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成人椎弓根解剖差异的CT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俊玮 王展波 +5 位作者 汪睿 张锐 贾绍环 王建波 胡伟 刘文亚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0-573,共4页
目的分析和比较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成人L3、L4、L5椎弓根CT形态的差异,为临床诊疗腰椎疾病提供解剖及形态学的基础资料。方法研究纳入符合要求的受试者共400例,其中汉族和维吾尔族各200例;男194例,女206例;年龄均为20~50岁。采用S... 目的分析和比较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成人L3、L4、L5椎弓根CT形态的差异,为临床诊疗腰椎疾病提供解剖及形态学的基础资料。方法研究纳入符合要求的受试者共400例,其中汉族和维吾尔族各200例;男194例,女206例;年龄均为20~50岁。采用Siemens Emotion 6螺旋CT对受试者行全腰椎(包括L3、L4、L5椎体)CT常规螺旋扫描+三维图像处理,使用浏览器的长度及角度工具测量椎弓根横径、椎弓根后缘皮质到椎体前缘皮质的距离及椎弓根在横断面上的内偏角及在矢状面上的头/尾偏角,逐一记录,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成人L1椎弓根的左侧横径[分别为(0.92±0.15)cm和(0.82±0.16)cm]及内偏角[右侧分别为(24.46±1.14)cm和(25.19±1.39)cm;左侧分别为(24.23±1.14)cm和(25.00±1.33)c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P=0.043,P:0.030);L4椎弓根的横径及内偏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4;P=0.01l,P=0.038);L5椎弓根的左侧横径[分别为(1.56±0.15)cm和(1.42±0.19)cm]及内偏角[右侧分别为(34.77±2.16)cm和(33.19±2.56)cm;左侧分别为(35.19±1.86)cm和(33.50±3.3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20,P=0.029)。结论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成人L3、L5椎弓根的左侧横径及及其双侧内偏角和L4椎弓根的横经及内偏角均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弓根形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人
原文传递
股骨生长过程中的拓扑形状及骨质层变化机制研究
2
作者 艾克然木.马合木提 买买提明.艾尼 +3 位作者 居来提.买提肉孜 买买提江.马木提 张瑞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3-268,共6页
目的研究从胚胎期到成熟过程中股骨形成、生长和成形规律,分析骨生长中心形成、骨质层体积及骨形变化规律。方法采用CT扫描技术定期扫描新西兰兔股骨生长过程并获取图像信息,用Mimics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分析CT扫描断层图像信息。利用骨元... 目的研究从胚胎期到成熟过程中股骨形成、生长和成形规律,分析骨生长中心形成、骨质层体积及骨形变化规律。方法采用CT扫描技术定期扫描新西兰兔股骨生长过程并获取图像信息,用Mimics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分析CT扫描断层图像信息。利用骨元体积法对股骨成形及其骨质层的变化过程进行时间分段和空间分层分析,分析股骨形成过程及骨质层体积变化规律。结果股骨有多个骨生长中心。胚胎里股骨最早以软质骨的形式出现,随着生长逐渐硬化形成密质骨和硬质骨,最后形成最佳的股骨形状和骨质分布。结论股骨由独立的4个骨生长中心发育并组合而成;各骨质层在生长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体积和位置变化,但最终趋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生长与发育 骨质层 骨生长中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