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胎蛋白异质体3及其比值对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何建伟 曹薇薇 +2 位作者 李静 何建国 程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640-2642,共3页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及其比值对原发性肝癌(HCC)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及诊断界值。方法应用AFP-L3快速分离微量离心柱分离40例HCC患者和65例肝硬化患者的AFP-L3,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夹心法检测血清AFP水平,计算AFP-L3比值,...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及其比值对原发性肝癌(HCC)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及诊断界值。方法应用AFP-L3快速分离微量离心柱分离40例HCC患者和65例肝硬化患者的AFP-L3,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夹心法检测血清AFP水平,计算AFP-L3比值,即AFP-L3绝对值占血清AFP总量的百分比。结果HCC患者AFP-L3比值大于肝硬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33,P=0.000);AFP-L3比值诊断H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16;AFP-L3比值≥15%时诊断H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为177.1%。结论 AFP-L3比值对HCC的诊断效能优于AFP和AFP-L3,对肝硬化和HCC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类 肝肿瘤 肝硬化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平均斜率法和多项式回归分析法验证类风湿因子分析测量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何建伟 曹薇薇 +2 位作者 李静 文乙竹 程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05-708,共4页
目的平均斜率法和多项式回归分析法验证分析测量范围(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AMR)的效果是否一致尚不清楚。文中以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检测系统为例,研究2种方法的验证效果和它们各自特点。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 目的平均斜率法和多项式回归分析法验证分析测量范围(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AMR)的效果是否一致尚不清楚。文中以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检测系统为例,研究2种方法的验证效果和它们各自特点。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的系列文件EP5-A,EP6-A和其他相关文献的试验方案,对BECKMEN COULTER公司DxC800生化分析仪检测RF的精密度、AMR进行验证。结果 RF低值、中值和高值的精密度的批内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分别为2.81、2.77和2.74,批间CV分别为1.75、1.69和1.65。平均斜率法验证RF呈一次线性(Y=0.9891X+1.3534,r2=0.99),用多项式回归分析法验证,最适多项式是2次拟合方程,各验证点线性偏离均<5%。2种方法均验证RF在35.75~282.08 U/ml范围内呈线性。结论同时运用平均斜率法和多项式回归法验证AMR,既保证了结果可信度,也能发现AMR内的线性偏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测量范围 平均斜率法 多项式回归分析法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抗核抗体谱检测在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何建伟 李静 +1 位作者 程江 曹薇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968-1970,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抗核抗体检测结果,评价抗核抗体谱检测在该类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3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和641例非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住院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结果在各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中抗核抗体谱阳... 目的通过分析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抗核抗体检测结果,评价抗核抗体谱检测在该类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3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和641例非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住院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结果在各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中抗核抗体谱阳性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46.1%,抗Sm抗体阳性率为23.6%;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中抗U1n-RNP抗体阳性率达66.7%;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中抗SSB抗体阳性率为66.7%;在系统性硬化病患者中抗Scl-70抗体阳性率为66.7%。结论抗核抗体谱检测对各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抗核抗体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iNOS和HO-1与肝癌的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建伟 郑勇 +4 位作者 易光杰 何建国 曹薇薇 李静 赵瑾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1630-1633,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neaseⅠ,HO-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neaseⅠ,HO-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HCC石腊组织标本和17例尸检正常肝标本中iNOS和HO-1的表达,同时检测以Ki67标记的细胞核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半定量评分系统评价染色结果。结果:肝癌组织中的iNOS、HO-1、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83.3%、89.3%、71.4%,细胞核增殖指数为30.56±3.96%,上述各值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iNOS表达与细胞核增殖指数呈正相关,iNOS和HO-1的表达与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呈正相关(r=0.537,P<0.01和r=0.386,P<0.01)。结论:iNOS和HO-1的表达在促进HCC增殖和抑制HCC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HCC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一氧化氮合酶 血红素氧合酶 KI67 BCL-2
下载PDF
甲胎蛋白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佳阈值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建伟 曹薇薇 +2 位作者 李静 曹文江 程江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7期73-74,共2页
目的评价血清甲胎蛋白(AFP)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最佳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地区汉族人群中200例PHC、83例肝硬化、53例乙型肝炎及89例其他非肝脏疾病患者血清AFP水平,采用多种指标评价5.6~500 IU/mL(共10个浓度... 目的评价血清甲胎蛋白(AFP)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最佳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地区汉族人群中200例PHC、83例肝硬化、53例乙型肝炎及89例其他非肝脏疾病患者血清AFP水平,采用多种指标评价5.6~500 IU/mL(共10个浓度)AFP阈值对PHC的诊断价值。结果 AFP阳性诊断阈值100IU/mL时诊断敏感度为50.5%、特异度为92.4%,两者之和最大,为1.429;诊断准确度最高,为72.7%;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为0.701,坐标点对应于曲线左上角位置。AFP>400 IU/mL时,其诊断敏感度较低(39.5%),具有较高的阳性似然比(14.63)和较高的诊断优势比(23.83),坐标点对应于曲线右上角位置。结论在新疆石河子地区,100 IU/mL是诊断PHC的AFP最佳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癌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