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毒化瘀健脾方对胃黏膜异型增生Thbs1基因甲基化的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志钢 张伟 +3 位作者 夏宽宏 孙奇 纪勇 李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43-248,共6页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健脾方对胃黏膜异型增生模型大鼠血小板反应蛋白1基因(thrombospondin 1,Thbs1)甲基化状态的影响,并探讨解毒化瘀健脾方治疗胃黏膜异型增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实验性胃黏膜异型增生病变模型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model ...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健脾方对胃黏膜异型增生模型大鼠血小板反应蛋白1基因(thrombospondin 1,Thbs1)甲基化状态的影响,并探讨解毒化瘀健脾方治疗胃黏膜异型增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实验性胃黏膜异型增生病变模型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model control group,M G)、阳性对照组(positive control group,PCG)-西药维甲酸治疗组、解毒化瘀健脾方治疗组(Jiedu Huayu Jianpi Fang treatment group,A),并以健康大鼠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G),进行相应的药物干预;取胃黏膜组织,应用甲基化特异PCR技术检测Thbs1基因甲基化状态;HE染色观察各处理组胃黏膜组织结构变化差异.结果:CG组10只健康大鼠胃黏膜经检测Thbs1基因均未发生甲基化,胃黏膜异型增生MG组大鼠T h b s1基因的甲基化阳性检出率为33.33%(6/18);PCG组-西药维甲酸组同正常大鼠相同,Thbs1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为0.00%;A组治疗大鼠Thbs1基因甲基化比率(20.00%),相比MG组显著降低(P=0.0198).HE染色结果显示MG、PCG、A组呈现中轻度胃黏膜异型增生症状,经治疗后PCG、A组异型增生趋于正常.结论:解毒化瘀健脾方对发生异型增生的胃黏膜组织Thbs1基因具有显著地去甲基化作用.解毒化瘀健脾方治疗胃黏膜异型增生可能与该药物使Thbs1基因甲基化程度显著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健脾 胃黏膜异型增生 Thbs1基因 甲基化
下载PDF
中药对20例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 马秀兰 +2 位作者 张颖 孙奇 马建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3期491-49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干预对无症状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期(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中药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例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艾滋病患者,给予中药平艾合剂1号方治疗,3个月为1疗程,治... 目的:观察中药干预对无症状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期(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中药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例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艾滋病患者,给予中药平艾合剂1号方治疗,3个月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感染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脱发、自汗、盗汗、胸闷气短、皮肤瘙痒、关节痛等症状等症状体征的单独积分较疗前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它症状、体征指标变化虽然无统计学意义,但较治疗前有改善;总积分(主要、次要症状及主要体征)较疗前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中医证候疗效疗效判定有效率为73.6%。CD4+T淋巴细胞值较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中药组方对艾滋病患者具有一定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IDS患者 中药疗法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荨麻疹黏膜免疫介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风森 张艳丽 +4 位作者 徐丹 苏军 王惠妩 向阳冰 孙奇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39-643,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慢性荨麻疹发病过程中黏膜免疫介质上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71例(A组),哮喘合并慢性荨麻疹患者33例(B组),单纯慢性荨麻疹患者31例(C组)...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慢性荨麻疹发病过程中黏膜免疫介质上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71例(A组),哮喘合并慢性荨麻疹患者33例(B组),单纯慢性荨麻疹患者31例(C组)以及正常人30名(D组)。ELISA法检测入选者痰、唾液及鼻分泌液中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及嗜酸阳离子蛋白(ECP);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中CD4+、CD8+T淋巴细胞。结果 (1)A、B、C组唾液中sIgA含量均较D组明显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B组升高(P<0.01)。A、B、C组鼻腔分泌液中sIgA含量较D组均明显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痰液中sIgA含量均较C、D组低(P<0.01),C、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B、C组血液中CD4+、CD4+/CD8+、T-IgE、ECP的表达较D组均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样本血液中CD8+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除D组唾液与痰液中sIgA含量呈负相关(r=-0.369,P=0.045)外,其余3组各分泌物中sIgA的含量之间均无相关性。(4)除A组血液中IgE与ECP水平略呈正相关(r=0.392,P=0.002)外,其余各组中T-IgE与ECP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CD4+、CD8+、sIgA、T-IgE及ECP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有着共同体现,黏膜免疫相关介质可能是二者之间联系的物质基础,哮喘和荨麻疹可能是共同的病理特征在不同部位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慢性荨麻疹 黏膜免疫 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 嗜酸阳离子蛋白
原文传递
围术期保温对腹部手术患者复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贾风菊 刘惠 +1 位作者 孙奇 邵丽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17期2389-2393,共5页
目的:探讨5种保温方法对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苏醒时间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2015年1—12月随机将150例开腹手术患者分为输液输血加温+冲洗液加温+保温毯组(A 组)、输液输血加温+身体包裹组(B 组)、保温毯组(C 组)、身体包裹组... 目的:探讨5种保温方法对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苏醒时间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2015年1—12月随机将150例开腹手术患者分为输液输血加温+冲洗液加温+保温毯组(A 组)、输液输血加温+身体包裹组(B 组)、保温毯组(C 组)、身体包裹组(D 组)及常规保温组(E 组)5组,观察并比较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部位感染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5种保温方法在术后1 d 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感染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苏醒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保温组苏醒时间最长,输液输血加温+冲洗液加温+保温毯组苏醒时间最短。结论针对低体温的可控因素实施体温管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患者亲属等待时间有重要意义,使患者能够更为平稳地度过麻醉恢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腹手术 保温方法 苏醒时间 术后恢复
原文传递
开腹手术患者术中保温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7
5
作者 贾风菊 李丽 +1 位作者 孙奇 邵丽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10期1362-1366,共5页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患者术中使用多种不同的保温方法对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普外科择期开腹手术患者160例,采用输液加温、身体包裹、湿敷料加温、冲洗液加温、保温毯使用等保温方法,监测并记录患者从入室至手术结束时...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患者术中使用多种不同的保温方法对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普外科择期开腹手术患者160例,采用输液加温、身体包裹、湿敷料加温、冲洗液加温、保温毯使用等保温方法,监测并记录患者从入室至手术结束时鼻咽温度和直肠温度。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析因设计方案:5因素2水平共25次即32种组合,每种组合重复5次。结果输液加温+冲洗液加温+保温毯使用组的鼻咽温度为(36.94±0.22)℃,直肠温度为(37.32±0.13)℃,保温效果最好;其次是单用保温毯组,鼻咽温度为(36.90±0.37)℃,直肠温度为(37.26±0.26)℃,保温效果次之;第三是输液加温+身体包裹组,鼻咽温度为(36.48±0.36)℃,直肠温度为(36.82±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腹手术患者术中实施保温护理措施比较如下:输液加温+冲洗液加温+保温毯使用保温方法为最优选择,其次为单用保温毯的保温方法,再次为输液加温+身体包裹保温方法的组合。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积极维持患者正常体温,是手术室护士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的必要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开腹手术 术中保温 体温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