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胁迫下3种类型新疆野核桃保护酶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余甜 张萍 陈韦多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6期119-121,共3页
以卵圆形、尖嘴形、心形3种类型1年生新疆野核桃盆栽实生幼苗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下新疆野核桃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尖嘴形新疆野核桃调节自身抗氧化的能... 以卵圆形、尖嘴形、心形3种类型1年生新疆野核桃盆栽实生幼苗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下新疆野核桃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尖嘴形新疆野核桃调节自身抗氧化的能力居中,心形新疆野核桃过氧化过程较慢,抗旱性较强,而卵圆形野核桃参与渗透调节能力消耗相对较大,调节自身抗氧化能力相对较弱;3种类型新疆野核桃耐旱性强弱依次为心形>尖嘴形>卵圆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核桃 干旱胁迫 保护酶 丙二醛 卵圆形 尖嘴形 心形
下载PDF
新疆乌什县核桃生产园土壤肥力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玲 潘存德 +2 位作者 赵善超 潘鑫 胡渊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07-1418,共12页
【目的】通过对新疆乌什县核桃(Juglans regia L.)生产园土壤肥力评价,深入了解其核桃生产园的土壤肥力现状,为乌什县加强核桃生产园施肥和土壤养分管理的必要性提供科学认识。【方法】采样测定核桃生产园土壤有机质(OM)、全氮(TN)、全... 【目的】通过对新疆乌什县核桃(Juglans regia L.)生产园土壤肥力评价,深入了解其核桃生产园的土壤肥力现状,为乌什县加强核桃生产园施肥和土壤养分管理的必要性提供科学认识。【方法】采样测定核桃生产园土壤有机质(OM)、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钙(Ca)、镁(Mg)、铁(Fe)、锰(Mn)、铜(Cu)、锌(Zn)养分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土壤肥力指数评价模型。【结果】除Ca、Mg、Zn养分含量外,乌什县绝大多数核桃生产园土壤OM、TN、TP、TK、AN、Fe、Mn、Cu养分含量不足或缺乏,并且有一半左右的核桃生产园土壤AP、AK养分含量也处于不足或缺乏状态。核桃生产园以"低"土壤肥力为主,接近2/3;"中"土壤肥力生产园不足1/3;"高"土壤肥力生产园很少,只有零星分布。【结论】根据乌什县每一个核桃生产园的土壤肥力和养分状况,结合树体营养诊断,因地制宜,加强对核桃生产园的施肥和土壤养分管理,以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核桃生产园的施肥与土壤养分管理应优先考虑土壤有机质、碱解N、有效P、速效K含量的提高,持续改善和维持土壤Ca、Mg、Zn的有效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园 土壤养分 土壤肥力 评价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新疆若羌县红枣生产园土壤肥力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胡珍珠 潘存德 陈虹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80,共5页
通过对新疆若羌县70块红枣生产园土壤肥力进行评价,以期为该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应用实验室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土样酸碱度(pH)、有机质(OM)、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铁(Fe)、锰(Mn)、铜(Cu)、锌(Zn),根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 通过对新疆若羌县70块红枣生产园土壤肥力进行评价,以期为该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应用实验室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土样酸碱度(pH)、有机质(OM)、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铁(Fe)、锰(Mn)、铜(Cu)、锌(Zn),根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和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分级标准将70块红枣生产园土壤肥力进行分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红枣生产园土壤肥力指数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若羌县红枣生产园土壤AP、AK含量较充足外,绝大多数红枣生产园OM、AN、Fe、Mn、Cu、Zn含量处于低或很低状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70块红枣生产园划分为4个主成分,以此构建的土壤肥力指数评价模型表明若羌县无"高"土壤肥力生产园,而"中""低"土壤肥力生产园各占50%,由此可见,若羌县红枣生产园土壤肥力普遍不高。可将优先提高土壤OM、AN含量,维持土壤AP和AK含量,持续改善土壤Fe、Mn、Cu和Zn含量作为重点,从而实现土壤肥力的提高,为若羌县红枣提质增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园 土壤养分 土壤肥力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新疆乌什县新温185号核桃树体营养盈亏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叶静 潘存德 +3 位作者 王世伟 肖冰 常志帅 努斯热提.托合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4-619,共6页
