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萘洛尔治疗新疆地区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的应对 被引量:1
1
作者 凌彬 尹小朋 +3 位作者 张静 刘慧 龚忠诚 林兆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8-711,714,共5页
目的:探讨普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肿瘤外科接受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50例患儿,年龄1~18个月,服药剂量:2mg·kg-1·... 目的:探讨普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肿瘤外科接受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50例患儿,年龄1~18个月,服药剂量:2mg·kg-1·d-1。连续服用12个月,服药后定期复诊,动态评估患儿血管瘤体大小、质地、颜色、及不良反应。采用Achauer疗效评定法及彩色多普勒B超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定期复查其血糖、血压、肝肾功能等并对发生的不良反应积极应对。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12个月后Ⅰ级(差)4例;Ⅱ级(中)17例;Ⅲ级(好)18例;Ⅳ级(优)11例。不同性别、民族、瘤体部位与治疗效果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不同血管瘤分型(浅表型、混合型、深部型)与治疗效果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16例患者治疗后出现不同类型并发症。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有效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或暂时停药,其可作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临床一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普萘洛尔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淋巴瘤患者HIF-1α及CD44v6的表达与侵袭转移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胡露露 刘慧 +7 位作者 张晋 龚忠诚 凌彬 克热木.阿巴斯 尹小朋 王冰 邵博 林兆全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1841-1844,共4页
目的:检测口腔颌面部淋巴瘤患者的HIF-1α、CD44v6的表达,分析其与淋巴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例口腔颌面部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试验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液中HIF-1α、CD44v6含量,瘤体组织中HIF-1α、CD44V6... 目的:检测口腔颌面部淋巴瘤患者的HIF-1α、CD44v6的表达,分析其与淋巴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例口腔颌面部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试验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液中HIF-1α、CD44v6含量,瘤体组织中HIF-1α、CD44V6的表达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对其与侵袭转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选取20例同期在接受治疗的头颈部淋巴结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试验组血清中HIF-1α、CD44v6较对照组升高;试验组组织中HIF-1α阳性率达85%,CD44v6阳性率为70%,较对照组升高;HIF-1α、CD44v6水平与临床分期、局部淋巴结侵袭、远处脏器转移、LDH水平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颌面部淋巴瘤患者血清及组织中HIF-1α、CD44v6高度表达,二者的水平与临床分期、局部淋巴结侵袭、远处脏器转移、LDH水平有关,且临床分期晚、局部淋巴结侵袭、远处脏器转移,LDH水平越高,HIF-1α、CD44V6水平升高越明显,对肿瘤的局部侵袭及远处转移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淋巴瘤 HIF-1Α CD44V6
下载PDF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接触式共培养构建软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邵博 胡露露 +10 位作者 龚忠诚 杨萌 宁晓婷 王玥 胡鑫 刘慧 克热木.阿巴斯 凌彬 尹小朋 高芸竹 林兆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4-558,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软骨细胞与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以1∶1比例接触式共培养,评价软骨细胞诱导干细胞在体外成软骨方向分化。方法:相同培养基体外培养大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扩增至第3代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第1代软骨细胞按1∶1比例混匀,... 目的:探讨大鼠软骨细胞与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以1∶1比例接触式共培养,评价软骨细胞诱导干细胞在体外成软骨方向分化。方法:相同培养基体外培养大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扩增至第3代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第1代软骨细胞按1∶1比例混匀,以1×106/mL为终浓度的微团体外培养作为实验组,以相同终浓度细胞数的软骨细胞和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对照组,每组各接种6组。各组标本于体外培养21d后,通过形态学观察,组织学染色,RT-PCR检测产物等方法对其新生软骨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体外培养21d后,形成微团似软骨样组织,质地较韧,乳白色。免疫组化法进行Ⅱ型胶原鉴定,基质能被Ⅱ型胶原染色。RT-PCR结果显示诱导后的微团表达软骨特异性基因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结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通过接触式共培养形成较成熟的软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细胞 共培养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软骨上清液与转化生长因子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邵博 贺多敏 +3 位作者 龚忠诚 王玥 杨萌 林兆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3-357,共5页
