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动脉化疗或栓塞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秦立东 李金鹏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TAI)或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NET)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02年8月至2009年9月接受介入治疗的48例NET肝转移患者,其中对30例病灶为富血供或中等血供者行TACE治疗,对18例病灶为...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TAI)或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NET)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02年8月至2009年9月接受介入治疗的48例NET肝转移患者,其中对30例病灶为富血供或中等血供者行TACE治疗,对18例病灶为乏血供者进行TAI治疗。介入治疗后1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TACE组平均完成4.5次(2~9次),TAI组平均完成4.1次(1~10次)。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获CR 5例、PR 27例、SD 10例和PD 6例,有效率为66.6%。48例NET肝转移患者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10.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28.0个月。TACE组的中位TTP为9.5个月,中位OS为27.0个月;TAI组的中位TTP为8.5个月,中位OS为24.0个月。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疼痛、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等,以1~2级为主。结论对于不能手术的NET肝转移患者,依其不同血供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肝转移 肝动脉灌注化疗 肝动脉化疗栓塞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护理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杜红伟 《系统医学》 2019年第21期163-165,共3页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肿瘤患者12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肿瘤患者12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治疗的依从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χ^2=6.318,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41.67%)(χ^2=5.453,P<0.05);观察组患者与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97.2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与患者家属满意度(73.94%)(χ^2=6.304,P<0.05)。结论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显著地提升患者治疗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与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PICC置管 肿瘤患者 干预
下载PDF
miR-200a抑制YAP1基因表达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许璐 方玉松 +2 位作者 王丹云 王宗明 许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11-315,共5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200a(miR-200a)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检测1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人肺癌细胞株(A549、NCI-H520、SK-MES-1)及人正常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16HBE中miR-200a的表... 目的:研究微小RNA-200a(miR-200a)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检测1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人肺癌细胞株(A549、NCI-H520、SK-MES-1)及人正常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16HBE中miR-200a的表达水平。用CCK-8法检测miR-200a对A549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200a可能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合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验证miR-200a对靶基因YAP1的调控作用。CCK-8法检测下调靶基因YAP1对A549肺癌细胞株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miR-200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肺癌细胞系中表达明显降低(P<0.01)。上调miR-200a表达后明显抑制A549肺癌细胞的增殖活力(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显示miR-200a可以直接作用于靶基因YAP1的3'-UTR区域抑制荧光素酶活性(P<0.01),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上调miR-200a的表达能够明显下调A549肺癌细胞YA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CCK-8法显示下调YAP1的表达能够明显抑制A549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P<0.01)。结论:miR-200a通过靶向作用于YAP1基因来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从而在肺癌中发挥抑癌基因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0a 肺癌 YAP1 增殖
下载PDF
X-刀联合介入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狄杰 王强 亓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立体定向体部X-刀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1月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三组,X-刀组、TACE组以及联合组(X-刀联合TACE)各32例。观察指标主要...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立体定向体部X-刀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1月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三组,X-刀组、TACE组以及联合组(X-刀联合TACE)各32例。观察指标主要包括:客观疗效、甲胎球蛋白(AFP)、肝脏功能(ALT,AST)、肾脏功能(BUN,Cr)、毒副反应、生存时间。结果:所选择的各分类病人的一般资料对比情况,包括性别、乙肝表面抗原状况及Child-pugh评分(A/B)等方面,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近期疗效情况:治疗结束1月后,与单纯的TACE组相对比,单纯X-刀治疗组病人总体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率:28.13%vs 21.88%,P=0.564);与单纯TACE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病人总的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46.88%vs 21.88%,P=0.035)。