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烤箱制备新疆馕的品质与挥发性物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程赞 毛红艳 +4 位作者 赵晓燕 于明 刘红开 张晓伟 王萌 《粮油食品科技》 CAS 2022年第6期80-87,共8页
针对传统工艺制备新疆馕的不足之处,采用烤箱方式制备馕,并对自制馕和5种市售馕的氨基酸成分、风味物质和红外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共有17种氨基酸,其中自制馕的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市售的馕,且市售馕之间也存在差异(P<0... 针对传统工艺制备新疆馕的不足之处,采用烤箱方式制备馕,并对自制馕和5种市售馕的氨基酸成分、风味物质和红外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共有17种氨基酸,其中自制馕的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市售的馕,且市售馕之间也存在差异(P<0.05);自制馕和市售馕中共有18种风味物质,与市售馕相比,酮类、酯类和有机酸化合物在自制馕中未发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分析显示自制馕中部分基本官能团特征峰的强度略低于市售馕,且峰位置没有变化,自制馕与市售馕之间的二级结构均以β-折叠和β-转角含量为主,但二级结构的百分含量有所差异,从而馕的品质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馕 烤箱 氨基酸 气质联用色谱 FTIR 风味物质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大豆7S和11S球蛋白的结构和热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任祥瑞 于明 +5 位作者 程赞 孙雪 毛红艳 赵晓燕 刘红开 张晓伟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5-212,共8页
大豆蛋白的主要组分是β-伴大豆球蛋白(7S)和大豆球蛋白(11S),加工方法不同将会对其结构与热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差... 大豆蛋白的主要组分是β-伴大豆球蛋白(7S)和大豆球蛋白(11S),加工方法不同将会对其结构与热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差示热量扫描仪(DSC)等方法对比研究了等电点沉淀法和等电点沉淀结合含促溶剂的反胶束法制备的大豆7S和11S球蛋白结构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SEM图像显示2种提取方法制备的7S和11S球蛋白的整体微观结构及蛋白表面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XRD检测发现2种方法制备的球蛋白骨架结构无显著差异(P>0.05),但含促溶剂的反胶束法可以修饰蛋白的无定形结构;FTIR分析发现含促溶剂的反胶束制备蛋白中β-转角含量较高,β-折叠含量较少;SDS-PAGE图谱显示含促溶剂的反胶束法更能保护蛋白分子的亚基结构,蛋白的纯度也更高;DSC结果展示含促溶剂的反胶束法制备的7S和11S球蛋白的热变性温度显著高于等电点沉淀法(P<0.05)。以上结果表明,等电点沉淀结合含促溶剂的反胶束法改变了7S和11S球蛋白结构和热稳定性,提取效果总体优于等电点沉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S球蛋白 11S球蛋白 反胶束 促溶剂 蛋白结构 热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不同添加物对馕饼中丙烯酰胺生成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任祥瑞 毛红艳 +3 位作者 赵晓燕 于明 张晓伟 刘红开 《食品工业》 CAS 2022年第7期73-77,共5页
该试验以新疆馕饼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各种添加物与不同添加量对馕中丙烯酰胺生成量的影响。结果得出:馕中丙烯酰胺的生成量伴着添加熟芝麻粉和脱脂核桃粉量的增加先降低后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奶粉和大豆全粉可以... 该试验以新疆馕饼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各种添加物与不同添加量对馕中丙烯酰胺生成量的影响。结果得出:馕中丙烯酰胺的生成量伴着添加熟芝麻粉和脱脂核桃粉量的增加先降低后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奶粉和大豆全粉可以显著地控制丙烯酰胺的含量(P<0.05),其含量随着这些添加物含量的增加出现显著的降低趋势;检测市场上销售不同的馕饼,结果发现这些馕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存在差异,与实验室自制的馕相比,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馕饼 丙烯酰胺 添加物 控制
原文传递
加工方式对鹰嘴豆中淀粉结构和消化特性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程赞 毛红艳 +4 位作者 赵晓燕 于明 张晓伟 刘红开 王萌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5-242,共8页
以鹰嘴豆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的加工方式(蒸制和烘烤)和加工时间对鹰嘴豆中淀粉结构与消化特性的影响,为鹰嘴豆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采用差示量热扫描(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等方法分析... 以鹰嘴豆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的加工方式(蒸制和烘烤)和加工时间对鹰嘴豆中淀粉结构与消化特性的影响,为鹰嘴豆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采用差示量热扫描(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加工方式的鹰嘴豆中淀粉结构、热力学性质和消化特性。DSC数据表明:蒸制处理下,鹰嘴豆中淀粉糊化温度降低14%~25%,而烘烤处理下其糊化温度升高5%~13%,其热焓值分别下降约5%和4%;FTIR结果证明,烘烤对样品中化学基团没有破坏,而蒸制时,对淀粉的结构具有破坏作用,其结晶度逐渐降低;XRD图谱展示,随着热处理时间增加,其淀粉的结晶度均有下降;SEM图像显示蒸制对淀粉表面结构的破坏更严重。在模拟体外消化中,发现蒸制50 min消化所产生的还原糖含量最高为89.3 mg,烘烤30 min消化产生的还原糖含量最低为26.9 mg,因此蒸制处理下淀粉的水解程度比烘烤处理的高。蒸制对鹰嘴豆中淀粉颗粒、晶体结构以及糊化程度的影响较大,且消化后产生的还原糖含量整体高于烘烤处理的样品,为针对其不同用途选择合理的烹饪方式和加工时间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 加工方式 淀粉结构 消化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