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新乡某高校为例
1
作者 夏新颜 梁慧君 +2 位作者 汤沛 王斌 王晓兵 《行政科学论坛》 2023年第6期51-55,共5页
高校研究生是极富创造性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群体,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来源。联合培养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鉴于联培研究生... 高校研究生是极富创造性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群体,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来源。联合培养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鉴于联培研究生的个体差异性,当前联合培养体系使得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党建工作不易取得理想的成效。相关高校应在着力于在科学设置党建组织体系、充分利用当地红色基因教育基地、积极发挥党员导师传道授业双重育人作用、深入开展特色化多样化的党建教育活动等方面下功夫,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培养出大批量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培养研究生 党建工作 红色基因教育
下载PDF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媒体生态舆情治理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娟 《行政科学论坛》 2021年第5期46-49,共4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我们研究新闻的本质、本源以及新闻生产、传播和新闻宣传的规律等许多根本性的问题指明了方向。面对当下的极为复杂的媒体生态和市场经济环境,尤其是自媒体传播乱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及其在实践中的落实日益迫切...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我们研究新闻的本质、本源以及新闻生产、传播和新闻宣传的规律等许多根本性的问题指明了方向。面对当下的极为复杂的媒体生态和市场经济环境,尤其是自媒体传播乱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及其在实践中的落实日益迫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方面的重要指示和意见,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进一步成熟。在当今的全媒体时代,完全无把关、无门槛的自媒体乱象丛生,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应对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媒体 治理
下载PDF
突发事件舆情管控疏导与平安河南建设
3
作者 李娟 《行政科学论坛》 2022年第7期41-44,共4页
新媒体时代舆论环境更为复杂,突发灾难性事件和社会危机事件,常常引发舆情问题,不良信息和负面情绪会刻意推升舆论热点和舆情极化,加大社会的风险。我们必须加强主流舆论导向,及时主导、疏控,稳定正常舆论导向,从而为建设平安河南,发挥... 新媒体时代舆论环境更为复杂,突发灾难性事件和社会危机事件,常常引发舆情问题,不良信息和负面情绪会刻意推升舆论热点和舆情极化,加大社会的风险。我们必须加强主流舆论导向,及时主导、疏控,稳定正常舆论导向,从而为建设平安河南,发挥主流媒体尤其是智能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在具体事件发生的过程中,舆情主导应对挑战需要做好事前预防、抓好事中监管、并采取必要的事后追踪等措施。为建设平安河南,发挥政府信息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先进技术手段贯彻群众路线,推进群防群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舆情 主导 管控 平安河南建设
下载PDF
自媒体恶意营销放大舆情风险的防范与治理 被引量:13
4
作者 郝雨 李娟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32,共6页
作为一种主要以盈利为目的,包括一些其他动机开办的“营销号”及其媒体生产方式,往往为了能够拉动更多流量,这些自媒体营销号总是采用各种手段制造和参与网络舆情事件。而从参与形式上看,主要是有组织地发起热点话题,或者在已有网络舆... 作为一种主要以盈利为目的,包括一些其他动机开办的“营销号”及其媒体生产方式,往往为了能够拉动更多流量,这些自媒体营销号总是采用各种手段制造和参与网络舆情事件。而从参与形式上看,主要是有组织地发起热点话题,或者在已有网络舆情事件中借势炒作等手段。组织发起一个热点话题通常需要专门的组织策划,需要调动一定的舆论资源,这也让发起行为有了更多隐蔽性。一般的自媒体营销号深谙传播规律。而自媒体营销号利用已有热点事件进行炒作,受热点事件先天因素制约较大。一般来说,舆情事件发酵的过程,特别是议程走向显得至关重要。自媒体营销号热衷于在有一定冲突性的舆情事件中,有选择地突出和放大部分事实,将具体个案导向诸如阶层固化、官民冲突、道德沦丧等体制机制和社会风气议题,利用网络围观形成的海量注意力资源达到谋利目的。因此,自媒体营销号经常扮演“恶意”引爆舆情焦点的角色,不利于舆情参与各方良性互动。而这种或大或小的恶意,对于整体的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非常不利,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理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营销号 恶意引爆舆论 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