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地区656例儿童颌面部创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努尔麦麦提·图尔迪 帕提姑丽·吾斯曼 +3 位作者 古丽 地力努尔·克然木 余爽 王玲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新疆地区656例儿童颌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新疆地区2012年1月~2020年12月各地医院住院治疗的0~18岁儿童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对病例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创伤部位,病因、创伤季度、全身合并伤...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新疆地区656例儿童颌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新疆地区2012年1月~2020年12月各地医院住院治疗的0~18岁儿童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对病例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创伤部位,病因、创伤季度、全身合并伤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9.8±5.8)岁,男468例,女188例,男女比为2.5:1。其中428例为颌面部骨折患者,228例为软组织损伤。骨折好发年龄段为恒牙列组(13~18岁)占43%,最常见病因为交通伤占39%,最好发的季节为夏季占35%,最常见的骨折部位为颏部。结论:儿童颌面部创伤发病率与年龄、性别、创伤病因以及季节有关。恒牙列组患者骨折发病率最高,交通伤是最主要的创伤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颌面创伤 颌面骨折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3种不同时期的牙槽窝行自体牙移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热依沙·阿布都克依木 姜春雁 +3 位作者 艾力麦尔丹·艾尼瓦尔 李云逸 阿地力·莫明 王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拔牙后即刻、早期或延迟3个不同时间行自体牙移植疗效评价。方法:选择2019年6~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门诊且后牙缺失患者,共64例,并将其通过缺牙时间进行分组,分别为:新鲜牙槽窝组22例、早期牙槽窝... 目的:对比研究拔牙后即刻、早期或延迟3个不同时间行自体牙移植疗效评价。方法:选择2019年6~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门诊且后牙缺失患者,共64例,并将其通过缺牙时间进行分组,分别为:新鲜牙槽窝组22例、早期牙槽窝组21例、人工牙槽窝组21例。3组分别进行自体牙移植,术中记录供牙离体时间和拟合次数,术后1、3、6、9、12个月对其进行疗效复查、包括临床专科检查、拍摄牙片,评价移植牙牙周情况、牙根愈合和牙根吸收情况。结果:移植术后12个月3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鲜牙槽窝和早期牙槽窝在牙根愈合方面均优于人工牙槽窝(P<0.05);植入人工牙槽窝的移植牙牙根吸收接近一半,与早期牙槽窝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与新鲜牙槽窝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术中指标(供牙离体时间、供牙拟合次数)、PD、AL、患者满意度,3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鲜牙槽窝、早期牙槽窝和人工牙槽窝行牙移植均能获得较高成功率,疗效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牙槽窝 早期牙槽窝 人工牙槽窝 牙移植
下载PDF
数字化定位导板在完全骨埋伏牙拔除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汝悦 刘国良 王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08-1114,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设计的数字化定位导板在完全骨埋伏牙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6例2020... 目的:探讨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设计的数字化定位导板在完全骨埋伏牙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6例2020年1~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应用数字化定位导板拔除完全骨埋伏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例,女性21例,共36颗完全骨埋伏牙,分别记录定位埋伏牙时间、手术时间、开窗面积、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应用数字化定位导板平均定位埋伏牙时间为(1.85±0.64)min,平均手术时间为(24.15±2.88)min,术中平均开窗面积为(63.81±8.69)mm^(2),平均出血量为(8.87±1.89)mL。均未出现定位偏差、邻牙损伤等术中并发症及张口受限及神经、血管损伤的情况。其中1例患者拔除术后出现与上颌窦交通(鼓腮漏气)的情况,1例患者术后3 d出现拔牙创口感染的情况。结论:利用数字化定位导板在微创拔除完全骨埋伏牙中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快速精准定位埋伏牙,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且有效减少额外骨组织、邻牙牙根及邻近神经血管的损伤,减轻患者术后反应,且符合"微创、精确"的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导板 完全骨埋伏牙 锥形束CT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 3D打印技术
下载PDF
不同方法及生物材料在位点保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地力努尔·克然木艾力麦尔旦·艾 尼瓦尔尼加提·努尔穆罕默德 王玲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49-152,共4页
拔牙窝的自然愈合会导致牙槽骨体积的损失,从而影响种植方案的选择、远期种植疗效以及美学修复效果。因此,种植修复的关键在于如何保存拔牙位点牙槽骨的骨量。位点保存技术是一种减缓拔牙后牙槽嵴吸收及周围软组织萎缩的技术。本文就位... 拔牙窝的自然愈合会导致牙槽骨体积的损失,从而影响种植方案的选择、远期种植疗效以及美学修复效果。因此,种植修复的关键在于如何保存拔牙位点牙槽骨的骨量。位点保存技术是一种减缓拔牙后牙槽嵴吸收及周围软组织萎缩的技术。本文就位点保存方法及生物材料的最新应用进行相关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愈合 牙槽骨 美学修复 位点保存 种植修复 拔牙窝 牙槽嵴吸收 拔牙位点
下载PDF
基于CBCT的3D打印技术联合计算机辅助设计用于自体牙移植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国良 李云逸 +2 位作者 古丽·吾肉孜 帕提姑丽·吾斯曼 王玲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667-671,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3D打印技术联合计算机辅助设计用于自体牙移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6例2018年1月~2019年8月期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外科门诊行自体牙移植患者为研... 目的:评价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3D打印技术联合计算机辅助设计用于自体牙移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6例2018年1月~2019年8月期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外科门诊行自体牙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年龄、性别、受牙患病或缺失情况、供牙与受区的关系、手术类型、供牙离体时间、牙模型预备时间、供牙牙根表面与牙槽窝的距离、供牙试植次数、固定方式、术后根管治疗及随访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供牙全部为上下颌第三磨牙,其中牙根完全发育45例,未完全发育11例;受区残根15例,残冠22例,牙折14例,长期缺失5例。即刻移植38例,择期移植18例。3D打印模型预备平均时间(11.57±5.62)min;牙槽窝预备平均时间(17.84±6.51)min;供牙离体平均时间(6.26±3.19)min。牙根表面与牙槽窝之间平均距离:近中颈部(0.82±0.27)mm,近中根尖(0.78±0.26)mm,远中颈部(0.86±0.33)mm,远中根尖(0.84±0.29)mm。供牙试植平均次数(2.85±1.26)次。除失访3例外,累计完成随访53例,其中随访时间6个月成功率95.2%,存留率100%;随访时间12个月,成功率96.9%,存留率100%。结论:通过3D打印技术联合计算机辅助设计用于自体牙移植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且高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牙移植 3D打印 锥形束CT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