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山山脉地貌特征、地壳组成与地质演化 被引量:224
1
作者 李锦轶 王克卓 +4 位作者 李亚萍 孙桂华 褚春华 李丽群 朱志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95-909,共15页
天山位于亚洲中部,东西向延伸,由中亚诸国向南西凸出的弧形山系与其间的大型盆地,中国境内北西、北东走向的山系与其间长轴近东西走向的盆地和蒙古西南部的低山戈壁等组成,东西延长近4000km,南北宽逾150km。天山山脉与两侧的盆地多以逆... 天山位于亚洲中部,东西向延伸,由中亚诸国向南西凸出的弧形山系与其间的大型盆地,中国境内北西、北东走向的山系与其间长轴近东西走向的盆地和蒙古西南部的低山戈壁等组成,东西延长近4000km,南北宽逾150km。天山山脉与两侧的盆地多以逆冲断层为界,盆地的基底下插于天山山脉之下。天山山脉及毗邻地区的地壳主要由前震旦纪古陆碎块、古生代陆缘岩系和洋岩石圈残片等组成。从构造方面看,该山脉及毗邻地区的地壳可以划分为15个单元。大致以东经90°线为界,以西地区南侧的南天山碰撞带为向南凸出的弧形构造带,北侧的古陆碎块和其间的碰撞带呈北西走向斜列展布,构成巨型帚状构造;以东地区为相间排列的近东西走向的古活动陆缘或岛弧及其间的碰撞带。天山山脉形成于古生代晚期古洋盆关闭以后,现今山脉的地貌特征则是新生代晚期地壳变动的产物。天山山脉形成以后的地质演化可以划分为石炭纪末至二叠纪初同碰撞—后碰撞构造岩浆活动阶段、二叠纪早—中期幔源岩浆活动与壳幔相互作用阶段和二叠纪晚期以来的陆内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山脉 地貌特征 地壳构造分区 地质演化
下载PDF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断裂带的地质特征及其对中亚地区晚古生代洋陆格局重建的约束 被引量:95
2
作者 李锦轶 杨天南 +1 位作者 李亚萍 朱志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17-1826,共10页
卡拉麦里断裂带是新疆北部乃至中亚地区一条显著的大型断裂带,是在古生代洋盆关闭以后形成的。对于其前身古洋盆关闭过程中的古洋岩石圈板块的俯冲极性,在地质界有单向俯冲和双向俯冲2种对立的认识,对于该带是否是不同古板块之间的缝合... 卡拉麦里断裂带是新疆北部乃至中亚地区一条显著的大型断裂带,是在古生代洋盆关闭以后形成的。对于其前身古洋盆关闭过程中的古洋岩石圈板块的俯冲极性,在地质界有单向俯冲和双向俯冲2种对立的认识,对于该带是否是不同古板块之间的缝合带也存在截然不同的论点。根据20多年来的研究积累和对前人资料的综合研究,简要地论述了该断裂带及其南侧地区的地质组成和构造变形特征,提出了该带是弧后盆地关闭的遗迹,其南侧为弧后盆地被动边缘,在该弧后盆地关闭的过程中古洋岩石圈板块向北俯冲的论点。最后,简要地探讨了该带对东准噶尔古构造-成矿格局演变和中亚地区古生代洋陆格局重建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麦里断裂带 弧后盆地被动陆缘 前陆褶皱冲断带变形 向北单向俯冲 古构造-成矿格局的改造
下载PDF
新疆觉罗塔格地区却勒塔格一带小热泉子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平 朱志新 +1 位作者 赵同阳 赵恒乐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2-376,共5页
却勒塔格一带下石炭统小热泉子组为一套滨浅海相火山岩夹少量正常沉积碎屑岩建造,上被上石炭统底格尔组不整合覆盖,火山岩组合以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最为发育.火山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小热泉子组火山岩主要属钙碱性系... 却勒塔格一带下石炭统小热泉子组为一套滨浅海相火山岩夹少量正常沉积碎屑岩建造,上被上石炭统底格尔组不整合覆盖,火山岩组合以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最为发育.火山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小热泉子组火山岩主要属钙碱性系列,一般以富钠为特征,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布型式与火山岛弧钙碱性火山岩分布型式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 小热泉子组 火山岩 岛弧
下载PDF
哈密晚二叠世双壳类化石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玉苏甫.肉孜 张雄华 +2 位作者 杨在峰 王君良 文琴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6,共4页
