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疼痛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慧杰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3期154-155,共2页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比较两组疼痛控制有效...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比较两组疼痛控制有效率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控制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可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疼痛控制总有效率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新生儿 疼痛护理 疼痛控制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新颖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8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4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指标、发...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4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指标、发育指标、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分及新生儿神经行为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体温高于对照组,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质量、头围、身长增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致痛时、致痛1 min、致痛2 min NI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般反应、主动肌张力、行为能力、原始反射及被动肌张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应用袋鼠式护理,可改善患儿生命体征,促进生长发育,缓解疼痛,改善神经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 袋鼠式护理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极低体重儿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及满意度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唐莹莹 《罕少疾病杂志》 2019年第6期98-99,108,共3页
目的探析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极低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收的极低体重早产儿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 目的探析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极低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收的极低体重早产儿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接受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头围、身长及体重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瘫、运动落后及精神发育迟缓发生率方面,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93.55%,与对照组的74.19%相比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极低体重儿护理期间,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模式,不仅可以改善患儿体格发育状况及发育落后等症状,同时能够避免脑瘫疾病的发生,促进满意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模式 早产极低体重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尚建建 张诗雅 吴亚贤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6期149-150,共2页
目的:观察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新生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患儿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观察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新生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患儿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高热惊厥发生率、病情恶化正确识别率和早期识别率及症状、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高热惊厥发生率为2.5%(1/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病情恶化正确识别率和早期识别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气促、听诊哮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护理人员早期识别患儿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早期预警评分 预见性护理 高热惊厥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5
作者 班佩珊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21期144-146,共3页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护理,比...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水平、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和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氢离子浓度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67%(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应用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中,可改善患儿各项血气指标水平,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新生儿 精细化护理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后血灌注指数、乳酸、pH和碱剩余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贺玉娟 郑辉 +1 位作者 贾楠 张卫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灌注指数(PI)、乳酸、pH、碱剩余(BE)值的变化及其对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和器官损害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6例足月窒息患儿为窒息组,选择同期收治...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灌注指数(PI)、乳酸、pH、碱剩余(BE)值的变化及其对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和器官损害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6例足月窒息患儿为窒息组,选择同期收治的23例肺炎新生儿、17例糖尿病母亲分娩新生儿为对照组。2组患儿入院后抽取动脉血1 mL,应用ABL90FLEX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记录血乳酸、pH和BE值;于入院时及治疗6、24、48 h,应用Masimo Radical-7血氧饱和度检测仪检测PI值。根据1 min Apgar评分将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n=68)和重度窒息组(n=38);按器官损伤程度将窒息新生儿分为单器官损伤组(n=77)和多器官损伤组(n=29)。比较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与对照组及单器官损伤组、多器官损伤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血PI、乳酸、pH和BE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所有患儿血PI与血乳酸、pH、BE值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患儿血pH、BE值显著低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患儿血pH、BE值显著低于轻度窒息组(P<0.05);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患儿血乳酸值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患儿血乳酸值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单器官损伤组和多器官损伤组患儿血pH、BE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多器官损伤组患儿血pH、BE值显著低于单器官损伤组(P<0.05);单器官损伤组和多器官损伤组患儿血乳酸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多器官损伤组患儿血乳酸值显著高于单器官损伤组(P<0.05)。对照组患儿各时间点间血PI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患儿治疗6、24、48 h的血PI值显著高于入院时,治疗24、48 h的血PI值显著高于治疗6 h(P<0.05);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患儿治疗24 h与治疗48 h的血P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治疗6 h,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患儿的血P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患儿的血PI值显著低于轻度窒息组(P<0.05);治疗24、48 h,3组患儿的血P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器官损伤组和多器官损伤组患儿治疗6、24、48 h的血PI值显著高于入院时,治疗24、48 h时的血PI值显著高于治疗6 h(P<0.05);单器官损伤组和多器官损伤组患儿治疗24 h与治疗48 h的血P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治疗6 h,单器官损伤组和多器官损伤组患儿血P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多器官损伤组患儿血PI值显著低于单器官损伤组(P<0.05);治疗24、48 h,3组患儿的血P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血PI值与乳酸值呈负相关(r=-0.762,P=0.000),与血pH、BE值呈正相关(r=0.512、0.593,P=0.000、0.000)。