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冠心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国锋 王群立 +3 位作者 王勇 罗光华 张俊 郑璐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2,TNFR2)第6外显子19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用ShineRoar探针技术检测117名冠心病患者(其中维吾尔族人89...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2,TNFR2)第6外显子19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用ShineRoar探针技术检测117名冠心病患者(其中维吾尔族人89名,哈萨克族人28名)以及106名健康体检者(其中维吾尔族人51名,哈萨克族人55名)的TNFR2第6外显子196位点的基因型。结果: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与一般人群TNFR2第6外显子196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哈萨克族TNFR2第6外显子196位点G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明显高于T等位基因携带者(OR=3.560,95%CI:1.157-8.139,χ^2=9.73,P=0.002);TG或GG基因型携带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明显高于TT基因型携带者。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性别和年龄不变的情况下,哈萨克族TNFR2第6外显子G等位基因与冠心病的发生明显相关(OR=4.100,95%CI:1.315~12.780,χ^2=5.916,P=0.015)。结论:哈萨克族TNFR2第6外显子G等位基因是发生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脑纳肽对高血压并心衰预后临床评估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努尔古丽.哈孜 加尔肯古丽 《辽宁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275-276,共2页
近年来脑纳肽(BNP)这一新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在心力衰竭(HF)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但因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和严格的检测标准,至今尚未作为HF诊断的常规指标。
关键词 临床评估 高血压 实验室检测指标 预后 心衰 循证医学证据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朱蕾 蔡晓斌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24期169-170,共2页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80例,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80例,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全程优质护理,对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都优于对照组的40例患者,因此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恢复情况,并且节省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全程优质护理 效果分析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心功能变化的临床比较
4
作者 杨忠伟 冯秀丽 +2 位作者 阎燕 赵宇新 秦崧 《心脏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51-151,共1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 心室功能
下载PDF
关于在基层医疗支助的几点体会
5
作者 阎燕 朱红革 张金星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医疗 支助 体会
下载PDF
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与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范新萍 杨忠伟 +3 位作者 冯秀丽 杨福辉 肖白 梁燕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7-392,共6页
目的研究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的主要致病基因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beta—myosin heavy chain gene,MYH7)的突变位点,探寻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扩增3个HCM家系成员的MYH7基因第3、5、7~9、11~16... 目的研究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的主要致病基因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beta—myosin heavy chain gene,MYH7)的突变位点,探寻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扩增3个HCM家系成员的MYH7基因第3、5、7~9、11~16、18~23外显子序列,进行直接测序分析,应用软件与标准序列比对,确定可能的突变位点。结果发现其中1个家系MYH7基因第14外显子存在Thr441Met突变,正常对照组相同位置未见异常。3个家系均发现多个同义突变位点。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MYH2基因Thr441Met突变,该突变位于β-肌球蛋白重链头部肌动蛋白结合位点,可能是HCM的致病突变。HCM具有遗传异质性,多种因素可能参与其发生和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Β肌球蛋白重链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