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沼虾酚氧化酶原基因cDNA的全长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文锋 马建敏 +3 位作者 杨洪 刘方 陈香丽 宁黔冀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4-750,共7页
目的克隆日本沼虾酚氧化酶原(proPO)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及时空表达分析。方法利用RT-PCR和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技术从血细胞中克隆proPO基因cDNA全长序列,用生物软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proPO基因时空表达分析采用RT-PCR和R... 目的克隆日本沼虾酚氧化酶原(proPO)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及时空表达分析。方法利用RT-PCR和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技术从血细胞中克隆proPO基因cDNA全长序列,用生物软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proPO基因时空表达分析采用RT-PCR和Real-time PCR方法;腹部肌肉注射嗜水气单胞菌(5.0×109/L)诱导酚氧化酶(PO),20μl/只,注射后3、6、12、24h取其血淋巴,分别测定血细胞proPO mRNA水平及血清酚氧化酶(PO)活力。结果日本沼虾proPO基因cDNA全长2428bp,包含71 bp的5’UTR、344 bp的3’UTR和2013bp的开放阅读框(ORF)。ORF编码671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76.5kD,理论等电点(pI)约为7.31;含有2个保守的铜离子结合位点和6个组氨酸残基、1个蛋白酶水解位点和硫酯样的基序(GCGWPRHM);含有3个血蓝蛋白结构域;与罗氏沼虾proPO的相似性最高,为93%,与其他甲壳动物proPO相似性为50%~53%。该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血细胞最高,肝胰腺有较弱表达,肌肉、鳃、肠、大颚器官和卵巢不表达;血细胞proPO基因的表达量在蜕皮前期(D0/1)最高;嗜水气单胞菌刺激后6 h血细胞proPO mRNA水平及血清中PO活力均显著增加。结论与其他甲壳动物相似,日本沼虾proPO基因具有2个保守的铜离子结合位点;其表达呈组织特异性,最高出现在血细胞;在蜕皮周期的前期(D0/1)血细胞表达量最高;嗜水气单胞菌可诱导proPO基因的表达以及PO活力,提示该基因是参与机体免疫防御反应的一种重要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氧化酶原 时空表达 快速扩增cDNA末端技术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日本沼虾
下载PDF
某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表型及耐药率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小龙 栾旭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4期451-45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培养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表型及耐药率的研究。方法收集某院2014-2016年发热患者8 225例信息资料并进行血液培养,使用VITEK 2compact系统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及表型分析,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培养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表型及耐药率的研究。方法收集某院2014-2016年发热患者8 225例信息资料并进行血液培养,使用VITEK 2compact系统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及表型分析,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读结果。结果共分离大肠埃希菌168株,占病原菌总数的21.3%(168/787)。表型分析显示野生型最多,占38.1%(64/168),其次为产ESBL型;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为85.0%(142/168),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及碳青酶烯类耐药率较低,在10%以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型、产ESBL(CTX-M)型、氨基糖苷类耐药[ACC(6′)]型耐药率较高。结论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较为常见,产ESBL型是其主要耐药表型,产ESBL是其主要耐药机制,应根据药敏试验进行抗菌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耐药表型 耐药分析
下载PDF
新乡地区1282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特征分析
3
作者 曹献芹 马建敏 +1 位作者 张晓菲 陈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2-1326,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疑似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探析新乡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特点,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21-2023年本院检验科收到的1282份来自妇产科、泌尿科送检的疑似为泌尿生殖道感染... 目的通过分析疑似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探析新乡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特点,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21-2023年本院检验科收到的1282份来自妇产科、泌尿科送检的疑似为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进行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培养检测及药敏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年份、不同临床症状特点、不同年龄组患者支原体阳性率及不同年份检出的支原体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2021-2023年共送检标本1282份,支原体阳性率44.46%(570/1282),456份为单纯Uu阳性(35.57%,456/1282),14份为单纯Mh阳性(1.09%,14/1282),100份为Uu和Mh混合感染阳性(7.80%,100/1282)。2021-2023年,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总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Uu阳性率下降、Uu和Mh混合阳性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临床症状组患者共送检标本442份,支原体阳性率49.55%(219/442),176份为单纯Uu阳性(39.82%,176/442),5份为单纯Mh阳性(1.13%,5/442),38份为Uu和Mh混合感染(8.60%,38/442)。无症状组患者共送检标本840份,支原体阳性率41.79%(351/840),280份为单纯Uu阳性(33.33%,280/840),9份为单纯Mh阳性(1.07%,9/840),62份为Uu和Mh混合感染(7.38%,62/840)。合并临床症状组患者支原体总阳性率、Uu阳性率、Uu和Mh混合感染阳性率均高于无症状组患者,其中支原体总阳性率、Uu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岁患者支原体阳性率58.33%(7/12),20~29岁患者支原体阳性率50.29%(259/515),30~39岁患者支原体阳性率41.73%(212/508),40~49岁患者支原体阳性率40.23%(70/174),≥50岁患者支原体阳性率30.14%(22/73),不同年龄泌尿生殖道支原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Uu阳性率在30~39岁患者中最高,单纯Mh及Uu和Mh混合感染阳性率在<20岁患者中最高。单纯Uu阳性率、单纯Mh阳性率及Uu和Mh混合感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1-2023年间支原体对临床常见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具有一定差异性,对阿奇霉素、红霉素、甲砜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性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新乡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为Uu,其次为Uu与Mh混合感染。具有临床症状患者的支原体总阳性率、Uu阳性率显著高于无症状患者,不同年龄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阳性率不同。支原体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的耐药率较低,临床上可根据患者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针对性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新型致孔剂的有机基质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伟 陈军 张裕平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9-83,共5页
在普通聚酰亚胺涂层的石英毛细管内,已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交联剂兼作单体,异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三元致孔剂,Irgacure 1800为光引发剂,通过原位紫外光引发聚合制备了整体柱。采用自组装的微流液相系统对所... 在普通聚酰亚胺涂层的石英毛细管内,已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交联剂兼作单体,异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三元致孔剂,Irgacure 1800为光引发剂,通过原位紫外光引发聚合制备了整体柱。采用自组装的微流液相系统对所制备的有机聚合物整体柱进行了性能评价,基线分离了硫脲、苯、甲苯、乙苯、萘和联苯,其中对硫脲的最低理论塔板数可达到9600/m。考察了PVP致孔剂比例对整体柱孔隙率的影响,同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配方整体材料的形貌进行了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柱 微流液相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