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新平县疟区“四热”病人血检与疟疾控制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甸自林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684-684,共1页
目的 了解高、中疟区“四热”病人血检在疟疾控制中的作用 ,为管理传染源提供依据。 方法 凡疟区内“四热”病人一律涂制血片镜检疟原虫 ,统计分析阳性控制管理措施的效果。 结果  2 0 0 1~ 2 0 0 3年“四热”病人年血检率为 11 6... 目的 了解高、中疟区“四热”病人血检在疟疾控制中的作用 ,为管理传染源提供依据。 方法 凡疟区内“四热”病人一律涂制血片镜检疟原虫 ,统计分析阳性控制管理措施的效果。 结果  2 0 0 1~ 2 0 0 3年“四热”病人年血检率为 11 6%~ 13 5 % ,原虫阳性率为 0 96%~ 1 93 % ,均能及时发现传染源和落实管理控制措施。 结论 通过“四热”病人血检 ,有针对性落实管理传染源的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新平县 疟疾 传染源 控制措施 血片镜检
下载PDF
云南省新平县傣族居民G6PD缺乏及带疟原虫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正美 范波 +4 位作者 邢兰燕 金正海 李绍生 陈亚松 普忠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976-976,915,共2页
关键词 G6PD缺乏 疟原虫 疟疾 调查 治疗 居民 伯氨喹 虫情 脱氢酶 发生
下载PDF
云南省新平县疟疾抗体水平调查
3
作者 黄正美 范波 +5 位作者 赵微 张松喜 王斌 李六九 金正海 刑兰燕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05年第3期131-132,共2页
目的了解新平县疟疾流行强度,评价防治效果。方法采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居民带虫镜检、疟疾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共检测1810例,查出≥1∶20抗体阳性272例,抗体阳性率为15.03%,阳性GMRT为24.15;血检查出间日疟1例,原虫阳性率为0... 目的了解新平县疟疾流行强度,评价防治效果。方法采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居民带虫镜检、疟疾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共检测1810例,查出≥1∶20抗体阳性272例,抗体阳性率为15.03%,阳性GMRT为24.15;血检查出间日疟1例,原虫阳性率为0.06%;居民疟疾知晓率为74.48%,蚊帐使用率为97.02%。3个高疟乡(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07%、14.12%和10.83%;阳性GMRT分别为25.82、23.35和22.23。结论疟疾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传播尚未阻断,在今后的疾病防治工作中,疟疾仍然是新平县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疟原虫阳性率
下载PDF
玉溪市新平县≥50岁HIV/AIDS流行特征及死亡情况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绍生 李再友 +7 位作者 陈连球 付金翠 方玉珊 李艳红 王思璇 张明坤 李世福 高良敏 《皮肤病与性病》 2014年第3期174-175,185,共3页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50岁的HIV/AIDS病例信息进行分析,了解该群体的流行特征,死亡特点,旨在为了早发现、早管理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新平县50岁及以上病例的人口学资料、感染...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50岁的HIV/AIDS病例信息进行分析,了解该群体的流行特征,死亡特点,旨在为了早发现、早管理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新平县50岁及以上病例的人口学资料、感染途径、死亡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截止2013年10月,累计报告37例≥50岁的HIV/AIDS病例,平均年龄(62.08±8.35)岁;男性27人,占73.0%,女性10人,占27.0%;职业以农民为主(62.2%);汉族居多(62.2%);已婚有配偶占大多数(70.3%);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为主(56.7%);传播途径均为异性性接触;(2005—2013)年≥50岁艾滋病病例数占历年报告总数的比例均较高,维持在6.1%~27.6%之间(P〉0.05);75%的死亡病例生存时间均小于1年。结论新平县中老年人艾滋病疫情态势较为严峻,死亡快成为主要特点.配偶间传播应该成为下一步干预和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HIV/AIDS 流行特征 死亡
下载PDF
玉溪市新平县1997-2012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绍生 方玉珊 +4 位作者 陈连球 李再友 张明坤 李艳红 高良敏 《皮肤病与性病》 2013年第6期365-366,353,共3页
目的 对新平县16年艾滋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防治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采集新平县1997-2012年艾滋病病例资料,对基本情况、发现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 新平县1997年首次报告艾滋... 目的 对新平县16年艾滋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防治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采集新平县1997-2012年艾滋病病例资料,对基本情况、发现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 新平县1997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截止2012年年底累计报告200例,其中男性1 14例,女86例,男∶女=1.3∶1;年龄以青壮年为主,(17 ~29)岁35.5%,(30 ~39)岁35.0%;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44.5%;异性性途径感染157例,占78.5%,1997-2012年,占当年报告总数的构成由1997-2002年0.0%、2002年33.3%,上升到2010年的100.0%,2011年72.5%,2012年83.9%;2010-2012年,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及孕产期检查各13例,共占24.2%.结论 新平县艾滋病流行以异性传播HIV为主,家庭内传播成为艾滋病疫情新的增长点,强化感染者管理应成为今后防治艾滋病重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疫情特征 性传播
