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记录识别人工爆破与地震 被引量:8
1
作者 夏爱国 刘贤伦 《内陆地震》 2002年第4期337-345,共9页
选取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记录的乌鲁木齐市附近人工爆破与天然地震资料 ,运用波谱分析、波形空间线性度等方法作对比研究 ,发现人工爆破与天然地震的波谱特征量和波形空间线性度多数情况下差异较大。在震级与震中距相近的条件下 ,主要差... 选取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记录的乌鲁木齐市附近人工爆破与天然地震资料 ,运用波谱分析、波形空间线性度等方法作对比研究 ,发现人工爆破与天然地震的波谱特征量和波形空间线性度多数情况下差异较大。在震级与震中距相近的条件下 ,主要差异表现在天然地震的纵、横波拐角频率 fc P和 fc S明显大于人工爆破 ,两者比值约为 2∶ 1 ;天然地震的最大谱值比 Ωm P/ Ωm S也明显大于人工爆破 ,两者比值约为 3∶ 1 ;地震 P波功率谱的频谱特征量 fm W、Δf W也比人工爆破大很多。这些差异可以作为识别人工爆破与天然地震的测震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测地震台 人工爆破 天然地震 波谱分析 波形空间线性度 乌鲁木齐市
下载PDF
和硕5.0级地震前乌鲁木齐基准地震台钻孔应变异常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唐小勇 王新刚 杨欣 《内陆地震》 2008年第2期155-161,共7页
运用潮汐因子、加卸载响应比及相对应力场等分析方法,对1995年3月19日发生的新疆和硕MS5.0地震前乌鲁木齐基准地震台钻孔应变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在地震前30天应变日均值出现了典型的指数曲线异常;在地震前1个月相对应力... 运用潮汐因子、加卸载响应比及相对应力场等分析方法,对1995年3月19日发生的新疆和硕MS5.0地震前乌鲁木齐基准地震台钻孔应变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在地震前30天应变日均值出现了典型的指数曲线异常;在地震前1个月相对应力发生快速变化,主应力方向也发生了快速偏转;全日波潮汐因子地震前1个月到地震前半个月期间,出现了大幅度的单峰或双峰异常变化;加卸载响应比值在地震前2个多月就开始出现成束的异常。可以认为和硕地震前乌鲁木齐基准地震台钻孔应变记录到了明显前兆短临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硕Ms5.0地震 钻孔应变 潮汐因子 加卸载响应比 相对主应力场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震台大震速报现状浅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宝柱 《内陆地震》 1989年第3期281-287,共7页
破坏性和灾害性大震发生后,人们对地震发生的时间、震级、地点以及是否还会发生强余震都极为关注,于是,大震速报的速度和质量也就显得至关重要。迅速正确地确定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对抗震救灾、减轻地震灾害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破坏性和灾害性大震发生后,人们对地震发生的时间、震级、地点以及是否还会发生强余震都极为关注,于是,大震速报的速度和质量也就显得至关重要。迅速正确地确定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对抗震救灾、减轻地震灾害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乌鲁木齐地震台是大震速报台之一,该台的台基岩性为三迭纪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台 地震 震级 乌鲁木齐 灾害
下载PDF
乌鲁木齐台地磁短周期变化与邻区地震
4
作者 黄建明 杨福喜 +5 位作者 高祥真 王居云 林云芳 曾小萍 王文德 张向阳 《内陆地震》 2000年第1期63-70,共8页
利用转换函数方法计算处理了乌鲁木齐台 1990年 1月~ 1997年 12月地磁短周期 T为 9~2 0 0 min的复转换函数 A、B之模 |A|、|B|、总方差 σZ以及帕金森矢量 ,并对其在乌鲁木齐地区 2 50km范围内 15次 4 .0~ 5.7级地震发生前后的变化... 利用转换函数方法计算处理了乌鲁木齐台 1990年 1月~ 1997年 12月地磁短周期 T为 9~2 0 0 min的复转换函数 A、B之模 |A|、|B|、总方差 σZ以及帕金森矢量 ,并对其在乌鲁木齐地区 2 50km范围内 15次 4 .0~ 5.7级地震发生前后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周期的转换函数 A、B以及总方差 σZ值在震前均有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地磁变化 周期性变化 转换函数 地震
下载PDF
乌鲁木齐数字地震台的建设与观测系统
5
作者 刘贤伦 王居云 《内陆地震》 1998年第2期170-173,共4页
关键词 地震台 数字式地震台 建设 观测系统
下载PDF
精河Ms5.1级地震前精河台的定点形变异常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新刚 王文景 +6 位作者 唐小勇 黄建明 杨福喜 曹伟东 罗洪亮 张向阳 包翠玲 《高原地震》 2009年第2期18-23,共6页
