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延长亚胺培南输注时间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红梅 李元垒 +2 位作者 郭珊 荆桃芬 许娜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年第8期85-90,共6页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并探讨延长亚胺培南输注时间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96例ICU重症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对其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并探讨延长亚胺培南输注时间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96例ICU重症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对其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依据入院建档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两组均采用相同浓度的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输注时间治疗(30min),观察组给予延长输注时间治疗(3h),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两组主要病原菌清除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96例ICU重症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126株,包括革兰阴性菌81株(64.29%)、革兰阳性菌41株(32.54%)、真菌4株(3.17%)。其中,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23株,18.25%)、肺炎克雷伯菌(21株,16.67%)、鲍曼不动杆菌(18株,14.29%)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13.49%)、肠球菌属(12株,9.52%)为主;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4株,3.17%)为主。治疗后两组IL-6、PCT、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主要病原菌总清除率(93.18%)高于对照组(46.81%,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2.92%,χ^(2)=7.5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CU重症感染患者病原菌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等革兰阳性菌为主,建议临床治疗ICU重症感染患者时可适当延长亚胺培南输注时间,不仅可有效改善炎症,还能提高对病原菌的清除率,且疗效优于常规时间输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感染 病原菌分布 亚胺培南 输注时间 病原菌清除率 疗效
下载PDF
CHA_(2)DS_(2)-VASc评分与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猝死风险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红伟 曹军 +4 位作者 王志方 李树斌 何文龙 张继伟 任俊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23-826,共4页
目的探讨CHA_(2)DS_(2)-VASc评分与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猝死风险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急救中心治疗的AMI患者500例,根据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内随访结果分为猝死组34例和非猝死组466例。收集患... 目的探讨CHA_(2)DS_(2)-VASc评分与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猝死风险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急救中心治疗的AMI患者500例,根据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内随访结果分为猝死组34例和非猝死组466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人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等,构建AMI患者猝死预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的拟合度。结果猝死组年龄>70岁、体质量指数(BMI)≥20 kg/m^(2)、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CK-MB、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NT-proBNP、sLOX-1、CHA_(2)DS_(2)-VASc评分较非猝死组明显升高(P<0.05,P<0.01)。BMI、CK-MB、NT-proBNP、sLOX-1、CHA_(2)DS_(2)-VASc评分是AMI患者猝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模型拟合优度较好(χ^(2)=3.505,P=0.899),AMI患者猝死的预测模型准确性为93.6%。结论BMI、生物学标志物CK-MB、NT-proBNP、sLOX-1以及CHA_(2)DS_(2)-VASc评分构建的预测模式对AMI患者猝死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猝死 心脏 风险评估与减低 预测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及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董倩倩 杨燕 刘德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9-1225,共7页
目的 探讨容量负荷试验前后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及对患者发生容量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脓毒症休克患者98例进行临床研究,根据补液治疗前后患者的每搏输出量变化值(ΔSV)分为容量负荷阳性组(ΔSV≥15%)53例、容量负... 目的 探讨容量负荷试验前后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及对患者发生容量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脓毒症休克患者98例进行临床研究,根据补液治疗前后患者的每搏输出量变化值(ΔSV)分为容量负荷阳性组(ΔSV≥15%)53例、容量负荷阴性组(ΔSV<15%)45例,对比两组患者容量负荷试验前后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对于脓毒症休克患者发生容量负荷试验反应性的价值,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各项参数与容量负荷试验反应的关系。结果 在容量负荷试验前,两组患者心排量(cardiac 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每搏输出量变异量(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心率(heart rate,HR)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容量负荷阳性组CO、CI、CVP测定值均高于容量负荷阴性组(P<0.05),HR、SVV均低于容量负荷阴性组(P<0.05)。容量负荷试验前,两组患者左室流出道(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LVOT)内径时间积分(VTI)峰值流速呼吸变异度、VEpeak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容量负荷阳性组LVOT VTI测定值高于容量负荷阴性组(P<0.05),LVOT峰值流速呼吸变异度低于容量负荷阴性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HR、CO、CI、CVP、SVV、LVOT峰值流速呼吸变异度、LVOT VTI各项指标预测容量负荷反应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515、0.560、0.556、0.499、0.898、0.912、0.922;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越高、SOFA评分越高、CO越低、CI越低、CVP越低、SVV越高、LVOT VTI越低、LVOT峰值流速呼吸变异度越大,是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负荷试验阴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密切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对于预测患者容量负荷反应性具有临床价值,可以指导患者临床液体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休克 血流动力学 容量反应 预测
