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19年中国成年人归因于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负担研究
1
作者 梁栋 杨成琳 +3 位作者 林晓茹 赵洋 欧阳江 林修全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80-1386,1394,共8页
背景在全球老龄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慢性病患者不断增加,多病共存现象愈加严重。在普遍认知中,心血管疾病与2型糖尿病大多属于老年病,但随着居民生活节奏与饮食等行为方式的改变,很多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现也有研究表明,与一般人群相比... 背景在全球老龄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慢性病患者不断增加,多病共存现象愈加严重。在普遍认知中,心血管疾病与2型糖尿病大多属于老年病,但随着居民生活节奏与饮食等行为方式的改变,很多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现也有研究表明,与一般人群相比,年轻时患糖尿病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死亡率会相对增加。目的探究1990—2019年中国成年人归因于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负担情况,为共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主要采用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和计算获取的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等指标评估我国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3类)归因于糖尿病的疾病负担情况,并对年龄段(25~49岁、50~69岁、≥70岁)及性别进行分层分析,最后对疾病负担的时间趋势进行分析。结果中国25岁及以上人群归因于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数从1990年的29.805万例上升到2019年的70.034万例。男性归因于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标化死亡率较1990年升高,而女性标化死亡率有所降低,且男性标化死亡率始终高于女性。2019年归因于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DALY为1358.585万人年,按年龄划分的死亡率和DALY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标化DALY率下降趋势较男性明显(女性:EAPC=-0.32%,95%CI=-0.49%~-0.11%;男性:EAPC=-0.01%,95%CI=-0.26%~0.29%)。2019年归因于糖尿病的缺血性心脏病、外周动脉疾病患者3个年龄段的死亡率和DALY率较1990年大部分上升,而2019年归因于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3个年龄段的死亡率较1990年下降。1990—2019年心血管疾病中3类心血管疾病归因于糖尿病的标化DALY率占比呈波动性变化,但在2019年归因于糖尿病的3类心血管疾病标化DALY率占比均高于1990年。结论1990—2019年我国成年人归因于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DALY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人群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共病风险较大,应注重在糖尿病患者中筛查心血管疾病或患心血管疾病风险高的个体,重点关注男性、高龄人群以及不良生活习惯较多的年轻人,对其进行早期的健康干预,减少共病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成年人 疾病负担 死亡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下载PDF
中国中老年人慢病共病组合及其健康结局差异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露文 陆翘楚 赵洋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9-168,共10页
【目的】对中国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组合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共病组合的患病率、地区分布及其与健康相关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第四次全国追访数据,纳入28个省份50岁及以上受访者13 774... 【目的】对中国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组合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共病组合的患病率、地区分布及其与健康相关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第四次全国追访数据,纳入28个省份50岁及以上受访者13 774名。统计14项患者报告医生诊断的慢性病及共病组合,报告患病率、疾病构成比与地区分布情况。使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高发病组间的健康损失与危险因素差异。【结果】中国中老年人群共病患病率为57.3%。患病率高的单病种包括关节炎/风湿病(6.47%)、高血压(5.41%)、胃与消化系统疾病(4.17%);二元共病组合为关节炎+消化病(3.06%),关节炎+高血压(2.61%),高血压+高血脂(1.39%);三元组合高血压+消化病+关节病(1.00%)。省间共病患病率差异较大,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点。不同共病组合相关的健康损失存在显著差异,关节炎共病组合造成的ADL损失(28.51%)和抑郁(77.68%)最高(P<0.01)。慢病数量(OR=6.71, P<0.01)、年龄(OR=1.96, P<0.01)、大量饮酒是身心健康的共性风险因素,运动(OR=0.44, P<0.01)和睡眠(OR=0.89, P<0.01)是身心健康的保护因素,戒烟(OR=0.76, P<0.01)有助于缓解焦虑。【结论】中老年人群中共病组合的患病率存在高度聚类现象,主要慢病组合引起的健康损失差异较大,相关健康干预策略应优先关注慢病共病并开展针对性的疾病管理和康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共病 疾病组合 地理信息系统 健康损失
下载PDF
慢性病共病对患者门诊次数、住院床日与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鸣声 司磊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24,共8页