【目的】通过对新疆乌什县8个核桃主栽乡新温185号(Juglans regia‘Xinwen185')叶样的采集与分析,旨在了解新温185号核桃树体营养盈亏状况,以期为乌什县新温185号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施肥需求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方法,... 【目的】通过对新疆乌什县8个核桃主栽乡新温185号(Juglans regia‘Xinwen185')叶样的采集与分析,旨在了解新温185号核桃树体营养盈亏状况,以期为乌什县新温185号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施肥需求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新温185号核桃叶样营养元素氮(N)、磷(P)、钾(K)、钙(Ca)、镁(Mg)、铁(Fe)、锰(Mn)、铜(Cu)、锌(Zn)浓度,并运用诊断与施肥建议综合法(DRIS)分析新温185号树体营养元素盈亏状况。【结果】新温185号核桃DRIS诊断指标为叶片K、Fe浓度和N/K、P/K、P/Mg、P/Mn、K/Zn、K/Mn、Ca/K、Ca/Mg、Mg/K、Fe/N、Fe/P、Fe/K、Fe/Cu、Fe/Zn、Cu/K、Cu/Mg浓度比值;新疆乌什县新温185号核桃树体营养元素浓度平衡值为N:26.135 g/kg、P:3.673 g/kg、K:11.349 g/kg、Ca:33.329 g/kg、Mg:10.403g/kg、Fe:346.367mg/kg、Mn:103.891mg/kg、Cu:12.193mg/kg、Zn:33.362mg/kg。【结论】新疆乌什县新温185号核桃树体N、Ca、Mg、Fe、Mn、Zn营养元素以缺乏为主,P、K、Cu营养元素以供应充足为主。科学、合理施肥是新温185号核桃优质丰产栽培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与施肥建议综合法(DRIS) 叶片营养元素浓度 诊断指标 核桃
下载PDF
新疆野核桃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余甜 徐敏 +2 位作者 张萍 李勤霞 张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4-196,共3页
以3种类型新疆野生核桃幼苗木为试材,采用自然干旱胁迫的方法对浇水后5、10、15、20、25 d的新疆野核桃叶片进行抗旱性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在胁迫后15 d,"卵圆型"核桃的质膜相对透性骤然升高达到最大值22.4%,而"尖嘴型"和"心... 以3种类型新疆野生核桃幼苗木为试材,采用自然干旱胁迫的方法对浇水后5、10、15、20、25 d的新疆野核桃叶片进行抗旱性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在胁迫后15 d,"卵圆型"核桃的质膜相对透性骤然升高达到最大值22.4%,而"尖嘴型"和"心形型"相对较为平缓;脯氨酸含量在胁迫后25 d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相比增加了3倍;胁迫后20 d时,"卵圆型"和"尖嘴型"丙二醛含量明显上升,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倍,胁迫后25 d"心形型"野核桃达到最大值。"心形型"过氧化过程较慢,细胞膜稳定性较高,抗旱性较强;"尖嘴型"调节自身各含量能力较弱;"卵圆型"的渗透调节能力相对较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缺水20~25 d后,野核桃细胞组织都会受严重伤害。结果表明:野核桃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其抗旱性强弱依次为"心形型"〉"尖嘴型"〉"卵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核桃 水分胁迫 生理指标 抗旱性
下载PDF
新疆野核桃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引物筛选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捷 李勤霞 +1 位作者 张萍 余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66,共3页
利用正交设计对新疆野核桃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PCR(SRAP-PCR)反应体系中的5个因素(模板DNA、Mg2+、引物、d NTPs、Taq DNA聚合酶浓度)在5水平上进行优化,对比不同浓度模板DNA对扩增结果的影响,建立了新疆野核桃SRAP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 利用正交设计对新疆野核桃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PCR(SRAP-PCR)反应体系中的5个因素(模板DNA、Mg2+、引物、d NTPs、Taq DNA聚合酶浓度)在5水平上进行优化,对比不同浓度模板DNA对扩增结果的影响,建立了新疆野核桃SRAP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明,优化的新疆野核桃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20μL的反应体系中,2.5μg/m L模板DNA、0.4μmol/L引物、2 mmol/L Mg^(2+)、0.2 mmol/L d NTPs、25 U/mL Taq酶U;最佳PCR扩增程序的退火温度为54℃。各因素扩增结果表明,Mg^(2+)浓度对扩增反应结果影响最大,d NTPs浓度影响最小。运用该体系对新疆野核桃样本进行了验证,表明该体系扩增稳定可靠。用该体系对100个SRAP引物组合进行筛选,筛选出15个扩增条带清晰且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为新疆野核桃种质资源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AP分子标记 新疆野核桃 正交试验 引物筛选 体系优化
下载PDF
火干扰烈度对喀纳斯针叶阔叶林主要植物种生态位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景 潘存德 +4 位作者 余戈壁 李贵华 刘小菊 崔倩 杨玉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61-1971,共11页