下载PDF
高流量温湿化吸氧治疗老年COPD重症呼吸衰竭对患者pH及PaCO_(2)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董倩倩 杨燕 刘德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66-2369,共4页
目的探讨高流量温湿化吸氧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症呼吸衰竭对患者pH值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老年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经鼻导管低流量氧气吸入治疗,研究组应用高流... 目的探讨高流量温湿化吸氧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症呼吸衰竭对患者pH值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老年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经鼻导管低流量氧气吸入治疗,研究组应用高流量温湿化吸氧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pH值、血气指标、炎症因子、生命体征指标及临床指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临床疗效、pH值、PaO_(2)指标显著高(P<0.05),PaCO_(2)、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心率及呼吸频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浆内皮素(ET)-1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指标显著低(P<0.05)。结论老年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高流量温湿化吸氧可取得理想效果,提高PH值,改善血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量温湿化吸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重症呼吸衰竭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
原文传递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红伟 苏淑红 +3 位作者 王志方 邢永生 王培山 付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究锌指蛋白A20、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胱抑素C(Cys C)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进行PCI的老年AMI患者372例... 目的探究锌指蛋白A20、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胱抑素C(Cys C)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进行PCI的老年AMI患者372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99例和无MACE组273例。检测血清锌指蛋白A20、sLOX-1及Cys C水平。纳入患者随访(13.26±4.09)个月,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以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MACE组KillipⅢ~Ⅳ级比例、锌指蛋白A20、sLOX-1及Cys C水平均高于无MACE组(P<0.01);且Killip分级、锌指蛋白A20、sLOX-1及Cys C均为AMI患者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锌指蛋白A20、sLOX-1、Cys C预测患者MAC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2、0.827、0.817,均具有一定准确性(P<0.01)。结论锌指蛋白A20、sLOX-1及Cys C水平升高为AMI患者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作为AMI患者MACE发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FGD5-AS1调控miR-133a-3p对脓毒症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活性、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燕 刘德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076-2081,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FGD5-AS1(LncRNA FGD5-AS1)对脓毒症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10 mg/ml LPS处理细胞24 h构建脓毒症模型。采用qRT-PCR检测FGD5-AS1与微小RNA-13...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FGD5-AS1(LncRNA FGD5-AS1)对脓毒症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10 mg/ml LPS处理细胞24 h构建脓毒症模型。采用qRT-PCR检测FGD5-AS1与微小RNA-133a-3p(miR-133a-3p)的表达水平。分别将pcDNA3.1、pcDNA3.1-FGD5-AS、pcDNA3.1-FGD5-AS1与miR-NC、pcDNA3.1-FGD5-AS1与miR-133a-3p转染至血管内皮细胞。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检测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FGD5-AS1与miR-133a-3p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检测P21、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血管内皮细胞中FGD5-AS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miR-133a-3p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P21、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TNF-α、IL-1、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LPS+pcDNA3.1组相比,LPS+pcDNA3.1-FGD5-AS组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P21、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TNF-α、IL-1、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133a-3p过表达可抑制野生型质粒WT-FGD5-AS1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且FGD5-AS1可负向调控miR-133a-3p的表达(P<0.05);miR-133a-3p过表达可逆转FGD5-AS1过表达对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结论:LncRNA FGD5-AS1靶向调控miR-133a-3p抑制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FGD5-AS1 miR-133a-3p 脓毒症 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炎症因子