目的:探究和测量慢性病共病罹患风险、卫生服务利用和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程度,为完善我国慢性病共病干预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集4598名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入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共病罹患风险的相... 目的:探究和测量慢性病共病罹患风险、卫生服务利用和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程度,为完善我国慢性病共病干预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集4598名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入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共病罹患风险的相关因素和影响共病患者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相关因素;采用负二项回归分析影响共病患者门诊次数和住院床日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病患者每新增1种慢性病,其门诊次数、住院床日和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风险分别增加1.44倍、1.73倍和1.34倍;户籍、年龄、教育、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是影响患者罹患共病的风险因素;低水平教育、无业、高收入水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增加了共病患者住院床日数;无业、失业、低收入水平是共病患者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危险因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比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更能满足共病患者住院服务需求。结论:共病导致递增的卫生服务利用和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共病与社会风险因素密切相关,针对风险因素形成差异化的住院医保报销政策和制定个性化的社区防治策略,可以合理控制共病服务利用水平和有效降低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病 卫生服务利用 门诊次数 住院床日 灾难性卫生支出
下载PDF
基于疾病协同理论的慢性病共病影响因素与管理策略
4
作者 徐志杰 钱熠 +2 位作者 严明 陆益婷 赵洋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8-1295,共8页
慢性病共病加重了患者的疾病负担与治疗负担,日益成为公共卫生与初级保健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有关如何应对共病挑战的认识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关注到社会和环境因素对疾病的聚集和发展产生潜在影... 慢性病共病加重了患者的疾病负担与治疗负担,日益成为公共卫生与初级保健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有关如何应对共病挑战的认识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关注到社会和环境因素对疾病的聚集和发展产生潜在影响。疾病协同理论为探索多种疾病的聚集及其与社会和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从社会和环境层面分析慢性病共病的交互作用和帮助弱势人群改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国内对该理论的介绍和研究较为匮乏。本文重点梳理了疾病协同理论的基本概念与主要观点,回顾了国外学者提出的经典模型,结合既往研究分析常见的疾病协同因素,并为我国全科医生改进慢性病共病的管理质量提出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疾病协同理论 影响因素 管理策略
下载PDF
中国内地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的流行趋势:一项Meta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何莉 张逸凡 +2 位作者 沈雪纯 孙燕 赵洋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3599-3607,共9页
背景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估计以及高风险人群的识别,直接影响了相应的公共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目的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全面描述了1998—2019年中国内地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的患病趋势和人群特点。方法在Web of Science、PubMed、中... 背景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估计以及高风险人群的识别,直接影响了相应的公共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目的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全面描述了1998—2019年中国内地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的患病趋势和人群特点。方法在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网等数据库从建库截至2022-04-30收录的有关我国内地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期刊文献,对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运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患病率,并按照调查时间(2004年以前、2004—2013年、2014年及以后)、性别、地区(城镇、农村)、地域(东、中、西、东北)、年龄(<40岁、40~<60岁、60~<80岁、≥80岁)、受教育水平(未受过教育、小学、中学及以上)、婚姻状况(已婚、其他)、慢病类型(生理类、身心共患类、未区分)、研究质量(低、中、高)对慢性病共病患病率进行亚组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元回归模型分析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共纳入123篇文献,总样本量7714313例。各研究间存在显著异质性(I2=100.0%,P<0.001),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36.3%〔95%CI(32.8%,39.9%)〕。Meta线性回归模型显示1998—2019年中国内地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患病率呈非线性上升的趋势〔β=0.013,95%CI(0.006,0.01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及以后〔40.4%,95%CI(33.0%,47.8%)〕慢性病共病患病率高于2004年以前〔14.5%,95%CI(12.5%,16.5%)〕、2004—2013年〔35.2%,95%CI(32.2%,38.2%)〕(P<0.001);60~<80岁人群〔38.1%,95%CI(34.6%,41.5%)〕慢性病共病患病率高于≥80岁〔36.6%,95%CI(32.5%,40.8%)〕、40~<60岁〔27.7%,95%CI(24.4%,31.1%)〕、<40岁人群〔10.6%,95%CI(9.0%,12.3%)〕(P<0.001)。性别、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地区、地域、慢病类型、研究质量的亚组分析,组间慢性病共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998—2019年中国内地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36.3%,且慢性病共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具有显著的年龄特征差异,需重视共病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共病现象 患病率 META分析 中国
下载PDF
基于实施科学理论和框架的北京市校园流感疫苗接种项目质量改进策略构建及其评估
6
