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分娩自我效能对初产妇分娩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冯晶晶 陈秀华 《当代医学》 2016年第34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在初产妇分娩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待产的11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科护理与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高分娩自我效能干预。观察2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在初产妇分娩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待产的11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科护理与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高分娩自我效能干预。观察2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进行自我效能干预的观察组的产妇临床分娩时经阴道分娩49例(84.5%),剖宫产9例(15.5);对照组产妇经阴道分娩38例(65.5%),剖宫产20例(34.5%)。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的临床分娩过程中使用自我效能干预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自我效能 初产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妇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新花 杨彩霞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284-1285,共2页
腹部手术切口愈合过程常会出现一种并发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这种情况将拖延切口的愈合。本文对本院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发生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例进行了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发... 腹部手术切口愈合过程常会出现一种并发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这种情况将拖延切口的愈合。本文对本院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发生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例进行了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发生的31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例,以患者年龄划分,年龄33~64岁,平均46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脂肪液化 愈合过程 腹部手术切口 脂肪层 液体渗 横切口 全层缝合 氯化钠注射液 减张缝合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彩霞 陈秀华 +3 位作者 聂义 于凌翔 刘念 刘晶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8期10-11,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 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 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包括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切口甲级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为(89.2±7.1)ml;少于对照组的(123.1±9.2)ml;观察组手术时间为(78.1±9.8)min、术后住院时间为(6.0±0.5)d、术后排气时间为(20.1±4.2)h,均短于对照组的(113.3±10.5)min、(7.7±0.8)d、(39.7±3.4)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显著,同时术后并发症少,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4
作者 陈秀华 杨彩霞 +4 位作者 聂义 刘念 于凌翔 刘晶 汪华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7期6-7,共2页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 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刮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比较两...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 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刮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3.2±8.1)ml少于对照组的(59.6±9.6)ml,手术时间(35.2±10.1)min及术后住院时间(3.7±0.9)d短于对照组的(49.1±9.2)min、(5.1±0.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12.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临床效果显著,同时术后并发症少,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电切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