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金片用药安全风险的KAP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亚蕾 李春晓 +4 位作者 凌霄 王盼盼 马静 赵娅 郑红梅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908-2912,共5页
目的 探讨三金片用药人群的用药认知、态度、行为(KAP)3个方面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12月使用三金片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用药认知、态度、行为... 目的 探讨三金片用药人群的用药认知、态度、行为(KAP)3个方面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12月使用三金片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用药认知、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和量表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影响三金片用药人群KAP的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集到有效问卷503份(有效回收率99.60%),三金片用药人群的用药认知得分(26.74±6.82)分,用药态度得分(7.82±3.75)分,用药行为得分(21.72±5.56)分,整体评分分别为良好、优秀、良好。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业和医疗保险类型的三金片用药人群的用药认知和用药行为得分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类型的三金片用药人群的用药态度得分差异显著(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类型均是影响三金片用药人群用药认知和用药态度的主要因素(P<0.05);受教育程度和医疗保险类型是影响三金片用药人群用药行为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大部分三金片用药人群安全用药信息获取态度良好,但用药认知及实际用药行为存在安全隐患;需对个别年龄段、低学历等人群加强用药教育和宣传,对不同职业特点和医疗保险类型的人群开展用药宣教,以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金片 认知、态度、行为调查 用药风险 用药安全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清燥润肺汤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炎性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秀秀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第3期124-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清燥润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02~2020-07我院收治121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交替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常规西医治疗... 目的:探讨清燥润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02~2020-07我院收治121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交替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61例加用清燥润肺汤服用。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喘咳气短、神疲乏力、口燥咽干、自汗盗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NF-α、IL-8、CRP、WBC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燥润肺汤结合西药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可显著改善患者咳喘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气阴两虚证 清燥润肺汤 炎性指标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肾病采用黄芪地黄汤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马伟国 《北方药学》 2019年第5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芪地黄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入院顺序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7),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加服黄芪地黄汤。检测两组治疗前后m Alb、UAER... 目的:探讨黄芪地黄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入院顺序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7),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加服黄芪地黄汤。检测两组治疗前后m Alb、UAER、Scr、BUN、Cys C水平,并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m Alb、UAER、Scr、BUN、Cys 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地黄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较高,可有效改善肾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黄芪地黄汤 肾功能 气阴两虚型
下载PDF
通腑活血汤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杨秀秀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第1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通腑活血汤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9-05~2020-04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DCF化疗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通肺活血汤治疗。观察治疗2个周期后临床疗... 目的:探讨通腑活血汤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9-05~2020-04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DCF化疗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通肺活血汤治疗。观察治疗2个周期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个周期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治疗期间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CEA、NSE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活血汤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抑制肿瘤生长,控制毒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通腑活血汤 DCF化疗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毒副反应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软脉灵口服液中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和虎杖苷 被引量:4
5
作者 马伟国 马灵珍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2期2321-2325,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软脉灵口服液中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和虎杖苷。方法采用Venusil XBP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µm);以乙腈–0.1%甲酸...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软脉灵口服液中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和虎杖苷。方法采用Venusil XBP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µ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330 nm(0~17 min检测毛蕊花糖苷和焦地黄苯乙醇苷B1)、280 nm(17~50 min检测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和虎杖苷);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µL。结果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和虎杖苷分别在1.23~30.75、0.59~14.75、0.71~17.75、1.47~36.75、9.78~244.50、6.57~164.25、1.19~29.75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4%、97.62%、96.84%、98.96%、100.11%、99.46%、98.92%,RSD值分别为1.15%、1.27%、1.02%、0.96%、0.65%、1.41%、0.8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为软脉灵口服液中多指标质量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脉灵口服液 毛蕊花糖苷 焦地黄苯乙醇苷B1 迷迭香酸 紫草酸 丹酚酸B 2 3 5 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 虎杖苷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基于HPLC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结合化学计量学的乳疾灵颗粒质量评价
6
作者 马伟国 韦杏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4期665-670,共6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乳疾灵颗粒中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宝藿苷Ⅰ、香附烯酮和α-香附酮,并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乳疾灵颗粒中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宝藿苷Ⅰ、香附烯酮和α-香附酮,并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检测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270 nm(检测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和宝藿苷Ⅰ)和242 nm(检测香附烯酮和α-香附酮);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乳疾灵颗粒7种成分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宝藿苷Ⅰ、香附烯酮和α-香附酮分别在0.86~21.50、0.68~17.00、2.57~64.25、1.19~29.75、1.48~37.00、1.71~42.75、0.59~14.75μg/m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2%、96.97%、99.97%、99.46%、97.87%、100.27%、98.43%;10批样品聚类分析为2类,主成分1~3是影响乳疾灵颗粒质量评价的主要因子。结论该方法操作便捷、重复性好,为乳疾灵颗粒多指标质量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疾灵颗粒 柴胡皂苷A 柴胡皂苷D 淫羊藿苷 淫羊藿次苷Ⅰ 宝藿苷Ⅰ 香附烯酮 Α-香附酮 高效液相色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