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缺血时段大鼠心肌组织中Nanog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1
作者 吕风华 高建芝 郭志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缺血时段大鼠心肌组织中Nanog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正常组)和Q1、Q2、Q3、Q4组,每组6只,后四组分别在心肌缺血2、6、12、24 h取心肌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缺血时段大鼠心肌组织中Nanog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正常组)和Q1、Q2、Q3、Q4组,每组6只,后四组分别在心肌缺血2、6、12、24 h取心肌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anog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正常组和Q1、Q4组心肌组织中Nanog mRNA和蛋白表达最低,Q2、Q3组表达最高(P均<0.05)。结论缺血6~12 h大鼠心肌组织中Nanog mRNA和蛋白表达最高;Nanog可能在缺血后的心肌重构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G 核转录因子 心肌缺血 大鼠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复合支架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宋芹 颜军 +2 位作者 郭晓强 姚倩 郁小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7期8795-8799,共5页
背景:最近胶原蛋白作为细胞体外三维立体支架材料被大量用于组织工程,但胶原蛋白支架材料机械强度低,很难承受较大外力,为此将胶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制成复合支架材料,探索复合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目的:验证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 背景:最近胶原蛋白作为细胞体外三维立体支架材料被大量用于组织工程,但胶原蛋白支架材料机械强度低,很难承受较大外力,为此将胶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制成复合支架材料,探索复合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目的:验证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复合支架上的增殖与分化情况。方法:贴壁法分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在平板、胶原支架、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复合支架上,观察3种条件下细胞的生长状况,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其增殖情况。培养14,21d后,考察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胶原蛋白分泌量。结果与结论: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复合支架上铺展良好,其增殖率显著高于纯胶原蛋白支架上培养的细胞,并高于平板培养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复合支架上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胶原蛋白分泌量明显高于纯胶原蛋白支架,高于平板培养。结果提示,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复合材料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羟基磷灰石 骨组织工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支架
下载PDF
超声微泡连接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方法及靶向化处理因素对超声微泡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朝清 马方 刘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7-62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连接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方法及靶向化处理因素对超声微泡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应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连接系统,使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SonoVue)与特异性抗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抗体相连接,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连接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方法及靶向化处理因素对超声微泡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应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连接系统,使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SonoVue)与特异性抗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抗体相连接,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与微泡的连接,用马尔文激光粒径分析仪分别测定生物素化处理前后微泡的粒径,采用超声诊断仪评价微泡靶向化构建前后的显像效果。结果 SonoVue与特异性抗体成功连接,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呈阳性。生物素修饰后的微泡粒径分布变窄,与普通微泡的超声显像效果略有差异。结论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可以成功靶向化构建超声微泡,靶向化处理因素对微泡的粒径有一定影响,对微泡的超声显影效果略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微泡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 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靶向化构建
下载PDF
Na^(+)/K^(+)-ATPaseβ亚基研究进展
4
作者 吕冬霞 张淑红 +1 位作者 刘文瑞 张鹏霞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5期37-39,共3页
