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托里县那仁苏墓地考古发掘简报 被引量:4
1
作者 阿里甫江·尼亚孜(文\绘图) 阿力木·阿卜杜(绘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7,F0002,F0003,共17页
2021年4至8月,为配合基本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托里县那仁苏引水工程水坝淹没区发掘古墓葬72座、祭祀遗迹1处、殉马坑1座。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等推断,M2、M4、M5代表的墓葬遗存属于阿凡纳谢沃文化铜石并用时期。此次发掘发现... 2021年4至8月,为配合基本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托里县那仁苏引水工程水坝淹没区发掘古墓葬72座、祭祀遗迹1处、殉马坑1座。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等推断,M2、M4、M5代表的墓葬遗存属于阿凡纳谢沃文化铜石并用时期。此次发掘发现国内最早的铁器、玛瑙、绿松石等遗物,不仅填补了塔城地区历史文化的诸多空白,也为探讨准噶尔盆地西缘人群和文化的变迁与演变提供了珍贵材料,对中亚地区与欧亚草原游牧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那仁苏 石堆墓 铜石并用时代 陨铁 珠饰 蛋形尖底罐
下载PDF
新疆营盘遗址出土丝织物染料和纤维品种及来源
2
作者 郭丹华 杨萌发 +3 位作者 刘剑 赵丰 李文瑛 康晓静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122,共8页
文章通过对新疆营盘遗址出土的汉晋时期部分纺织品进行染料和纤维品种鉴别,分析这批织物的纺织材料来源,为出土纺织品提供科学认知和后续保护提供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鉴别染料品种,采用形貌分析、蛋白质组学方... 文章通过对新疆营盘遗址出土的汉晋时期部分纺织品进行染料和纤维品种鉴别,分析这批织物的纺织材料来源,为出土纺织品提供科学认知和后续保护提供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鉴别染料品种,采用形貌分析、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别丝纤维品种。分析结果明确了这批营盘出土的丝织品使用了川黄檗和西茜草染料;纤维采用家蚕丝和野桑蚕丝;推测这批织物中使用的家蚕丝纱线产自四川、湖南、湖北地区,野桑蚕丝纱线产自新疆本地,不同品种的丝线在原料产地采用当地产的植物染料进行丝线的染色,织物为新疆本地织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盘遗址 染料 纤维 黄檗 西茜草 家蚕丝 野桑蚕丝
下载PDF
新疆洛浦县比孜里墓地M36出土彩绘木棺考释
3
作者 胡兴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100,共12页
本文通过对新疆洛浦县比孜里墓地出土的彩绘木棺的绘画内容及随葬遗物的分析,认为彩棺具有浓郁的祆教文化因素。结合葬式葬俗、历史文献、遗传DNA等方面综合判断,墓主应是南北朝时期信仰祆教的于阗人。这批资料的发现,为汉唐时期塔里木... 本文通过对新疆洛浦县比孜里墓地出土的彩绘木棺的绘画内容及随葬遗物的分析,认为彩棺具有浓郁的祆教文化因素。结合葬式葬俗、历史文献、遗传DNA等方面综合判断,墓主应是南北朝时期信仰祆教的于阗人。这批资料的发现,为汉唐时期塔里木盆地丧葬习俗、宗教信仰、粟特人东渐、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传播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孜里墓地 彩绘木棺 祆教
下载PDF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六页手抄经书考 被引量:1
4
作者 索琼(文/图) 《大众考古》 2020年第9期49-52,共4页
1981年3月,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为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考古所)李征先生收到新疆大学职工张適捐赠的六页手抄经书,清点后悉数收藏于新疆考古所。此六页手抄经书,以汉文正、反面书写,字迹清晰,保存较好,共十二面。因... 1981年3月,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为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考古所)李征先生收到新疆大学职工张適捐赠的六页手抄经书,清点后悉数收藏于新疆考古所。此六页手抄经书,以汉文正、反面书写,字迹清晰,保存较好,共十二面。因文书无题目、印章及题记等信息,故经文名、年代、抄写者、译者等内容不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考古 新疆大学 新疆社会科学院 考古研究所 经书 手抄 抄写者
下载PDF
新疆阿拉沟东风厂墓地发掘简报
5
作者 张元(执笔/绘图) 伊力(绘图) +2 位作者 刘维玉(摄影) 丽娜(摄影) 张玉忠(摄影) 《吐鲁番学研究》 2024年第1期48-63,140,I0004,共18页
1984年10月和1985年5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托克逊县阿拉沟沟口西约10公里的原东风机器厂南侧的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41座。墓葬形制以竖穴石室为主,少量为竖穴土坑和无墓室墓,葬式多为丛葬。出土彩陶器、素面陶器... 1984年10月和1985年5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托克逊县阿拉沟沟口西约10公里的原东风机器厂南侧的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41座。墓葬形制以竖穴石室为主,少量为竖穴土坑和无墓室墓,葬式多为丛葬。出土彩陶器、素面陶器、木器、铜器、铁器等文物。据文物特征及碳十四测年数据,墓葬的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克逊县 阿拉沟 东风厂墓地 石室墓 丛葬
下载PDF
2004年新疆旧石器考古调查简报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星 裴树文 +6 位作者 彭菲 张铁男 冯兴无 陈福友 张乐 张晓凌 阿普都热苏勒·伊第利斯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9-509,共11页