下载PDF
miR-579-3p/DEFA3调控脓毒血症的炎症反应及靶向关系验证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燕 刘德智 +1 位作者 付云 高尚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1-535,共5页
目的:研究miR-579-3p对脓毒血症小鼠炎症因子分泌和内皮细胞焦亡的影响机制。方法:基于过表达miR-579-3p转基因小鼠和敲减α-防御素3(DEFA3)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构建脓毒血症小鼠模型;qRT-PCR检测小鼠血浆中miR-579-3p表达;ELISA检测小鼠... 目的:研究miR-579-3p对脓毒血症小鼠炎症因子分泌和内皮细胞焦亡的影响机制。方法:基于过表达miR-579-3p转基因小鼠和敲减α-防御素3(DEFA3)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构建脓毒血症小鼠模型;qRT-PCR检测小鼠血浆中miR-579-3p表达;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IL-8和IL-6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内皮细胞焦亡;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血浆中DEFA3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579-3p与DEFA3的结合力。结果:miR-579-3p、DEFA3在脓毒血症小鼠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过表达miR-579-3p转基因脓毒血症小鼠和敲减DEFA3基因的转基因脓毒血症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8和IL-6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内皮细胞焦亡率明显降低(P<0.05)。miR-579-3p与DEFA3存在靶向作用。结论:miR-579-3p可抑制脓毒血症小鼠的炎症因子分泌和内皮细胞焦亡,其机制与靶向DEFA3相关,可为脓毒血症的治疗提供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79-3p 脓毒血症 DEFA3 炎症 焦亡
下载PDF
保留肾单位手术与肾癌根治术治疗T1期肾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灿峰 杨文博 刘嘉欣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4期57-61,共5页
目的比较T1期肾癌患者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与肾癌根治术(RN)治疗的生存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NSS组(112例)与RN组(97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术后10年总生存率、肿瘤特异... 目的比较T1期肾癌患者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与肾癌根治术(RN)治疗的生存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NSS组(112例)与RN组(97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术后10年总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肿瘤无进展生存率、术后肾功能。结果RN组手术时间短于N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S组3例患者分别在术后第1.2、4.9、7.6年去世;RN组14例患者在术后平均3.6年(0~8年,中位时间3.5年)去世。两组术后10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HR)=2.836,95%CI=(1.089,7.384),P=0.0328<0.05]。NSS组1例患者术后因肾癌去世;RN组11例患者在术后平均4年(0~8年,中位时间3.8年)因肾癌去世。两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4.041,95%CI=(1.2580,12.9700),P=0.0190<0.05]。NSS组2例患者术后因其他疾病去世;RN组3例患者术后因其他疾病去世。两组肿瘤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882,95%CI=(0.4123,8.5880),P=0.4144>0.05]。术后1、2年,两组平均肌酐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4.191、4.769>0.05)。术后3、4、5、6、7、8、9、10年,两组平均肌酐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01、0.014、0.034、0.002、0.001、0.020、0.047<0.05)。结论T1期单侧肾癌患者采用NSS治疗的生存预后及术后肾功能均优于RN,当条件允许时,应首选NSS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癌根治术 生存预后 T1期单侧肾癌
下载PDF
阿替普酶联合华法林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任章朋 史梦婕 熊申明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3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华法林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研究组54例。对照组应用华法林治疗,研究组应用阿...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华法林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研究组54例。对照组应用华法林治疗,研究组应用阿替普酶联合华法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后对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超敏肌钙蛋白(cTnI),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水平、有效性及出血发生率的影响,并就结果分析两种方法分别对急性肺栓塞治疗的有效性。结果:研究组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联合华法林治疗后,P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CO_(2)、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53、20.895、21.131,P<0.05)。研究组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联合华法林治疗后,PT、APTT时间短于对照组,D-D、Fb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联合华法林治疗后,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4,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的治疗过程中,阿替普酶联合华法林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及凝血功能,且出血的发生也较少,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整体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阿替普酶 低分子肝素 华法林 有效性
下载PDF
Lp-PLA2、copeptin水平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病情、预后的评估价值
10
作者 刘国伟 郭世勋 马欢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8期1269-1272,共4页
