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医学教学中感染性疾病诊、治、防新思路初探
1
作者 孙丽华 邓泽润 +2 位作者 郑嵘炅 唐莉 林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5期194-198,共5页
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性感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病,近年来我国感染性疾病流行状况发生显著变化,临床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面临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治、防问题,而临床医学教学中尚未形成对感染性疾病诊治的系统性教学体系,医... 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性感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病,近年来我国感染性疾病流行状况发生显著变化,临床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面临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治、防问题,而临床医学教学中尚未形成对感染性疾病诊治的系统性教学体系,医学生以及住培、专培医生对感染病的学习分散、全科性弱、系统化弱,同时感染病教学时数受限,医学生难以建立全面、系统的感染病诊、治、防思路,文章基于临床实践和教学实践探索建立了感染病诊、治、防新思路,并应用于医学生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所有感染病的普遍规律,为提高医学生、住培、专培医生规范化诊治防感染病的综合能力、建立有效的临床思维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临床思维 临床医学 医学教学 诊治思路 医学培养
下载PDF
新疆地区丁型肝炎的流行概况
2
作者 郑嵘炅 鲁晓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6-770,共5页
丁型肝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HDV感染率在不同地区中的差异较大,基因型也各不相同,慢性HBV感染者重叠感染HDV可加速疾病进展,但丁型肝炎在很大程度上并未被予以重视。新疆地区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域,然而关于丁型肝炎的研究比较缺乏... 丁型肝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HDV感染率在不同地区中的差异较大,基因型也各不相同,慢性HBV感染者重叠感染HDV可加速疾病进展,但丁型肝炎在很大程度上并未被予以重视。新疆地区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域,然而关于丁型肝炎的研究比较缺乏。本文讨论HDV感染在新疆地区的流行概况,对新疆地区HDV感染率、不同民族之间的H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周边毗邻国家HDV的感染现状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新疆地区开展H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 流行病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下载PDF
依据疾病谱进行传染病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探讨
3
作者 郑嵘炅 毛雨婷 +1 位作者 韩丹 孙丽华 《新疆医学》 2023年第6期763-766,共4页
传染病学一直以来都是是医学本科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传染病性疾病自身的演变规律,近些年来,一些经典传染病的发病率的回升、复燃,以及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需要培养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医学人才,提高我国应对和防治新发传染病的能... 传染病学一直以来都是是医学本科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传染病性疾病自身的演变规律,近些年来,一些经典传染病的发病率的回升、复燃,以及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需要培养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医学人才,提高我国应对和防治新发传染病的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1]。传染病学与其他内科学不同之处在于,是一门知识随着疾病谱不断更新的一门学科,知识体系需要根据疾病谱与时俱进,同时传染病学系统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传染病 传染病学 传染病教学 疾病谱 医学人才 经典传染病 医学本科生教育 思路与探讨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调节大鼠肝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嵘炅 邓泽润 +1 位作者 韩丹 孙丽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释放大量外泌体,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具体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所携带的miR-21-5p对大鼠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大...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释放大量外泌体,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具体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所携带的miR-21-5p对大鼠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miR-21-5p NC或miR-21-5p inhibitor转染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命名为(BMSCs+miR-21-5p NC)-Exos,(BMSCs+miR-21-5p inhibitor)-Exos,将外泌体与BRL大鼠肝细胞共培养,观察抑制miR-21-5p表达后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外泌体中miR-21-5p和PIK3R1之间的靶向关系;TUNEL检测外泌体中miR-21-5p直接靶向PIK3R1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BRL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证实,PI3KR1野生型载体与miR-21-5p mimics共转染293T细胞时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低于PI3KR1突变型载体共转染组,表明miR-21-5p可靶向结合PIK3R1;②TUNEL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BMSCs+miR-21-5p NC)-Exos组,(BMSCs+miR-21-5p inhibitor)-Exos处理后BRL肝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与(BMSCs+miR-21-5p NC)-Exos组相比,加入AKT抑制剂LY294002之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③结果提示:外泌体可能通过miR-21-5p直接靶向PIK3R1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BRL大鼠肝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miR-21-5p 肝细胞 凋亡 PIK3R1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疗效及预后分析
