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MSP/OLS数据的新疆城镇化进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瑞 王一山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7期69-80,共12页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采用“象限4分法”对新疆城镇化发展从整体-部分-局部的区域性差异展开分析,探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1992—2013年城镇化发展进程。结果表明,1992年新疆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基础薄弱,城镇面积为4...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采用“象限4分法”对新疆城镇化发展从整体-部分-局部的区域性差异展开分析,探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1992—2013年城镇化发展进程。结果表明,1992年新疆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基础薄弱,城镇面积为4867 km^(2),城镇夜间灯光DN均值为19.2。1992—2013年发展迅速,城镇夜间灯光DN均值增长至35.5;按照天山山脉划分为南疆、北疆,发现北疆城镇化水平高于南疆;依据“奇策线”划分为东疆、西疆,发现西疆城镇化水平显著高于东疆。1992—2013年南疆、北疆城镇面积差由2831 km^(2)增长至4049 km^(2);东疆、西疆城镇面积差由3689 km^(2)增长至11329 km^(2),表明相较于天山山脉,“奇策线”对划分新疆城镇化发展水平效果更为显著;运用“象限4分法”对新疆城镇化水平对比分析,各象限城镇化水平差异显著,城镇化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一象限、第四象限。综上所述,1992—2013年新疆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城镇化区域性差距较大,不同区域内城镇扩张速率有所差异,总体呈现区域内的发展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城镇化 夜间灯光遥感数据 象限4分法 奇策线 DMSP/OLS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颉渊 孜比布拉.司马义 +1 位作者 郑丽 帕孜丽娅木.木力提江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8期4685-4690,4734,共7页
通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选取18个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5-2013年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评价其驱动力。分析出2005-2013年,F值从-2.341 7增加到3.380 5,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总... 通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选取18个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5-2013年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评价其驱动力。分析出2005-2013年,F值从-2.341 7增加到3.380 5,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总体上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农业生产和人口数量是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最后提出应合理控制农业人口数量,合理规划灌溉面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等建议,以增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动态变化 驱动力 主成分分析 塔里木河流域
全文增补中
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与水环境质量协调度 被引量:4
3
作者 孜比布拉·司马义 杨胜天 +2 位作者 杨晓东 王蕾 肖合来提·巴义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8-96,共9页
解决好新疆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与水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对"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及新疆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2004-2017年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与水环境变化状况,构建城市发展与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 解决好新疆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与水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对"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及新疆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2004-2017年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与水环境变化状况,构建城市发展与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及二者的协调度模型,以探讨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水环境质量变化及二者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7年,(1)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呈现出逐年稳定上升的趋势,经济发展和城镇空间规模扩大是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2)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的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水环境质量形势严峻;(3)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水环境质量系统的协调度呈现倒U型的稳定发展趋势,但总体上两者的协调度较低,城市发展和水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城市 城市发展 水环境质量 协调度 塔里木盆地
原文传递
旅游驱动下干旱旅游区土地利用的变化
4
作者 祖丽皮亚·库来西 约日古丽卡斯木 于苏云江·吗米提敏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264-270,281,共8页
在发展中国家的内陆干旱区,农牧民通常依靠自然资源(森林、草原)生存,土地利用作为旅游业的重点,其方式是多样化的,因此协调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人地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人地耦合理论,以新疆乌鲁木齐县为研究区,分别选取1989、2008、2... 在发展中国家的内陆干旱区,农牧民通常依靠自然资源(森林、草原)生存,土地利用作为旅游业的重点,其方式是多样化的,因此协调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人地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人地耦合理论,以新疆乌鲁木齐县为研究区,分别选取1989、2008、2015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协方差方法分析典型干旱区土地利用类型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物物理变量之间的潜在关系。结果显示,1989—2008年期间,新疆乌鲁木齐县林、草地面积明显减少,表明农牧民对自然资源有过度依赖;而在2008—2015年期间,林、草地面积则呈现逐渐增加趋势,表明该地区旅游业有了快速的发展,非农收入来源的出现对于人地相互作用有着重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重点参与旅游业的乡(镇),采伐森林与过度放牧的情况相对较少,农村家庭的生计可以不再过多依赖于自然资源及农产品。总而言之,这种新型的生计模式可以减轻自然资源(森林、草地)的压力,有利于协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土地利用压力 乌鲁木齐县 新疆 土地利用变化 干旱旅游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