生存时间:联合组、单纯X-刀组、单纯TACE组三组的生存时间分别为(13.2±2.6)个月、(8.8±2.2)个月、(5.8±2.1)个月。联合组与单纯TACE组及单纯X-刀组比较,生存时间有所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1月后与单纯TACE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病人卡氏评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8,P=0.033 1)。三组治疗后肝、肾脏功能均较本组病人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人治疗后肝肾功能组间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与X-刀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在临床上有着显著的疗效,较单纯TACE治疗组能起到更为有效的抑制和杀伤肿瘤的作用。TACE与X-刀治疗方法相结合无疑较单纯TACE治疗组和单纯X-刀治疗组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近期生存质量,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不失为是一种风险低、临床有效率高、并发症并不增多的有效治疗方案之一。TACE与X-刀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较单纯TACE治疗组和单纯X-刀治疗组对胃肠道功能以及肾脏机能损害减小,并且患者能够耐受,并发症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X-刀 TACE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孔繁宏 董庆芬 曹晓刚 《实用癌症杂志》 2007年第5期513-514,共2页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紫杉醇脂质体 顺铂 联合化疗
下载PDF
晚期胃癌D2根治术后化疗联合放疗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7
6
作者 曹晓刚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D2根治术后化疗联合放疗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50例接受D2根治术的胃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放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两组,每组25例。放化疗组患者FP方案化疗1个周期(5-FU 1 000 mg/m2,d1-5,顺铂60 mg/m2,d1),第28天...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D2根治术后化疗联合放疗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50例接受D2根治术的胃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放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两组,每组25例。放化疗组患者FP方案化疗1个周期(5-FU 1 000 mg/m2,d1-5,顺铂60 mg/m2,d1),第28天开始行局部放疗。同时口服卡培他滨1 650 mg/(m2·d),依据直肠癌同步放化疗规定对剂量进行适时调整。完成放疗后4周继续给予FP方案化疗3个周期,共9周;化疗组FP方案化疗6个周期,每2个周期之间间隔3周。结果放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完成治疗、不良反应下中止治疗、拒绝继续治疗的发生率分别为72.0%(18/25)、24.0%(6/25)、4.0%(1/25)和80.0%(20/25)、12.0%(3/25)、8.0%(2/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化疗组的呕吐发生率较单纯化疗组低(P<0.05),但腹泻、2级胃肠道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肠梗阻影响下再次接受开腹手术发生率均明显比单纯化疗组高(均P<0.05);放化疗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比单纯化疗组低[24.0%(6/25)vs 48.0%(12/25),P<0.05];放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患者的3年、5年无瘤生存率、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6.0%(19/25)、60.0%(15/25)、64.0%(16/25)和64.0%(16/25)、52.0%(13/25)、60.0%(15/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晚期胃癌D2根治术后化疗联合放疗能够显著降低复发率,但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外科学 手术后期间 胃肿瘤/放射疗法 胃肿瘤/药物疗法 复发 存活率 毒性作用 临床对照试验
下载PDF
晚期胃癌患者的早期姑息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强 任玉萍 +1 位作者 亓飞 狄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期14-15,共2页
目的评价早期姑息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抑郁和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 82例初治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给予早期姑息治疗+标准肿瘤治疗;对照组给予标准肿瘤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用Zung抑郁量表(SDS)... 目的评价早期姑息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抑郁和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 82例初治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给予早期姑息治疗+标准肿瘤治疗;对照组给予标准肿瘤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用Zung抑郁量表(SDS)评估其抑郁状态。通过电话和电子病历随访收集临终治疗资料。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前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姑息治疗使胃癌患者的抑郁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可能使生存期延长,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晚期 早期姑息治疗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秦立东 邓庆潇 王楠 《临床医学进展》 2019年第11期1339-1345,共7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接受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40例晚期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在TACE治疗后的第1个月和第3个... 目的: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接受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40例晚期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在TACE治疗后的第1个月和第3个月评估治疗反应,评价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个月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2.50%和92.50%。治疗后3个月,客观应答率(65.00%)略高,疾病控制率(90.00%)较低。术后1月或术后3月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白蛋白或总胆红素水平与术前相比无差异(均p 】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0.50个月(95% CI,8.95~12.0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23.00个月(95% CI,14.95~31.07个月)。在40例患者中,4名患有高血压,2名患有3级腹泻;其余患者有轻度到中度的可接受的不良反应,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癌是一种安全、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TACE 阿帕替尼 预后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孔繁宏 董庆芬 曹晓刚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12期1362-1363,共2页
