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束化干预策略在ICU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谢巧玉 李茜 陈玉叶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5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在ICU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ICU病房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ICU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在ICU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ICU病房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ICU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集束化干预策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留住ICU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留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策略可有效改善ICU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衰竭症状,缩短其机械通气时间及留住ICU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无创机械通气 集束化干预策略
下载PDF
人工核对与PDA核对识别患者信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玉珊 李茜 +1 位作者 张维 谢巧玉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7期937-938,共2页
目的对比人工核对与PDA核对识别患者信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入住ICU的急危重症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人工核对识别患者信息,观察组应用PDA核对识别... 目的对比人工核对与PDA核对识别患者信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入住ICU的急危重症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人工核对识别患者信息,观察组应用PDA核对识别患者信息,对比两组的工作效率及信息核对相关操作出错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标本采集核对时间、护理文书书写时间、药物核对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信息核对相关操作总出错率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人工核对相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PDA核对识别患者信息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差错,利于医院整体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 PDA核对 人工核对 工作效率 护理差错
下载PDF
体外加温治疗仪在低体温低血压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谢巧玉 罗丽秋 吴玉珊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7期833-834,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加温治疗仪在低体温低血压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低体温低血压危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采用充气式体外加温... 目的探讨体外加温治疗仪在低体温低血压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低体温低血压危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采用充气式体外加温治疗仪加温治疗,常规组采用棉被覆盖法进行保温。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寒颤发生情况及体温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血压和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 <0.05)。两组患者的寒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加温6 h、 12 h后体温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 <0.05)。结论体外加温治疗仪治疗低体温低血压危重患者效果显著,可加快患者血压及心率恢复正常,有效提高体温,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式体外加温治疗仪 低体温 低血压 寒颤 生命体征
下载PDF
气管导管咬口器的使用对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玉珊 陈玉叶 刘芬 《哈尔滨医药》 2020年第3期295-296,共2页
目的观察和研究气管导管咬口器的使用对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6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采用气管导管咬口器固定气管导管,对照组采用改良式注射器固定气管导管,采用同样的治疗手段和... 目的观察和研究气管导管咬口器的使用对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6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采用气管导管咬口器固定气管导管,对照组采用改良式注射器固定气管导管,采用同样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手段,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插管后的咬堵管、脱管,口腔清洁度,口腔舒适度,口腔黏膜损伤的例数,以此评价气管导管咬口器的作用。结果实验组的咬堵管、脱管、口腔黏膜损伤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口腔清洁度,口腔舒适度,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导管咬口器对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具有显著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临床护理工作可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 咬口器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 插管 咬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