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与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患者的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骞 张雪鹤 +6 位作者 刘芬 赵倩 罗俊一 刘畅 张志扬 杨毅宁 李晓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710-715,共6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MPVLR)与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9月至2021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血流储备分数检查(FFR≤0.8)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9例)...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MPVLR)与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9月至2021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血流储备分数检查(FFR≤0.8)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9例)。根据MPVLR中位数水平将其分为高MPVLR组(98例)与低MPVLR组(101例),对其进行12月的随访,分析MPVLR与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结果高MPVLR组(98例)与低MPVLR组(101例)在性别、BMI、既往史等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在高MPVLR(n=98)组中,患者的年龄更高(P=0.024)、Gesini评分更高(P=0.006)。进一步完善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PVLR是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MPVLR与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独立相关,可以预测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所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 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 预后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Eg95抗原表位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玉娇 王晶 +5 位作者 赵慧 贾海英 李博 马秀敏 温浩 丁剑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92-896,900,共6页
目的应用软件和在线网络分析Eg95的蛋白二级结构,预测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为确定和筛选优势表位,研制安全、高效的表位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DNAStar软件和在线网站IEDB、SYFPEITHI等对Eg95的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进行预测。结果 Eg9... 目的应用软件和在线网络分析Eg95的蛋白二级结构,预测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为确定和筛选优势表位,研制安全、高效的表位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DNAStar软件和在线网站IEDB、SYFPEITHI等对Eg95的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进行预测。结果 Eg95存在潜在的抗原表位,B细胞表位区域:16-38,41-48,50-67,68-90,92-100,103-113,120-132。分值高的T细胞表位区域:6-14,14-22,48-56,4-12,98-106,142-150,146-154。结论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Eg95存在7个抗原表位,对进一步研究Eg95的抗原性和研发优势表位疫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95 抗原表位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EgA31重组蛋白的抗原表位分析预测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玉娇 杨晶 +6 位作者 赵慧 贾海英 张丽娜 刘晓霞 马秀敏 温浩 丁剑冰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0,共3页
根据GenBank中细粒棘球绦虫EgA31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F067807)设计引物,以细粒棘球绦虫mRNA为模板,RT-PCR扩增EgA31基因,将其克隆入pUCm-T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E coli)DH5α,筛选阳性克隆,经BamH I、Sac I双酶切和PCR鉴定,获得阳性重... 根据GenBank中细粒棘球绦虫EgA31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F067807)设计引物,以细粒棘球绦虫mRNA为模板,RT-PCR扩增EgA31基因,将其克隆入pUCm-T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E coli)DH5α,筛选阳性克隆,经BamH I、Sac I双酶切和PCR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质粒pUCm-T/EgA31,并将测序正确的片段连接表达载体,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0a-EgA31。经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以及对其编码产物进行B细胞和T细胞表位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的特异条带为636 bp,与预期相符,与GenBank已知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编码产物B细胞和T细胞联合表位预测,氨基酸区域可能在32~79、79~95、105~124和141~154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pET30a-EgA31 抗原表位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绦虫感染对哮喘大鼠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和可溶性P选择素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丽 侯敏 +5 位作者 马海梅 马秀敏 李玉娇 赵慧 段相国 丁剑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建立细粒棘球蚴绦虫感染并发过敏性哮喘实验动物模型及探讨细粒棘球蚴绦虫感染对过敏性哮喘的作用。方法 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单纯哮喘组,C组为细粒棘球蚴绦虫感染并发哮喘组。C组大鼠经腹腔注射感染... 目的建立细粒棘球蚴绦虫感染并发过敏性哮喘实验动物模型及探讨细粒棘球蚴绦虫感染对过敏性哮喘的作用。方法 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单纯哮喘组,C组为细粒棘球蚴绦虫感染并发哮喘组。C组大鼠经腹腔注射感染细粒棘球蚴。70d后,以卵白蛋白(OVA)分别对B组、C组大鼠进行致敏及激发,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各组大鼠取肺组织作病理切片,观察大鼠肺组织的炎症变化,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淋巴细胞(Lymphocyte)和嗜酸性粒细胞(EOS)的个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Eotaxin-2、Eotaxin-3及sP-selection的水平。结果与B组比较,C组大鼠BALF中Lymphocyte和EOS数明显减少(P<0.05),血清Eotaxin-2﹑Eotaxin-3及sP-selection的水平明显下降(P<0.05)。各组大鼠血清Eotaxin-2水平与BALF中EOS数量密切相关(r=0.829),血清Eotaxin-3和sP-selec-tion水平与EOS数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562和0.315(P<0.05)。结论细粒棘球蚴绦虫感染对过敏性哮喘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可溶性P选择素