目的观察紫杉醇腊质体(力扑素)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化疗,紫杉醇质体135mg/m^2,静滴,d1,顺铂25mg/m^2,静滴,d1~d3。21d为1周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腊质体(力扑素)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化疗,紫杉醇质体135mg/m^2,静滴,d1,顺铂25mg/m^2,静滴,d1~d3。21d为1周期,至少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2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8例,总有效率(RR)为39.1%。初治者中CR1例,PR4例,有效率为55.6%;复治者中PR4例,有效率为28.6%。初治、复治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轻度胃肠道反应。结论紫杉醇腊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轻,且初治者疗效优于复治者,因而值得研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紫杉醇腊质体 顺铂 联合化疗
下载PDF
EP方案配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小细胞肺癌患者RECIST及KPS评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董庆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3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EP方案配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小细胞肺癌患者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RECIST)及生活质量(KP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9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予相应化疗方案,观察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两组均以21d为1周期,2个... 目的观察EP方案配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小细胞肺癌患者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RECIST)及生活质量(KP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9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予相应化疗方案,观察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两组均以21d为1周期,2个周期后评判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生活质量、化疗毒副反应改善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化疗能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化疗 参芪扶正注射液 肿瘤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宫颈癌放疗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晓刚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0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与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宫颈癌放疗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治疗的宫颈癌放疗之后出现复发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方法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化疗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 目的观察与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宫颈癌放疗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治疗的宫颈癌放疗之后出现复发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方法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化疗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体重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2.87%)与对照组患者(60.00%)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重增加率(37.14%)与对照组(8.57%)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使患者病症得到显著改善,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数据得到明显提升,增加患者的体重,并且没有明显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同步化疗 宫颈癌放疗后复发 宫颈癌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国产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孔繁宏 秦立东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6年第8期108-109,共2页
目的 观察国产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5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29例行国产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P方案)治疗,另29例患者行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CAP方案)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 目的 观察国产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5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29例行国产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P方案)治疗,另29例患者行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CAP方案)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48.28%(14/29),对照组为20.68%(6/29),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国产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且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好,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多西他赛 顺铂 联合化疗
下载PDF
化疗后严重粒细胞下降的治疗
13
作者 卢绪菁 张凤英 +1 位作者 范廷勇 朱慧 《肿瘤防治杂志》 2000年第5期507-508,共2页