【目的】分析不同火干扰烈度下喀纳斯针叶阔叶林主要植物种生态位变化特征,从生态位角度解释植物群落的火干扰演替机制,为喀纳斯泰加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保护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和Pianka... 【目的】分析不同火干扰烈度下喀纳斯针叶阔叶林主要植物种生态位变化特征,从生态位角度解释植物群落的火干扰演替机制,为喀纳斯泰加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保护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度,定量分析喀纳斯针叶阔叶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植物种在不同火干扰烈度下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变化。【结果】在不同火干扰烈度之间,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的生态位宽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疣枝桦(Betula pendula)、红果越橘(Vaccinium hirtum)和寄奴花(Cerastium pauciflorum)等9种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蓝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和多叶苔草(Carex polyphylla)等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在任一火干扰烈度与其他两种火干扰烈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森林群落乔木层主要植物种生态位重叠值在轻度火干扰烈度下最大,但与中度火干扰烈度之间的差别不大;森林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植物种生态位重叠值则均是在中度火干扰烈度下最大。生态位重叠值>0.8的物种对在中度火干扰烈度下最多,轻度火干扰烈度下最少。【结论】不同的自然火干扰烈度通过制造资源环境的异质性,进而导致喀纳斯针叶阔叶林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发生变化,并受到植物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火干扰 火烈度 针叶阔叶林 植物种 生态位
下载PDF
干旱荒漠绿洲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卫霞 阿丽娅·阿力木 +1 位作者 杨光 王振锡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41-450,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疆干旱荒漠绿洲区农田改建为果园或果农间作园后对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方法】在阿克苏地区采集小麦地、枣园及枣麦间作园土壤,测定其总有机碳、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结果】在0~100 cm... 【目的】研究新疆干旱荒漠绿洲区农田改建为果园或果农间作园后对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方法】在阿克苏地区采集小麦地、枣园及枣麦间作园土壤,测定其总有机碳、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结果】在0~100 cm土壤剖面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表现为枣园>枣麦间作>小麦,土壤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含量表现为枣麦间作>枣园>小麦。农田改建为果园或果农间作园后,显著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含量(P<0.05)。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则表现为由农田更替为果园后,降低了各土层易氧化有机碳分配比例。农田更替为果农间作园后,降低了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易氧化有机碳分配比例,其余土层表现为增加。溶解性有机碳分配比例大致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田、果园和果农间作园的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均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新疆干旱荒漠绿洲区农田转化为果园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农田转化为果农间作园仅提高了表层0~20 cm土层有机碳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 果园 果农间作园
下载PDF
中度火干扰对喀纳斯泰加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卫霞 刘晓菊 +2 位作者 刘景 杨玉萍 崔倩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6-1220,共5页
【目的】自然火干扰作为泰加林中最主要的自然干扰,影响生态系统养分的循环,研究探讨火烧后随着时间的恢复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旨为火烧迹地的改造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以喀纳斯泰加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 【目的】自然火干扰作为泰加林中最主要的自然干扰,影响生态系统养分的循环,研究探讨火烧后随着时间的恢复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旨为火烧迹地的改造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以喀纳斯泰加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探讨中度火干扰后不同恢复时间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中度火干扰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有机碳、全钾、全氮含量则随着火后时间的恢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火烧后达到44年时,土壤有机碳、全钾、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火烧前水平。【结论】喀纳斯泰加林火烧迹地土壤有机碳、全钾、全氮含量在中度火干扰下,随着火后时间的恢复呈逐渐增加趋势。总体而言,表层0~10 cm土壤更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干扰 火烧迹地 土壤理化性质 泰加林
下载PDF
