学术研讨 广西桂林
原文传递
犹抱琵琶半遮面——2023年中国话剧述评
12
作者 徐健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6,共13页
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中国话剧积极应对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努力化解行业里的新风险、主动探寻变局下的新出路,既在重大展演、节庆组织、剧目创作、艺术创新、演出样态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中国话剧积极应对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努力化解行业里的新风险、主动探寻变局下的新出路,既在重大展演、节庆组织、剧目创作、艺术创新、演出样态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也让更多的戏剧人切身感受到戏剧与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层面的同频共振,感受到舞台与更为广阔的时代、更为复杂的人性的深刻关联。新的演出格局正在形成。新的发展“变量”催促着戏剧从业者不仅要进一步拓宽生存路径、增强创作定力,也要不断更新讲述、阐释世界的方式,让戏剧更好地走进这个时代的人的精神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剧 戏剧生态 新创剧目 文学改编 演艺新空间
原文传递
“你们就是关东的风和云” 评话剧《老酒馆》
13
作者 徐健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39,共2页
近年的话剧舞台上,以茶馆、酒馆、饭馆等公共空间为主要剧情发生地,串联起时代风云和不同社会风貌的作品不在少数,但是能够跳出北京人艺开创的叙事模式,进而塑造出精彩人物、讲清楚故事的不多;同样,尝试把平民视角、传奇叙事、史诗构架... 近年的话剧舞台上,以茶馆、酒馆、饭馆等公共空间为主要剧情发生地,串联起时代风云和不同社会风貌的作品不在少数,但是能够跳出北京人艺开创的叙事模式,进而塑造出精彩人物、讲清楚故事的不多;同样,尝试把平民视角、传奇叙事、史诗构架、地域文化等关键词组装到一部戏剧里的创作,舞台上亦是常态,但是能够将它们融洽且有机地贯穿在一起,并形成审美张力、确立自身品格的亦不多见;再者,时下话剧改编电视剧渐成风潮,舞台借力影视增强传播效应的剧目比比皆是,但是能够在尊重且提炼原著精髓的基础上,巧妙地完成叙事时空由绵长、舒展向集中、凝练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民视角 北京人艺 时代风云 社会风貌 地域文化 话剧舞台 叙事时空 传播效应
原文传递
批评的初心--《我的批评观》《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以文学为志业》北京首发沙龙纪要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晓明 张燕玲 +17 位作者 谢冕 洪子诚 曹文轩 孙郁 程光炜 李敬泽 孟繁华 戴锦华 施战军 臧棣 贺桂梅 李云雷 丛治辰 邵燕君 杨庆祥 金理 黄平 张艺兵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45,161,共8页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下午好。今天的首发沙龙非常难得,大家齐聚一堂。我有幸和张燕玲女士一起担当主持。张燕玲女士是《南方文坛》的主编,也是《我的批评观》《网络时...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下午好。今天的首发沙龙非常难得,大家齐聚一堂。我有幸和张燕玲女士一起担当主持。张燕玲女士是《南方文坛》的主编,也是《我的批评观》《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以文学为志业——“80后学人”三人谈》这几本书的组织者、策划者。下面先请张燕玲主编致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观 文学传统 南方文坛 中国诗歌研究 陈晓明 文学批评 杨庆祥 中文系教授 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
原文传递
文学写作“被遮蔽”现象十一人谈 被引量:1
15
作者 嵇亦工 石一宁 +8 位作者 孔亚雷 吴玄 南野 谭延桐 夏烈 艾伟 但及 贺仲明 柳营 《西湖》 2006年第1期4-9,共6页
A.民间、新锐、发现——给新人营造一个新空间嵇亦工(《西湖》杂志主编) 2006年的《西湖》提出了这样一个话题:“民间、新锐、发现——被遮蔽的写作”。这是办刊人发自内心的声音,也是读者和作者对于刊物的希望和要求。之所以这样说,... A.民间、新锐、发现——给新人营造一个新空间嵇亦工(《西湖》杂志主编) 2006年的《西湖》提出了这样一个话题:“民间、新锐、发现——被遮蔽的写作”。这是办刊人发自内心的声音,也是读者和作者对于刊物的希望和要求。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坚信真正的文学深藏于民间,同时也坚信不断地发掘和发现新人新作是一份文学杂志的生命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文学写作 西湖 文学评论 新空间 文学期刊 女作家 中国小说 消费主义 写作者
