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药品的量化管理 被引量:2
1
作者 郭红云 王合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2124-2125,共2页
关键词 药剂学管理 医院管理
下载PDF
蓝萼香茶菜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梁会娟 刘伟 +1 位作者 周楠茜 白素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研究蓝萼香茶菜叶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对蓝萼香茶菜叶进行分离和纯化其化合物,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并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对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 目的研究蓝萼香茶菜叶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对蓝萼香茶菜叶进行分离和纯化其化合物,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并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对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从蓝萼香茶菜叶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是蓝萼香茶菜庚素(1)、蓝萼香茶菜辛素(2)、蓝萼香茶菜壬素(3)、蓝萼香茶菜甲素(4)、蓝萼香茶菜乙素(5)、毛叶醇(6)、entkaurane-3β,16β-diol(7)、木犀草素-7-甲醚(8)、胡麻素(9)、水杨酸(10)。其中化合物1、4、5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结论化合物1、2、3、6、7、9、10首次从蓝萼香茶菜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1、4、5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化学成分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五味子藤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叶丹丹 梁会娟 +2 位作者 袁永亮 李婷 白素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29-331,336,共4页
目的研究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化合物,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五味子藤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中3个倍半萜:6β,8β-二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8α-内... 目的研究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化合物,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五味子藤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中3个倍半萜:6β,8β-二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8α-内酯(1)、6β,8α-二羟基里艾莫芬-7(11)-烯-12,8β-内酯(2)、Bullatantriol(3);1个异黄酮:大豆素(4);1个有机酸:反式肉桂酸(5)。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五味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化学成分 倍半萜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的Nogo前置效应和执行功能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庆南 李玉凤 +1 位作者 郭蕴岚 郭蕴琦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Nogo前置效应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对抑郁症患者(观察组)和正常人(对照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检测,受试者需对稀有声刺激执行按键反应(代表Go反应),对标准声刺激不执行按键反应(代表Nogo反应),从Go-P300波形中获得Go...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Nogo前置效应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对抑郁症患者(观察组)和正常人(对照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检测,受试者需对稀有声刺激执行按键反应(代表Go反应),对标准声刺激不执行按键反应(代表Nogo反应),从Go-P300波形中获得Go-P3成分,从Nogo-P300波形中获得Nogo-P3成分。对Go-P3和Nogo-P3的潜伏期及波幅进行测量。结果对照组Nogo-P3潜伏期、波幅值大于Go-P3潜伏期、波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Nogo-P3潜伏期、波幅与Go-P3潜伏期、波幅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观察组Nogo前置效应消失。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o-P3、Nogo-P3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ogo前置效应消失可作为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异常的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Nogo前置效应 执行功能
下载PDF
川芎嗪对幼鼠缺血-再灌注视网膜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靳隽 卢娜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265-1266,共2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幼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评估其在幼龄视网膜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只3周龄幼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阴性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川芎嗪治疗组。采用眼内灌注法前房灌注9g/L盐水制成视网膜...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幼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评估其在幼龄视网膜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只3周龄幼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阴性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川芎嗪治疗组。采用眼内灌注法前房灌注9g/L盐水制成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川芎嗪治疗组于缺血前30min与再灌注2h按10mg/kg腹腔内注射川芎嗪注射液;阴性对照组于缺血前30min和缺血后2h分别腹腔注射等体积9g/L盐水。各组分别于再灌注4h后空气栓塞法处死大鼠。取视网膜组织,用硫代巴比妥法测定丙二醛(MDA)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1.再灌注4h缺血再灌注组视网膜MDA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高(t=4.80P<0.01),治疗组视网膜MDA水平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t=8.20P<0.01),阴性对照组高于正常组(t=4.21P<0.01),缺血-再灌注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1.85P>0.05);2.再灌注4h,缺血-再灌注组视网膜SOD活性较正常组显著降低(t=4.58P<0.01),治疗组视网膜SOD活性均高于缺血-再灌注组(t=5.24P<0.01),阴性对照组低于正常组(t=7.12P<0.01),缺血-再灌注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2.11P>0.05)。结论川芎嗪可降低幼鼠视网膜组织MDA水平,提高SOD活性,对其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缺血-再灌注 视网膜 幼鼠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杜玮 刘子扬 +1 位作者 周艳艳 雒雷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4-485,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无DR(non-DR,NDR)组(55例)和DR组(41例),比较...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无DR(non-DR,NDR)组(55例)和DR组(41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结果 DR组的血清总胆红素为(8.19±1.67)μmol·L-1,直接胆红素为(2.37±0.62)μmol·L-1,间接胆红素为(5.82±1.60)μmol·L-1,均低于NDR组的(11.58±2.38)μmol·L-1、(3.51±0.85)μmol·L-1和(8.20±2.63)μmol·L-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DR患者存在血清胆红素的降低,这可能与DR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氧化应激 血清胆红素
