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红椋鸟防控范围内草原蝗虫密度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娄水清 王卫 +4 位作者 冉华荣 侯婷婷 郭继敏 木克松.木明 党晓玲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6-59,共4页
为了探明伊犁河谷招引的粉红椋鸟(Sturnus roseus Linnaeus)治蝗效率,选择在其防控范围内草原蝗虫密度的变化情况和对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筑巢招引粉红椋鸟,在粉红椋鸟入巢筑窝后,5 d内2 km范围蝗虫密度降至10头/m2以下,20 d... 为了探明伊犁河谷招引的粉红椋鸟(Sturnus roseus Linnaeus)治蝗效率,选择在其防控范围内草原蝗虫密度的变化情况和对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筑巢招引粉红椋鸟,在粉红椋鸟入巢筑窝后,5 d内2 km范围蝗虫密度降至10头/m2以下,20 d在4 km范围降至20头/m2以下。粉红椋鸟从入巢产卵到育雏迁飞,600 m3石巢可有效控制4 km范围草场的蝗虫。粉红椋鸟防控蝗虫是一项1次投资,多年受益的工程。在伊犁河谷粉红椋鸟于5月上、中旬迁入,与优势种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 italicus(L.)]、蓝胫戟纹蝗[Dociostaurus(s.str.)tartarus Uvarov]、黑条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decorus(Germ.)]、伪星翅蝗(Metromerus coelesyriensis angustata Uv.)的卵孵化期基本吻合,为此,在草原上只要粉红椋鸟到达的区域,在一般年份发生蝗害可由椋鸟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人工招引 粉红椋鸟 蝗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