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南天山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构造-流体控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周振菊
陈正乐
+9 位作者
张文高
张涛
张青
韩凤彬
霍海龙
杨斌
马骥
王威
王成
柳献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1-200,共20页
【研究目的】构造-流体与成矿的耦合关系属于目前矿床学研究的前沿问题,造山型金矿作为典型受构造变形控制的热液矿床,是窥探构造-流体与成矿作用内在联系的理想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是西南天山地区规模最大的造山型...
【研究目的】构造-流体与成矿的耦合关系属于目前矿床学研究的前沿问题,造山型金矿作为典型受构造变形控制的热液矿床,是窥探构造-流体与成矿作用内在联系的理想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是西南天山地区规模最大的造山型金矿,通过野外构造解析,流体包裹体和C-H-O-S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研究矿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分析成矿流体性质及其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结果】矿区变形可分3期:早期为韧性变形、中期为脆-韧性变形、晚期为脆性变形。根据脉体穿切关系和变形特征,识别出3期与构造相对应的石英脉(Qz1,Qz2,Qz3),其中Qz2为含金石英脉体,金矿主要形成于第二期的脆-韧性变形期。室内观测发现,早、中期石英中发育CO_(2)-H_(2)O型、纯CO_(2)型和H_(2)O溶液型3种类型流体包裹体,晚期仅发育水溶液型包裹体。早期石英中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37~386°C,盐度为1.4%~9.2%NaClequiv.;中期石英获得CO_(2)-H_(2)O和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04~310°C,盐度为0.5%~16.6%NaClequiv.;晚期水溶液包裹体具有较低的均一温度(125~235°C)和盐度(0.2%~10.6%NaCl equiv.)。根据CO_(2)-H_(2)O型包裹体计算早、中期的流体压力分别为267 MPa和208~253 MPa,对应形成的深度分别为10 km,8~9 km。同位素分析结果揭示,成矿的流体具有变质流体以及大气降水的特征,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地层-古生代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结论】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晚古生代经历了早期挤压向晚期走滑伸展的转变;早期NW-SE向的挤压作用促使地层变质脱水产生了大量富CO_(2)、低盐度的变质流体,形成无矿石英脉;在构造变形转向走滑伸展时,造山带抬升剥蚀,流体压力降低并发生不混溶或沸腾作用,CO_(2)等气体逃逸,诱发浅源大气降水加入并与变质热液混合,导致大量成矿物质快速沉淀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型金矿床
构造
流体
矿产资源勘查工程
萨瓦亚尔顿
西南天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南天山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构造-流体控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周振菊
陈正乐
张文高
张涛
张青
韩凤彬
霍海龙
杨斌
马骥
王威
王成
柳献军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东华理工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三○五项办公室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1-200,共2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085,U1803242,U1403292)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8YFC0604005,2015BAB05B04)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本科研业务费(JYYWF20183702,JYYWF20180602)联合资助。
文摘
【研究目的】构造-流体与成矿的耦合关系属于目前矿床学研究的前沿问题,造山型金矿作为典型受构造变形控制的热液矿床,是窥探构造-流体与成矿作用内在联系的理想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是西南天山地区规模最大的造山型金矿,通过野外构造解析,流体包裹体和C-H-O-S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研究矿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分析成矿流体性质及其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结果】矿区变形可分3期:早期为韧性变形、中期为脆-韧性变形、晚期为脆性变形。根据脉体穿切关系和变形特征,识别出3期与构造相对应的石英脉(Qz1,Qz2,Qz3),其中Qz2为含金石英脉体,金矿主要形成于第二期的脆-韧性变形期。室内观测发现,早、中期石英中发育CO_(2)-H_(2)O型、纯CO_(2)型和H_(2)O溶液型3种类型流体包裹体,晚期仅发育水溶液型包裹体。早期石英中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37~386°C,盐度为1.4%~9.2%NaClequiv.;中期石英获得CO_(2)-H_(2)O和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04~310°C,盐度为0.5%~16.6%NaClequiv.;晚期水溶液包裹体具有较低的均一温度(125~235°C)和盐度(0.2%~10.6%NaCl equiv.)。根据CO_(2)-H_(2)O型包裹体计算早、中期的流体压力分别为267 MPa和208~253 MPa,对应形成的深度分别为10 km,8~9 km。同位素分析结果揭示,成矿的流体具有变质流体以及大气降水的特征,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地层-古生代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结论】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晚古生代经历了早期挤压向晚期走滑伸展的转变;早期NW-SE向的挤压作用促使地层变质脱水产生了大量富CO_(2)、低盐度的变质流体,形成无矿石英脉;在构造变形转向走滑伸展时,造山带抬升剥蚀,流体压力降低并发生不混溶或沸腾作用,CO_(2)等气体逃逸,诱发浅源大气降水加入并与变质热液混合,导致大量成矿物质快速沉淀成矿。
关键词
造山型金矿床
构造
流体
矿产资源勘查工程
萨瓦亚尔顿
西南天山
Keywords
Orogenic gold deposit
structure
fluid
mineral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Sawayardun
Southwestern Tianshan Orogen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南天山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构造-流体控矿作用研究
周振菊
陈正乐
张文高
张涛
张青
韩凤彬
霍海龙
杨斌
马骥
王威
王成
柳献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