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MRI、关节镜3种检查诊断半月板损伤 被引量:18
1
作者 赵博 李璐兵 +6 位作者 郑辉 帕尔哈提 王雪 李飞 艾克热木 贾卫东 王成伟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10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检查与MRI对半月板损伤诊断价值。方法自2011年1月~2014年4月纳入200例患者,对患膝进行临床检查、MRI及关节镜下诊疗。以关节镜下诊断为标准进行对临床检查和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及Kappa值并进行χ2... 目的探讨临床检查与MRI对半月板损伤诊断价值。方法自2011年1月~2014年4月纳入200例患者,对患膝进行临床检查、MRI及关节镜下诊疗。以关节镜下诊断为标准进行对临床检查和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及Kappa值并进行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试验检查诊断半月板损伤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35%、75%,与关节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诊断半月板损伤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5%、9%、77%,与关节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I诊断半月板撕裂损伤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93%、88%,与关节镜下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检查和MRI对半月板损伤诊断敏感度较高,需密切结合诊断;MRI对半月板撕裂诊断符合率较高,为无创诊断首选,并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治疗;较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MRI 关节镜
下载PDF
骨代谢指标BAP、BGP、CTX-I、TRACP5b等变化对老年髋部骨折后骨密度的影响及在二次骨折中的风险预测 被引量:13
2
作者 郑辉 罗斌 +2 位作者 王成伟 李璐兵 陈新文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9期1326-1330,共5页
目的探究老年髋部骨折后骨代谢指标BAP、BGP、CTX-I、TRACP5b的变化对骨密度的影响,为二次骨折风险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骨科收治入院的36例6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42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 目的探究老年髋部骨折后骨代谢指标BAP、BGP、CTX-I、TRACP5b的变化对骨密度的影响,为二次骨折风险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骨科收治入院的36例6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42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制定随访标准,观察组于骨折后1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P)、骨γ-羧基谷氨酸蛋白(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C端交联肽(CTX-Ⅰ)、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测定,同时检测患者髋部骨密度。对照组健康老年人也监测上述各项数据指标作为对照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对最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髋部骨折患者骨折至愈合6个月,骨代谢指标BAP、BGP、CTXI、TRACP5b水平分别为11.11±1.21μg/L、7.38±0.82μg/L、0.44±0. 8μg/L和5.13±0. 42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髋部骨密度T值为-3.57±0.06,明显低于对照组-1.05±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BAP、BGP水平分别为11.16±1.18μg/L和6.89±0.59μ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且与骨密度变化显著相关。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愈合后骨密度较正常人明显降低,发生二次骨折的风险大大增加。可通过监测患者血清BAP、BGP水平,可快速准确地判断骨密度变化,以降低罹患二次骨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指标 老年髋部骨折 骨密度 二次骨折风险评估
下载PDF
踝关节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研究的临床转化 被引量:8
3
作者 郭鹏超 王成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1期5056-5061,共6页
背景:踝关节是人体的负重、足部压力的缓冲和人体与地面接触的枢纽,极易受到损伤;骨科生物力学领域的研究不断成熟和发展,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建模分析踝关节生物力学并研究临床疾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探讨踝关节三维有限元生物力... 背景:踝关节是人体的负重、足部压力的缓冲和人体与地面接触的枢纽,极易受到损伤;骨科生物力学领域的研究不断成熟和发展,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建模分析踝关节生物力学并研究临床疾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探讨踝关节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的研究现状,并对其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1986年1月至2014年3月关于踝关节有限元的文章,以"踝关节、有限元、生物力学、力学研究"或"ankle,finite element,biomechanics,mechanics research"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的文献;保留47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踝关节生物力学机制复杂,各种损伤后都可能打破其周围结构的力学平衡而导致不稳定,诱发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可准确反映解剖学结构特点、虚拟仿真可以再现手术方式及过程逼真的模拟,模拟压缩、拉伸、弯曲、扭转、抗疲劳等力学实验,并从静态的生物力学转向动态的方向研究,为分析临床疾病进而找到更合适的诊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数字化骨科 踝关节 三维有限元 生物力学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活血祛瘀续骨汤联合倍他米松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帕尔哈提.瓦哈甫 赵博 刘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55-1258,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祛瘀续骨汤联合倍他米松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8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仅关节腔注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次,1次/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口服给予... 目的:探讨活血祛瘀续骨汤联合倍他米松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8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仅关节腔注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次,1次/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口服给予活血祛瘀续骨汤。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主要观察项目包括肿痛、僵硬、功能受限及乏力。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踝-后足指数(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foot and ankle surgery, AOFAS)、关节活动范围(Rang of Motion,ROM)及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分。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滑膜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及白细胞介素-17(IL-17)含量。治疗期间,对所有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主要观察项目包括肝功能异常、发热、皮疹、胃肠道反应及头晕头痛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痛、僵硬、功能受限及乏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OFAS、ROM及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IL-1及IL-17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肝功能异常、发热、皮疹、胃肠道反应及头晕头痛发生率与对照组均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祛瘀续骨汤联合倍他米松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疗效较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祛瘀续骨汤 倍他米松 创伤性踝关节炎
