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乳及乳制品中苯甲酸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谭莲英 宋艳梅 +4 位作者 夏忠悦 范光彩 陈龙 段雪梅 郭健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7年第2期122-126,共5页
为了解生乳中内源性苯甲酸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含量变化,本文检测不同乳制品从原料、半成品到成品、生乳在储存过程中的苯甲酸含量并对比分析,明确了生乳、乳制品中苯甲酸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生乳中苯甲酸含量在储存过... 为了解生乳中内源性苯甲酸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含量变化,本文检测不同乳制品从原料、半成品到成品、生乳在储存过程中的苯甲酸含量并对比分析,明确了生乳、乳制品中苯甲酸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生乳中苯甲酸含量在储存过程中呈上升趋势;发酵乳中苯甲酸含量在生产加工发酵环节出现增加的趋势,保质期内无明显波动;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在生产加工环节和保质期内苯甲酸含量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乳 乳制品 苯甲酸 变化趋势
下载PDF
褐色饮用型发酵乳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雅丽 李启明 +5 位作者 孙金威 段雪梅 刘海燕 唐果 方琼燕 史寒琴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8年第1期67-70,共4页
实验以褐变程度、发酵条件、黏度、稳定性和感官品评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褐色饮用型发酵乳的生产工艺及配方,确定了最佳褐变时间、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二次均质压力以及果胶的添加量。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口感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牛... 实验以褐变程度、发酵条件、黏度、稳定性和感官品评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褐色饮用型发酵乳的生产工艺及配方,确定了最佳褐变时间、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二次均质压力以及果胶的添加量。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口感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牛奶、白糖和葡萄糖按18∶1∶1在55℃进行化料,经过4h褐变、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乳双歧杆菌,34℃发酵11h后与果胶混合,果胶的添加量0.5%,再经过15MPa均质,然后冷却、灌装,由此配方、工艺制备的褐色饮用型发酵乳感官品评得分为98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型发酵乳 褐色 配方 工艺
下载PDF
系统性控制乳品加工过程中嗜冷菌的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孙金威 朱雅丽 +3 位作者 付瑞东 唐果 陈龙 李启明 《饮料工业》 2019年第1期63-67,共5页
嗜冷菌是原料乳中常见的腐败微生物之一,由嗜冷菌产生的耐热酶存在于乳品加工的各个环节,即使经过巴氏杀菌或者超高温瞬时灭菌(Ultra High Temperature treated,UHT)仍会有部分活性,继而作用于乳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导致产品状态和风味发... 嗜冷菌是原料乳中常见的腐败微生物之一,由嗜冷菌产生的耐热酶存在于乳品加工的各个环节,即使经过巴氏杀菌或者超高温瞬时灭菌(Ultra High Temperature treated,UHT)仍会有部分活性,继而作用于乳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导致产品状态和风味发生不可逆的变化。通过分析嗜冷菌产生耐热酶对乳制品及其加工过程的危害机制,从原料乳储藏条件、巴氏杀菌工艺参数、均质与离心除菌相结合等关键环节着手,提出全产业链系统性控制嗜冷菌的方法,保证从原料乳收集到乳品加工过程再到产品售卖的质量安全,对乳品加工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乳 嗜冷菌 耐热酶 控制方法
下载PDF
稀奶油对农家干酪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孙金威 杨晓凤 +2 位作者 李启明 朱雅丽 唐果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9年第4期122-127,共6页
研究稀奶油对农家干酪品质的影响,确定农家干酪中稀奶油的最适添加量。采用短时发酵工艺的方法,设计5组实验,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稀奶油制作农家干酪,国标法分别测定五组实验中农家干酪的水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质构仪和流变仪测定产品质... 研究稀奶油对农家干酪品质的影响,确定农家干酪中稀奶油的最适添加量。采用短时发酵工艺的方法,设计5组实验,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稀奶油制作农家干酪,国标法分别测定五组实验中农家干酪的水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质构仪和流变仪测定产品质构和相应流变学特性,同时对干酪产率和融化特性进行评估,最后从风味,质地及外观上对农家干酪进行感官学品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稀奶油添加量的增多,干酪的水分含量增加;产率增加;硬度下降;弹性模量降低;干酪风味和外观评分逐渐升高。确定农家干酪中的稀奶油最适添加量为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家干酪 稀奶油 产率 质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