2006年11月23日新疆精河Ms5.1级地震前,精河台的伸缩、倾斜和长水管资料均出现了明显的前兆异常变化。利用形态分析、一阶差分、矢量合成、卡尔曼滤波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新疆乌苏、精河间Ms5.1级地震前的短临异常较为明显... 2006年11月23日新疆精河Ms5.1级地震前,精河台的伸缩、倾斜和长水管资料均出现了明显的前兆异常变化。利用形态分析、一阶差分、矢量合成、卡尔曼滤波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新疆乌苏、精河间Ms5.1级地震前的短临异常较为明显,年变幅观测曲线畸变、日均值曲线转折甚至打破年变、矢量转向、速率变化超两倍均方差等,显示出这次地震之前地形变异常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形态法 差分法 矢量法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对较强地震造成喀什台H磁变仪磁系翻转的处理方法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7
作者 郑黎明 王居云 +1 位作者 高祥真 范素琴 《内陆地震》 1998年第1期63-67,共5页
多年来,H 磁变仪磁系被地震震翻事件在多震区的地磁台常有发生。这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磁变仪的正常工作及记录资料的连续性。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一直是地磁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文中主要总结并介绍了喀什台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
关键词 地磁仪 地磁水平分量 地磁观测 地震 磁系翻转
下载PDF
乌鲁木齐台NCDSN长周期记录面波震级的测定及比较
8
作者 刘贤伦 夏爱国 《内陆地震》 1999年第3期258-264,共7页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长周期面波 地震波 震级
下载PDF
用SP′震相计算乌鲁木齐台附近地壳厚度和地壳内纵波速度
9
作者 周辉生 《内陆地震》 1992年第4期401-405,共5页
0 前言 测定地壳厚度和地壳内纵波速度的方法很多,本文利用远震SP′震相来计算观测台站附近地壳构造的方法,在对乌鲁木齐基准地震台的资料分析与研究基础上,计算了乌鲁木齐台地区的地壳厚度和地壳内的纵波平均速度。此项工作为进一步研... 0 前言 测定地壳厚度和地壳内纵波速度的方法很多,本文利用远震SP′震相来计算观测台站附近地壳构造的方法,在对乌鲁木齐基准地震台的资料分析与研究基础上,计算了乌鲁木齐台地区的地壳厚度和地壳内的纵波平均速度。此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乌鲁木齐台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地壳厚度以及介质的各项特征,打下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震相 地壳 厚度 波速
下载PDF
2009年4月19日阿合奇Ms5.5级地震的前兆异常初步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桂春 刘辉 +2 位作者 潘振生 王新刚 海仁尼沙 《高原地震》 2010年第4期30-34,共5页
2009年4月19日在新疆阿图什市阿合奇县(41.1°N,78.3°E)发生了Ms5.5级地震。此次地震前,阿合奇台地倾斜资料、乌什台水管倾斜资料和二氧化碳、巴楚台地应力均出现了明显的震前异常。趋势异常表现为年变畸变;短临异常表现在矢... 2009年4月19日在新疆阿图什市阿合奇县(41.1°N,78.3°E)发生了Ms5.5级地震。此次地震前,阿合奇台地倾斜资料、乌什台水管倾斜资料和二氧化碳、巴楚台地应力均出现了明显的震前异常。趋势异常表现为年变畸变;短临异常表现在矢量加速和减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合奇5.5级地震 前兆异常 异常特征
下载PDF
苏联塞米巴拉金斯克地区和我国核爆信号的识别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宝柱 刘贤伦 王元民 《内陆地震》 1990年第1期68-73,共6页
乌鲁木齐地震台位于北纬43°48′48.87″,东经87°42′17.48″的天山北麓,海拔高度为901.31m。台基岩性为三叠纪砂岩。该台设置的主要仪器有基式、62型、DD—1型、DK—1型和763型地震仪,仪器装置在4m深的地下室里,室内温差小于... 乌鲁木齐地震台位于北纬43°48′48.87″,东经87°42′17.48″的天山北麓,海拔高度为901.31m。台基岩性为三叠纪砂岩。该台设置的主要仪器有基式、62型、DD—1型、DK—1型和763型地震仪,仪器装置在4m深的地下室里,室内温差小于0.5℃,微震仪的放大倍数约为14万倍,中长周期仪为1千多倍,监测能力较强。能够清晰完整的记录苏联塞米巴拉金斯克地区和我国核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核爆 信号 苏联
下载PDF
磁法仪器与电法仪器观测地磁场水平强度(H)精度及一致性的对比分析
12
作者 高祥真 王居云 黄建明 《内陆地震》 1998年第3期228-233,共6页
对多年的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分别得出了磁法仪器与电法仪器观测地磁场水平强度(H)各自的精度、稳定性及两者之间一致性等结果。这对各地磁台采取不同观测仪器以便寻求最佳观测组合形式。
关键词 地磁仪 地磁水平分量 地磁图 地磁测量 地磁场
下载PDF
对57型磁变仪K、P两系数及定向角差的计算分析
13
作者 高祥真 《内陆地震》 1989年第4期375-380,共6页
1978年我台安装了一套三分量的57型磁变仪。据据十年来的实际工作,发现该仪器存在两个较明显的问题,一是D、H两分量仪的磁针有定向角差,二是H分量仪的温度系数和滑动系数过大。两者直接影响仪器的记录质量。本文根据1987年H基线值与记... 1978年我台安装了一套三分量的57型磁变仪。据据十年来的实际工作,发现该仪器存在两个较明显的问题,一是D、H两分量仪的磁针有定向角差,二是H分量仪的温度系数和滑动系数过大。两者直接影响仪器的记录质量。本文根据1987年H基线值与记录温度的关系,计算出H分量仪的温度系数K和滑动系数P,同时用Schmidt地磁经纬仪的绝对值观测,以误差统计理论计算出D、H两分量仪各自的定向角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 磁变仪 温度系数 滑动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