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炎蛋白尿
1
作者 杨烈彪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3期238-239,共2页
如何对慢性肾炎患者改善肾功能和消除蛋白尿,目前有较多的学说和治疗方法,但疗效始终未尽人意。如果为了控制蛋白尿而加大免疫制剂的药量,或延长疗程,有时也能获得一定疗效,但常因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而加重病情。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肾炎 蛋白尿
下载PDF
2080例糖尿病患者证候与血糖关系分析 被引量:104
2
作者 张延群 韩清 +7 位作者 和贵章 孔祥梅 李瑛 刘宏选 贺明安 曾平安 周旭生 张勇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617-619,共3页
本文对河南省内20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现患调查。结果表明,消渴病不仅与上焦肺、中焦脾胃、下焦肾之病理变化有关,而且与肝之病理变化也有密切关系。在疾病早期血糖轻度增高时,肝虚证(肝血虚、肝阴虚)的表现尤为突出,其出现频... 本文对河南省内20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现患调查。结果表明,消渴病不仅与上焦肺、中焦脾胃、下焦肾之病理变化有关,而且与肝之病理变化也有密切关系。在疾病早期血糖轻度增高时,肝虚证(肝血虚、肝阴虚)的表现尤为突出,其出现频率仅次于气虚证。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新发现,它提醒我们在临床治疗中不能忽视肝的作用。也证明了一些临床医生运用养肝、柔肝、敛肝和疏肝解郁等从肝论治消渴病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 中医诊断 病例分析
下载PDF
208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谱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延群 和贵章 +6 位作者 韩清 孔祥梅 李瑛 曾平安 张勇 张绮桂 周旭生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2-43,共2页
以现代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原理研究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谱。通过大样本量流行病学患者调查,证实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谱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医对消渴病的诊断内涵亟需改革。调研为糖尿病的中医诊断规范化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临床医生早... 以现代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原理研究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谱。通过大样本量流行病学患者调查,证实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谱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医对消渴病的诊断内涵亟需改革。调研为糖尿病的中医诊断规范化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临床医生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减少临床漏诊漏诊,或误诊误治,开发思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流行病学研究 症状体征和证候 辨证规范化
下载PDF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58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习德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59,共1页
笔者自1999年1月~2002年6月,应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女性尿道综合征 辨证分型 桂枝茯苓胶囊
下载PDF
痰瘀相关的证治管窥
5
作者 郭宝瑞 韩清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瘀血与痰均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互为因果。痰瘀互结是临床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表现极其广泛。它不仅常见于内科疾患,在妇、儿、外、伤等科范围内也常出现诸多证候。古人有“百病兼痰”、“久病致瘀”之说。因此进一步探讨痰瘀相关的因果... 瘀血与痰均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互为因果。痰瘀互结是临床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表现极其广泛。它不仅常见于内科疾患,在妇、儿、外、伤等科范围内也常出现诸多证候。古人有“百病兼痰”、“久病致瘀”之说。因此进一步探讨痰瘀相关的因果关系及其病理和治疗,甚为必要。现将本人在多年实践中的肤浅体会,结合文献学习,提出一些看法,以冀引起研究和讨论的兴趣。 1 概念所谓瘀血,从广义而言,凡血运不畅、迟缓、滞塞,甚则凝结成形,不论其在脉络之内,还是离经之血成为血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血 辨证论治 病理
下载PDF
电针联合达立通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超贤 郭李柯 郭宝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1-498,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达立通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电针组、达立通组及西药组,每组125例。电针组穴取足三里、中脘、内关、太冲、公孙,每日1次,共6周;达...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达立通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电针组、达立通组及西药组,每组125例。电针组穴取足三里、中脘、内关、太冲、公孙,每日1次,共6周;达立通组予达立通颗粒6g口服,每日3次;联合组予上述电针及达立通颗粒治疗;西药组口服莫沙比利5mg,每日3次,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阿米替林25mg,每日2次。评价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48周食管24hpH<4及胆红素吸收值(Abs)≥0.14总反流次数、长时间反流次数、立位时间百分比、卧位时间百分比及总时间百分比,并观察症状积分、内镜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时各组食管内酸反流、胆汁反流、内镜评分和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均P<0.01),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上升(均P<0.01),联合组上述指标优于其他组(均P<0.05);与治疗结束时比较,治疗后48周上述指标在联合组和电针组无明显反复(均P>0.05),达立通组和西药组则明显反复(均P<0.05),联合组近期和远期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P<0.01),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电针和达立通颗粒均能显著抑制食管内酸和胆汁反流,降低内镜评分,缓解胃食管反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联合应用效果更好,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这与其抑制胃酸分泌、促胃肠动力及抗抑郁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电针 达立通颗粒 食管内24hpH 胆汁反流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