下载PDF
弹性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现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帅 王成伟 《医学综述》 2016年第8期1509-1512,共4页
下胫腓联合是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其在保持踝关节稳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骨科医师的重视。下胫腓联合损伤在足踝部的创伤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目前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金属螺钉内固定,但其坚强的固定方式使患者术... 下胫腓联合是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其在保持踝关节稳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骨科医师的重视。下胫腓联合损伤在足踝部的创伤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目前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金属螺钉内固定,但其坚强的固定方式使患者术后早起不能负重以及下胫腓关节恢复早期失去了原有的生理性微动的缺点,使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建议应用符合生物力学特点的弹性固定方式治疗下胫腓联合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 损伤 弹性固定
下载PDF
青少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贝贝 姚飞 +2 位作者 陀亚楠 赵博 刘文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9期170-171,共2页
目的:分析MRI对青少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6年9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青少年(≤18岁)膝关节损伤的病例资料,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分析MRI对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MRI检查患... 目的:分析MRI对青少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6年9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青少年(≤18岁)膝关节损伤的病例资料,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分析MRI对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MRI检查患者ACL损伤的灵敏度90.24%、特异度68.97%、阳性预测值80.43%、阴性预测值83.33%、准确率81.42%;Kappa值检验MRI与经关节镜诊断疾病的一致性较好(P<0.05)。结论:MRI诊断于青少年膝关节ACL损伤的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膝关节 ACL MRI
下载PDF
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郑辉 李璐兵 +1 位作者 李飞 王雪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307-1310,共4页
[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距骨骨软骨损伤(OLT)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将HeppleⅠ-Ⅴ期OLT患者和健康人足踝部的CT和MRI扫描数据导入三维建模软件,并建立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和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测量相关力学参数。[结果]正常组胫... [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距骨骨软骨损伤(OLT)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将HeppleⅠ-Ⅴ期OLT患者和健康人足踝部的CT和MRI扫描数据导入三维建模软件,并建立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和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测量相关力学参数。[结果]正常组胫骨旋转角度显著高于HeppleⅠ-Ⅴ期OLT各组(P<0.05);随着Hepple分期级别的增加OLT各组胫骨旋转角度显著减少(P<0.05)。相反,正常组胫骨关节面接触压力显著小于HeppleⅠ-Ⅴ期OLT各组(P<0.05);随着Hepple分期级别的增加OLT各组胫骨关节面接触压力显著增加(P<0.05)。此外,正常组距骨关节面最大压应力均显著低于HeppleⅠ-Ⅴ期OLT各组(P<0.05);随着Hepple分期级别的增加,OLT各组距骨关节面最大压应力显著增加(P<0.05)。[结论]随骨软骨损害程度加重,关节最大压应力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骨软骨损伤 踝关节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经微创通道精确开窗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8
作者 任军 刘惠斌 +3 位作者 李磊 高小亮 沙吾提江 黄卫民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第7X期78-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通道精准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41例,其中对照组实行传统手开放手术,观察组实行微创通道手术,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微创通道精准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41例,其中对照组实行传统手开放手术,观察组实行微创通道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切口等临床症状,并在术后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学会(JOA)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月随访,VAS评分、JOA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创通道精准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降低手术出血量,缩短切口长度,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通道 开窗治疗
下载PDF
横向骨搬移技术对缺血肢体术区微循环重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方志远 王成伟 +1 位作者 王雪 李飞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45-449,共5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横向骨搬移技术对缺血肢体术区的微循环影响。方法选取6只12月龄性格较温顺的比格犬,均为雌性,平均体质量(15.7±0.6)(15.0~16.0)kg,身长(55±2)cm,胫骨长度平均为(11.0±0.8)cm,体格健康、适中,建立...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横向骨搬移技术对缺血肢体术区的微循环影响。方法选取6只12月龄性格较温顺的比格犬,均为雌性,平均体质量(15.7±0.6)(15.0~16.0)kg,身长(55±2)cm,胫骨长度平均为(11.0±0.8)cm,体格健康、适中,建立模拟后肢微循环闭塞的模型(实验犬的右后肢为搬移组,行横向骨搬移术;实验犬的左后肢为对照组)。观察实验犬进行横向骨搬移术后21天双后肢的术区皮温、双下肢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中的微动脉数量及病理活检中的微动脉数量较胫前动脉结扎术后1天的变化。结果实验犬进行横向骨搬移术后21天,搬移组(右后肢)的术区皮温(33.3±0.1)较胫前动脉结扎术后1天的术区皮温(33.2±0.3)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对照组(左后肢)的术区皮温(32.3±0.2)较胫前动脉结扎术后1天的术区皮温(32.1±0.3)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5);搬移组(右后肢)的术区皮温(33.3±0.1)较对照组(左后肢)的术区皮温(32.3±0.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搬移组(右后肢)的术区DSA中的微动脉数量较胫前动脉结扎术后1天的术区DSA中的微动脉数量增多,对照组(左后肢)的术区DSA中的微动脉数量并未出现明显变化;搬移组(右后肢)的病理活检中的微动脉数量较胫前动脉结扎术后1天的病理活检中的微动脉数量增多,对照组(左后肢)的病理活检中的微动脉数量并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横向骨搬移术可明显促进术区微循环再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横向骨搬移技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骨搬移技术 微循环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