火干扰对喀纳斯泰加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卫霞 杜杰 +3 位作者 刘晓菊 刘景 杨玉萍 崔倩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期112-116,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火干扰烈度对喀纳斯泰加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的影响,以喀纳斯泰加林同一火烧时间不同火干扰烈度的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土层(0~10 cm,10~25 cm)有机碳含量进行测定并估算其碳储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多重比... 为了研究不同火干扰烈度对喀纳斯泰加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的影响,以喀纳斯泰加林同一火烧时间不同火干扰烈度的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土层(0~10 cm,10~25 cm)有机碳含量进行测定并估算其碳储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多重比较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火干扰烈度下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及碳储量均大于10~25 cm土层。0~10 cm土层中碳储量表现为:未火烧>轻度火干扰>中度火干扰>重度火干扰,在10~25 cm土层中碳储量表现为:轻度火干扰>中度火干扰>未火烧>重度火干扰。0~1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以及10~25 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损失程度会随着火干扰烈度的增加而增加。10~25 cm土层碳储量会在轻度和中度火干扰后出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干扰 不同烈度 土壤有机碳 土壤碳储量 泰加林
下载PDF
中烈度火干扰后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的稳定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清云 潘存德 +1 位作者 余戈壁 李贵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54-2061,共8页
【目的】分析中烈度火干扰后,不同火后时间喀纳斯泰加林群落在火成演替过程中的稳定性状态,加深对其火干扰后群落演替和恢复过程的科学认识。【方法】运用采用数学模型改进的Gordon稳定性测度方法,计算并判定中烈度火干扰后不同火后时... 【目的】分析中烈度火干扰后,不同火后时间喀纳斯泰加林群落在火成演替过程中的稳定性状态,加深对其火干扰后群落演替和恢复过程的科学认识。【方法】运用采用数学模型改进的Gordon稳定性测度方法,计算并判定中烈度火干扰后不同火后时间喀纳斯泰加林通过火成演替其群落所达到的稳定性状态。【结果】受到中烈度火干扰后,随着火后时间的增加和森林群落的持续恢复,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的稳定性由低逐渐升高,并在火后60 a达到相对持续稳定。【结论】喀纳斯泰加林群落的稳定性受火干扰的深刻影响,在中烈度火干扰后,大约需要60 a群落才能通过演替恢复到相对持续稳定的状态。中烈度火干扰后森林群落达到相对稳定状态的演替恢复时间为通过计划火干扰恢复退化泰加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干扰 火烈度 北方森林 火成演替 相对频度
下载PDF
中度火干扰下不同火烧时间对喀纳斯泰加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龙海川 丁超 +3 位作者 李策 包鹏程 杜杰 王卫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35-38,共4页
土壤碳是高纬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碳库发生微小的变化,都会对全球碳循环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度火干扰后不同火烧时间对喀纳斯泰加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对掌握泰加林土壤碳循环... 土壤碳是高纬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碳库发生微小的变化,都会对全球碳循环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度火干扰后不同火烧时间对喀纳斯泰加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对掌握泰加林土壤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及室内分析的方法,对喀纳斯不同火烧迹地的土壤有机含量进行测定并估算碳储量,研究中度火干扰下不同火烧时间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火干扰下不同火烧时间的火烧迹地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均与对照土壤存在显著差异,且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均随着火烧后恢复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并超过火烧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含量 碳储量 中度火干扰 喀纳斯
下载PDF
核桃种子发育主要营养物质积累之间的关系及脂肪酸动态变化 被引量:21
13
作者 陈虹 潘存德 +3 位作者 王蓓 胡渊 肖真真 何苗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2,74,共7页