Na^(+)/K^(+)-ATP酶(Na^(+)/K^(+)-ATPase,NKA)是细胞膜上主要由α、β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具有酶的活性和转运功能。α为催化亚基、β为调节亚基。其中α亚基研究的较为广泛。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对β亚基有了许多新的认识。β亚基... Na^(+)/K^(+)-ATP酶(Na^(+)/K^(+)-ATPase,NKA)是细胞膜上主要由α、β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具有酶的活性和转运功能。α为催化亚基、β为调节亚基。其中α亚基研究的较为广泛。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对β亚基有了许多新的认识。β亚基不仅参与细胞内外Na^(+)/K^(+)交换的离子泵功能,还参与细胞连接和信号转导功能。深入研究β亚基分子结构特征、功能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断等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K^(+)-ATP酶 Β亚基 细胞黏附 紧密连接 信号转导
下载PDF
一种从骨髓血凝块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
5
作者 李志勇 王恒湘 +3 位作者 毕晓云 黄舒 郭子宽 郭志坤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从骨髓血凝块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简易方法。方法采集肝素化骨髓标本7份,部分加入凝血酶以模拟血液凝固过程,并于0、8和16 h分别使用尿激酶或机械处理,分为尿激酶处理组、机械处理组、凝固未处理组及未凝固对照组。各... 目的探讨一种从骨髓血凝块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简易方法。方法采集肝素化骨髓标本7份,部分加入凝血酶以模拟血液凝固过程,并于0、8和16 h分别使用尿激酶或机械处理,分为尿激酶处理组、机械处理组、凝固未处理组及未凝固对照组。各组标本经氯化铵溶解红细胞后,分别进行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和MSC传代培养。计每组CFU-F及第0、1和2代MSC数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体外成骨和成脂肪能力。结果尿激酶处理组样本CFU-F数平均为(33.71±23.54),接近于未凝固对照组样本(40.43±21.29)(n=7,P>0.05),显著高于机械法处理组(13±11.91)(n=7,P<0.01)和凝固未处理组(3.71±3.89)(n=7,P<0.01)。储存8或16 h后的标本,各组CFU-F形成能力下降,而未凝固对照组和尿激酶处理组数量仍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标本储存不同时间进行MSC传代培养,未凝固对照组及尿激酶处理组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别,但均显著高于凝固未处理组及机械处理组。各组MSC均表达CD73和CD90,不表达CD31和CD45。经特异诱导后,各组MSC均呈现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内出现亲油红O染料的脂肪滴。结论对于已经凝固的骨髓标本而言,尿激酶预处理是分离培养MSC的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凝固 尿激酶 分离
下载PDF
丹参、美托洛尔对大鼠心肌缺血坏死区干细胞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 蔡新华 张永春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9-632,698,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danshen)、美托洛尔(metoprolol)药物干预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缺血坏死区干细胞修复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按4mg/kg的剂量连续腹腔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7 d制备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2... 目的:探讨丹参(danshen)、美托洛尔(metoprolol)药物干预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缺血坏死区干细胞修复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按4mg/kg的剂量连续腹腔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7 d制备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异丙肾上腺素对照组(ISO组),丹参干预组(Danshen组),美托洛尔干预组(Meto组),丹参+美托洛尔联合干预组(Danshen+-Meto组).H-E染色比较各组心室肌缺血坏死区大小、免疫荧光观察缺血坏死区c-kit、CD34干细胞标记物及心肌早期转录因子GATA-4和心肌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 4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ISO组比较,其他3组大鼠心肌组织H-E染色心室内膜下缺血面积减小,免疫荧光观察显示缺血区及缺血周边表面标记物c-kit、CD34阳性干细胞增多,缺血区可观察到GATA-4及connexin 43的表达.结论:丹参、美托洛尔能促进心肌缺血坏死区干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并最终形成具心肌细胞特征的“心肌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干细胞 丹参 美托洛尔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大鼠
下载PDF
脑胶质瘤相关miRNA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钥 王爽 +7 位作者 安宇铮 韩冰 宋嘉斌 陈玉然 刘东海 王露 朱金玲 张淑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22期2852-2855,共4页
恶性胶质瘤是发生于脑内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0%~50%,占恶性脑瘤的81%。最大范围的安全切除肿瘤并联合放化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但该治疗模式仅能延缓进程,几乎所有患者最终会出现疾病进展或复发。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和... 恶性胶质瘤是发生于脑内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0%~50%,占恶性脑瘤的81%。最大范围的安全切除肿瘤并联合放化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但该治疗模式仅能延缓进程,几乎所有患者最终会出现疾病进展或复发。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和生物学标记成为研究的热点。MicroRNA(miRNA)为新型的小型非编码RNA分子,参与多种生物学行为,例如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和凋亡及肿瘤的发生。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脑胶质瘤的相关miRNA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MIRNA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