哈密路白山地区黄岗一带原划为大热泉子组中,发现时代属晚二叠世的Palaeanodonta castor,P.fischeri,Palaeomutela urumqiensis,P.neglecta P.verneuili,Oligodon keerjiensis,等淡水双壳类化石,其动物群面貌与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上二叠... 哈密路白山地区黄岗一带原划为大热泉子组中,发现时代属晚二叠世的Palaeanodonta castor,P.fischeri,Palaeomutela urumqiensis,P.neglecta P.verneuili,Oligodon keerjiensis,等淡水双壳类化石,其动物群面貌与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上二叠统梧桐沟组双壳动物群相似,相当于Palaeanodonta subcastor-Palaeomutela subparallella组合,时代属晚二叠世吴家坪期.据该套地层中双壳类化石组合、岩性、岩石组合及沉积特征,将该区原划为大热泉子组划为梧桐沟组.以该双壳类动物群研究为基础,进一步讨论该区古环境及北部边缘地层区沉积古地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 晚二叠世 双壳类化石
下载PDF
西准噶尔托里地区塔尔根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托里断裂左行走滑运动开始的时间约束 被引量:26
5
作者 宋彪 李锦轶 +3 位作者 张进 朱志新 王煜 徐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5,共7页
西准噶尔中部的托里断裂切错了塔尔根岩体,如果确定了该岩体的时代,就可以限定托里断裂左行走滑运动开始的最大时限。所研究的样品为浅肉红色二长花岗岩,采样位置位于托里县城以南、托里断裂南东,距离该断裂面约50m。用SHRIMP对岩石中... 西准噶尔中部的托里断裂切错了塔尔根岩体,如果确定了该岩体的时代,就可以限定托里断裂左行走滑运动开始的最大时限。所研究的样品为浅肉红色二长花岗岩,采样位置位于托里县城以南、托里断裂南东,距离该断裂面约50m。用SHRIMP对岩石中的锆石进行了U-Th-Pb同位素测定,共测得29个颗粒的31个数据。这31个数据中,206Pb/238U年龄最小值为279.5Ma±2.7Ma,最大值为337.3Ma±2.7Ma,相差达58Ma,差异大于17%。Th/U比为0.31~0.88,U含量为65×10-6~384×10-6,Th含量为23×10-6~142×10-6。根据CL图像,将其中13个点的206Pb/238U年龄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将加权平均值295.8Ma±2.5Ma作为岩体的侵位年龄。塔尔根岩体被托里断裂左行错开这一地质现象,以及该岩体的锆石定年结果,清楚地表明托里断裂的左行走滑运动一定是发生在295Ma以后,即其左行走滑运动不是发生在石炭纪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准噶尔 塔尔根二长花岗岩 托里断裂 左行走滑 锆石SHRIMPU-PB年龄
下载PDF
天山北麓中段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 被引量:28
6
作者 段磊 王文科 +2 位作者 曹玉清 王丽娟 刘斌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9-34,共6页
本文通过分析天山北麓中段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并对比潜水和承压水水化学特征的异同点,得出结论:(1)地下水化学场受到地质地貌的控制作用,自南向北呈现明显的水平分带性。(2)山前冲洪积扇区,潜水和承压水联系密切,水质好,是城市集中供水... 本文通过分析天山北麓中段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并对比潜水和承压水水化学特征的异同点,得出结论:(1)地下水化学场受到地质地貌的控制作用,自南向北呈现明显的水平分带性。(2)山前冲洪积扇区,潜水和承压水联系密切,水质好,是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的良好选择。(3)细土平原区,潜水沿河道两侧分布着一定宽度的淡水带,反映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河水的补给。(4)承压水是细土平原区工农业用水的首要选择;沙漠边缘和乌鲁木齐城镇区地下水水质差,不宜利用,可采用地表水或外流域调水。(5)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形成是受溶滤作用、蒸发作用和脱硫酸作用以及阳离子交换作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对比分析 形成作用 地下水 天山北麓中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