目的 :探讨化疗后严重粒细胞下降的救治方法。方法 :化疗后粒细胞计数 (ANC)≤ 0 .5× 10 9/L时 ,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支持治疗至粒细胞上升至 5.0× 10 9/L ,抗菌素控制感染。结果 :共救治 4 4例患者... 目的 :探讨化疗后严重粒细胞下降的救治方法。方法 :化疗后粒细胞计数 (ANC)≤ 0 .5× 10 9/L时 ,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支持治疗至粒细胞上升至 5.0× 10 9/L ,抗菌素控制感染。结果 :共救治 4 4例患者 ,ANC≤ 0 .5× 10 9/L持续中位天数 3d ,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中位天数7d ,应用抗菌素中位天数 8d ,G CSF应用中位天数 7d。 2 8例患者出现感染性发热 ,抢救成功率10 0 %。结论 :对于化疗后严重粒细胞下降的患者 ,积极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应用G CSF、抗菌素及给予持治疗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疗法 粒细胞下降 抗菌素 肿瘤
下载PDF
3种放疗方式用于胃癌术后的近中期疗效及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情况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亮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67-370,共4页
目的比较二维多野照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3种放疗方式用于胃癌术后的近中期疗效及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情况。方法统计分析75例... 目的比较二维多野照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3种放疗方式用于胃癌术后的近中期疗效及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情况。方法统计分析75例术后随机行二维多野照射、3DCRT或IMRT治疗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各25例)。结果3DCRT组和IMRT组患者的不适症状完全缓解率和改善率均高于二维多野照射组(均P<0.05);3DCRT组和IMRT组患者的2、3年生存率均高于二维多野照射组(均P<0.05),复发率均低于二维多野照射组(均P<0.05);IMRT组患者的2、3年生存率均高于3DCRT组(均P<0.05),复发率均低于3DCRT组(均P<0.05);3DCRT组和IMRT组患者的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胰淀粉酶升高、转氨酶升高、放射性脊髓病发生率均低于二维多野照射组(均P<0.05);IMRT组患者的周围组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3DCRT组(均P<0.05)。结论在胃癌术后的近中期疗效方面,IMRT优于3DCRT,二维多野照射较差;在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方面,IMRT最轻,3DCRT其次,二维多野照射损伤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放射疗法 胃肿瘤/外科学 放射疗法 适形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手术后期间 放射疗法/方法 创伤和损伤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癌症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玉萍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3期167-169,188,共4页
目的探讨对癌症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理念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6例癌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明确各组疼痛护理理念;参照组(53例):采用传统护理理念展开对应干预;... 目的探讨对癌症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理念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6例癌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明确各组疼痛护理理念;参照组(53例):采用传统护理理念展开对应干预;研究组(53例):采用传统护理理念+人性化护理理念展开对应干预;对比焦虑程度评分、护理满意程度评分以及疼痛程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前焦虑程度评分为(41.52±4.59)分,护理后为(31.79±2.52)分,参照组护理前焦虑程度评分为(42.02±4.35)分,护理后为(39.59±3.69)分,护理前,研究组癌症患者焦虑程度评分(HAMA评分)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5 6,P>0.05);护理后,研究组癌症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参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08 1,P<0.05);研究组护理严谨性评分为(95.23±2.29)分,护理专业性评分为(94.72±2.61)分,护理有效性评分为(93.99±2.65)分,参照组护理严谨性评分为(72.39±2.56)分,护理专业性评分为(79.25±2.39)分,护理有效性评分为(80.11±3.02)分,研究组癌症患者护理严谨性评分、护理专业性评分、护理有效性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10 0,31.823 8,25.149 9,P<0.05);研究组护理前疼痛程度评分为(6.22±1.43)分,护理后为(2.52±1.11)分,参照组护理前疼痛程度评分为(6.23±1.41)分,护理后为(4.73±1.53)分,护理前,研究组癌症患者疼痛程度评分(VAS评分)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6 2,P>0.05),护理后,研究组癌症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1 6,P<0.05)。结论癌症患者在接受疼痛护理干预期间,人性化护理理念的顺利采用,对于患者焦虑程度评分的降低,护理严谨性评分、护理专业性评分、护理有效性评分提升以及疼痛程度评分的降低,作用效果显著,最终对于癌症患者的疼痛缓解、满意度提升、预后改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癌症 疼痛护理 焦虑 满意度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严俊 张新存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9期143-145,共3页
目的该研究探讨分析在乳腺癌保乳术后使用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212例该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保乳术,术后数字法随机抽取106例,设为对照和观察组,观察组为调强放疗,对照组为常规放疗,... 目的该研究探讨分析在乳腺癌保乳术后使用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212例该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保乳术,术后数字法随机抽取106例,设为对照和观察组,观察组为调强放疗,对照组为常规放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皮肤反应,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以及无瘤生存率,不良反应,乳房美观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94.34%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1,P<0.05),皮肤反应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以及无瘤生存率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2.83%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6,P<0.05),乳房美观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保乳术后使用调强放疗,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和皮肤反应,提高局部控制率以及无瘤生存率,降低远处转移率,乳房美观度较好,治疗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调强放疗 常规放疗 皮肤反应 局部控制率 无瘤生存率