为了探讨核桃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积累之间的关系及油脂积累过程中脂肪酸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新疆早实核桃为试材,研究了核桃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积累及其与糖类、蛋白质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油体在核桃花后60d胚的... 为了探讨核桃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积累之间的关系及油脂积累过程中脂肪酸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新疆早实核桃为试材,研究了核桃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积累及其与糖类、蛋白质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油体在核桃花后60d胚的薄壁细胞中出现,而出现在子叶薄壁细胞中的时间为花后80d;胚和子叶薄壁细胞中的油体均于花后100d开始大量增多,并向细胞中心不断积累;花后50~60d子叶细胞中大量出现淀粉粒,70~110d淀粉粒减少,并维持在较低水平。蛋白体在花后70d出现,并在花后70~110d数量不断增加至最大;花后120d后,各种细胞器解体并{肖失,胚和子叶细胞被油体和蛋白体填满。核桃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含量不断增加,花后70-110d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与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总蛋白质含量在核桃种子油脂快速积累期不断增加,花后90d达到最大值,虽与油脂含量呈正相关,但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核桃种子发育过程中先后有6种脂肪酸出现,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随种子发育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饱和脂肪的相对含量则随种子发育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种子成熟时,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含量最高,油酸、α-亚麻酸含量次之,二十碳烯酸含量最低;油酸、亚油酸的相对含量呈同步变化趋势,而与r亚麻酸的相对含量变化趋势相反。以上结果表明核桃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合成原料物质主要来源于叶片、青皮(外果皮)中光合作用产生的可溶性糖,与蛋白质的积累代谢途径相独立;参与脂肪酸合成的SAD(△9 stearoyl acyl-carrier protein desaturase). FAD2 (△12 fatty acid desaturase 2)和FAD3 (△12 fatty acid desaturase 3)酶催化活性均较高,但SAD、FAD2酶催化活性较FAD3酶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种子 油脂积累 脂肪酸 淀粉 可溶性糖 蛋白质
下载PDF
核桃种子油体发育及不同品种种子子叶油体特征差异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虹 潘存德 +3 位作者 王蓓 肖真真 胡渊 胡国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899-3909,共11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核桃品种种子油体发育过程,分析其成熟期子叶油体特征,旨在寻找核桃种子油体合成的起始时间及发生位置,了解不同品种种子在子叶油体特征上的差异及其与含油率间的关系,加深对新疆早实核桃品种种子细胞超微结构的认...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核桃品种种子油体发育过程,分析其成熟期子叶油体特征,旨在寻找核桃种子油体合成的起始时间及发生位置,了解不同品种种子在子叶油体特征上的差异及其与含油率间的关系,加深对新疆早实核桃品种种子细胞超微结构的认识。【方法】以新疆早实核桃品种‘温185’和‘新新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索式脂肪测定仪检测核桃种子脂肪含量,并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种子发育进程中细胞器的发育消解及油体发育过程。【结果】花后30 d,核桃种子胚中开始存在单独的细胞,各细胞壁之间界限清晰;单独细胞中开始形成各种细胞器。花后50 d,细胞内的细胞器更为丰富,同时内质网数量不断增多,且以条状为主。花后60d,内质网两端开始膨胀增厚,零星出现油体,随后种子胚中的油体数量不断增加直至成熟。细胞中的内质网数量于花后90 d开始减少,其余各种细胞器于花后110 d开始消解。花后120 d,细胞被油体和蛋白体填满。子叶细胞中的油体积累滞后于胚中的油体积累,花后60 d才开始形成单独细胞且细胞内已出现各种细胞器,同时子叶细胞中的内质网已开始膨胀增厚。至花后80 d,内质网才开始分泌小泡,形成油体,晚于胚20 d。成熟期核桃种子子叶细胞完全被油体和少量蛋白体充实,油体呈椭球体或不规则多面体,较少为球体,且油体个体间的形态与大小特征存在较大差异。种子含油率相对较高的‘温185’子叶贮藏细胞内油体数量较种子含油率相对较低的‘新新2号’少,但其直径和截面积之和却较大,且在两个品种间分别存在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差异。【结论】核桃种子胚和子叶中的油体主要发生于内质网,在花后60 d开始积累,且子叶中油体的积累滞后于胚,二者不具有同步性。成熟后种子子叶贮藏细胞内油体直径大小和截面积之和是导致‘温185’与‘新新2号’种仁含油率产生差异的内在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种子 子叶 油体形成
下载PDF
新温185号核桃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浓度时节变化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苗 陈虹 +3 位作者 潘存德 胡渊 肖真真 王蓓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99-1406,共8页