2004年5-6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新疆北部和中部进行了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发现24个石器地点和数千件石制品,采集和试掘出500余件石制品;绝大多数石制品来自于地表,少数出自原生地层... 2004年5-6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新疆北部和中部进行了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发现24个石器地点和数千件石制品,采集和试掘出500余件石制品;绝大多数石制品来自于地表,少数出自原生地层。石制品类型多样,包括普通石核与石片、棱柱状石核、石叶、两面器、细石叶石核、细石叶、勒瓦娄哇石核与石片等;原料种类多样,尺寸、形态、技术变异大。从技术与类型判断,这些不同地点的文化材料时代跨度较大,较早的可能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之初,甚至旧石器时代中期,较晚的则可能属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较早阶段的石制品组合与中亚、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同期遗址的文化面貌有相似之处,也与我国水洞沟遗址的石叶遗存有一定联系。骆驼石遗址及其丰富的勒瓦娄哇制品及大型石叶制品是本次调查的最大收获。本次调查的成果表明,新疆地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是人类迁徙和生存演化的活跃地带,留下丰富的文化遗存,对研究当时人类技术、文化特点和适应生存能力提供了重要材料与信息;很多地点具有与欧洲、俄罗斯阿尔泰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相似的文化遗存,对研究当时欧亚大陆古人群的迁徙、融合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该地区具有发现更多、更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并开展深入的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 新疆 调查 石叶 勒瓦娄哇
下载PDF
新疆尉犁县营盘古墓群考古述论 被引量:16
7
作者 周金玲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9-66,共8页
关键词 新疆尉犁 营盘 古墓群 丝织品 汉晋时期 墓葬 毛织品 制作方法 纺织品 文化特征
下载PDF
1993年以来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述略 被引量:17
8
作者 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 张玉忠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9-42,共4页
关键词 克里雅河流域 古城地区 灌溉渠道 胡杨 新疆文物 1993年 灌溉农业 古墓葬 考古研究所 早期活动
下载PDF
论新疆史前考古文化的发展阶段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川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0-54,86,共6页
关键词 细石器 史前考古文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石器 旧石器时代晚期 文化遗存 史前考古学 打制石器 新疆文物 发展阶段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谷史前考古的重要收获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学堂 关巴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新疆 伊犁河谷 考古
下载PDF
新疆喀什下坂地墓地考古发掘新收获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勇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关键词 新疆 下坂地墓地 考古发掘 喀什地区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班迪乡 文物考古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流域考古新发现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学堂 李溯源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新疆 伊犁河流域 考古发现
下载PDF
近年新疆考古新收获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玉忠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8-111,共4页
关键词 新疆 考古 文物考古
下载PDF
丰产巫术:原始宗教的一个核心——新疆考古新发现的史前丰产巫术遗存(上)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学堂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4-51,共8页
文章从对新疆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史前时期大量考古遗迹和世界各地大量原始宗教考古遗存的对比研究中提出,丰产巫术是原始宗教的核心。原始宗教的丰产巫术一部分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另一部分则以三角纹样、弓箭、生殖舞蹈等各种间接形... 文章从对新疆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史前时期大量考古遗迹和世界各地大量原始宗教考古遗存的对比研究中提出,丰产巫术是原始宗教的核心。原始宗教的丰产巫术一部分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另一部分则以三角纹样、弓箭、生殖舞蹈等各种间接形式表现。丰产巫术广泛地存在于史前时期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是史前时期人类的主要社会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宗教 丰产巫术 三角纹
下载PDF
新疆地区考古发现的绘身和纹身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志勇 《西域研究》 CSSCI 1995年第3期98-104,共7页