下载PDF
新平县2008-2015年间HIV抗体检测情况及其效果评估
6
作者 李艳红 李世福 +4 位作者 李绍生 陈连球 李鹏斌 方梅 普崇天 《皮肤病与性病》 2016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评估(2008-2015)年间新平县扩大HIV检测的效果,为艾滋病策略的调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阳性检出率、单例HIV/AIDS病例发现成本、病例早发现情况以及一年内死亡情况四个方面进行评估。结果(2008-201... 目的评估(2008-2015)年间新平县扩大HIV检测的效果,为艾滋病策略的调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阳性检出率、单例HIV/AIDS病例发现成本、病例早发现情况以及一年内死亡情况四个方面进行评估。结果(2008-2015)年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8%、0.13%、0.28%、0.42%,0.13%,0.16%,0.17%,0.08%,(2008-2011)年间呈上升趋势(χ^2=552.169,P〈0.001),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59.334,P〈0.001);历年每发现1例新报告HIV阳性患者的检测成本为23 936元,15 159元,7 088元,4 747元,15 326元,12 888元,11 599元,25 675元;历年早发现病例占比分别为30.00%(3/10),41.67%(10/24),29.17%(7/24),28.57%(8/28),26.47%(9/34),43.59%(34/78),20.45%(9/44),新报告HIV/AIDS病例中早发现患者占比历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20,P=0.127);一年内死亡率分别为10.00%(1/10),4.17%(1/24),0%(0/24),1.05%(1/28),7.14%(2/34),0%(0/78),2.56%(2/44),2.27%(1/44),呈下降趋势(χ^2=3.667,P=0.035)。结论新平县发现1例新报告HIV阳性患者的检测成本高,同时抗病毒治疗的推广避免了患者的死亡,延长了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抗体检测 评估
下载PDF
新平县1990~2003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7
作者 郭子亮 《卫生软科学》 2004年第4期192-193,共2页
介绍了新平县在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以来的传染病流行状况 ,对 14年的疫情进行了统计分析 ,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新平县 1990~2003年 法定甲类传染病 流行趋势 疫情分析 发病率 法定乙类传染病
下载PDF
新平县娱乐场所服务小姐综合干预工作现状分析
8
作者 李绍生 张明坤 +1 位作者 朱云波 李艳红 《卫生软科学》 2006年第3期299-300,共2页
[目的]提高娱乐场所服务小姐性病艾滋病的防治知识,降低CSW人群的高危行为,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方法]对CSW人群进行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以宣传为先导,对CSW人群进行综合行为干预。[结果]CSW人群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得以提高,... [目的]提高娱乐场所服务小姐性病艾滋病的防治知识,降低CSW人群的高危行为,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方法]对CSW人群进行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以宣传为先导,对CSW人群进行综合行为干预。[结果]CSW人群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得以提高,最近一个月性服务时安全套使用率达85%。[结论]随着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形成了一个多部门合作的艾滋病防治体系,使目标人群对性病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得到提高、高危行为降低,从而有效的控制了性病艾滋病在新平县的传播蔓延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W 性病艾滋病 防治 现状 分析
下载PDF
新平县1956-2012年麻风流行与防治效果分析
9
作者 李艳红 李绍生 +1 位作者 张明坤 方玉珊 《皮肤病与性病》 2014年第3期184-185,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新平县麻风流行趋势、评价防治效果,为进一步搞好新形势下的麻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历年麻风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截至2012年全县累计发现麻风患者77例,型比0.55,其中≤14岁儿童3例(3.90%),Ⅱ级畸残30... 目的通过分析新平县麻风流行趋势、评价防治效果,为进一步搞好新形势下的麻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历年麻风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截至2012年全县累计发现麻风患者77例,型比0.55,其中≤14岁儿童3例(3.90%),Ⅱ级畸残30例,畸残率42.86%;累计治愈65例,除去死亡及外迁,尚有现症患者1例;发现患者数最高为(1968-1972)年,发现21例,五年平均发现率2.42/10万;患病率以(1968-1972)年最高,为0.64/万,70年代后期开始逐年下降,至2012年底,患病率为0.01/万,达到基本消灭麻风指标。结论经过多年的防治,新平县麻风流行趋势持续下降,控制成效显著,成果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流行病学 分析
下载PDF
云南省元江、新平两县按蚊种群变化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邢兰燕 范波 +4 位作者 黄正美 李六九 杨继青 温润生 朱林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327-328,共2页
