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小军 魏琴 +3 位作者 冯艳广 王俊丽 孟凡涛 王慧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1期1453-1454,共2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多关节炎.国内外首选甲氨蝶呤治疗RA,疗效显著,但甲氨蝶呤长期应用会出现消化道症状、肝肾损害、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我们应用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好,不良反...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多关节炎.国内外首选甲氨蝶呤治疗RA,疗效显著,但甲氨蝶呤长期应用会出现消化道症状、肝肾损害、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我们应用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好,依从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艾拉莫德 临床研究 治疗 不良反应发生率 甲氨蝶呤 自身免疫病 消化道症状
下载PDF
益肾蠲痹丸治疗孕前类风湿关节炎12例
2
作者 魏琴 冯艳广 +3 位作者 刘小军 王俊丽 孟凡涛 崔小灿 《中医研究》 2012年第12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益肾蠲痹丸治疗孕前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例孕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10 mg/次,1次/周,口服;来氟米特10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 目的:观察益肾蠲痹丸治疗孕前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例孕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10 mg/次,1次/周,口服;来氟米特10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益肾蠲痹丸,8 g/次,3次/d。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有效率占91.7%;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6例,有效率40.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蠲痹丸治疗孕前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有效、安全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蠲痹丸/治疗应用 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西药物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3
作者 魏琴 王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9年第2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痹愈汤和甲氨蝶呤片(MTX)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用痹愈汤和MTX联合治疗RA85例,并与用西医降阶疗法的128例患者比较。结果:临床缓解、显效、有效和无效的发生率在联合治疗组分别为:36%、60%、4%、... 目的:观察痹愈汤和甲氨蝶呤片(MTX)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用痹愈汤和MTX联合治疗RA85例,并与用西医降阶疗法的128例患者比较。结果:临床缓解、显效、有效和无效的发生率在联合治疗组分别为:36%、60%、4%、0,及在降阶疗法组分别为28%、61%、11%、0,P<0.05;副作用发生率在两组分别为3%和11%,P<0.05。结论:痹愈汤和MTX联合治疗MRA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痹愈汤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短期使用益赛普与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裴济民 王俊丽 孟凡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短期使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益赛普)与来氟米特(LEF)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15例,实验组给予益赛普皮下注射治疗3个月,每周2次,... 目的探讨短期使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益赛普)与来氟米特(LEF)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15例,实验组给予益赛普皮下注射治疗3个月,每周2次,每次25mg,同时给予LEF每日1次,每次20 mg。对照组给予LEF,剂量及方法同实验组,疗程3个月,随时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任何不良事件,在0、2、4、8、12周监测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SR)、肝肾功能。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ACR20,ACR70,ESR、CRP指标均较入组时有明显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实验组停用益赛普时,两组的上述指标均进一步改善,两组间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益赛普与LEF联合治疗AS,可以减少益赛普的疗程,有效的缓解AS的症状,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氟米特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强直性脊柱炎
下载PDF
中医饮食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孙黎娟 苏利云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年第8期970-971,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饮食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饮食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中医饮食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饮食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饮食护理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上,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饮食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后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和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6
作者 刘小军 茹晋丽 +1 位作者 李小峰 张少然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4期43-44,46,共3页
目的对比治疗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s)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和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受体(BAFF-R)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SLE初发患者14例,所有患者SLEDAI评分均大于10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 目的对比治疗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s)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和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受体(BAFF-R)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SLE初发患者14例,所有患者SLEDAI评分均大于10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收集血液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SLE患者外周血PBMCs BAFF和BAFF-R mRNA表达水平。