【目的】通过对新温185号核桃(Juglans regia‘Xinwen185’)果实生育期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浓度时节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加深对其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树体与果实矿质元素供需关系的认识。【方法】采样测定果实生育期不同时节,新温185号核... 【目的】通过对新温185号核桃(Juglans regia‘Xinwen185’)果实生育期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浓度时节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加深对其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树体与果实矿质元素供需关系的认识。【方法】采样测定果实生育期不同时节,新温185号核桃叶片、青皮和种仁中氮(N)、磷(P)、钾(K)、钙(Ca)、镁(Mg)、铁(Fe)、锰(Mn)、铜(Cu)、锌(Zn)元素浓度,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叶片、青皮、种仁之间相同矿质元素浓度的相关性。【结果】在果实生育期,随时节推移新温185号核桃叶片中N、P、K、Cu、Zn元素浓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Ca、Mg、Fe、Mn元素浓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种仁中N、P、K、Ca、Mg、Fe、Mn、Cu、Zn元素浓度均呈下降趋势;青皮中除K元素浓度呈上升趋势外,其余元素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叶片与青皮之间的Zn、Cu元素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Ca元素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与种仁之间的Zn、K元素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Mg、Ca元素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青皮与种仁之间P、Ca、Mg、Fe、Mn、Zn、Cu元素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K元素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新温185号核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向果实Ca、Mg元素和青皮K元素的有效供给对果实的品质形成有重要影响。K、Ca、Mg元素是新温185号核桃果实品质形成过程中树体与果实矿质元素供需关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温185号 果实 生育期 叶片 种仁 青皮 矿质元素 相关性
下载PDF
新新2号核桃花粉活力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肖真真 陈虹 +3 位作者 潘存德 王蓓 胡渊 何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77-1781,共5页
【目的】探寻客观、快速、有效的核桃花粉活力测定方法,为新新2号核桃人工授粉、授粉树配置等花粉活力的测定提供技术手段。【方法】采用TTC染色法、I2-KI染色法、MTT染色法、离体萌发法和原位萌发法测定新新2号核桃花粉活力。【结果】... 【目的】探寻客观、快速、有效的核桃花粉活力测定方法,为新新2号核桃人工授粉、授粉树配置等花粉活力的测定提供技术手段。【方法】采用TTC染色法、I2-KI染色法、MTT染色法、离体萌发法和原位萌发法测定新新2号核桃花粉活力。【结果】TTC和I2-KI染色法染色后,无法区分花粉颜色,难以辨识花粉活力状况。离体培养法测定的花粉萌发率较低,且耗时较长。MTT染色法染色后,易于辨识花粉活力,测定的花粉活力接近原位萌发法。【结论】TTC和I2-KI染色法不适用于新新2号核桃花粉活力的快速测定;MTT染色法可用于野外快速测定新新2号核桃花粉活力,且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新2号 核桃花粉活力 染色法 萌发率
下载PDF
南疆盆地新新2号核桃疏散分层形树形冠内坚果产量与物理品质格局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蓓 陈虹 +4 位作者 潘存德 肖真真 胡渊 何苗 胡国俊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0-836,共7页
【目的】分析南疆盆地盛果期新新2号(Juglans regia‘Xinxin2’)核桃生产园,疏散分层形树形冠内坚果产量及其物理品质在垂直空间和水平空间上的分布,了解冠内坚果产量与物理品质的格局状况,以期为南疆盆地盛果期核桃的整形修剪提供科学... 【目的】分析南疆盆地盛果期新新2号(Juglans regia‘Xinxin2’)核桃生产园,疏散分层形树形冠内坚果产量及其物理品质在垂直空间和水平空间上的分布,了解冠内坚果产量与物理品质的格局状况,以期为南疆盆地盛果期核桃的整形修剪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等体积(50 cm×50 cm×50 cm)树冠立体分隔法,在果实成熟期采集并测定树冠上层、中层、下层和内膛、中部、外围的坚果产量和物理品质。【结果】树冠单位体积坚果产量为上层>中层>下层,且上层与下层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坚果的三径平均值、单果重、仁重为上层>中层>下层,且上层与下层之间坚果的三径平均值、单果重存在显著差异(P<0.05);果形指数为下层>上层>中层、内膛>中部=外围,且下层与中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内膛与中部和外围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出仁率为外围极显著高于中部和内膛(P<0.01);不饱满果率为上层显著高于中、下层(P<0.05),内膛与中部和外围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南疆盆地新新2号核桃疏散分层形树形树冠上层单位体积坚果产量最高,其饱满坚果的物理品质最好,不饱满果率树冠内膛最高,其次是树冠上层。南疆盆地核桃整形修剪中应通过采取开角、疏枝等措施来改善树冠内光照条件以达到提质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新2号 疏散分层树形 坚果 产量 物理品质
下载PDF
新温185号核桃叶片光谱特征及其对施肥的响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冰 潘存德 +3 位作者 王世伟 叶静 常志帅 努斯热提.托合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05-1212,共8页