目的:对比使用软骨上清液和转化生长因子两种方法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方法:分别采用消化法获取SD大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体外扩增。实验组一:通过软骨细胞上清液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实验组... 目的:对比使用软骨上清液和转化生长因子两种方法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方法:分别采用消化法获取SD大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体外扩增。实验组一:通过软骨细胞上清液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实验组二:通过软骨诱导液(TGF-β1,ITS+Premix,2-磷酸抗坏血酸等)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培养21d后通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生物学特性,RT-PCR检测诱导后产物Ⅱ型胶原RNA含量。结果:2种诱导方法均能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细胞方向分化。在形态学可见2组诱导后产物成软骨样结构,呈乳白色,质地韧。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基质能被Ⅱ型胶原染色,细胞染色呈现棕黄色。RT-PCR结果显示诱导后的微团表达软骨特异性基因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结论:两组实验组均能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对比两种实验方法,使用上清液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清液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 细胞微环境 组织工程
下载PDF
水溶性石墨烯转染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玥 邵博 +5 位作者 龚忠诚 杨萌 胡鑫 刘慧 胡露露 王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究水溶性石墨烯转染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的效果及各组间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差别比较。方法:将传代培养到第3代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细胞培养基内加入浓度为25mol/mL的水溶性石墨烯在37℃的条件下培养24h,对... 目的:探究水溶性石墨烯转染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的效果及各组间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差别比较。方法:将传代培养到第3代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细胞培养基内加入浓度为25mol/mL的水溶性石墨烯在37℃的条件下培养24h,对照组用普通培养基培养37℃24h,405nm激发波长下的激光共聚胶显微镜下观察石墨烯是否成功转染滑膜干细胞。各组间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差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细胞培养24h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细胞质可见发光的荧光点,细胞核的光强度较弱。各组克隆形成率均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石墨烯容易渗透到细胞质但没有进入细胞核,可以猜测石墨烯在进入活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后没有发生遗传的中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干细胞 石墨烯 组织工程 细胞克隆
下载PDF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移植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 被引量:8
6
作者 胡鑫 尹小朋 +8 位作者 龚忠诚 邵博 凌彬 刘慧 克热木.阿巴斯 王冰 胡露露 王玥 林兆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08-1413,共6页
背景:膝关节软骨损伤后修复较困难。有研究发现将关节软骨细胞和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混合培养接种于壳聚糖支架材料中,均可以形成软骨基质。目的:观察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对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情况... 背景:膝关节软骨损伤后修复较困难。有研究发现将关节软骨细胞和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混合培养接种于壳聚糖支架材料中,均可以形成软骨基质。目的:观察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对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情况。方法:将大鼠膝关节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及软骨细胞按1∶2比例共培养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中,将此复合材料移植于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大鼠膝关节缺损处进行修复。结果与结论:(1)组织学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番红O染色显示,植入后4,8,12周,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逐渐增多;(2)软骨样组织标记物Ⅱ型胶原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移植后4,8,12周,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细胞及细胞基质可见Ⅱ型胶原阳性表达。(3)结果证实,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混合培养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中,在体内环境下能够形成软骨样组织,有利于损伤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软骨细胞 滑膜 干细胞 移植 干细胞移植 软骨组织工程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 共培养技术 Ⅱ型胶原 蛋白聚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三维环境下软骨细胞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样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8
7
作者 杨萌 邵博 +10 位作者 龚忠诚 宁晓婷 刘慧 克热木·阿巴斯 凌彬 尹小朋 王冰 胡露露 王玥 胡鑫 林兆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44-1550,共7页
