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腔出口区坐骨神经核磁共振显像及在梨状肌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田征 王翀 +3 位作者 余一品 陈宏 白靖平 锡林宝勒日 《药物与人》 2014年第9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盆腔出口区坐骨神经MR显像特点及其对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对45名健康志愿者通过两种扫描技术进行双侧盆腔出口区坐骨神经MR扫描,对正常盆腔出口区坐骨神经的MR显像特点进行总结... 目的:探讨盆腔出口区坐骨神经MR显像特点及其对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对45名健康志愿者通过两种扫描技术进行双侧盆腔出口区坐骨神经MR扫描,对正常盆腔出口区坐骨神经的MR显像特点进行总结,同时收集26例梨状肌综合征的患者,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30—56岁。所有患者均有患侧下肢神经症状,进行坐骨神经MR显像,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临床手术,将手术所见与坐骨神经MRI显像进行比较。结果:45名健康志愿者及26例梨状肌综合症忠者的核磁共振斜失状位可将坐骨神经盆腔出口区清晰展现,术前核磁共振可显示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解剖关系,手术得到证实,手术后症状改善良好。结论:核磁共振斜矢状位是展现坐骨神经较理想的影像学方法,术前核磁共振对坐骨神经及梨状肌变异的显示是诊断梨状肌综合症的重要指标,MRI可以明显提高盆腔出口区坐骨神经异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状肌综合症 坐骨神经 核磁共振诊断 手术
下载PDF
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MRI诊断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田征 白靖平 +1 位作者 锡林宝勒日 陈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探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MRI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999年10月-2007年10月,对20例Denis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采用显示骶神经全长的骶骨斜冠状位MRI扫描,观察神经走行及毗邻关系。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30~55岁。... 目的探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MRI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999年10月-2007年10月,对20例Denis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采用显示骶神经全长的骶骨斜冠状位MRI扫描,观察神经走行及毗邻关系。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30~55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d~23个月。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重物砸伤8例,挤压伤2例。合并耻骨骨折8例,尿道断裂4例。行常规骨盆X线片、CT、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X线片示骶骨外侧骨折块向后上方移位,骶孔线模糊、扭曲变形、左右不对称;CT示骶管于不同断面水平存在左右不对称及骨折侧结构紊乱、骶骨外侧骨折块向后上方移位,同时存在压缩且向骶骨中央突入。根据临床表现、美国国立脊髓损伤学会和国际截瘫学会1990年推荐的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与MRI正常侧对比及Gierada等的研究结果进行临床及MRI诊断,并进行手术验证。结果临床诊断S1神经根损伤17例,S2神经根损伤14例,S3神经根损伤7例,S4神经根损伤6例;MRI诊断S1神经根损伤17例,S2神经根损伤14例,S3神经根损伤3例,S4神经根损伤2例;手术证实S1神经根损伤17例,S2神经根损伤14例,S3神经根损伤7例,S4神经根损伤1例。骶骨斜冠状位MRI扫描示骶神经全长及周围毗邻关系,骶神经损伤时发现有骨块压迫、神经根走行改变5例,损伤处神经根周围脂肪消失19例,骶管狭窄17例,骶神经出现异常增粗11例。结论骶骨斜冠状位MRI扫描对于骶神经损伤定位及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骨折 骶神经损伤 MRJ诊断
下载PDF
颅内结核的MRI诊断 被引量:1
3
作者 贾文霄 李肖 +1 位作者 王俭 李琛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64-265,共2页
目的:探讨 MRI对颅内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 11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颅内结核病例资料和 MRI表现 ,其中结核性脑膜炎 5例 ,颅内结核瘤 4例 ,颅内结核瘤并脑膜炎 2例。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的 MRI主要表现为脑梗塞、脑积水... 目的:探讨 MRI对颅内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 11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颅内结核病例资料和 MRI表现 ,其中结核性脑膜炎 5例 ,颅内结核瘤 4例 ,颅内结核瘤并脑膜炎 2例。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的 MRI主要表现为脑梗塞、脑积水、脑膜及脑基底池的异常增强等。结核瘤 MRI可表现为占位、脑水肿 ,可见钙化 ,在 T2 WI上呈低信号以及环形或结节状的异常增强为其特征表现。 结论:MRI在诊断颅内结核方面有比较特征性的表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结核 MRI 诊断
下载PDF
MRI直方图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和弥漫性星形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4
作者 赵伟 丁爽 +2 位作者 罕迦尔别克·库锟 王宝龙 王云玲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21,54,共6页
目的通过应用MRI直方图分析技术研究肿瘤纹理改变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DNET)和弥漫性星形细胞瘤(diffuse astrocytoma,DA)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 目的通过应用MRI直方图分析技术研究肿瘤纹理改变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DNET)和弥漫性星形细胞瘤(diffuse astrocytoma,DA)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并经病理活检证实的21例DNET和35例DA患者的病例。首先分析两组的常规影像特征,再勾画其术前MRI的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轴位图像中的瘤体并进行直方图分析,提取瘤体的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异质性、峰度、偏度及熵等直方图参数,比较DNET和DA直方图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比较各参数对疾病诊断的功能。结果DNET及DA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及肿瘤发生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倒三角征影像征象对两组患者进行鉴别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DNET和DA的7个直方图参数后发现,二者的平均值、中位数及峰度三个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峰度的单因素鉴别诊断价值意义最大,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690,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8.6%和66.7%。对平均值、中位数及峰度进行多参数联合分析,平均值结合峰度的AUC最高,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721、66.7%及77.1%,因此平均值结合峰度的鉴别诊断效能高于单个直方图分析参数鉴别效能。将倒三角征与直方图分析参数相结合,鉴别诊断效能均明显提高,平均值、中位数、峰度结合倒三角征的鉴别诊断效能最好,AUC值为0.830,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5.7%、74.3%及78.6%。结论对于术前MRI检查难以鉴别的DNET和DA,采用直方图分析技术结合倒三角征影像征象可以对二者进行更加准确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直方图分析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