作者 胡奕娈 闫睿杰 +6 位作者 尹学珺 宫恩莹 辛欣 石晓燕 汪静 孙昊 张娟 《中国疫苗和免疫》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目的构建和评估优化北京市校园流感疫苗接种(School-located influenza vaccination,SLIV)项目的实施策略。方法在北京市选择利益相关者开展定性访谈,基于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Consolidated framework for implementation research,CFIR... 目的构建和评估优化北京市校园流感疫苗接种(School-located influenza vaccination,SLIV)项目的实施策略。方法在北京市选择利益相关者开展定性访谈,基于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Consolidated framework for implementation research,CFIR)分析SLIV项目学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Influenza vaccine,InfV)的阻碍因素,应用CFIR-实施变革专家建议实施策略匹配工具构建质量改进策略。基于RE-AIM框架和常态化过程理论制订质量改进策略的评估指标,在北京市20所小学采用整群随机试验开展评估。结果学龄儿童接种InfV的阻碍因素包括工作规划不足、跨部门协作困难、学校工作人员知识和信息可及性不足、家长认识误区等。构建的多层次质量改进策略包括促进规划与协调、培训主管校长和校医、开展学龄儿童及其家长健康教育和提醒。多层次质量改进策略在RE-AIM的5个维度均呈积极效应,干预组和对照组学龄儿童在学校或其他场所的InfV接种率分别为75.96%(695/915)、71.26%(553/776)[调整OR(95%CI):1.49(1.12-1.99)]。73.33%的校医、87.18%的班主任和70.38%的家长愿意继续开展多层次质量改进策略。结论基于实施科学理论和框架构建的实施策略有助于促进SLIV项目实施和可持续性,提高学龄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疫苗 预防接种 实施科学 实施策略 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 RE-AIM框架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症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的现状、挑战及建议 被引量:6
7
作者 徐俪筝 陈鸣声 司磊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59-862,共4页
通过对骨质疏松症防治策略的经济学评价,可以对比不同防治手段在成本和效果方面的优劣性,从而为卫生决策者提供循证依据。本文对国内外骨质疏松症防治策略经济学评价研究进行简要梳理,总结了当前相关经济学评价研究的主要类型、研究结... 通过对骨质疏松症防治策略的经济学评价,可以对比不同防治手段在成本和效果方面的优劣性,从而为卫生决策者提供循证依据。本文对国内外骨质疏松症防治策略经济学评价研究进行简要梳理,总结了当前相关经济学评价研究的主要类型、研究结论和面临的挑战。目前,骨质疏松的卫生经济学评价在研究设计和报告的规范性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建议未来的骨质疏松经济学评价研究在设计和报告时不仅要参照国内外普适性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指南,还需考虑骨质疏松症专用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指南,并注意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卫生经济学评价 指南
原文传递
我国身体活动管理类移动应用程序现况与效果评价
8
作者 王柏钧 李玉经 +2 位作者 王溢歆 何莉 赵洋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22-227,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身体活动管理类移动应用程序现况与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系统综述,以“锻炼”“运动”“体育”“身体活动”“移动健康”等关键词检索中国境内IOS操作系统应用商城相关应用程序,使用移动应用程序评价量表(MARS)和行为改... 目的分析我国身体活动管理类移动应用程序现况与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系统综述,以“锻炼”“运动”“体育”“身体活动”“移动健康”等关键词检索中国境内IOS操作系统应用商城相关应用程序,使用移动应用程序评价量表(MARS)和行为改变技术(BCT)理论分析应用程序的客观质量及技术,随后纳入相关应用程序效果检验文献,分析其改善身体活动的效果。结果共纳入应用程序141个,使用16大类58项BCT,使用频率较高的为行为比较(67.4%)、重复与替代(67.4%)、知识构建(67.4%)、反馈与监测(58.2%)4大类。MARS总体客观质量得分为(3.17±0.42)分,其中参与度、功能性、美学设计和信息质量得分分别为(2.67±0.73)分、(3.75±0.54)分、(3.44±0.59)分和(2.83±0.55)分。BCT数量与应用程序MARS客观质量评分(B=0.023,95%CI:0.018~0.029)、应用商城用户评分(B=0.040,95%CI:0.019~0.060)均呈线性关系(均P<0.001)。共纳入4篇文献,验证了4个应用程序监测身体活动行为、设置身体活动计划和提供身体活动指导的效果,文献总体质量良好,主要结果指标为身体活动时长(3篇)和步数(1篇);与不使用应用程序监测或仅用加速度计监测相比,使用应用程序监测身体活动的受试者身体活动时长、步数均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我国身体活动管理类应用程序数量、功能及技术较为丰富,客观质量中等;BCT数量是评估应用程序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对行为改变的效果尚不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移动健康 应用程序 IOS操作系统 行为改变技术
原文传递
中国公共卫生科技工作者推广科研成果现状
9
作者 刘静 胡奕娈 +7 位作者 尹学珺 辛欣 宫恩莹 刘霞 刘倩 RossC Brownson 张娟 邵瑞太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9-633,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科技工作者推广科研成果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1月对956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防痨协会及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常务委员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分析其从事科研工作程度、年限、学术论... 目的了解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科技工作者推广科研成果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1月对956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防痨协会及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常务委员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分析其从事科研工作程度、年限、学术论文发表、科研经费支持推广形式、接受相关培训、相关实践经验与其推广科研成果的关联。结果956名调查对象中737人从事科研工作,其中58.1%的人推广过科研成果。主要或大部分时间从事科研者、从事科研20年以上者、3年内发表学术论文6篇以上者中推广科研成果的比例分别为64.3%、64.4%、67.8%。科研经费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推广者(OR=2.39,95%CI=1.61~3.54)、有相关培训经历者(OR=2.05,95%CI=1.36~3.09)、有相关实践经验者(OR=5.38,95%CI=3.75~7.73)更可能推广科研成果。结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科技工作者推广科研成果的情况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预防医学 科技工作者 科研成果 推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