下载PDF
褐藻多糖硫酸酯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 被引量:3
5
作者 徐琦 薛志琴 +5 位作者 马秀敏 李玉娇 庞楠楠 赵慧 丁剑冰 Kwak Jong-Yong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34-937,共4页
目的探讨清道夫受体A(SR-A)非脂蛋白配体,褐藻多糖硫酸酯(Fucoidan),对人体外培养的单核诱导的树突状细胞(monocyte derived DC,MDDC)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直接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并通过GM-CSF,IL-4诱导生成MDDC,经Fucoi... 目的探讨清道夫受体A(SR-A)非脂蛋白配体,褐藻多糖硫酸酯(Fucoidan),对人体外培养的单核诱导的树突状细胞(monocyte derived DC,MDDC)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直接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并通过GM-CSF,IL-4诱导生成MDDC,经Fucoidan或LPS刺激后,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树突状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表达及细胞吞噬能力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DDC及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CFSE法检测经刺激后MDDC对Th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结果经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Fucoidan刺激后的MDDC膜表面CD80、CD83及MHC-Ⅱ分子的表达均增强,其中CD83分子表达上调呈剂量依赖性,同时MDDC吞噬能力减弱;IL-10,IL-12p40和TNF-α的分泌增加;并且可以诱导Th细胞的分泌IFN-γ并诱导其增殖。结论 Fucoidan在体外可以诱导MDDC的成熟、活化,刺激其分泌相关细胞因子,发挥其免疫应答中抗原呈递,促进Th活化、增殖分化的作用;通过该作用阐明Fucoidan及SR-A在DC的活化和成熟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多糖硫酸酯 树突状细胞 成熟
下载PDF
不同细胞因子诱导的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亚群与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亚群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徐琦 丁剑冰 +1 位作者 马秀敏 薛志琴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61-664,共4页
目的对粒-单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或脱氧氟胸腺嘧啶配体(Flt3-L)体外诱导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亚群和正常小鼠脾脏DC亚群进行比较,探索诱生DC的特性。方法分离Balb/c小鼠骨髓细胞,分别加入含GM-CSF/IL-4或Flt3-... 目的对粒-单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或脱氧氟胸腺嘧啶配体(Flt3-L)体外诱导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亚群和正常小鼠脾脏DC亚群进行比较,探索诱生DC的特性。方法分离Balb/c小鼠骨髓细胞,分别加入含GM-CSF/IL-4或Flt3-L的培养液,体外培养7d,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MHCⅡ、CD4、CD8α、CD45RA及Sirp-α分子;利用免疫磁珠从小鼠脾脏细胞中分离DC。结果两组细胞因子均可在体外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发育为未成熟的DC;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BMDCs表面有树突状突起,具有典型的DC形态学特点,与Flt3-L诱导的BMDC相比GM-CSF/IL-4诱导的DC体积大,树突长;但是,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Flt3-L体外诱导的BMDCs与小鼠脾脏DC亚群更为相似。结论 GM-CSF/IL-4及Flt3-L均可在体外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发育为DC,且Flt3-LDC亚群与脾脏DC亚群相似,有可能成为体外研究脾脏来源DC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亚群 小鼠脾脏 Flt3-L
下载PDF
载脂蛋白A-I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及功能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琦 马海梅 +4 位作者 马秀敏 李玉娇 赵慧 Kwak Jong-Young 丁剑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84-987,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I(ApoA-I)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PBDC)及体外培养的单个核诱导的树突状细胞(MD-DC)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直接分离PB-DC或通过GM-CSF,IL-4诱导生成MDDC,DC经ApoA-I,LPS或TNF-α刺激后,用流式细胞技术...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I(ApoA-I)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PBDC)及体外培养的单个核诱导的树突状细胞(MD-DC)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直接分离PB-DC或通过GM-CSF,IL-4诱导生成MDDC,DC经ApoA-I,LPS或TNF-α刺激后,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树突状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表达的变化及细胞的吞噬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DC分泌的细胞因子;CFSE法检测经刺激后DC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分离高纯度PBDC,并成功诱导生成未成熟MDDC;经FCM检测,ApoA-I刺激后的PBDC和MDDC膜表面CD83分子表达上调,同时MDDC表面的CD40、CD86及MHC-Ⅱ分子的表达均增强;吞噬能力减弱;IL-12和TNF-α的分泌增加;并且可以诱导Th细胞的增殖。结论:在体外ApoA-I可以诱导PBDC和MDDC的成熟、活化,刺激其分泌细胞因子,发挥其免疫应答中抗原呈递,促进Th分化的作用;通过该作用ApoA-I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I 树突状细胞 成熟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