原文传递
抉择背后显大义观现代淮剧《谷家大事》
16
作者 徐健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56,共2页
一次期盼许久的家庭团聚,一场事关恩情大义的关键抉择,一个承载着众多人美好心愿的善举……由盐城建湖县淮剧团演出的现代淮剧《谷家大事》(编剧陈明、袁晓亚,导演李杰)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闪光点,从平凡人生中发现心灵美,通过庚子春节期... 一次期盼许久的家庭团聚,一场事关恩情大义的关键抉择,一个承载着众多人美好心愿的善举……由盐城建湖县淮剧团演出的现代淮剧《谷家大事》(编剧陈明、袁晓亚,导演李杰)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闪光点,从平凡人生中发现心灵美,通过庚子春节期间发生在苏北某乡村谷家里的一幕幕"家事",展现了新冠肺炎疫情给普通人带来的内心涤荡和精神涅槃,从叙事角度、形象塑造、现实蕴藉等多个层面给同类题材的书写带来了新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淮剧 关键抉择 心灵美 叙事角度 美好心愿 形象塑造 同类题材 平凡人生
原文传递
杨逵的文学品格
17
作者 石一宁 《南方文坛》 CSSCI 2004年第2期70-73,共4页
关键词 杨逵 政治 文学品格 《送报夫》
原文传递
儿童戏剧生态写作的一次用心探索 童话剧《萤火虫姐弟历险记》观后
18
作者 徐健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6-37,共2页
近些年来,生态写作日渐受到不同地域文学创作者的关注和青睐。从生态学视角介入文学,以大自然为表现与书写的对象,用生态意识观照现实问题,其目的不仅仅是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呼吁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而且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环境... 近些年来,生态写作日渐受到不同地域文学创作者的关注和青睐。从生态学视角介入文学,以大自然为表现与书写的对象,用生态意识观照现实问题,其目的不仅仅是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呼吁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而且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的关系角度,构建和谐、健康、绿色的生态观和发展观,并用文学的语言、诗意的想象、生动的形象表达写作者对自然的感悟、生命的敬畏以及人类自身行为的文化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险记 儿童戏剧 人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写作 童话剧 文学创作者 生态环境 生态意识
原文传递
飞扬跋扈为谁雄 观诗韵越剧《凤凰台》
19
作者 徐健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8,共2页
因为有了大唐的锦绣繁华,才有了后人对那段历史的感怀、倾慕与追随;也因为有了以李白为代表的杰出诗人的铸就,才愈加绚烂多姿地映衬出大唐盛世之下的气象与魄力、文质与风骨、浪漫与奔放、自由与高贵,呼应着"神来、气来、情来"... 因为有了大唐的锦绣繁华,才有了后人对那段历史的感怀、倾慕与追随;也因为有了以李白为代表的杰出诗人的铸就,才愈加绚烂多姿地映衬出大唐盛世之下的气象与魄力、文质与风骨、浪漫与奔放、自由与高贵,呼应着"神来、气来、情来"的隽永诗风和文化意境。而这一切都在南京市越剧团演出的诗韵越剧《凤凰台》(编剧罗周,导演翁国生)中找到了戏剧化的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台》 罗周 文质 诗韵 戏剧化 大唐盛世 文化意境 杰出诗人
原文传递
卓荦不凡 气贯长虹 京剧《母亲》观后
20
作者 徐健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1,共3页
伴随12个小脚女人沉郁而凄婉的身体“倾诉”,20世纪的历史大幕悄然开启,厚重的高墙之下、困顿的氛围之中,一位目光坚毅、气宇轩昂的母亲站立其间,向她的孩子们发出了穿越时空的深情召唤……这一将旧时代女性的悲情、历史变动前夜的世情... 伴随12个小脚女人沉郁而凄婉的身体“倾诉”,20世纪的历史大幕悄然开启,厚重的高墙之下、困顿的氛围之中,一位目光坚毅、气宇轩昂的母亲站立其间,向她的孩子们发出了穿越时空的深情召唤……这一将旧时代女性的悲情、历史变动前夜的世情、尽显母爱无疆的动情、坦荡面向未来的豪情融为一体的独特开场,让武汉京剧院上演的京剧《母亲》(编剧赵瑞泰,导演黄定山)先声夺人,展现出题材开掘、形象塑造、艺术探索上的与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探索 《母亲》 形象塑造 旧时代 历史变动 悲情 先声夺人 京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