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胺碘酮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心电节律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帆 张保俭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心律失常(CA)的效果及对心电节律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DCM合并CA患者125例,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6...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心律失常(CA)的效果及对心电节律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DCM合并CA患者125例,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63例)、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胺碘酮、贝那普利,观察组患者加用胺碘酮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心功能、心电节律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转导分子(Smad2)信号通路情况,分析TGF-β1/Smads信号通路指标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6%(58/63),高于对照组(74.19%,4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时,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时,两组患者QT离散度、校正QT离散度较治疗前缩短,且观察组患者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每5 min窦性心搏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较治疗前延长,且观察组患者长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TGF-β1、Smad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方差分析,随着治疗效果的提升,血清TGF-β1、Smad2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经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血清TGF-β1、Smad2水平与疗效呈负相关关系(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7/63),与对照组(9.68%,6/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DCM合并CA患者,能进一步改善心电节律及心功能,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活性,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沙库巴曲缬沙坦 扩张型心肌病 心律失常 TGF-β1/Smads信号通路
下载PDF
冠状动脉血和静脉血内皮细胞微粒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阿地里江·肉孜 袁玉娟 穆叶赛·尼加提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32-63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血和外周血内皮细胞微粒(EMPs)水平,验证EMPs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7例AMI患者和3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冠脉介入术中收集研究对象冠脉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CD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血和外周血内皮细胞微粒(EMPs)水平,验证EMPs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7例AMI患者和3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冠脉介入术中收集研究对象冠脉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CD31^(+)EMP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AMI组患者冠脉血CD31^(+)EMPs水平(11.93±5.13)%,外周静脉血(36.68±23.53)%,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冠脉血CD31^(+)EMPs水平(5.03±3.01)%,外周静脉血(17.84±12.7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通过ROC曲线发现AMI中的外周血CD31^(+)EMPS的最佳临界值为29.7%,灵敏度为0.59,特异性为0.83,约登指数为0.426,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733(95%CI 0.598~0.868)(P<0.05)。结论:AMI患者冠脉血及外周血EMPs水平均高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提示血液中EMPs可能参与急性冠脉血栓事件,同时外周静脉血浆中EMPs水平可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内皮细胞源微粒 冠状动脉血 血栓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