目的: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血清和肽素(copeptin)水平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病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本院98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同期选取本院行健... 目的: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血清和肽素(copeptin)水平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病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本院98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同期选取本院行健康体检者4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Lp-PLA2、copeptin水平;根据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病情脑梗死患者Lp-PLA2、copeptin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影响其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Lp-PLA2、copepti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Lp-PLA2、copeptin水平逐渐上升(P<0.05)。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发现死亡5例(5.10%),存活93例(94.90%)。死亡组糖化血红蛋白、Lp-PLA2、copeptin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且死亡组多合并糖尿病史、房颤(P<0.05);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合并糖尿病、房颤及糖化血红蛋白、Lp-PLA2、copeptin水平升高是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Lp-PLA2、copeptin是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有关的标志物,通过检测上述因子水平可有效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预后,给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血清和肽素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预后
下载PDF
乳酸、免疫球蛋白在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中变化及意义
11
作者 刘国伟 郭世勋 马欢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1期1804-1806,1816,共4页
目的:分析乳酸、免疫球蛋白(Ig)在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CCS)中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85例脑出血合并CCS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及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乳酸、免疫球... 目的:分析乳酸、免疫球蛋白(Ig)在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CCS)中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85例脑出血合并CCS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及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乳酸、免疫球蛋白G(IgG)及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统计随访预后情况,对比其血清乳酸、IgG及IgM水平及影响脑出血合并CCS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对脑出血合并CCS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gG、IgM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85例脑出血合并CCS患者中,死亡14例,生存71例。死亡组血清乳酸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IgG、IgM水平均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血糖、血清乳酸水平上升及IgG、IgM降低是影响脑出血合并CC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乳酸、IgG及IgM水平对脑出血合并CCS患者死亡具有高预测价值,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脑出血并发CCS患者中血清乳酸呈高表达,IgG、IgM呈低表达,推测与脑出血并发CCS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评估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免疫球蛋白 脑出血 脑心综合征
下载PDF
血清D-D、IL-6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章朋 熊申明 +1 位作者 史梦婕 郭卫东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以治疗后1个月... 目的分析血清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以治疗后1个月内生存状态作为预后观察指标并分组,分为预后不良组(31例)和预后良好组(69例)。治疗前检测患者血清D-D、IL-6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血清D-D、IL-6表达,重点分析治疗前血清D-D、IL-6表达对重症肺炎患者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预后的影响。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治疗前血清D-D、IL-6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D-D、IL-6表达上调,APACHEⅡ评分高可增加重症肺炎预后不良风险(P<0.05)。结论行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后,重症肺炎患者有预后不良风险,受血清D-D、IL-6表达上调及APACHEⅡ评分较高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纤支镜肺泡灌洗 D-二聚体 白细胞介素-6 预后
原文传递
神经营养素3修饰间充质干细胞对颅脑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
13
作者 郭卫东 林乐迎 高尚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3-286,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素3(NT-3)修饰间充质干细胞对颅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只SD大鼠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构建NT-3过表达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Lent-GFP-NC和pLent-GFP-N...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素3(NT-3)修饰间充质干细胞对颅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只SD大鼠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构建NT-3过表达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Lent-GFP-NC和pLent-GFP-NT-3细胞中NT-3蛋白的表达水平。60只SD大鼠成功制备颅脑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颅脑损伤组、间充质干细胞组、NT-3修饰间充质干细胞组。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mNSS)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测定大鼠脑组织中细胞凋亡。