背景:体外环境下软骨细胞与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能够使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关于体内环境下细胞共培养诱导干细胞分化的研究很少。目的:拟将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植入大鼠背部皮下,了解细... 背景:体外环境下软骨细胞与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能够使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关于体内环境下细胞共培养诱导干细胞分化的研究很少。目的:拟将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植入大鼠背部皮下,了解细胞复合支架在体内向软骨分化的情况。方法:取SD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及软骨组织,用酶消化法获得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及软骨细胞分别进行培养。实验设单纯软骨细胞组,单纯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为1︰2组,无细胞材料组,取第3代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及第2代软骨细胞培养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中移植于SD大鼠皮下,4,8周时取材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结论:植入4,8周后,细胞支架材料保持圆盘状,单纯软骨细胞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为1︰2组可见细胞及细胞基质Ⅱ型胶原阳性表达,单纯软骨细胞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为1︰2组蛋白聚糖阳性表达,结果表明两种细胞混合培养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中,在体内环境下能够形成软骨样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 间质干细胞 软骨细胞 共同培养技术 胶原Ⅱ型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软骨组织工程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 共培养技术 Ⅱ型胶原 蛋白聚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大鼠来源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软骨分化 被引量:7
8
作者 邵博 龚忠诚 +8 位作者 刘慧 凌彬 克热木·阿巴斯 尹小朋 胡露露 王冰 宁晓婷 杨萌 林兆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5期2338-2344,共7页
背景:相比其他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有着较强的成软骨特性和克隆能力,因此将是软骨组织工程中最有前景的种子细胞之一。目的:培养及体外扩增SD大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鉴定其多向分化潜能及在添加生长因子后三维立体... 背景:相比其他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有着较强的成软骨特性和克隆能力,因此将是软骨组织工程中最有前景的种子细胞之一。目的:培养及体外扩增SD大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鉴定其多向分化潜能及在添加生长因子后三维立体培养条件下的成软骨能力。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SD大鼠滑膜组织,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大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取第3代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吉姆萨、生长曲线测定、成脂诱导、成骨诱导和三维条件下成软骨诱导,成软骨诱导21 d后通过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对成软骨诱导后产物进行检测。结果与结论:获取的大鼠滑膜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呈成纤维样形态,并维持着多向分化的能力。使用生长因子诱导软骨细胞21 d后,可见软骨样组织,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可以在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后被检测到。RT-PCR检测结果显示软骨诱导分化后细胞中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mRNA呈阳性表达。提示大鼠来源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成软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软骨组织工程 干细胞 分化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 成脂 成软骨 生长因子 三维培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软骨细胞上清液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微团培养成软骨 被引量:4
9
作者 邵博 龚忠诚 +7 位作者 刘慧 凌彬 克热木 尹小朋 胡露露 王冰 宁晓婷 林兆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00-105,共6页
背景: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有望成为软骨组织工程中治疗软骨缺损的种子细胞,在其向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合适的生长因子起了重要作用。目的:利用富含生长因子的软骨细胞上清液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 背景: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有望成为软骨组织工程中治疗软骨缺损的种子细胞,在其向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合适的生长因子起了重要作用。目的:利用富含生长因子的软骨细胞上清液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并对其鉴定。方法:采用消化法分别获得SD大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收集软骨细胞上清液离心、过滤冻存备用。培养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至第3代后离心成微团,并用软骨细胞上清液进行成软骨诱导分化,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检测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使用软骨细胞上清液成软骨诱导21 d后,微团可见似软骨样组织。免疫组化法进行Ⅱ型胶原鉴定,基质能被Ⅱ型胶原染色,细胞染色呈现棕黄色。RT-PCR结果显示诱导后的微团表达软骨特异性基因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证实软骨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可以诱导大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诱导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形成 软骨细胞 可溶性因子 生长因子 种子细胞 三维培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血管瘤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及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凌彬 陈曼丽 +3 位作者 刘洁 尹小朋 林兆全 龚忠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1-445,共5页