下载PDF
微小RNA-7-5p靶向调节锌指蛋白核转录因子4基因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尚念红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2470-2474,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7-5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及锌指蛋白核转录因子4(KLF4)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3-10月。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7-5p在人正常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hOMF...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7-5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及锌指蛋白核转录因子4(KLF4)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3-10月。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7-5p在人正常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hOMF及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SCC25、Cal127和Tca8113中的表达量。将miR-7-5p模拟物(miR-7-5p mimics)及阴性对照序列(mimics Control)分别转染至SCC25细胞,分为三组:Control组(未转染的SCC25细胞)、NC组(转染mimics Con-trol的SCC25细胞)、miR-7-5p组(转染miR-7-5p mimics的SCC25细胞)。以qRT-PCR检测miR-7-5p在SCC25细胞中的转染效果;MTT法检测miR-7-5p对SCC25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iR-7-5p对SCC25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7-5p对KLF4的靶向关系。结果miR-7-5p在3种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SCC25、Cal127和Tca8113中的表达量[(0.21±0.02)、(0.43±0.04)、(0.48±0.05)]明显低于人正常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hOMF(1.00±0.09)(P<0.05);转染miR-7-5p mimics能够上调SCC25细胞中miR-7-5p的表达(P<0.05);miR-7-5p过表达能够明显抑制SCC25细胞增殖能力[Control组、NC组72 h吸光度(1.43±0.13)、(1.46±0.15)比miR-7-5p组(0.81±0.09)](P<0.05),并诱导细胞凋亡[Control组、NC组凋亡率(9.48±2.65)%、(10.21±3.02)%比miR-7-5p组(24.41±8.15)%](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miR-7-5p过表达可抑制KLF4-Wt报告基因载体细胞相对荧光活性;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进一步证实了miR-7-5p能够靶向调节KLF4 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miR-7-5p直接靶向调控KLF4基因的表达来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SCC25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 微小RNA-7-5p 锌指蛋白核转录因子4基因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GP和EP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尚念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4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GP和EP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用GP化疗方案+手术,对照组用EP化疗方案+手术,分析... 目的探讨GP和EP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用GP化疗方案+手术,对照组用EP化疗方案+手术,分析治疗结果、免疫功能与生存率。结果研究组病灶完全缓解率、总缓解率、KPS评分、生存率、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化疗方案(吉西他滨+顺铂)联合手术效果优于EP化疗方案(依托泊苷+顺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顺铂 依托泊苷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SCC、CYFRA21-1、TSGF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严俊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3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放疗方法分为三维适形组(n=62)与调强放疗组(n=68),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放疗方法分为三维适形组(n=62)与调强放疗组(n=68),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调强放疗组血清SCC、CYFRA21-1、TSGF水平均低于三维适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放疗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三维适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三维适形放疗相比,调强放疗可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疗 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严俊 《中外医疗》 2020年第26期13-15,共3页
目的探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共方便选取该科室96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患者进行该次研究,按照选用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比组48例(2017年5月—2018年4月),研究组4... 目的探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共方便选取该科室96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患者进行该次研究,按照选用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比组48例(2017年5月—2018年4月),研究组48例(2018年5月—2019年5月),对比组进行常规放疗,研究组进行大分割调强放疗,分析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美容效果以及随访局部控制率数据。结果研究组共发生不良反应28次(58.33%),低于对比组不良反应45次(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21,P<0.001);研究组美容效果优良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局部控制率为97.92%,仅有1例在治疗后4个月发生转移,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2,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进行大分割调强放疗,能够更好地达到美容效果,提升局部控制率,且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在实际临床中的运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 大分割调强放疗 常规放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