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尤瑞克林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和体会 被引量:7
1
作者 陈玉珺 秦素霞 周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2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后循环TIA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24),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尤瑞克林0.15PNAU,每日一次,连用10天,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凝血五项、...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后循环TIA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24),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尤瑞克林0.15PNAU,每日一次,连用10天,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凝血五项、肝肾功能等化验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尤瑞克林治疗后循环TIA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疗效
下载PDF
脑血管畸形的VCTDSA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剑婷 车振勇 +1 位作者 吕发金 王慧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9期23-25,共3页
目的比较VCTDSA和DSA技术对于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同时有VCTDSA和DSA检查资料的脑血管畸形。观测脑血管畸形的部位、大小,畸形血管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颅内血管盗血现象。结果与DSA比较,VCTDSA能检出AVM和AVF的病... 目的比较VCTDSA和DSA技术对于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同时有VCTDSA和DSA检查资料的脑血管畸形。观测脑血管畸形的部位、大小,畸形血管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颅内血管盗血现象。结果与DSA比较,VCTDSA能检出AVM和AVF的病灶、供血动脉的来源、数目和大小,及引流静脉,但对颅内血管的盗血改变不敏感。结论 VCTDSA可对脑血管畸形进行诊断,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或等于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动静脉畸形 动静脉瘘
下载PDF
多模式MRI对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建设 车振勇 +2 位作者 赵剑婷 白宏英 顾志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3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多模式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对21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脑MRI、MRA、MRS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RI:线粒体脑肌病病灶多位于颞、枕、顶叶,病灶具有不符合脑动脉分布及游走性的特点;4例患者病灶对称性累及豆状核、丘...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多模式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对21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脑MRI、MRA、MRS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RI:线粒体脑肌病病灶多位于颞、枕、顶叶,病灶具有不符合脑动脉分布及游走性的特点;4例患者病灶对称性累及豆状核、丘脑和(或)尾状核;2例患者大脑、小脑、脑干萎缩,脑室增大,脑沟增宽。病灶均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陈旧性病灶T2信号稍高;MRA:10例新发病灶处脑动脉及其远端分支较对侧相应脑动脉增粗,信号增强;MRS:14例新鲜病灶可检出倒置的乳酸双峰波及NAA/Cr降低。结论线粒体脑肌病的多模式MR影像学特点有一定的特异性,对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脉造影 磁共振波谱成像 线粒体脑肌病
下载PDF
磁共振神经成像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剑婷 吕发金 +1 位作者 李建设 穆培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6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GBS(28例)患者行腰丛神经MRN检查。测量右侧L4神经干及股神经肌肉信号比,检测患者的脑脊液蛋白-细胞值,分析脑脊液蛋白值与NMSR的相关性。结果 GBS患者... 目的探讨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GBS(28例)患者行腰丛神经MRN检查。测量右侧L4神经干及股神经肌肉信号比,检测患者的脑脊液蛋白-细胞值,分析脑脊液蛋白值与NMSR的相关性。结果 GBS患者脑脊液蛋白及神经干、股神经的NMSR相关检验均呈正相关(rs=0.767、0.667,P<0.001)。结论 GBS脑脊液蛋白的改变会引起神经干、股神经NMSR的改变,MRN可作为GBS的诊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丛神经 吉兰-巴雷综合征 磁共振神经成像 神经肌肉信号比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红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8期277-278,共2页
目的研究与探讨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12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按意愿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胺碘酮片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疗效及心电图效果上均与... 目的研究与探讨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12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按意愿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胺碘酮片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疗效及心电图效果上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复方丹参滴丸
下载PDF
大鼠脑血肿周围Caspase-3的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建设 白宏英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3期11-12,18,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脑血肿周围脑组织Caspase-3的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及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0只)和出血组(30只)。采用大鼠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尾壳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6、12、24、48、96 h 5个时... 目的研究大鼠脑血肿周围脑组织Caspase-3的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及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0只)和出血组(30只)。采用大鼠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尾壳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6、12、24、48、96 h 5个时间点取脑,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Caspase-3的表达,TUNEL法检测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结果出血组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Caspase-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Caspase-3的表达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呈正相关性(r=0.956,P<0.05)。结论Caspase-3、神经细胞凋亡参与了大鼠脑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CASPASE-3 神经细胞凋亡
下载PDF