目的对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血清及尿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EGFL7)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方法选择30例婴幼儿增殖期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口服普萘洛尔治疗4-8个... 目的对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血清及尿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EGFL7)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方法选择30例婴幼儿增殖期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口服普萘洛尔治疗4-8个月,口服剂量为每天0.5-2 mg·kg^-1。采用B超测量治疗前后瘤体的半径,采用Achauer疗效评定法进行临床疗效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血清及尿液中VEGF-A和EGFL7水平。结果治疗效果评价:2例优,11例好,14例中等,3例差。治疗前血清VEGF-A水平最高(335.692 pg·mL^-1±136.146 pg·mL^-1),治疗后4周(264.853 pg·mL^-1±122.120 pg·mL^-1)和治疗后12周(211.345 pg·mL^-1±104.035 pg·mL^-1)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后4、12周血清VEGF-A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尿液VEGF-A水平最高(76.234 pg·mL^-1±24.169 pg·mL^-1),治疗后4周(56.454 pg·mL^-1±16.111 pg·mL^-1)和治疗后12周(34.728 pg·mL^-1±12.656 pg·mL^-1)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后4、12周尿液VEGF-A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和尿液中EGFL7的表达趋势与VEGF-A一致。结论普萘洛尔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普萘洛尔能降低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外周血清和尿液中VEGF-A和EGFL7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
下载PDF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三维条件下混合培养向软骨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宁晓婷 邵博 +7 位作者 龚忠诚 刘慧 凌彬 克热木·阿巴斯 林兆全 杨萌 尹小朋 胡露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4期5434-5440,共7页
背景:软骨细胞通过自分泌及旁分泌的作用可以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提供所需的生长因子及微环境,三维条件下更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增殖与分化。目的:观察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混合培养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中向... 背景:软骨细胞通过自分泌及旁分泌的作用可以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提供所需的生长因子及微环境,三维条件下更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增殖与分化。目的:观察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混合培养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中向成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取SD大鼠滑膜组织及软骨组织,用酶消化法获得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及软骨细胞分别进行培养。取第3代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及第2代软骨细胞,将二者以1∶2的比例混合培养负载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21 d,进行激光共聚焦扫描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结论:培养72 h后,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于支架材料表面,并可见细胞分泌大量基质成分。培养21 d后,激光共聚焦扫描可见细胞在支架表面分布均匀,逐层扫描后细胞逐渐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见基质能被Ⅱ型胶原染色,细胞染色呈现棕黄色。结果表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提供三维生长空间,利用软骨细胞分泌生长因子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软骨生物材料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细胞 混合培养 生长因子 软骨形成 壳聚糖 Ⅰ型胶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钛板植入治疗双侧颞下颌关节习惯性脱位 被引量:5
12
作者 凌彬 克热木.阿巴斯 +3 位作者 刘慧 尹小朋 林兆全 龚忠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小型钛板植入治疗双侧颞下颌关节习惯性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2月~2011年6月对12位双侧颞下颌关节习惯性脱位患者采用2.0系列"Y"型钛板及长6mm钛钉植入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前脱位频率、术前术后最大开口度(Max... 目的:探讨小型钛板植入治疗双侧颞下颌关节习惯性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2月~2011年6月对12位双侧颞下颌关节习惯性脱位患者采用2.0系列"Y"型钛板及长6mm钛钉植入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前脱位频率、术前术后最大开口度(Maximal interincisor opening,MIO)、关节疼痛指数(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复发情况及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术后平均MIO(41.33±5.16)mm(32~48mm)较术前(47.75±5.13)mm(40~55mm)明显减小(P<0.05)。术后颞下颌关节疼痛指数VAS为0.92±0.90较术前4.08±1.78明显减低(P<0.05)。术后患者均无面神经损伤表现。2例患者随访过程中出现钛板断裂及颞下颌关节脱位复发。结论:使用钛板治疗双侧习惯性颞下颌关节脱位,能够改善关节功能,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习惯性脱位 钛板
下载PDF
探讨MTHFR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人群唇腭裂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奕杉 凌彬 +3 位作者 刘涛 杨利 别力克孜.卡德尔 龚忠诚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1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与新疆地区部分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试验组为新疆地区NSCL/P患儿44例(维吾尔族12例,汉族32例);对照组为非唇腭裂患儿62例(维吾...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与新疆地区部分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试验组为新疆地区NSCL/P患儿44例(维吾尔族12例,汉族32例);对照组为非唇腭裂患儿62例(维吾尔族26例,汉族36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新疆地区汉族NSCL/P的MTHFR C677T和A1298C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χ2=0.30,P>0.05);维吾尔族NSCL/P的MTHFR C677T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05),而MTHFR A1298C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数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P<0.01)。结论新疆地区汉族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位点多态性可能与NSCL/P的发生无关;维吾尔族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与NSCL/P的发生可能无关,而A1298C位点多态性与NSCL/P的发生相关,可能是NSCL/P发病的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多态性 单核苷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原文传递