[目的]通过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了解不同氮(N)、磷(P)、钾(K)施肥水平下新温185号核桃叶片光谱反射率的变化特征,并检验其光谱指数是否存在差异性,以期为探索采用光谱技术监测其树体营养的可能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3414”肥... [目的]通过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了解不同氮(N)、磷(P)、钾(K)施肥水平下新温185号核桃叶片光谱反射率的变化特征,并检验其光谱指数是否存在差异性,以期为探索采用光谱技术监测其树体营养的可能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使用单通道高光谱非成像光谱辐射仪(UniSpee-SC)测定新温185号核桃叶片在不同N、P、K施肥水平下的光谱反射率.[结果]新温185号核桃叶片光谱反射率依赖于波长,在510和680 nm附近出现吸收谷,在550 nm附近出现反射峰,在710~ 780 nm波段出现了一个陡峭的爬升脊,在810~1 000 nm波段出现了一个较高的反射平台.不同N、P、K施肥水平下,新温185号核桃叶片的光谱反射率依波长变化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并且叶片光谱指数ND705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存在利用叶片光谱反射率监测新温185号核桃树体营养的可能性,可尝试采用光谱技术监测其树体N、P、K营养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温185号 核桃 叶片 光谱反射率 N肥 P肥 K肥
下载PDF
枣麦间作系统中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世伟 潘存德 +2 位作者 张翠芳 李星 郭佳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73-1378,共6页
【目的】为明确枣与冬小麦间作系统中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时空窗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枣树与冬小麦间作系统的光环境管理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法,以不同栽植株行距的枣麦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 【目的】为明确枣与冬小麦间作系统中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时空窗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枣树与冬小麦间作系统的光环境管理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法,以不同栽植株行距的枣麦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间作巷道内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冠层饱和、非饱和和无效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及其影响因子的时节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影响枣麦间作系统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的关键因子。【结果】太阳高度角、枣树叶面积指数(LAI)和透光率(Tr)与冬小麦冠层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显著正相关,枣树冠幅和树高与冬小麦冠层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显著负相关;太阳高度角和枣树株行距与冬小麦冠层非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显著正相关,枣树透光率与冬小麦冠层非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显著负相关;太阳高度角、枣树树高和叶面积指数与冬小麦冠层无效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显著正相关,枣树株行距和透光率与冬小麦冠层无效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显著负相关。【结论】枣与冬小麦间作系统中,太阳高度角、枣树栽植株行距和枣树透光率是影响间作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大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冬小麦 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 影响因子
下载PDF
枣与棉花间作巷道内的光环境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世伟 潘存德 +2 位作者 张翠芳 李星 郭佳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8-733,共6页
【目的】枣是新疆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栽培面积最大的树种,环塔里木盆地枣树的栽培大多与农作物间作。【方法】为了探明枣与农作物间作系统间作巷道内的光环境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本研究以环塔里木盆地枣与棉花间作系统为研究... 【目的】枣是新疆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栽培面积最大的树种,环塔里木盆地枣树的栽培大多与农作物间作。【方法】为了探明枣与农作物间作系统间作巷道内的光环境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本研究以环塔里木盆地枣与棉花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度量与棉花间作条件下枣树间作巷道内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冠层饱和光合有效辐射(PAR)时空窗的大小及其与棉花产量形成的关系,为枣与棉花间作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枣与棉花间作系统间作巷道内达到棉花光饱和点的光量子通量密度持续时间是影响棉花冠层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大小的决定因素,并随着枣树树龄的增大和栽植株行距的减小而缩短。棉花产量形成受间作巷道内棉花冠层饱和有效辐射时空窗大小的直接影响,并表现出正相关关系。【结论】新疆南疆盆地枣树栽植行距小于4 m的枣与棉花间作系统中,当枣树树龄达到5 a以上,间作巷道内棉花冠层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已经关闭或趋于关闭,棉花产量与单作棉田相比大幅降低,已不适合继续间作棉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棉花 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 光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