关键词 按蚊 种群 灭蚊
下载PDF
2005-2016年玉溪市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艳红 李世福 +6 位作者 方梅 李福泽 陈黎跃 董文斌 李再友 蔡英 李顺祥 《皮肤病与性病》 2018年第4期482-488,共7页
目的了解玉溪市梅毒、经性传播艾滋病和其他性病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三类疾病的关联。方法对玉溪市(2005~2016)年梅毒、性传播艾滋病和其他性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3.03/10万增长到2016年的32.7... 目的了解玉溪市梅毒、经性传播艾滋病和其他性病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三类疾病的关联。方法对玉溪市(2005~2016)年梅毒、性传播艾滋病和其他性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3.03/10万增长到2016年的32.76/10万(χ~2=1 322.23,P<0.01);性传播HIV/AIDS从2005年的4.56/10万,增长到2014年的16.76/10万(χ~2=426.39,P<0.01)之后下降;其他性病则由2005年的12.60/10万下降至2010年的5.38/10万之后又逐年上升。三类疾病集中报告于红塔区且(1~2)月报告病例数均较少。2011年后女性梅毒报告发病率高于男性;2010年后男性HIV/AIDS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2010年前男性其他性病报告发病率下降,但是2013年后又开始快速上升。2013年后梅毒和性传播HIV/AIDS报告发病率的高峰向大龄推移而其他性病历年报告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不断下降。梅毒和HIV/AIDS发现途径均以术前检测和就诊者检测为主而其他性病以性病门诊为主。2012年后,居住于农村人群三类疾病报告发病率均快速上升且高于居住于城市人群。梅毒和HIV/AIDS病例中流动人口的占比逐年下降但在其他性病中占比逐年上升。结论玉溪市三类疾病疫情上升,但是2014年后性传播艾滋病下降,三类疾病中男性、老年人、居住农村人群有疫情加重趋势,需根据不同流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HIV感染者 流行特征 趋势
下载PDF
中药自拟方预防与治疗流感样病例疗效观察
12
作者 龚毅 陈连球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7期90-90,共1页
目的观察自拟方防治流感样病例的疗效。方法在流感样病例流行期间,对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人群密集单位用自拟方进行防治性服药,小学生每次50~100mL,成人150~200mL,人均服药1~2次,观察停药1月后的效果变化。结果服药后,所... 目的观察自拟方防治流感样病例的疗效。方法在流感样病例流行期间,对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人群密集单位用自拟方进行防治性服药,小学生每次50~100mL,成人150~200mL,人均服药1~2次,观察停药1月后的效果变化。结果服药后,所有单位和学校流感样病例显著减少,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结论在秋季流感样病例流行期间,使用自拟方进行预防与治疗性服药的疗效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流感 中药自拟方 防治应用
下载PDF
云南省新平县家鼠鼠疫疫原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姚颖波 马伟泉 +5 位作者 陈连球 曾丽萍 王树坤 景怀琦 王鑫 肖玉春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123-1127,共5页
目的了解新平县家鼠鼠疫疫源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及病原学特征。方法采集家鼠盲肠、舌头和猪粪便、咽喉粘液以及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检测与分析。结果检测家鼠盲肠、鼠舌头、猪粪便、猪咽喉粘液物、腹泻患... 目的了解新平县家鼠鼠疫疫源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及病原学特征。方法采集家鼠盲肠、舌头和猪粪便、咽喉粘液以及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检测与分析。结果检测家鼠盲肠、鼠舌头、猪粪便、猪咽喉粘液物、腹泻患者粪便的标本数分别为722、722、467、237和107份,共分离到61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总检出率为2.71%,5种标本的检出率分别为2.63%、1.39%、3.85%、2.53%和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22,P=0.003);分离株包括致病株10株、非致病株51株,有1A、2、3三种生物型和O:3、O:5、O:8等多种血清型,以及六种毒力基因型。猪、鼠、腹泻患者标本检出致病菌株数分别为9、1、0株。结论新平县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猪、鼠、腹泻患者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重要宿主,分离菌株具有遗传多样性,猪、鼠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的主要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宿主 传染源 毒力基因
原文传递
50岁以上人群HIV流行特征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系统性分析 被引量:35
14
作者 高良敏 付金翠 +7 位作者 李世福 李绍生 陈良 张军 刘小春 陈连球 景军 李洪 《皮肤病与性病》 2016年第1期36-42,共7页