下载PDF
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合物对小鼠巨噬细胞一氧化氮及活性氧生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郭蕴琦 郭蕴岚 +1 位作者 刘昕慧 裴利宏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691-1692,共2页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合物(SPC)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内一氧化氮(NO)及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方法健康6~8周龄昆明种小鼠,腹腔提取巨噬细胞,培养成活后调细胞水平至2×108L-1,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的9g/L盐水...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合物(SPC)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内一氧化氮(NO)及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方法健康6~8周龄昆明种小鼠,腹腔提取巨噬细胞,培养成活后调细胞水平至2×108L-1,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的9g/L盐水,H2O2组加入H2O2,使其终质量浓度为1mmol/L刺激细胞30min,SPC干预组加入不同水平SPC干预细胞2h后加入终质量浓度为1mmol/LH2O2刺激30min。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Griess法测定上清液NO的生成量,荧光探针DCFH-DA法测定巨噬细胞内ROS生成。结果H2O2组上清液NO2-水平(相当于NO累积生成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水平SPC干预组NO2-水平降低,即NO表达减少,且呈质量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各组细胞质内iNOS表达同上清液NO的生成量呈现相应的变化趋势。H2O2组小鼠巨噬细胞内ROS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水平SPC预先干预2h后,ROS生成量呈质量浓度依赖性降低(P<0.01)。结论SPC可能是通过抑制iNOS表达来抑制H2O2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内NO的生成,另外SPC也可抑制小鼠巨噬细胞内ROS生成,从而减轻组织细胞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合物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活性氧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Nogo-P_(300)的执行功能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庆南 郭蕴琦 +2 位作者 郭蕴岚 陈根荣 张文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测,探讨抑郁症患者的执行功能。方法对22例抑郁症患者(观察组)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ERP检测,受试者需对稀有声刺激执行按键反应(代表Go反应),对标准声刺激不执行按键反应(代表Nogo反应),从Nogo反应中可... 目的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测,探讨抑郁症患者的执行功能。方法对22例抑郁症患者(观察组)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ERP检测,受试者需对稀有声刺激执行按键反应(代表Go反应),对标准声刺激不执行按键反应(代表Nogo反应),从Nogo反应中可获得Nogo-P_(300)波形,Nogo-N_2、Nogo_P_3即出现于Nogo-ERP波形中,对Nogo-N_2、Nogo-P_3的潜伏期、波幅进行比较。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ogo-N_2、Nogo_P_3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2组相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ogo-P_(300)可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执行功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Nogo-P300 反应抑制 执行功能
下载PDF
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合物对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核因子-κB活化及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郭蕴琦 郭蕴岚 +1 位作者 吕云 陈正跃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810-1811,共2页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合物(SPC)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的影响。方法提取健康6~8周龄昆明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成活后调细胞水平为2×10^5mL...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合物(SPC)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的影响。方法提取健康6~8周龄昆明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成活后调细胞水平为2×10^5mL^-1,对照组加:入等量9g/L盐水,LPS组加入LPS,使其终水平10μg/mL,LPS刺激细胞24h,SPC干预组加入不同水平SPC,干预细胞2h后加入终水平为10μg/mL LPS刺激24h。免疫细胞化学法观测NF—κB激活、IκBα磷酸化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小鼠巨噬细胞细胞核内NF-κB p65水平很低,LPS组细胞核NF-κB p6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水平SPC干预组小鼠巨噬细胞NF—κB p65水平降低,即NF—κB p65表达减少。且呈水平依赖性降低(P〈0.01)。细胞质内磷酸化的IκBα表达同胞核NF-κB p65水平变化基本一致。结论,SPC抑制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内NF—κB活化,可能是通过抑制IκBα磷酸化及降解途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炎性反应 脂多糖 核因子-ΚB 核因子-ΚB 抑制蛋白α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红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4期178-179,共2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本院收治的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34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本院收治的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34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并发症发生率为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2%,并发症发生率为20.6%。