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月经恢复情况及复发率的影响
1
作者 吕婵 钱香平 郑晓红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4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月经恢复情况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淮南新华医疗集团新华医院妇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 目的探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月经恢复情况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淮南新华医疗集团新华医院妇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地屈孕酮组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组,各51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月经恢复情况、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血液相关生化指标,以及术后12个月内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组月经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地屈孕酮组(P<0.05)。术后6个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组月经天数显著少于地屈孕酮组(P<0.05),月经周期显著长于地屈孕酮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降低(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子宫内膜厚度逐渐增加(P<0.05),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组各时间段显著小于地屈孕酮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组均显著低于地屈孕酮组(P<0.05);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显著下降(P<0.05),且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组显著低于地屈孕酮组(P<0.05);血红蛋白(Hb)与D-二聚体显著升高(P<0.05),且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组显著高于地屈孕酮组(P<0.05)。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组1年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地屈孕酮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地屈孕酮或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均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月经情况,但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效果更好,复发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 地屈孕酮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子宫内膜息肉
下载PDF
宫腔镜技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部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6
2
作者 胡红 郑晓红 陈薇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26-27,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宫腔镜技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部位妊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妇产科在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为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 目的研究探讨宫腔镜技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部位妊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妇产科在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为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传统的清宫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进行情况、术后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HCG转阴时间、瘢痕包块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损伤小,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瘢痕妊娠 临床诊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效果及围术期应激反应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殷倩 孙时清 +1 位作者 吴晓凤 曹素霞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比较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效果及围术期应激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安徽省淮南市新华医疗集团新华医院诊治的97例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手... 目的比较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效果及围术期应激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安徽省淮南市新华医疗集团新华医院诊治的97例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记为A组(n=49),采用单纯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记为B组(n=48),术后均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d、术后7d、术后15d的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3d、7d、15d的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术前,术后7d、15d均高于术后3d,术后15d均高于术后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d、7d、15d的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腹腔镜手术比较,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其围术期应激反应与术后恢复情况与之相当,但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腹腔镜 瘢痕妊娠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应用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晓凤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929-931,共3页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病人行剖宫产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行剖宫产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病人82例,根据其时在术中是否应用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30例),对比2...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病人行剖宫产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行剖宫产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病人82例,根据其时在术中是否应用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30例),对比2组产妇分娩过程中出血量、输注红细胞量、手术时长、新生儿窒息率以及子宫切除率和住院时长等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失血量和输注红细胞量少(P<0.01),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P<0.01和P<0.05),剖宫产子宫切除率低(P<0.05),而凝血障碍率和电解质紊乱率高(P<0.05);但2组病人低血压、感染、新生儿窒息等情况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行剖宫产分娩手术时,应用髂内球囊阻断术能够有效降低子宫切除率,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术后产妇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剖宫产 球囊阻断术 胎盘植入
下载PDF
青春期前型外阴纤维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法文 王帅 杨振中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青春期前型外阴纤维瘤(prepubertal-type vulva fibroma,PVF)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2例PVF的临床特点,光镜观察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分别为8岁和39岁女性,均以大阴唇肿块就诊。肿块... 目的:探讨青春期前型外阴纤维瘤(prepubertal-type vulva fibroma,PVF)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2例PVF的临床特点,光镜观察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分别为8岁和39岁女性,均以大阴唇肿块就诊。肿块均分布在一侧,4~5 cm大。组织学观察病变位于真皮层边界不清,由稀疏的梭形纤维母细胞样的细胞和大量胶原纤维组成,病变向皮下组织延伸,在邻近的脂肪组织及血管簇、神经周围穿插性生长;梭形细胞形态温和无异型、核分裂象未查见。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瘤细胞表达波形蛋白、CD34,不表达SMA、desmin、CD99、S-100蛋白、bcl-2,成人局灶表达ER和PR。结论:PVF是一种好发于青春前期幼女或女童外阴的良性间叶性病变,偶可发生于成年人。其发生可能与激素有关并起源于外阴阴道间质细胞,表现为纤维母细胞分化特征。临床有少量病例如切除不净可局部复发,并见可自发性消退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肿瘤 纤维瘤 青春期前 病理学 临床 诊断 鉴别 预后
下载PDF
实时超声显像并实验室检查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宏杰 陶训芳 +3 位作者 程家坤 杨振忠 郑晓红 郑兰付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46-49,共4页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异位妊娠的发生率近年上升趋势明显,占妊娠的0.5%~2.0%,其中95%左右为输卵管妊娠,且年龄逐渐年轻化,所以在治疗异位妊娠时要求保守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 实时超声显像 实验室检查 输卵管妊娠 急腹症 妇产科 发生率
下载PDF
胎盘植入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晓红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14期1987-1988,共2页
胎盘植入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围产期急诊子宫切除的最常见原因,因此,胎盘植入的规范治疗极其关键。本研究通过对我院45例胎盘植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于胎盘植入的认识,为正确处理胎盘植入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胎盘植入 临床分析 急诊子宫切除 产后出血 规范治疗 临床资料 围产期
原文传递
腹腔镜或腹膜外手术分期应用于局部中晚期宫颈癌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晓红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7期873-875,共3页
目的 探讨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前应用腹腔镜或腹膜外行盆腔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作为手术分期的意义。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经病理诊断及临床分期为宫颈癌ⅡB~ⅣA期患者23例,均于放疗前行腹腔镜或经腹腹膜外盆腔淋... 目的 探讨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前应用腹腔镜或腹膜外行盆腔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作为手术分期的意义。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经病理诊断及临床分期为宫颈癌ⅡB~ⅣA期患者23例,均于放疗前行腹腔镜或经腹腹膜外盆腔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其中腹腔镜组14例,腹膜外组9例。术前均行CT检查,其中CT无转移组12例;CT可疑转移组11例。观察术中术后情况及病理结果。结果 腹腔镜组与腹膜外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清扫淋巴结个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转移组手术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6例,其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4例,盆腔淋巴结转移2例;可疑转移组手术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4例,其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1例,盆腔淋巴结转移3例。手术病理发现转移淋巴结大于2cm患者4例。CT检查淋巴结转移假阳性率30.4%,假阴性率26.1%。结论 腹腔镜或腹膜外行盆腔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作为手术分期应用于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前的诊治,是明确并清除转移淋巴结准确有效的方法,对指导放疗范围及评估其预后较CT等影像学检查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局部 中晚期 手术分期 临床分期 腹腔镜 腹膜外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