腮腺区良性肿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勖成 龚忠诚 +3 位作者 林兆全 凌彬 尹小朋 邵博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59-263,共5页
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搜集并整理我院2010—2015年手术治疗的21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分析一般资料、手术治疗中不同因素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χ~... 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搜集并整理我院2010—2015年手术治疗的21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分析一般资料、手术治疗中不同因素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 :术后积涎或涎瘘、面神经功能障碍及Frey综合征的发生与手术治疗中不同因素(手术切口、术中是否缝扎腺体残端、面神经解剖方式、手术切除范围及是否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等)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N"形切口在解剖形态上不利于术后常规引流渗出液,需配合负压引流管,以减少术后积涎的发生。缝扎腺体残端能有效避免术后积涎及涎瘘的发生。顺行法解剖面神经及腮腺肿瘤区域性切除能加快手术速度,减少面神经的解剖量及暴露时间,从而减轻术后面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胸锁乳突肌瓣的转移修复能很好避免术后Frey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良性肿瘤 并发症
下载PDF
腭裂松弛切口不同处理方法的临床观察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慧 龚忠诚 +4 位作者 扈梅 凌彬 克热木·阿巴司 尹小朋 林兆全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1297-1300,共4页
目的比较腭裂修复术后不同方式处理松弛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32例腭裂患者的相关临床病例资料。按照松弛切口的不同处理方式,将纳入病例分为3组:碘仿纱条组... 目的比较腭裂修复术后不同方式处理松弛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32例腭裂患者的相关临床病例资料。按照松弛切口的不同处理方式,将纳入病例分为3组:碘仿纱条组(57例)、止血纱布组(39例)及无填塞组(36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发热、创面出血、穿孔及复裂、创面感染及愈合情况,恶心、进食及口腔卫生情况等。结果 3组患者术后第1天发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碘仿纱条组患者术后第3、5、7天发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术后24h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碘仿纱条组24h后出血发生率较其他两组偏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仿纱条组术后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率较其他两组高(P<0.05);碘仿纱条组愈合明显较其他两组慢(P<0.05);3组术后穿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创面感染及复裂。结论松弛切口无填塞法或填塞可吸收性止血纱布法疗效理想,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腭成形术 松弛切口 碘仿纱条
下载PDF
颌面部骨折治疗失败后二期治疗探讨:附51例报告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岳森 郭治辰 +2 位作者 龚忠诚 李宏 姜德奇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7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颌面部骨折治疗失败后的二期治疗原则和方法。方法对一期治疗失败的颌面部骨折5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于外院首次治疗失败或不理想而转我院,就诊原因:术后感染20例,咬合关系紊乱14例,张口受限11例,颜面畸形6例... 目的探讨颌面部骨折治疗失败后的二期治疗原则和方法。方法对一期治疗失败的颌面部骨折5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于外院首次治疗失败或不理想而转我院,就诊原因:术后感染20例,咬合关系紊乱14例,张口受限11例,颜面畸形6例。二期治疗39例拆除原固定钛板,其中21例重新行钛板坚固内固定;12例陈旧性错位愈合骨折行正颌外科矫正治疗。31例术后行颌间弹性牵引2~3周,配合正畸、调合治疗,并行张口锻炼。51例术后骨断端均愈合良好,其中47例术后咬合关系、咀嚼功能均恢复满意,面形对称;4例咬合关系基本满意,需进一步行颜面畸形矫治;4例咬合关系欠佳,需继续辅以正畸或调合治疗。术后随访49例,5例术后3个月中度张口受限;7例伴发神经损伤,术后3~6个月症状逐渐消失。结论拆除原固定钛板或重行坚固内固定可解决颌面部骨折术后相关并发症,正颌外科手术在陈旧性错位愈合骨折矫治中的效果肯定,复杂的上下颌多发骨折术后并发症需多次手术方可达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折 治疗失败 二期治疗
下载PDF
颌骨骨折治疗失败48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岳森 克热木.阿巴司 +1 位作者 龚忠诚 刘慧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3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特点并分析一期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在外院一期治疗失败的颌骨骨折4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一期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本组一期治疗后发生术后感染18例,咬合关系紊乱13例,...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特点并分析一期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在外院一期治疗失败的颌骨骨折4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一期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本组一期治疗后发生术后感染18例,咬合关系紊乱13例,开口受限11例,颜面畸形6例,神经损伤6例。