5
作者 叶萌萌 邓泽润 张韬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2019年6月~2021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晚期HCC患者117例,其中联合治疗组65例接受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阿帕... 目的探讨应用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2019年6月~2021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晚期HCC患者117例,其中联合治疗组65例接受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另52例接受阿帕替尼治疗。根据mRECIST评价肿瘤治疗效果,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FS)及其影响因素,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PFS的因素。结果随访12月,联合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44.7%和66.2%,显著高于阿帕替尼治疗组的15.4%和42.3%(P<0.05);在治疗3个月末,联合治疗组血小板(PLT)计数为81.0(51.5,145.5)×10^(9)/L,显著低于单药治疗组[107.0(69.5,191.0)×10^(9)/L,P<0.05];联合治疗组PFS为10.6(95%CI:9.986~11.16)个月,显著长于阿帕替尼组的7.9(95%CI:6.84~8.944)个月(Log-rank=12.807,P<0.05);体力活动状态(PS)、Child-Pugh评分、CNLC分期、有无肝硬化、门脉癌栓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影响PFS的因素(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hild-Pugh B级(HR=2.379,P=0.021)和伴有门脉癌栓(HR=3.481,P=0.003)是影响中晚期HCC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ACE(HR=0.528,P=0.034)则是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应用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HCC患者能有效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时间。对于肿瘤负荷较大的患者,加用TACE联合治疗可以帮助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 阿帕替尼 治疗 晚期
下载PDF
新疆地区单中心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2
6
作者 郑嵘炅 唐努尔·塔拉甫 +3 位作者 邓泽润 韩丹 潘珂君 鲁晓擘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44-1049,共6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分析的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肝病中心自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住院的264例HBV感染患者,对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分析的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肝病中心自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住院的264例HBV感染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HDV Ag、抗-HDV IgM、抗-HDV IgG和HDV RNA检测,分别依据患者的临床类型、HBV病毒载量、HBsAg水平进行分组,分析HDV的感染状况。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前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配对秩和检验。结果HD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共36例(13.64%)阳性,HDV RNA检测共26例(9.85%)阳性。依据临床类型分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肝癌以及肝衰竭组患者中,HD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率分别为13.46%、12.43%和20.83%,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P=0.649);HDV RNA阳性率分别为11.54%、8.11%和20.83%,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15,P=0.134)。依据HBV病毒载量分组;病毒载量<20 IU/ml、20~2000 IU/ml和>2000 IU/ml组患者中,HD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率分别为17.15%、7.81%和6.67%,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846,P=0.089);HDV RNA阳性率分别为9.47%、10.94%和1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3,P=0.945)。依据HBsAg水平分组:HBsAg<0.05 IU/ml、0.05~250 IU/ml和>250 IU/ml组的患者中,HD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率分别为14.29%、16.67%和10.85%,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45,P=0.418);HDV RNA阳性率分别为4.76%、8.77%和11.63%,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1,P=0.543)。对HDV血清学标志物和/或HDV RNA阳性与阴性患者人群的临床结局、病程、HBV DNA、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志物、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新疆地区单中心HD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率为13.64%,HDV RNA阳性率为9.85%,在低病毒载量以及HBsAg低水平的HBV感染者中,仍有较高的HDV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358例发热待查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7
作者 韩丹 邓家玉 +4 位作者 孙丽华 沙尼亚·尼亚孜 邓泽润 姚磊 潘金良 《新疆医学》 2023年第4期438-441,共4页
目的 分析358例发热待查(FUO)患者临床特征,为发热待查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的358例发热待查患者,将病因分为感染性疾病(259例)、非感染性发热(76例)及诊断不明... 目的 分析358例发热待查(FUO)患者临床特征,为发热待查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的358例发热待查患者,将病因分为感染性疾病(259例)、非感染性发热(76例)及诊断不明(23例)3类,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非感染性疾病组的住院天数(16.21±11.74)较感染性疾病组(9.82±6.51)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性疾病中以细菌性感染212例(81.9%)最常见,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中布氏杆菌病9例(2.51%)、结核菌感染例41例(11.45%)。非感染性疾病中以未分型结缔组织病39例(51.3%)更为常见。结论 FUO患者在诊疗过程中要根据流行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等进行综合分析,以尽早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不明原因 感染 非感染