采用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测定试剂盒(比色法)分析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pLent-GFP-NT-3细胞(1.323±0.020)NT-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Lent-GFP-NC细胞(0.357±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670,P<0.05)。NT-3修饰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7.700±0.733)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颅脑损伤组(10.250±0.716)和间充质干细胞组(8.850±0.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30、5.478,P<0.05)。NT-3修饰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16.808±1.280)%]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颅脑损伤组[(33.524±2.337)%]和间充质干细胞组[(24.930±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50、14.130,P<0.05)。NT-3修饰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53.563±4.380)U/mg prot]脑组织中Caspase-3的活性明显低于颅脑损伤组[(148.943±10.937)U/mg prot]和间充质干细胞组[(90.860±5.312)U/mg pro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10、24.230,P<0.05)。NT-3修饰间充质干细胞组[(43.800±4.835)U/mg prot]Caspase-8的活性明显低于颅脑损伤组[(124.530±8.603)U/mg prot]和间充质干细胞组[(79.262±5.749)U/mg pro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70、21.110,P<0.05)。NT-3修饰间充质干细胞组[(34.575±3.241)U/mg prot]Caspase-9的活性明显低于颅脑损伤组[(88.640±4.178)U/mg prot]和间充质干细胞组[(65.624±5.119)U/mg pro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30、22.920,P<0.05)。结论NT-3修饰间充质干细胞可显著减少颅脑损伤大鼠受损组织的细胞凋亡,起到改善并修复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素3 间充质干细胞 颅脑损伤 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不同病原体类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因素
14
作者 石庆玲 郭卫东 徐振兴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317-1321,1326,共6页
目的本研究对比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及真菌所致脓毒症的临床特征,重点分析28 d病死率,以揭示不同病原体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共纳入85例脓毒症患者,分为革兰阳性菌(GPB)、革兰阴性菌(GNB)和真菌三组。通过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基本临... 目的本研究对比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及真菌所致脓毒症的临床特征,重点分析28 d病死率,以揭示不同病原体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共纳入85例脓毒症患者,分为革兰阳性菌(GPB)、革兰阴性菌(GNB)和真菌三组。通过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生命体征、疾病严重程度(SOFA、SAPSⅡ评分)、合并症、以及临床结局(7 d病死率、28 d病死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等。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病原体类型对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GPB组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GNB组(P=0.02),真菌组的心率显著高于GPB组和GNB组(P<0.05)。真菌组的SOFA和SAPSⅡ评分显著高于GPB和GNB组(P<0.05)。真菌组的7 d病死率(20.0%)、28 d病死率(40.0%)、总住院时间(13.3 d)和机械通气时间(76.1 h)均显著高于GPB和GNB组(P<0.05)。GNB组的总住院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显著高于GPB组(P<0.05)。生存分析显示,真菌感染患者的预后最差(log-rank检验:P<0.05),与GPB和GNB组相比,28 d病死率的风险比(HR)分别为1.815(95%CI,1.569~2.018;P<0.05)和1.721(95%CI,1.488~1.97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革兰阳性菌感染和真菌感染是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分别为1.51(95%C:1.23~1.82)和2.15(95%CI:1.70~2.72,P<0.05)。结论不同病原体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显著不同,真菌感染患者病情更重、病死率高且住院时间长,为预后不良关键;GNB感染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因此,准确识别病原体对优化脓毒症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 脓毒症 临床特征 风险因素 预后
原文传递
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失禁性皮炎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张照莹 牛思强 曹倩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IA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ICU住院发生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IAD分为IAD组和...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IA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ICU住院发生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IAD分为IAD组和非IAD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IAD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中,22例(27.50%)发生IAD。单因素分析显示,IAD组和非IAD组患者在年龄、合并低蛋白血症、存在多重耐药菌、大便性状、腹泻时间、每日排便次数、APACHEⅡ评分、抗生素使用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否建立人工气道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便性状、腹泻时间及APACHEⅡ评分是影响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发生IAD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大、水样便、长时间腹泻、APACHEⅡ评分高是影响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发生IAD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对这些患者进行早期监测及干预,以降低IAD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 失禁性皮炎 ICU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