分析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1首诊医师非颌面外科医师,术前评估不足,手术操作不当,复位不准确;2固定材料、方法及位置选择不当,不适当的应力集中;3忽视术后颌间牵引;4患者依从性差;5术后感染,护理不当。结论临床应掌握颌面部骨折的治疗原则及正确方法,选择内固定材料、方法及部位要得当,不可过分依赖内固定而忽视必要的颌间牵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折 治疗失败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前后EGFL7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洁 凌彬 +7 位作者 张静 尹小朋 克热木.阿巴斯 扈梅 刘慧 胡露露 龚忠诚 林兆全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研究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EGFlike domain 7,EGFL7)在血清、尿液中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患者服药前以及服药后4、12周血清及尿液中EGFL7的水平,分析... 目的:研究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EGFlike domain 7,EGFL7)在血清、尿液中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患者服药前以及服药后4、12周血清及尿液中EGFL7的水平,分析其与疗效的关系。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Ridit检验和F检验。结果:2例效果为优(17%),11例为好(46%),14例为良(29%),3例效果差(9%)。治疗前血清EGFL7水平最高(20.62±12.011)μg/mL,服药后4周(13.488±9.826)μg/mL和服药后12周(3.811±2.154)μg/mL,EGFL7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前尿液EGFL7水平最高(13.373±0.621)μg/mL,服药后4周(9.584±0.659)μg/mL和服药后12周(2.358±0.597)μg/mL,EGFL7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血清中EGFL7治疗前与治疗后12周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4周与12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尿液中EGFL7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有效,可能是与降低患者血清及尿液EGFL7分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 普萘洛尔 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
下载PDF
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两种切除术式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魁 龚忠诚 +4 位作者 刘慧 克热木.阿巴斯 凌彬 扈梅 林兆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对腮腺行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的手术疗效经进行系统评估。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0年我科诊治的128例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患者,其中60例患者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的为A组,68例患者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的为B组,比较两... 目的:对腮腺行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的手术疗效经进行系统评估。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0年我科诊治的128例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患者,其中60例患者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的为A组,68例患者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的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从而判定手术疗效以及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与B组相比,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A组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腮腺部分切除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优于浅叶切除术。目前可作为治疗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浅叶多形性腺瘤 部分切除术 腮腺浅叶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14及RECK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初发、复发及恶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20
作者 阿依努尔.艾比布拉 尹小朋 +8 位作者 龚忠诚 刘慧 凌彬 克热木.阿巴斯 胡露露 宁晓婷 杨萌 陈青立 林兆全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40-46,共7页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14(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4,MMP-14)和RECK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初发患者、复发患者及进一步恶变患者组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14(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4,MMP-14)和RECK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初发患者、复发患者及进一步恶变患者组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肿瘤外科2004年至2014涎腺PA手术标本50例,其中初发36例,恶变7例,复发7例和10例正常腮腺组织(10例均来自腮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ECK、MMP-2和MMP-14在各组标本中的表达,并采用半定量方法进行计量。对RECK与MMP-2及MMP-14在各组中的表达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MP-2在正常组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恶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与恶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CK与MMP-2和MMP-14在各个组的表达都呈负相关(r=-0.887,P<0.05;r=-0.798,P<0.05)。结论:临床上,在涎腺PA恶变,复发组织同时对RECK与MMP-2的进行检测分析其有重要意义,这对于判别肿瘤侵蚀性和预后指标是极有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多形性腺瘤 MMP-2 MMP-14 RECK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