目的系统性分析了解中国≥50岁人群的HIV流行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检索≥50岁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资料的相关文献,同时结合云南部分地区(1989~2012)年... 目的系统性分析了解中国≥50岁人群的HIV流行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检索≥50岁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资料的相关文献,同时结合云南部分地区(1989~2012)年≥50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疫情显示,近年≥50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占总报告数比重有增加趋势,部分地区已经超过50%;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年龄等均呈现一定的地区差异。性途径感染HIV成为主要的流行方式(55.66%~91.74%),部分地区男男性接触感染高达17.10%;临床医疗机构检测、自愿咨询检测、阳性配偶或性伴检测成为发现≥50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三种主要方式(近90%);感染者普遍存在非婚异性接触史(37.89%~79.00%),部分地区有男男性行为接触史12.73%。≥50岁男、女感染者感染HIV的因素不同,男性普遍因为有生理需求(63.35%)而发生嫖娼行为(80.37%),且基本未使用安全套(95.60%);女性更多的是因为与HIV阳性配偶(87.69%)发生未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82.00%)而导致HIV感染。结论≥50岁人群艾滋病疫情逐年严峻,流行特征呈现一定的地区差异,HIV感染者高危性行为发生比例较高,且使用安全套意识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岁人群 艾滋病 流行特征 危险因素 系统性分析
下载PDF
玉溪市2006-2013年男男性接触人群HIV感染者/AIDS病人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小春 陈良 +6 位作者 马懿 付金翠 杨邵华 李绍生 李世福 郭春园 高良敏 《卫生软科学》 2014年第8期537-539,共3页
[目的]为在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防制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采集玉溪市MsM人群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资料,对基本情况、发现方式、感染比重及趋... [目的]为在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防制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采集玉溪市MsM人群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资料,对基本情况、发现方式、感染比重及趋势等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3年,累计报告MSM人群艾滋病感染者78例,年龄:以20~29岁组为主(占51.3%);职业:以农民为主(占32.1%),家政、家务及待业占16.7%,商业服务占11.5%,学生占9.0%;婚姻状况:以未婚比例较高(占74.4%);民族:以汉族为主(占78.2%);文化程度较高,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占51.3%;发现方式:以自愿咨询检测发现为主(占43.5%),专题调查发现占20.5%,哨点监测发现占14.2%。占总人群艾滋病报告数的比重由2006年的0.7%上升到2013年的4.4%,占性途径报告数的比重由2006年的1.3%上升到2013年的5.7%(P〈0.001)。[结论]玉溪市MSM人群艾滋病疫情逐年上升,且文化程度较高、未婚比例较高成为其主要特征,重点、城乡地区防控应该同时成为防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同性接触者 艾滋病 流行特征
下载PDF
玉溪市城乡男男性接触人群防艾社群组织的建构、发展与挑战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金翠 陈良 +7 位作者 马懿 李绍生 鲁建波 杨邵华 李孝安 张勇 李世福 高良敏 《皮肤病与性病》 2014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社会的发展、传统伦理等对男男同性接触人群(MSM)自我认同、性文化、流动等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艾滋病在该群体中的流行日趋严峻,采用城乡区域视野进行探索及实施有效的防控策略已经势在必行。玉溪市的MSM人群大部分来源于农村地区,特此... 社会的发展、传统伦理等对男男同性接触人群(MSM)自我认同、性文化、流动等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艾滋病在该群体中的流行日趋严峻,采用城乡区域视野进行探索及实施有效的防控策略已经势在必行。玉溪市的MSM人群大部分来源于农村地区,特此,我们在构建了"城—乡"一体化的MSM防治艾滋病同伴骨干网络的基础上,借助防艾契机,逐步构建了市、县、乡三级MSM防艾社群组织平台,成为玉溪市MSM人群防治艾滋病工作向乡村纵深发展的主要方式,也是防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遏制HIV在MSM人群中的流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群组织 男男性接触人群 艾滋病 城乡区域
下载PDF
中老年群体艾滋病、高血压、糖尿病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再友 高良敏 +6 位作者 付金翠 李绍生 李世福 刘小春 陈连球 郭春园 李洪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2期314-315,共2页
目的了解玉溪市50岁及以上居民艾滋病、糖尿病、高血压知识知晓,为提高中老年社区健康教育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二阶段分层等距抽样抽取玉溪市城镇、农村社区各2个的≥50岁中老年群体,整群抽取到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 目的了解玉溪市50岁及以上居民艾滋病、糖尿病、高血压知识知晓,为提高中老年社区健康教育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二阶段分层等距抽样抽取玉溪市城镇、农村社区各2个的≥50岁中老年群体,整群抽取到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求询的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并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545人,其中男性247人,年龄(67.2依8.5)岁。艾滋病、糖尿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分别为34.7%、29.9%、20.0%,其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以VCT者最高(53.3%),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依次为46.2%、25.6%(约0.05),糖尿病知识知晓率以城镇居民最高(37.7%)(约0.05),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城镇居民最高(27.6%)(约0.05)。