新疆地区考古发现的绘身和纹身于志勇绘身是指根据某种需要,用各种颜料、脂彩等涂抹、画缋身体而达到一定功利和审美等目的的一种人体装饰形式;纹身是指用蠡刻或瘢切方法形成瘢痕切纹和黥刺纹,使肌肤产生永久性化装变形,而达到一定... 新疆地区考古发现的绘身和纹身于志勇绘身是指根据某种需要,用各种颜料、脂彩等涂抹、画缋身体而达到一定功利和审美等目的的一种人体装饰形式;纹身是指用蠡刻或瘢切方法形成瘢痕切纹和黥刺纹,使肌肤产生永久性化装变形,而达到一定功利、审美等目的的一种人体装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发现 新疆地区 新疆文物 民族史志 纹身 山普拉墓地 民族学材料 丧葬仪礼 生态环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下载PDF
丰产巫术:原始宗教的一个核心——新疆考古新发现的史前丰产巫术遗存(下)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学堂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2-49,共8页
文章从对新疆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史前时期大量考古遗迹和世界各地大量原始宗教考古遗存的对比研究中提出,丰产巫术是原始宗教的核心。原始宗教的丰产巫术一部分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另一部分则以三角纹样、弓箭、生殖舞蹈等各种间接形... 文章从对新疆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史前时期大量考古遗迹和世界各地大量原始宗教考古遗存的对比研究中提出,丰产巫术是原始宗教的核心。原始宗教的丰产巫术一部分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另一部分则以三角纹样、弓箭、生殖舞蹈等各种间接形式表现。丰产巫术广泛地存在于史前时期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是史前时期人类的主要社会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宗教 丰产巫术 三角纹
下载PDF
新疆狩猎、畜牧业考古概述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玉忠 《农业考古》 1989年第1期325-339,共15页
新疆位于祖国西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其四周高山环列,北部及东北部有阿尔泰山,西北部是塔尔巴哈台山脉等,西南为帕米尔高原及喀喇昆仑山,南面是昆仑山及阿尔金山。横亘中部的天山山脉,把新疆分成了两个各具特色的区域,南面是塔里... 新疆位于祖国西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其四周高山环列,北部及东北部有阿尔泰山,西北部是塔尔巴哈台山脉等,西南为帕米尔高原及喀喇昆仑山,南面是昆仑山及阿尔金山。横亘中部的天山山脉,把新疆分成了两个各具特色的区域,南面是塔里木盆地,北面为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中还有许多宽阔平坦的山间盆地和谷地。由高山的冰雪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经济 新疆地区 细石器 狩猎 墓葬 天山以北 吐鲁番盆地 游牧民族 考古资料 经济生活
下载PDF
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发掘被评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金玲 李文瑛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5-110,共2页
关键词 考古新发现 尉犁县 新疆文物 墓地 营盘 纺织品 汉晋时期 考古研究所 中西文化交流 珍贵实物资料
下载PDF
新疆若羌县瓦石峡墓地考古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兴军 阿里甫(执笔/绘图) +3 位作者 康晓静 苏玉敏 艾尼·亚森(执笔/绘图) 刘玉生(摄影)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4,F0002,共13页
2016年10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疆巴州若羌县瓦石峡镇南10公里处的沙漠中抢救性发掘墓葬4座,形制可分为竖穴土坑墓、竖穴独木棺墓两种,分属两个时代,初步推测为汉晋时期楼兰国至鄯善国的遗存。瓦石峡墓地地处丝绸之路南道要冲,从墓... 2016年10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疆巴州若羌县瓦石峡镇南10公里处的沙漠中抢救性发掘墓葬4座,形制可分为竖穴土坑墓、竖穴独木棺墓两种,分属两个时代,初步推测为汉晋时期楼兰国至鄯善国的遗存。瓦石峡墓地地处丝绸之路南道要冲,从墓葬出土遗物反映出此期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丝绸之路贸易繁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若羌县 瓦石峡 墓葬 汉晋时期
下载PDF
新疆考古发掘的新收获——和静县察吾乎沟古墓群发掘情况简介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金玲 《新疆社会科学》 1988年第3期121-124,127,共5页
察吾乎沟古墓群位于天山南麓察吾乎沟两侧,东南距新疆和静县城三十余公里。现在这里地层和地表均是戈壁砂石和砾石,只有稀疏的骆驼刺、麻黄草等耐干旱植物生长。 1986年以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人员对这一古基群进行了较大规... 察吾乎沟古墓群位于天山南麓察吾乎沟两侧,东南距新疆和静县城三十余公里。现在这里地层和地表均是戈壁砂石和砾石,只有稀疏的骆驼刺、麻黄草等耐干旱植物生长。 1986年以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人员对这一古基群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清理古墓三百六十余座,出土各种文物近三千件。据初步研究断定,这一古墓群的年代当为公元前十世纪至五世纪,约相当于我国内地的西周后期至战国初期的墓葬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静县 新疆文物 工作人员 墓群 考古发掘 石室墓 砾石 首次发现 墓葬 植物生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