下载PDF
布鲁氏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8
作者 宋云林 鲁晓擘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428-432,共5页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较低,但有慢性进展倾向,如不及早明确诊断和治疗,严重者可导致残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布鲁氏菌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细菌培养周期较长及血清学诊断方法复杂,不易早期准确诊断。布鲁氏菌病的实验...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较低,但有慢性进展倾向,如不及早明确诊断和治疗,严重者可导致残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布鲁氏菌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细菌培养周期较长及血清学诊断方法复杂,不易早期准确诊断。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细菌培养(诊断金标准)、血清学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每种诊断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和适用性。本文就布鲁氏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实验室诊断 细菌培养 血清学 分子生物学
原文传递
生酮饮食联合高强度间歇训练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
9
作者 文艺霏 郑嵘炅 +1 位作者 刘华英 潘珂君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08-413,共6页
目的观察生酮饮食(KD)联合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肝病中心收治的NAFL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以1∶1比例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生酮饮食(KD)联合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肝病中心收治的NAFL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以1∶1比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HIIT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KD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肥胖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肥胖度、体脂率(Fat)]、糖代谢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代谢指标[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IL-8]、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c)、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肌肉量、骨质量水平。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BMI、WHR、肥胖度、Fat低于对照组(t/P=6.183/<0.001、4.224/<0.001、3.362/0.001、3.268/0.001),FINS、FPG、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t/P=2.888/0.005、2.983/0.004、2.459/0.016),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t/P=3.582/<0.001、3.416/<0.001、4.036/<0.001),血清hs-CRP、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t/P=3.109/0.002、3.862/<0.001、3.431/<0.001),血清SREBP-1c、RBP4水平低于对照组(t/P=5.248/<0.001、3.978/0.002);肌肉量高于对照组(t/P=2.613/0.010),干预前后2组骨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D联合HIIT对NAFL的干预效果更佳,可有效控制肥胖,降低体质量,同时对糖脂代谢、炎性因子及血清SREBP-1c、RBP4水平有良好调节作用,且不影响肌肉量、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生酮饮食 高强度间歇训练 糖脂代谢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新冠肺炎相关心肌损伤患者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
10
作者 潘金良 邓泽润 +2 位作者 姚磊 张淑芳 鲁晓擘 《新疆医学》 2023年第12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1月1日-2023年9月30日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肝病中心收...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1月1日-2023年9月30日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肝病中心收治的COVID-19患者共89例,据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28例,非心肌损伤组(对照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分析COVID-19合并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危重型、体温T>39℃、心率、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93%、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白介素-6(IL-6)、D-二聚体、及肺部病变范围>50%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WBC/L)、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降钙素原(PC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清白蛋白(ALB),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心率(OR=1.240,95%CI:1.001-1.536,P<0.05)、危重型(OR=909.017,95%CI:1.694-487769.364,P<0.05)、IL-6(OR=1.117,95%CI:1.008-1.238,P<0.05)及D二聚体水平(OR=1.010,95%CI:1.000-1.019,P<0.05),是COVID-19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率快、危重型、IL-6及D-二聚体高的COVID-19患者,更易出现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肌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11
作者 和蓓露 孙丽华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19-223,共5页
