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55
1
作者 徐鲁 余华晨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0期46-49,共4页
目的:对比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均≥60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全部入选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A组和B... 目的:对比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均≥60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全部入选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术后随访1年,随访率100%。 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达84%,B组术后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达62%,两组差异存在显著性(χ2=6.329,P〈0.05)。术后随访3、6个月显示,A组的Harris评分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显著提高,且A组的Harris评分术后3个月、6个月分别高于B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B组,A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多于B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各具优缺点,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合理选择治疗方法,以尽快缓解患者疼痛,减少股骨颈骨折严重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顺达 徐鲁 +2 位作者 王臻 何勇 张钰山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42-43,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氨基葡萄... 目的研究分析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实验组缓和进行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治疗,250mL生理盐水加上25g骨瓜提取物,口服尼美利舒胶囊。2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应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中,4例患者无效,20例好转,26例治愈。对照组患者中,13例患者无效。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膝关节液的IL-1为(8.01±1.72),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液的IL-1为(7.08±0.97)。可得,实验组患者膝关节液IL-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瓜提取物 膝关节骨关节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腰痹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董永强 袁波 +2 位作者 何鑫东 张伟伟 潘山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24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腰痹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静脉滴注20%甘露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腰痹通胶囊,均治... 目的观察腰痹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静脉滴注20%甘露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腰痹通胶囊,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VAS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氧自由基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25.5%)明显高于对照组(8.5%);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IL-1β、TNF-α、IL-6和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氧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痹通胶囊 腰椎间盘突出症 炎症因子 氧自由基
下载PDF
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臻 《健康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679-680,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辅助下骨折复位内固定与常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组(A组51例)和常规手术治疗组(B组46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手术情况、伤口...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辅助下骨折复位内固定与常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组(A组51例)和常规手术治疗组(B组46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手术情况、伤口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等均显著小于B组(均P<0.05);A组术后3、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B组(均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 SchatzkeⅡ SchatzkeⅢ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国钧 裘曙文 +3 位作者 胡其林 钱国灿 董永强 何勇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82-83,共2页
目的 总结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经验。方法 施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及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2 0例 ,其中颈椎椎体爆裂性骨折 12例 ,颈椎脱位 8例。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 :A级 5例 ,B级 6例 ,C级 7例 ,D级 2... 目的 总结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经验。方法 施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及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2 0例 ,其中颈椎椎体爆裂性骨折 12例 ,颈椎脱位 8例。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 :A级 5例 ,B级 6例 ,C级 7例 ,D级 2例 ,E级 0例。对结果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价。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18~ 4 8个月 ,平均 30个月。植骨块均取得坚强愈合 ,10例颈椎生理曲度恢复良好 ,椎间隙高度基本恢复正常 ,1例术后一周椎体间再脱位而畸形愈合 ,但无反曲发生。无钢板、螺钉折断等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颈前路钢板固定具有稳定性佳 ,促进植骨块愈合和维持椎间隙高度等作用 ,是治疗颈椎骨折脱拉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脱位 颈前路减压 钢板内固定 手术入路 疗效
下载PDF
