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重度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毛水红 张家鹏 +7 位作者 张勇超 徐功志 吕璐 任新华 孙钰椋 赵东轮 刘彦礼 郭志坤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639-644,共6页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重度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创面愈合的改善作用及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伤口治疗科接受常规治疗的1例女性DFU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患者创面宽度约为2 cm,长度8...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重度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创面愈合的改善作用及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伤口治疗科接受常规治疗的1例女性DFU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患者创面宽度约为2 cm,长度8 cm,第1跖骨处向内连接,中间约有0.5 cm距离,正常组织暴露约有1/5,第3~5跖骨处全部被坏死组织覆盖,创面周围结痂较硬且厚,无法进行剥离。常规治疗同时进行UCMSCs创面周围局部注射治疗。于UCMSCs治疗当天(第0天),距伤口处1 cm范围内注射UCMSCs 1.0×10^(7)个;于治疗第3、6天,距创面3 cm处围绕全足注射UCMSCs 1.0×10^(7)个;于治疗第9、10天,距创面5 cm处围绕全足注射UCMSCs 1.5×10^(7)个;于第15、18天,围绕脚踝处注射UCMSCs 2.0×10^(7)个。分别于治疗第1、10、25天,检测患者血常规;于治疗第1、25天,检测患者肝功能和肾功能。于治疗第32、40、46,54、62、70天,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治疗第3天,创面脂肪坏死组织较多,第1跖骨处有向内愈合迹象,但未连接,正常组织暴露仍约有1/5,第3~5跖骨处创面均被坏死组织覆盖,创面周围结痂较硬且厚,无法进行剥离。治疗第12天,第1跖骨处已愈合,第2跖骨处开始向内生长,中间缝隙约有0.5 cm,创面周围出现结痂痕迹,未结痂处开始有向内生长的痕迹,创面后部脓胎较重,异味减轻。治疗第21天,第1跖骨处彻底愈合,第2跖骨处基本愈合,结痂痕迹较之前减弱,未结痂处逐渐向内生长,创面处脓性分泌物和异味进一步减轻。治疗第27天,创面周围结痂基本消失,未结痂处逐渐向内生长明显,创面后部脓性分泌物和异味均较治疗第21天时进一步改善。患者血常规C-反应蛋白水平随着UCMSCs移植呈明显下降趋势;UCMSCs移植对患者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结论UCMSCs可通过抑制炎症、促进肉芽形成以及协助愈后组织重塑、防止瘢痕形成等作用促进糖尿病患者重度DFU创面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糖尿病足溃疡 干细胞治疗 创面愈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