在控制潜混杂因素影响之后,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三种疾病知识知晓影响因素分别为,高血压院糖尿病知晓、艾滋病知识知晓、民族;糖尿病院文化程度、最近1年是否患糖尿病、最近1年是否患高血压、高血压知晓、艾滋病知识知晓;艾滋病院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高血压知识知晓、糖尿病知识知晓。结论玉溪市中老年人群艾滋病、糖尿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均偏低,实施综合性健康教育措施在同一社区开展中老年人健康教育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艾滋病 慢性病 知识知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997~2012年新平县艾滋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连球 方玉珊 +3 位作者 李绍生 张明坤 李艳红 高良敏 《预防医学论坛》 2013年第11期875-877,共3页
目的了解新平县1997~2012年艾滋病(AIDs)疫情变化,为有效应对性传播艾滋病病毒(HIV)态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新平县1997~2012年HIV感染者/AIDs病人病例信息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截止2012年累计报告200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 目的了解新平县1997~2012年艾滋病(AIDs)疫情变化,为有效应对性传播艾滋病病毒(HIV)态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新平县1997~2012年HIV感染者/AIDs病人病例信息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截止2012年累计报告200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其中HIV感染者145例,死亡21例。200例中,男性占57.00%;已婚有配偶者占64.50%,未婚者占23.50%;17~29岁占35.50%,30~39岁占35.00%;农民占57.50%;静脉注射吸毒感染占18.00)%,异性性途径占78.50%,同性传播占2.00%;配偶阳性者64例,其中配偶双方均HIV阳性且至少有一方通过异性性接触传播的病例有62例。配偶阳性病例在异性性传播中所占比例,2007年为11.11%、2008年为33.33%、2009年为22.58%、2010年为44.0O%、2011年为56.76%、2012年为34.62%(P〈0.05)。结论新平县艾滋病疫情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家庭内传播HIV已经成为近年异性性传播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疫情
原文传递
一起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19
作者 张明坤 朱林 普先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1009-1009,共1页
20 0 3年 4月 10日晚 ,新平县漠沙一中 2 6名学生以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到卫生院就诊。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临床表现 ,认为是疑似为四季豆食物中毒 。
关键词 食物 中毒 四季豆
下载PDF
2005-2012年云南省玉溪市娱乐场所哨点女性服务人员艾滋病、梅毒监测评估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春园 陈良 +10 位作者 鲁建波 赵金仙 陈黎跃 马懿 张勇 李绍生 李世福 蔡英 许杰 付金翠 高良敏 《疾病监测》 CAS 2013年第8期628-631,共4页
目的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FEWs)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感染状况及其相关行为学动态变化特征,为进一步完善监测、干预措施及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按云南省哨点监测方案,每年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采用重复横断面调查... 目的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FEWs)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感染状况及其相关行为学动态变化特征,为进一步完善监测、干预措施及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按云南省哨点监测方案,每年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采用重复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人口学及相关行为学资料并采集血液标本,对血清学标本进行HIV、TP检测。结果 2005-2012年,共开展FEWs行为学监测7563人份,血清学监测7512人份。其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2005年92.58%、2006年78.89%上升到2012年99.76%;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均在95%以上,最近1个月每次安全套使用率由2005年的81.34%上升到2012年的94.83%;HIV抗体阳性检出率0.48%(1.55%~0.24%),呈下降趋势(χ2趋势=4.83,P<0.05);TP抗体阳性检出率1.85%(4.13%~1.18%),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25.86,P<0.01);HIV、梅毒阳性检出率与最近1个月每次均用安全套率呈负相关(HIV:OR=0.932,95%CI:0.893~0.973;梅毒:OR=0.488,95%CI:0.431~0.552,P<0.05),与知识知晓率、最近一次用安全套率、吸毒者比例均未呈现一定的相互关系(P均>0.05)。结论玉溪市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HIV流行仍处于较低水平,健康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取得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 哨点 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