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萨克斯坦斋桑盆地新生代轮藻植物组合(英文)
1
作者 Ayzhan K ZHAMANGARA Spencer G LUCAS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82,共11页
斋桑盆地自晚白垩世以来即为淡水湖泊环境 ,其始新世至中新世湖相及湖边缘相沉积物产有丰富的轮藻化石。文中建立三个轮藻化石组合 :(1) H arrisichara mitella- Peckisphaera zajsanica组合 (中始新世早期 ) ;(2 ) L ych-nothamnusform... 斋桑盆地自晚白垩世以来即为淡水湖泊环境 ,其始新世至中新世湖相及湖边缘相沉积物产有丰富的轮藻化石。文中建立三个轮藻化石组合 :(1) H arrisichara mitella- Peckisphaera zajsanica组合 (中始新世早期 ) ;(2 ) L ych-nothamnusformosus- Peckichara组合 (中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 ) ;(3) Gyrogona aralica- Sphaerochara clearus组合 (中—晚渐新世 )。斋桑盆地轮藻化石出现的最高层位为下中新统且化石稀少 ,推测系盆地环境日益干旱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藻组合 始新世 渐新世 生物地层学 斋桑盆地 哈萨克斯坦
下载PDF
白垩纪四足动物足印的生物地层学、生物年代学与遗迹相 被引量:10
2
作者 Martin G.LOCKLEY Spencer G. LUCAS +1 位作者 Masaki MATSUKAWA Jerald D. HARRIS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03-550,共48页
从全球范围来看,白垩纪四足动物的足印多数是非鸟恐龙与鸟类留下的痕迹;少量足印来自翼龙、鳄鱼、龟、哺乳动物和其他四足动物。白垩纪的足迹化石以东亚(尤其是中国和朝鲜)和北美西部的最为人所知。南美(主要是阿根廷和巴西)也有一定数... 从全球范围来看,白垩纪四足动物的足印多数是非鸟恐龙与鸟类留下的痕迹;少量足印来自翼龙、鳄鱼、龟、哺乳动物和其他四足动物。白垩纪的足迹化石以东亚(尤其是中国和朝鲜)和北美西部的最为人所知。南美(主要是阿根廷和巴西)也有一定数量广泛分布的足迹化石,欧洲、非洲与澳大利亚的白垩纪足迹组合则鲜为人知。以白垩纪四足动物的足印记录为基础,我们对两个全球足印生物年代重新进行了检查。早白垩世生物年代以蜥脚类与鸟脚类的足迹为特征。晚白垩世生物年代中的蜥脚类足迹较少,但是鸭嘴龙、暴龙和角龙的足迹增多了。另外,白垩纪足印化石的记录中记载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地层学信息,如北美白垩纪中期蜥脚类恐龙的消失,以及白垩纪末恐龙的绝灭。越来越多来自东亚的白垩纪足印记录使我们对更精细的地方性白垩纪足印生物年代学有了初步印象。因此,以地方性四足恐龙(包括鸟类)遗迹属的地层分布为基础,可以识别出三个或四个足印生物年代。种类丰富并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东亚的白垩纪鸟类动物的遗迹群,可能指示白垩纪时东亚存在着一个独特而繁盛的鸟类动物群。以足印化石为基础的这一假说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学 足印 四足动物 白垩纪 亚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