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建设 车振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5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进展性脑梗死组56例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颈动脉粥样硬化、血压、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完全性脑梗死56例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收缩压水平下降、血糖增...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进展性脑梗死组56例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颈动脉粥样硬化、血压、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完全性脑梗死56例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收缩压水平下降、血糖增高、脑动脉狭窄、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显著高于完全性脑梗死组。结论收缩压水平下降、高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脑动脉狭窄是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剑婷 穆培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2期67-67,69,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该院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68例脑梗死者(脑梗死组),与同期60例行健康体检的非脑梗死者(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颈动脉狭窄斑块的性质、形态及狭窄程度...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该院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68例脑梗死者(脑梗死组),与同期60例行健康体检的非脑梗死者(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颈动脉狭窄斑块的性质、形态及狭窄程度。结果①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80.9%显著高于对照组11.7%,χ2=35.391,P=0.000<0.01;脑梗死组不稳定性斑块的发生率62.0%显著高于对照组19.0%,χ2=22.074,P=0.000<0.01。②硬化斑块以BIF、CCA、ICA好发。③脑梗死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61.8%显著高于对照组6.7%,χ2=28.905,P=0.000<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形态是脑梗死不可忽视的重要病因之一,不稳定性斑块与官腔狭窄是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脑梗死 彩色普勒超声 相关性
下载PDF
中青年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红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9期81-82,共2页
目的对危险因素在中青年患者中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为此给中青年预防冠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两年内(2010-12年6月)在我院50例通过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用来作为治疗组,40例通过冠脉造影或者心脏ECT检查都正常的中青年人作为... 目的对危险因素在中青年患者中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为此给中青年预防冠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两年内(2010-12年6月)在我院50例通过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用来作为治疗组,40例通过冠脉造影或者心脏ECT检查都正常的中青年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家族史、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情况等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有40人吸烟,占的比例是80%,而对照组所选的40人中有8人吸烟,所占的比例是20%。有家族史者在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中各36%和20%,各18和8例。每组有一名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各项指标包括TC、TG、Lp(A)的水平和家族史、患者吸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患有冠心病最有可能是跟TC、TG、Lp(a)水平的高低有关,这些指标升高或者综合起来都是其高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人 冠心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10
作者 陈玉珺 李建设 孙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07-140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以期为控制及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20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肺部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采取SPSS16....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以期为控制及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20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肺部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采取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取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肺部感染的52例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5.00%,送检痰液标本培养阳性率为80.77%,检出病原菌共5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6株占72.00%,革兰阳性菌12株占24.00%,真菌2株占4.00%,革兰阴性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是与肺部感染发生有关的单危险因素(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有侵入性操作、合并糖尿病、有意识障碍、合并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长是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患者年龄大、有侵入性操作、合并糖尿病、有意识障碍、合并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长是引起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肺部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眼肌麻痹临床特点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玉珺 秦素霞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62例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之间收治的眼肌麻痹的病人共62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2例,年龄15~79岁,平均年龄60.3岁,动眼神经麻痹39例... 目的:观察62例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之间收治的眼肌麻痹的病人共62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2例,年龄15~79岁,平均年龄60.3岁,动眼神经麻痹39例,外展神经麻痹12例,多颅神经麻痹11例。将眼肌麻痹按神经解剖学定位分神经源性、神经肌肉接头、肌源性等。结果:诊断糖尿病性眼肌麻痹2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21例,动脉瘤10例,重症肌无力2例,多颅神经炎3例,颅内肿瘤1例,肌营养不良1例,原因不明2例。上述病例经治疗原发病及对症治疗,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性及重症肌无力发病率居前3位者预后相对良好。结论:眼肌麻痹在神经内科为较常见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麻痹 发病机制 糖尿病 动脉瘤
原文传递
护士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 被引量:1
12
作者 穆培霞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第10期158-159,共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院所提供的各项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对于白衣天使——护士的要求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懂得为患者穿刺、检查,还要掌握与患者在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
关键词 护患关系 健康教育 沟通技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