MIPPO结合LCP治疗大龄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18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永强 梁国钧 +2 位作者 裘曙文 徐鲁 何鑫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16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MIPPO(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技术植入LCP(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MIPPO结合LCP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18例,记录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利用MIPPO(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技术植入LCP(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MIPPO结合LCP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18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定期复查X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本组18例平均手术时间为75±10min;平均出血量为40±10ml;术后随访9~30个月,平均24个月。全部获骨性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物失效或断裂等并发症。术后早期影像学按Beaty标准满意17例,满意率94.4%,晚期随访按Theologis标准满意率为100%。随访终末髋关节功能按Sanders标准优16例,良1例,优良率:94.4%。结论采用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大龄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具有创伤少,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 LCP 股骨粗隆下骨折
下载PDF
鱼鳞病与胫腓骨干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附14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顺达 裘曙文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9年第3期197-198,共2页
我院自1994年3月~1998年6月共进行胫腓骨干骨折手术638例,其中鱼鳞病患者胫腓骨干骨折手术感染率及减张切口手术串均较高,就其原因作一探讨。 1 临床资料 进行胫脖骨干骨折手术638例。伴有鱼鳞病患者14例,男5例,女9例;年龄16~37岁,平... 我院自1994年3月~1998年6月共进行胫腓骨干骨折手术638例,其中鱼鳞病患者胫腓骨干骨折手术感染率及减张切口手术串均较高,就其原因作一探讨。 1 临床资料 进行胫脖骨干骨折手术638例。伴有鱼鳞病患者14例,男5例,女9例;年龄16~37岁,平均23岁。行切复术9例,其中闭合性骨折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鱼鳞病 外科手术 手术切口感染
下载PDF
骨折后发生大块肺栓塞猝死2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国钧 《浙江实用医学》 1997年第2期62-63,共2页
1 病例资料 例1 男,35岁。因左胫骨平台骨折,伤后5天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拟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达成功,驱血后上止血带,充气80kPa 5分钟后,病人突然诉胸闷、气促,继而大汗淋漓,呼吸困难,明显发绀及颈静脉怒张,血压急剧下降。... 1 病例资料 例1 男,35岁。因左胫骨平台骨折,伤后5天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拟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达成功,驱血后上止血带,充气80kPa 5分钟后,病人突然诉胸闷、气促,继而大汗淋漓,呼吸困难,明显发绀及颈静脉怒张,血压急剧下降。行常规抢救措施抢救30分钟无效死亡。诊断:麻醉意外、猝死。病理解剖:肺动脉干处可见7×20cm红色血栓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肺栓塞 猝死 诊断 误诊
下载PDF
六西格玛在提高标本送检率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姚灿珍 俞伟珍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775-777,共3页
六西格玛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用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五步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新兴的质量管理概念.大便检验是住院患者常规的检验项目,其采样和送检对骨科患者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然而,各地医院骨科病区患者大便标本留取率... 六西格玛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用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五步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新兴的质量管理概念.大便检验是住院患者常规的检验项目,其采样和送检对骨科患者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然而,各地医院骨科病区患者大便标本留取率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提高大便标本送检率、缩短大便留取时间,我们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和原理进行实践探索,分析影响大便标本送检率低的主要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并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管理 大便标本 送检率 应用 大便检验 住院患者 标本留取 检验项目
下载PDF
慢性肌肉内血肿临床报告
10
作者 吴建红 梁国钧 范顺武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第3期159-160,共2页
目的:对慢性肌肉内血肿6例误诊分析。方法:手术切开活检或切除病检。结果:临床特点是慢性起病,外伤史不明显,影像学上酷似恶性肿瘤表现,手术切片病理诊断为血肿,被误诊为恶性肿瘤。结论;本病是一种不同于急性外伤血肿、血友病假... 目的:对慢性肌肉内血肿6例误诊分析。方法:手术切开活检或切除病检。结果:临床特点是慢性起病,外伤史不明显,影像学上酷似恶性肿瘤表现,手术切片病理诊断为血肿,被误诊为恶性肿瘤。结论;本病是一种不同于急性外伤血肿、血友病假瘤和假性动脉瘤的一种特殊的肌肉内血肿。手术切除血肿囊壁及受累肌肉可治愈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肌肉内血肿 病理 诊断 外科手术 CT
下载PDF
改良“张力带”技术在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11
作者 何勇 徐鲁 +2 位作者 张钰山 俞益 潘方强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11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张力带”技术在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粉碎性骨折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使用锚钉及空心钉改良“张力带”样固定,对... 目的观察改良“张力带”技术在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粉碎性骨折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使用锚钉及空心钉改良“张力带”样固定,对照组使用普通“空心钉和锚钉”固定。比较两组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IKDC评分及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9±3.7)个月,复查X线及CT重建示患者骨折复位及愈合满意,随访期内未见内固定移位或断裂、骨不愈合、膝关节感染等。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接近,术后均无神经或血管损伤,观察组术后考虑皮下脂肪液化1例(1/14),对照组发生肌丛静脉血栓1例(1/1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张力带”技术在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粉碎性骨折中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患者可早期行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张力带”技术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粉碎性骨折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 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 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 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椎板间开窗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