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因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支原体肺炎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苦参素和胸腺肽联合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庆纪 吴伟华 冯道营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030-1031,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苦参素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14岁小儿慢性乙型肝炎患儿104例。男65例,女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二组年龄、性别及肝功能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予胸腺肽、苦参素联合应用,对照组...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苦参素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14岁小儿慢性乙型肝炎患儿104例。男65例,女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二组年龄、性别及肝功能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予胸腺肽、苦参素联合应用,对照组单用胸腺肽,治疗期间各组除予护肝降酶药物外,均不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治疗4、12、24周,观察患儿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DNA)阴转率及ALT恢复情况。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12周和24周二组患儿临床症状显著改善、ALT复常率显著升高,治疗24周治疗组HBeAg、HBV D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0.05)。结论苦参素和胸腺肽联合应用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患者HBeAg、HBV DNA阴转率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疗效确切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 苦参素 乙型肝炎 儿童
下载PDF
632株非发酵菌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路成吉 杨素兰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8期599-600,共2页
目的 :了解非发酵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应用K B纸片法测定 63 2株非发酵菌对 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63 2株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 3 0 4株 (4 8.10 % ) ,对头孢曲松与头孢噻肟耐药率 >40 .0 %。嗜麦芽假单胞菌13 0株 (2 0 .5... 目的 :了解非发酵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应用K B纸片法测定 63 2株非发酵菌对 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63 2株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 3 0 4株 (4 8.10 % ) ,对头孢曲松与头孢噻肟耐药率 >40 .0 %。嗜麦芽假单胞菌13 0株 (2 0 .5 7% ) ,对亚胺培南耐药率 10 0 .0 %。不动杆菌 12 5株 (19.78% ) ,对头孢曲松耐药率 69.6%。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3 9株 (6.17% ) ,对妥布霉素耐药率 74.3 %。结论 :定期系统地对非发酵菌的耐药性监测 ,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发酵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环孢霉素A在改善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红云 《中外医疗》 2013年第8期114-114,116,共2页
目的评价环孢霉素A用于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9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试验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联合环孢霉素A,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联合尼莫地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14、21、28天... 目的评价环孢霉素A用于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9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试验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联合环孢霉素A,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联合尼莫地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14、21、28天进行GCS评分,在治疗半年后对两组患者随访进行GOS评分,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第7、14、21天两组患者的GCS生存状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略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第28天试验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存状态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环孢霉素A能有效改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状态,其疗效略优于尼莫地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霉素A 弥漫性轴索损伤 GCS评分 GOS评分
下载PDF
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检测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郭红云 常吉梅 刘伟 《中国医药》 2013年第10期1474-1475,共2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常用一线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确保用药安全。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收治的癫痫患者350例,根据患者的自愿原则分为卡马西平... 目的通过对临床常用一线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确保用药安全。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收治的癫痫患者350例,根据患者的自愿原则分为卡马西平组(110例)、苯妥英钠组(90例)、苯巴比妥组(80例)和丙戊酸钠组(70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丙戊酸钠4种抗癫痫药物在各组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不同年龄与血药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检测,有利于临床医师为患者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保证用药安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血药浓度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 抗癫痫药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甲磺酸培氟沙星口服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戚颖 牛晓明 孙超红 《开封医专学报》 1999年第4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甲磺酸培氟沙星的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单盲法对照、开放试验设计。