结论血乳酸、pH、BE及PI值可对新生儿窒息后器官损害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有效评估,且PI值监测无创、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灌注指数 血乳酸值 血气分析 器官损伤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绍心 员丽 张卫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11期1426-1427,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茵陈蒿汤口服联合四君子汤灌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胆红素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茵陈蒿汤口服联合四君子汤灌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中西医结合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与维生素AD滴剂联合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沈洁 张卫星 +1 位作者 刘雪琴 原超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18期2881-2882,共2页
目的探讨对感染性肺炎新生儿采用免疫球蛋白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4例进行治疗的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对感染性肺炎新生儿采用免疫球蛋白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4例进行治疗的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免疫球蛋白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性肺炎新生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和维生素AD滴剂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维生素AD滴剂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脉搏血氧灌注指数与血乳酸浓度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预测价值
9
作者 张冰 赵晓晓 +2 位作者 贺玉娟 张卫星 冯希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血氧灌注指数(PI)与血乳酸浓度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其中46例患有ROP的... 目的探讨脉搏血氧灌注指数(PI)与血乳酸浓度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其中46例患有ROP的患儿为ROP组,另外82例未患ROP者为非ROP组。入院后记录早产儿基本资料,采用Masimo Radical-7(USA)SpO_(2)血氧饱和度检测仪连续监测早产儿PI,采用ABL90FLEX血气分析仪监测早产儿血乳酸浓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PI及血乳酸浓度对ROP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分娩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早产儿出生后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间)=15.393,P_(组间)<0.001);ROP组早产儿出生后1 h、12 h、24 h PI较非ROP组明显下降,出生后48 h至96 h轻度下降,两组早产儿PI于出生后96 h后趋于平稳;ROP组早产儿出生后96 h内各时间点PI均低于非ROP组早产儿(均为P<0.05);两组不同时间与组别间存在交互效应(F_(交互)=5.061,P_(交互)<0.001)。两组早产儿出生后血乳酸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间)=91.158,P_(组间)<0.001);ROP组早产儿出生后1 h血乳酸浓度较非ROP组明显上升,出生后12 h、24 h血乳酸浓度较非ROP组轻度升高;ROP组早产儿出生后各时间点血乳酸浓度均高于非ROP组(均为P<0.05);两组不同时间与组别间不存在交互效应(F_(交互)=0.567,P_(交互)>0.05)。早产儿出生后1 h、12 h、24 h的PI及出生后1 h血乳酸浓度预测ROP的AUC分别为0.77、0.82、0.83、0.82,出生后1 h、12 h、24 h的PI及出生后1 h血乳酸浓度联合预测ROP的AUC为0.94,高于单一指标的预测价值。结论PI及血乳酸浓度对ROP有较好的早期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指数 血乳酸浓度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产房内复苏质量改进对胎龄<32周早产儿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武俊宝 刘玉霞 +1 位作者 李超 耿向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735-740,共6页
目的探讨产房内复苏质量改进对胎龄<32周早产儿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产科出生并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治疗的196例胎龄<32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复苏措施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产房内复苏质量改进对胎龄<32周早产儿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产科出生并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治疗的196例胎龄<32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复苏措施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102)和观察组(n=94)。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产房内复苏。观察组早产儿在原有保暖基础上增加塑料薄膜保温;对有自主呼吸、呼吸困难的早产儿出生后尽早使用T组合复苏器进行面罩正压通气,对无自主呼吸的早产儿使用T组合复苏器进行气管插管正压通气。比较2组早产儿持续气道正压(CPAP)、气管插管、胸外按压、肾上腺素等应用情况,入NICU时的体温、乳酸、pH值、血糖和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入院24 h内机械通气使用率、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肺出血、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心肌损害、甲状腺功能减退、肝损害、肾损害、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产房气管插管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CPAP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早产儿应用肾上腺素使用率、胸外按压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转入NICU时平均体温较对照组升高0.4℃,2组早产儿平均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低体温、正常体温早产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度低体温早产儿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入院24 h内机械通气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早产儿的pH值、乳酸、血糖、PS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气胸、心肌损害、SAH、甲状腺功能减退、肝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早产儿的BPD、肺出血、肾损伤、NEC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内复苏质量的改进可以改善胎龄<32周早产儿的近期临床结局,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质量 用氧管理 体温管理 早产儿
下载PDF
医学生志愿者技能操作教学在中学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11
作者 许振丹 徐艳 李荣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82-1484,共3页
目的探讨医学生志愿教学在中学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对中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急救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新乡市某中学初中一年级4个班196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班级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进行统一的理论... 目的探讨医学生志愿教学在中学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对中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急救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新乡市某中学初中一年级4个班196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班级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进行统一的理论培训后,对照组学生由医院医护人员培训学生的技能操作,实验组学生由经过严格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学生志愿者进行技能训练。培训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前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P=0.24);培训后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11.43±1.53)(5.68±1.80)分]均略高于对照组学生[(11.35±1.77)(5.30±1.76)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4,1.48,P值均>0.05)。结论医学生志愿教学应用于中学生心肺复苏培训中可以提高心肺复苏普及率,有效节省医疗资源,还能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健康教育 教学 志愿工作者 学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