12
作者 梁国钧 《浙江实用医学》 1997年第4期60-61,共2页
脊柱后部结构的破坏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我院自1992年来,采用椎板间开窗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经随访6~48个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开窗 治疗
下载PDF
双蒂皮瓣前移筋膜减压治疗胫前软组织缺损
13
作者 钱国灿 《浙江医学》 CAS 1996年第2期119-120,共2页
小腿遭受创伤的机会较多,由于骨、肌腱外露,需要有良好血供的软组织覆盖,但胫前软组织少,血液循环差,修复比较困难。自1987年以来,我们采用小腿双蒂皮瓣前移筋膜切开减压治疗小腿开放性骨折伴胫前软组织缺损83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 小腿遭受创伤的机会较多,由于骨、肌腱外露,需要有良好血供的软组织覆盖,但胫前软组织少,血液循环差,修复比较困难。自1987年以来,我们采用小腿双蒂皮瓣前移筋膜切开减压治疗小腿开放性骨折伴胫前软组织缺损83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本组男71例,女12例.年龄16~60岁,平均34岁.骨折部位,胫胯骨中上段16例,中段43例,中下段24例.致伤原因:砸伤27例,撞伤32例.摔伤11例,挤压伤13例.损伤程度以Ellis分型为基础,结合软组织损伤、伤口污染、骨折粉碎程度分为3度.I度损伤13例,伤口小于2cm,伤口清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前软组织缺损 外科手术 小腿 开放性骨折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腓骨远端下胫腓韧带上骨折
14
作者 钱国灿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年第3期32-33,共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腓骨远端下胫腓韧带上骨折钱国灿(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骨科邮编312500)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新疗法治疗腓骨远端下胫腓韧带上骨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自1986~1993年本院共收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腓骨远端下胫腓韧带上骨折钱国灿(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骨科邮编312500)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新疗法治疗腓骨远端下胫腓韧带上骨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自1986~1993年本院共收治腓骨远端下胫腓韧带上骨折病人7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胫腓韧带 腓骨远端 切开复位 中药外洗 组织修复 促进骨折愈合 方剂组成 骨折初期 胫腓下关节分离
下载PDF
带血管蒂皮瓣肌皮瓣转移术修复软组织缺损体会
15
作者 胡其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年第4期35-35,共1页
带血管蒂皮瓣肌皮瓣转移术修复软组织缺损体会胡其林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骨科312500利用直接皮动脉或深部动脉干为轴心血管形成的皮瓣或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的缺损,是近几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而广泛地被应用于创伤骨科,整... 带血管蒂皮瓣肌皮瓣转移术修复软组织缺损体会胡其林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骨科312500利用直接皮动脉或深部动脉干为轴心血管形成的皮瓣或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的缺损,是近几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而广泛地被应用于创伤骨科,整形外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外科技术。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肌皮瓣 带血管蒂 转移皮瓣 转移术 皮瓣转移 逆行皮瓣 血管束 皮下引流 联合修复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跟腱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3
16
作者 裘曙文 黄武君 +1 位作者 何勇 吴小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7-638,共2页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跟腱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14例跟腱中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男9例,女5例;年龄18~67岁,平均46岁。交通事故伤6...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跟腱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14例跟腱中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男9例,女5例;年龄18~67岁,平均46岁。交通事故伤6例,重物砸伤4例,炸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2~6 h,平均3.5 h;外院清创缝合后感染致皮肤坏死2例。软组织缺损部位:跟腱部软组织缺损11例,其中4例伴跟腱断裂;跟腱及跟骨结节处软组织缺损3例。创面范围为3 cm×3 cm~8 cm×6 cm。入院后先行VSD治疗,待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后,采用大小为4.5 cm×4.0 cm~10 cm×8 cm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采用VSD治疗1次11例,2次2例,3次1例。术后第8天1例发生皮瓣远端周缘坏死,经换药后10 d愈合;其余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外形、质地良好,无臃肿,局部无明显瘢痕挛缩,耐磨性良好。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系统,获优9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结论 VSD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生长,为皮瓣修复提供良好条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跟腱中下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跟腱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132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创口感染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黄武君 裘曙文 何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918-2920,共3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创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清创时机、固定方法、抗菌药物应用与创面感染的特点。结果 132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感染率14.71%,其中Gustilo分型Ⅰ、Ⅱ、Ⅲ...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创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清创时机、固定方法、抗菌药物应用与创面感染的特点。结果 132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感染率14.71%,其中Gustilo分型Ⅰ、Ⅱ、Ⅲ型感染率分别为6.25%、7.27%、23.08%,Gustilo分型中Ⅲ型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率与Ⅰ、Ⅱ型骨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彻底清创,有效冲洗及稳定骨折端、合理闭合创口,早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降低创面感染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开放性骨折 创口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