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险管理措施在手术室医疗器械质量管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孟杰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3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医疗器械质量管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该院在2019年2月—2020年3月收取的130件手术室医疗器械,根据数字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实施质量控制管理。观察组则使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医疗器械质量管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该院在2019年2月—2020年3月收取的130件手术室医疗器械,根据数字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实施质量控制管理。观察组则使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手术室医疗器械质量管控后的有效验收率、合格清洗率以及齐全配套率等。对比并分析不同质量的管控模式下手术室工作人员对手术器械的满意度评分和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有效验收、合格清洗、齐全配套率分别为47(72.31%)、48(73.85%)、42(64.62%),观察组分别为62(95.38%)、61(93.85%)、63(96.92%),观察组的清洗合格率、有效验收率以及配套齐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器械质量评分与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0.43±3.78)分、(93.96±3.1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2.57)分、(80.44±2.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运用于医疗器械质量管控中,可提高管理质量及清洗合格率、有效验收率和配套齐全率,也能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对手术器械满意度评分与质量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手术室医疗器械 质量管控 应用分析
下载PDF
脑出血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手术室护理对策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倪荣 赵呈凤 李伟 《中国农村卫生》 2018年第18期71-71,76,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手术室护理对策.方法:将68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接受的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全程手术室护理。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 目的:探讨脑出血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手术室护理对策.方法:将68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接受的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全程手术室护理。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想要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 手术室护理
下载PDF
30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手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凤霞 《中外医疗》 2016年第5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300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切除手术的麻醉方式、探讨手术后需要呼吸支持的原因。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300例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需要呼吸机支持分为立刻... 目的分析300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切除手术的麻醉方式、探讨手术后需要呼吸支持的原因。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300例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需要呼吸机支持分为立刻拔管组266例和延迟拔管组34例,手术前给予溴吡斯的明口服,应用芬太尼、咪达唑仑、琥珀胆碱以及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给予氧气、异氟烷以及氧化亚氮予以麻醉维持,不使用非去极化肌松剂。手术后8 h内小剂量给予溴吡斯的明,根据呼吸支持使用情况进行立即拔管或延迟拔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MG分型以及插管后的心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MG分型差异大(P<0.05);同时,两组患者插管后1、5、30 min的心率对比差异小(P>0.05);立刻拔管组的溴吡斯的明用量为(156.7±48.9)mg/d、明显少于延迟拔管组的(213.5±49.3)mg/d(P<0.05)。结论 MG患者实施胸腺切除术过程中做好麻醉诱导与麻醉维持,能够保证麻醉的安全性,延迟拔管的发生率随着患者MG分型的上升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麻醉管理 呼吸支持
下载PDF
泡沫硬化疗法联合经皮曲张静脉缝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甄庆强 吴霞 +2 位作者 孙启峰 王玉涛 孙岩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6期447-451,共5页
目的:评价泡沫硬化疗法联合经皮曲张静脉缝扎术(FSL)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4例(80条肢体)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曲张浅... 目的:评价泡沫硬化疗法联合经皮曲张静脉缝扎术(FSL)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4例(80条肢体)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曲张浅静脉剥脱术治疗,观察组61例(92条肢体)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泡沫硬化+经皮曲张静脉缝扎术治疗。评价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长、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种术式手术时长、复发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式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和避免疼痛等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感染、皮下血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浅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泡沫硬化剂疗法联合经皮曲张静脉缝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确切,安全有效,但浅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泡沫硬化疗法 经皮曲张静脉缝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