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伊犁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成效及思考
1
作者 文俊 努尔扎提·阿克别尔江 张约翰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6期132-134,共3页
为引导农牧民合理配置载畜量,科学利用天然草原,促进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快草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文明、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自2011年以来,国家先后启动实施3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 为引导农牧民合理配置载畜量,科学利用天然草原,促进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快草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文明、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自2011年以来,国家先后启动实施3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该文主要对伊犁实施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情况进行概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建立科学合理载畜能力标准,提升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能力,改进优化政策支撑等几点调整完善政策的建议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 草原生态 补助奖励 成效及思考
下载PDF
伊犁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用种及草种繁育实践与思考
2
作者 文俊 张约翰 +1 位作者 范天文 李建伟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7期130-132,共3页
伊犁草原生态功能恢复还处于初期阶段,草原生态环境依然脆弱,草原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林草融合还在起步阶段,特别是生态修复用种主要依赖进口,乡土草种繁育能力较低。该文总结分析了2019年伊犁林草融合以来草原生态修复用种及草种... 伊犁草原生态功能恢复还处于初期阶段,草原生态环境依然脆弱,草原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林草融合还在起步阶段,特别是生态修复用种主要依赖进口,乡土草种繁育能力较低。该文总结分析了2019年伊犁林草融合以来草原生态修复用种及草种繁育实践情况,针对草种繁育基地面积小,难以满足生态修复用种需求,草种繁育基地产量不稳定,草种基地“建设、繁育、经营、管理”一体化机制不健全等方面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为解决制约草种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伊犁乃至新疆草种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 退化草原 生态修复 草种繁育 实践
下载PDF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失衡现象与法治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俞仲海 《畜牧业环境》 2020年第12期26-26,共1页
推进草原法治化进程,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任务。在草原生态保护过程中,存在发展草原经济与草原生态保护的失衡、牧民生产生活与草原生态保护的失衡、草原执法监督与草原违法频出的失衡等不平衡现象,对此提出正视环境权法理法... 推进草原法治化进程,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任务。在草原生态保护过程中,存在发展草原经济与草原生态保护的失衡、牧民生产生活与草原生态保护的失衡、草原执法监督与草原违法频出的失衡等不平衡现象,对此提出正视环境权法理法律地位、健全草地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进草地惠民补贴法制化、逐渐壮大草原保护执法主体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失衡 草原管理 生态保护
下载PDF
巩留县草原保护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
作者 俞仲海 《新农民》 2020年第19期15-15,共1页
巩留县草原面积广阔,不仅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草原文化,也为牧民提供了天然的生存环境。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牧民为追求美好物质生活,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也给草原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大对... 巩留县草原面积广阔,不仅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草原文化,也为牧民提供了天然的生存环境。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牧民为追求美好物质生活,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也给草原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大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草原生态平衡,让人和自然可以实现和谐相处。本文以新疆巩留县为例对当前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生态环境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巩留县草原畜牧业现状及思考
5
作者 俞仲海 《兽医导刊》 2020年第14期32-32,共1页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论述,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达到促进草原畜牧业和谐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草原 畜牧业 思考
下载PDF
氯氨吡啶酸防除纳里橐吾的效果及对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艳丽 董乙强 +4 位作者 安沙舟 加马力丁·吾拉扎汗 郭继敏 张约翰 张琳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37-41,45,共6页
为防除纳里橐吾毒杂草及改良草地植被群落结构,以新疆特克斯县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取样方法,测定不同氯胺吡啶酸施药浓度(Y1:360 mL/hm^(2),Y2:500 mL/hm^(2),CK:0 mL/hm^(2))草地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 为防除纳里橐吾毒杂草及改良草地植被群落结构,以新疆特克斯县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取样方法,测定不同氯胺吡啶酸施药浓度(Y1:360 mL/hm^(2),Y2:500 mL/hm^(2),CK:0 mL/hm^(2))草地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氯氨吡啶酸防除纳里橐吾的效果显著,且Y1区群落密度、生物量分别比CK区显著提高了44.6%和83.4%(P<0.05);②喷药区禾本科植物的密度、盖度、生物量较CK区显著提高了382.8%~938.2%(P<0.05),而杂类草基本呈明显降低趋势;③施药区Patrick指数较CK区显著降低了33.3%和44.4%(P<0.05)。说明氯氨吡啶酸可有效抑制纳里橐吾等杂类草的生长,但利于禾本科植物的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氨吡啶酸 纳里橐吾 山地草甸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刈割时期对昭苏马场人工割草地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阿依古丽.达嘎尔别克 阿布都卡哈尔.阿布都卡迪尔 +1 位作者 哈丽代.热合木江 艾比布拉.伊马木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3年第11期37-39,共3页
分别于2013年7月上中旬和8月上中旬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马场人工割草地进行刈割,并进行了产草量测定和牧草品质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刈割时期对建植第3年和第7年割草地的鲜草和干草产量无明显影响;8月上中旬刈割牧... 分别于2013年7月上中旬和8月上中旬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马场人工割草地进行刈割,并进行了产草量测定和牧草品质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刈割时期对建植第3年和第7年割草地的鲜草和干草产量无明显影响;8月上中旬刈割牧草的粗蛋白(CP)含量与7月上中旬刈割牧草相比显著降低(P<0.05);刈割牧草中,豆科牧草的比例无明显变化,但8月上中旬刈割牧草的叶茎比显著降低(P<0.01);在8月上中旬刈割的牧草中,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5)。由试验可知,昭苏马场的合理割草时间以7月上中旬为宜,此时牧草的产量和质量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草地 刈割时期 牧草产量 牧草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