同时,纳入10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14例SLE患者SLEDAI评分均低于10分,病情稳定,SLE患者组治疗前、治疗后12周PBMC BAFF和BAFF-R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患者组治疗后12周与治疗前相比PBMC BAFF和BAFF-R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SLE患者PBMCs BAFF和BAFF-R mRNA表达水平随病情好转而下降,可以作为疾病活动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 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受体 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于勇勤 李鑫 梁凤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1期1984-1985,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845例(1467足)拇外翻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1467足均在术后8周一期愈合,内侧皮神经损伤19足,拇趾僵硬12足,第一跖趾关节痛、畸形矫正不...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845例(1467足)拇外翻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1467足均在术后8周一期愈合,内侧皮神经损伤19足,拇趾僵硬12足,第一跖趾关节痛、畸形矫正不良8足(均为重度拇外翻患者),转移性跖骨痛6足,足中部不适6足,均对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拇外翻微创治疗适合于轻中度拇外翻患者,术后可在短期内愈合,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强脊丹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67例幼年强直性脊柱炎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莉 魏琴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西药物联合治疗幼年强直性脊柱炎 (JAS)的疗效。方法 应用中药强脊丹和柳氮磺吡啶片治疗JAS 6 7例。结果  6 7例患者在治疗 4周后实验室指标及关节肿胀有所下降 ,治疗 12周和 2 4周下降更为明显 (p<0 0 0 1) ,临床缓... 目的 探讨中西药物联合治疗幼年强直性脊柱炎 (JAS)的疗效。方法 应用中药强脊丹和柳氮磺吡啶片治疗JAS 6 7例。结果  6 7例患者在治疗 4周后实验室指标及关节肿胀有所下降 ,治疗 12周和 2 4周下降更为明显 (p<0 0 0 1) ,临床缓解率为 34 % ,显效 6 0 %。结论 强脊丹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JAS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 强直性脊柱炎 柳氮磺胺吡啶 治疗
下载PDF
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闵伟琪 魏琴 +5 位作者 李洪毓 张振春 武丽君 袁国华 窦存瑞 施桂英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487-491,共5页
目的进一步评价白芍总苷(TGP)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改变药物的作用。方法370例RA患者随机开放进入甲氨蝶呤(MTX)组、TGP+MTX组、MTX+柳氮磺吡啶(SSZ)组、TGP+SSZ组以及TGP组,共5组,疗程24~48周。观察指标有关节疼痛数、关节压... 目的进一步评价白芍总苷(TGP)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改变药物的作用。方法370例RA患者随机开放进入甲氨蝶呤(MTX)组、TGP+MTX组、MTX+柳氮磺吡啶(SSZ)组、TGP+SSZ组以及TGP组,共5组,疗程24~48周。观察指标有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数目和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数目和肿胀指数、晨僵时间、握力、关节功能、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结果治疗24周时,各组临床指标改善的疗效相当,但TGP+MTX组对关节肿胀指数的改善不如其他组,MTX组对晨僵的改善更优于其他组;治疗36周时,各组疗效继续相当,但MTX组有4项、TGP+SSZ组有3项、MTX+SSZ组和TGP组分别有2项比其他组的疗效更好,而TGP+MTX组有3项的疗效低于其他组;治疗48周时,MTX组有5项、TGP组有3项、MTX+SSZ组和TGP+SSZ组均有2项更优于其他组,而TGP+MTX组有3项、TGP+SSZ组与TGP组分别有1项指标疗效低于其他各组。治疗24周及48周时,各组ESR均明显下降,除MTX+TGP组外,其余各组CRP水平也明显下降。治疗24周时,除TGP组外,其余各组RF滴度亦降低;48周时MTX组和TGP+MTX组RF降低的水平优于TGP+SSZ组和MTX+SSZ组。TGP对关节功能的改善较好,但总的起效时间较MTX晚。TGP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稀便/腹泻,其与其他药物联合后仍以稀便为主,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副作用未见增加。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单独TGP或TGP与MTX及与SSZ的联合对RA的疗效与已知的MTX和MTX+SSZ疗效相当。除稀便/腹泻外TGP无严重不良反应,提示该品为一有效、安全并具有改变RA病情的植物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多中心研究 白芍总苷 类风湿关节炎 多中心临床研究 治疗 C反应蛋白(CRP) 类风湿因子(RF) 关节肿胀指数 严重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黎娟 杨阳 《慢性病学杂志》 2021年第5期784-785,788,共3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50例)...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50例)与观察组(精细化护理,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风湿治疗,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对类风湿关节炎功能分级情况。结果护理1个月结束时,观察组关节晨僵时间为(30.22±10.88)min,短于对照组的(112.68±39.0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37,P<0.001);观察组类风湿关节炎功能分级平均为(1.45±0.10)级,低于对照组的(2.66±0.25)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76,P<0.001)。结论精细化护理应用于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可提高护理效果,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老年 精细化护理 护理效果 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消风止痒颗粒中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苍术素醇、白术内酯Ⅱ和苍术素的HPLC法测定及其化学计量学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志强 冯艳广 +1 位作者 冯创 田广林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消风止痒颗粒中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苍术素醇、白术内酯Ⅱ和苍术素,并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消风止痒颗粒中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苍术素醇、白术内酯Ⅱ和苍术素,并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0 nm(0~14 min检测毛蕊花糖苷和焦地黄苯乙醇苷B1)、254 nm(14~31 min检测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茅酚苷)、270 nm(31~55 min检测苍术素醇、白术内酯Ⅱ和苍术素);体积流量0.9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消风止痒颗粒中9种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苍术素醇、白术内酯Ⅱ和苍术素分别在2.53~63.25、1.09~27.25、8.17~204.25、2.38~59.50、4.07~101.75、1.74~43.50、0.66~16.50、1.47~36.75、2.86~71.50μg/m 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1%、98.17%、100.13%、97.63%、98.72%、97.22%、96.93%、99.24%、100.01%,RSD值分别为1.42%、1.26%、0.72%、1.55%、0.84%、1.06%、1.18%、0.67%、0.95%;11批样品聚类分析为3类,主成分1~3是影响消风止痒颗粒质量评价的主要因子。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消风止痒颗粒中多指标成分质量评价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风止痒颗粒 毛蕊花糖苷 焦地黄苯乙醇苷B1 升麻素苷 升麻素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亥茅酚苷 苍术素醇 白术内酯Ⅱ 苍术素 高效液相色谱 化学计量学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