结果:甲磷酸培氧沙星与氧氟沙星口服随机对照治疗呼吸系、泌尿系、消化系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共100例,疗程10d-14d,甲磷酸培氟沙星... 目的:探讨甲磺酸培氟沙星的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单盲法对照、开放试验设计。结果:甲磷酸培氧沙星与氧氟沙星口服随机对照治疗呼吸系、泌尿系、消化系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共100例,疗程10d-14d,甲磷酸培氟沙星组总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0%、95.1%,不良反应率为6.0%,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甲磷酸培氟沙星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少,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新型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培氟沙星 细菌感染 药物疗法
下载PDF
HPLC-电化学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克仑特罗浓度
16
作者 郭红云 路成吉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应用HPLC -电化学法检测人血浆中盐酸克仑特罗含量。方法 采用内标法定量,使用NucleodurC18色谱柱,以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乙腈(7∶3,V/V ,pH 5 .0 )为流动相,检测器电位0 .80V(Ag/AgCl)。结果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1.5~12 0μg·... 目的 应用HPLC -电化学法检测人血浆中盐酸克仑特罗含量。方法 采用内标法定量,使用NucleodurC18色谱柱,以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乙腈(7∶3,V/V ,pH 5 .0 )为流动相,检测器电位0 .80V(Ag/AgCl)。结果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1.5~12 0μg·L-1,回归方程Y =0 .75 3X +0 .0 11,r=0 .9993;最低检测浓度0 .0 15 μg·L-1;RSD 2 .6 %~4 .2 % ;平均回收率93.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化学检测器 血浆 盐酸克仑特罗
下载PDF
某院宁养院癌症患者2009~2012年麻醉药品的应用分析
17
作者 郭红云 刘伟 靳隽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8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宁养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规范化处理疼痛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宁养院2009至2012年癌症患者使用的麻醉药品处方,记录药品名称、药品规格、药品的用法用量... 目的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宁养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规范化处理疼痛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宁养院2009至2012年癌症患者使用的麻醉药品处方,记录药品名称、药品规格、药品的用法用量、用药天数、用药总量等使用情况,以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数(DDDs)及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 4年来我院宁养院麻醉药品处方中使用数量最多的是盐酸吗啡片,用药总量和用药频率最大的是硫酸吗啡缓释片,增长最快的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DUI值>1。结论我院宁养院在患者癌痛治疗中所使用的麻醉药品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对疼痛的规范化诊疗以及"三阶梯治疗"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品 用药频数(DDDs) 药物利用指数(DUI)
下载PDF
甘露醇在降低颅内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燕 王阳 谭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甘露醇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降低颅内压(ICP)的渗透性脱水药物。由于甘露醇的应用可引起诸多不良反应,以及引起ICP增高的病因、性质、程度等因素存在个体差异,其在降低ICP的具体实施中仍存在争议。本文对甘露醇在降低ICP应用时的时... 甘露醇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降低颅内压(ICP)的渗透性脱水药物。由于甘露醇的应用可引起诸多不良反应,以及引起ICP增高的病因、性质、程度等因素存在个体差异,其在降低ICP的具体实施中仍存在争议。本文对甘露醇在降低ICP应用时的时机、用量、疗程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颅内压 应用
下载PDF
高大翅果菊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矜烁 孙娟 +3 位作者 杨宇平 崔泰震 梁慧娟 闫福林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692-694,共3页
目的研究高大翅果菊根茎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法采用柱层析对高大翅果菊植物中的提取物进行分离提纯,并利用现代波谱方法分析鉴定,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4个倍半萜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11β,13... 目的研究高大翅果菊根茎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法采用柱层析对高大翅果菊植物中的提取物进行分离提纯,并利用现代波谱方法分析鉴定,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4个倍半萜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11β,13-二氢莴苣内酯乙酸酯(1),9α-hydroxyleucodin-9-O-β-xylopyranoside(2),11β,13-dihydrolactucin(3),Lactuside B(4)。结论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翅果菊属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高大翅果菊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和阿奇霉素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5例
20
作者 靳隽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14期60-60,62,共2页
目的评价雷公藤多甙和阿奇霉素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129例寻常型银屑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雷公藤多甙和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对照治疗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点滴状银屑病的疗效和总疗效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 目的评价雷公藤多甙和阿奇霉素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129例寻常型银屑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雷公藤多甙和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对照治疗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点滴状银屑病的疗效和总疗效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雷公藤多甙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雷公藤多甙 阿奇霉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