隐匿性HBV感染属于HBV感染的一种特殊形式,指患者血清中HBsAg无法被检测到,但可以在患者血清和(或)肝脏组织中可检测出HBV DNA。隐匿性HBV感染是一种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的HBV相关肝病,可缓慢进展,也可导致HBV再激活,甚至肝硬化、肝细胞癌... 隐匿性HBV感染属于HBV感染的一种特殊形式,指患者血清中HBsAg无法被检测到,但可以在患者血清和(或)肝脏组织中可检测出HBV DNA。隐匿性HBV感染是一种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的HBV相关肝病,可缓慢进展,也可导致HBV再激活,甚至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发生。为防止隐匿性HBV感染者发生临床严重结局,应尽早诊断、加强监测、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隐匿性感染 流行病学 检测 发病机制 诊断
原文传递
不同抗凝药物在双重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对肝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洁 赵成燕 +4 位作者 郑嵘炅 邓泽润 孙丽华 姚磊 鲁晓擘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药物在双重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Dual plasma molecule adsorption+Plasma exchange DPMAS+PE)治疗肝衰竭中抗凝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肝病中心2020年9月30日—2021年3月31日收治的8...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药物在双重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Dual plasma molecule adsorption+Plasma exchange DPMAS+PE)治疗肝衰竭中抗凝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肝病中心2020年9月30日—2021年3月31日收治的83例次各种疾病所导致的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使用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钠抗凝进行双重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不同抗凝药物在人工肝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及出血和血栓风险。结果两组不同抗凝模式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均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CRP)(P<0.05)。普通肝素组较低分子肝素钠组更易形成血栓(P<0.05)。低分子肝素钠组较普通肝素组对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时间改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钠组较普通肝素组对于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下降水平改善明显(P<0.05)。普通肝素组下降较低分子肝素钠组对于CRP下降水平改善明显(P<0.05)。结论两组不同抗凝模式非生物型人工肝对肝衰竭治疗均有一定疗效,低分子肝素钠组较普通肝素组更能降低患者转氨酶水平。普通肝素组较低分子肝素钠组患者易导致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钠 人工肝支持系统 肝衰竭 抗凝方式
下载PDF
人文关怀联合PBL教学在本专科护理实验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丹 何丽 林栋羚 《新疆医学》 2022年第9期1120-1122,共3页
护理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实验课主要是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方式进行授课,通过在护理实验当中,提出临床实际问题来引出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强记忆,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 护理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实验课主要是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方式进行授课,通过在护理实验当中,提出临床实际问题来引出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强记忆,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能力[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护理实验课 主动思考 PBL教学 临床实际 人文关怀 临床医学 加强记忆
下载PDF
再行动!应用慢病健康管理理念扩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指征
14
作者 孙丽华 沙尼亚·尼亚孜 +4 位作者 徐琴 潘珂君 包依夏木 韩丹 张洁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02-1003,共2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cccDNA可整合在宿主基因中,目前所有抗HBV药物尚无法彻底清除肝细胞中的cccDNA,HBV感染一旦慢性化,会持续对肝脏造成损害,包括免疫耐受期、免疫控制期和"不确定期"患者[1],即便HBsAg消失,仍有可能发生肝硬... 乙型肝炎病毒(HBV)cccDNA可整合在宿主基因中,目前所有抗HBV药物尚无法彻底清除肝细胞中的cccDNA,HBV感染一旦慢性化,会持续对肝脏造成损害,包括免疫耐受期、免疫控制期和"不确定期"患者[1],即便HBsAg消失,仍有可能发生肝硬化和肝癌[2]。我国慢性HBV感染者有8600万,77%肝硬化、84%HCC、80%慢加急性肝衰竭是由HBV感染所致[3],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是可以持续损害感染者健康、高风险进展至终末期肝病、肝癌且目前尚不能治愈的慢性传染病。与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一样,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患病人数多、疾病负担重、服务需求大"的特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应按慢病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适应证 健康管理
原文传递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sPD-1/sPD-L1与T细胞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古丽沙提·海米提 朱玥洁 +4 位作者 谢忻汝 郭文宏 丁剑冰 鲁晓擘 张峰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817-823,共7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病程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oluble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sPD-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soluble Prog...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病程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oluble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sPD-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soluble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sPD-L1)、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表达水平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1例确诊为HBV-ACLF患者的资料及外周血标本,根据研究对象28 d的随访结果,分为存活组40例和死亡组31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CD4+T及CD8+T细胞的比例。采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技术检测sPD-1和sPD-L1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TGF-β和IL-10的表达。Pearson法分析HBVACLF患者血清中sPD-1/sPD-L1与患者MELD评分、T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外周血及血清中CD4+T细胞百分比、sPD-1、sPD-L1、IL-10和TGF-β高于存活组,而CD8+T细胞百分比低于存活组(P均<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sPD-1水平与IL-10、TGF-β和CD4+T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与CD8+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sPD-L1水平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IL-10、TGF-β和CD4+T呈正相关,与CD8+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sPD-1/sPDL1可能参与了HBV-ACLF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免疫应答,通过综合考虑患者sPD-1和sPD-L1水平可以为HBV-ACLF患者开展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T细胞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下载PDF
不同评分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比较
16
作者 毛雨婷 柯比努尔·吐尔逊 +2 位作者 潘金良 潘珂君 孙丽华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了解亚太肝病研究学会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联盟评分(AARC-ACLF)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对ACLF患者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40例ACLF患者,根据患者120天生存结局分为生存组... 目的了解亚太肝病研究学会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联盟评分(AARC-ACLF)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对ACLF患者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40例ACLF患者,根据患者120天生存结局分为生存组(200例)和死亡组(140例),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入院基线、第7天、第14天、第28天的AARC-ACLF、MELD评分差异,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两种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基线AARC-ACLF、MELD分别为9.0(8.0,11.0)分和25.5(21.0,31.8)分,高于生存组的8.0(7.0,9.0)分和23.0(20.0,26.0)分(Z=-6.44和-4.58,P均<0.001)。第7天、14和28天时,AARC-ACLF所得AUC分别为0.774、0.784和0.833,AARC-ACLF评分最佳临界值均为9.0分,MELD评分所得AUC分别为0.711、0.819和0.761,MELD评分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5.0、23.0和22.0分;AARC-ACLF与MELD评分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58、0.71和0.94,P=0.114、0.481和0.350)。结论AARC-ACLF和MELD评分在入院时、第7、14和28天时预测ACLF患者的预后方面效果相近。动态计算AARC-ACLF和MELD评分,可帮助判断疗效,指导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AARC MELD 预后 预测指标
原文传递
浅谈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徐玲 惠睿 孙晓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0142-0145,共4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以进行性胆汁淤积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PBC患者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可引起风湿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胃肠道、肺、皮肤等相关病变。目前关于PBC与自身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以进行性胆汁淤积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PBC患者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可引起风湿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胃肠道、肺、皮肤等相关病变。目前关于PBC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研究逐渐引起泛关注,本综述旨在总结PBC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疾病机制 预后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经抗病毒治疗后的低病毒血症
18
作者 严梅梅 皇旭 +2 位作者 杨雪妮 毛雨婷 孙丽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144-0147,共4页
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LLV)是指经抗病毒治疗48周后可检测到的HBV DNA的持续或间歇性发作(≤2000IU/mL)。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指HBsAg阳性,HBV DNA>2000IU/mL,有持续或间断的ALT升高>6个月,肝组织炎症活动指数≥4。LLV状态... 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LLV)是指经抗病毒治疗48周后可检测到的HBV DNA的持续或间歇性发作(≤2000IU/mL)。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指HBsAg阳性,HBV DNA>2000IU/mL,有持续或间断的ALT升高>6个月,肝组织炎症活动指数≥4。LLV状态下可导致免疫激活和慢性炎症,这可能导致慢性乙肝疾病快速进展和其他不良临床结果的发生率更高。目前,关于LLV对临床结局影响的研究众多,得出的相关结论无法统一。本综述总结当前抗病毒治疗后的LLV在慢乙肝的相关临床研究,以提供LLV对慢乙肝患者的临床进展影响的可能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低病毒血症 肝纤维化 肝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