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诊断 被引量:2
1
作者 戴晓宁 赵雪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5期1628-1629,共2页
目的探讨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诊断要点。方法将7例发热、白细胞减少、淋巴结肿大患者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查、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检查,肿大淋巴结病理活检。结果 7例患者全部白细胞减少,红细胞沉降率增快,IgG、IgA、IgM、γ球蛋白、天门冬... 目的探讨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诊断要点。方法将7例发热、白细胞减少、淋巴结肿大患者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查、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检查,肿大淋巴结病理活检。结果 7例患者全部白细胞减少,红细胞沉降率增快,IgG、IgA、IgM、γ球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升高,C-反应蛋白阳性。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全部显示感染骨髓象(不同程度)及淋巴细胞比例增高。7例肿大淋巴结病理活检全部表现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病理特征。结论 7例患者确诊为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炎 组织坏死 发热
下载PDF
31例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
2
作者 戴晓宁 宋红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2期1250-1250,共1页
目的探讨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诊断要点及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下称恶组)的鉴别。方法采用临床查体、骨髓细胞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实验室血清检查等方法。结果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增多的组织细胞形态都为单核样和淋巴样组织细胞。结论... 目的探讨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诊断要点及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下称恶组)的鉴别。方法采用临床查体、骨髓细胞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实验室血清检查等方法。结果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增多的组织细胞形态都为单核样和淋巴样组织细胞。结论异型组织细胞及多核巨噬组织细胞增多是反应性与恶性鉴别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 单核样和淋巴样组织细胞 异型组织细胞及多核巨噬组织细胞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实验室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丽 李蕾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9期1692-1693,共2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疾病
下载PDF
奎屯地区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4
作者 袁金露 艾秋香 《中国校医》 2020年第9期659-661,共3页
目的了解奎屯地区0~14岁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规律,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奎屯市州奎屯医院就诊的2 285例0~14岁吸道感染儿童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病原学检测和诊断,并针对不同季节、性别和... 目的了解奎屯地区0~14岁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规律,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奎屯市州奎屯医院就诊的2 285例0~14岁吸道感染儿童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病原学检测和诊断,并针对不同季节、性别和年龄段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28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332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感染率为14.57%;冬季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率高于春季、夏季和秋季,95%CL可信区间为(0.033~0.155、0.009~0.139、0.117~0.225)。女性儿童感染率(16.41%)高于男性儿童(13.18%),(χ^2=4.666,P<0.05)。在4个年龄组中,1~3岁年龄组感染率高于<1岁、4~6岁、7~14岁年龄组,95%CL可信区间为(0.075~0.223、0.118~0.176、0.024~0.246)。结论奎屯市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率在冬季、女性和低年龄组较高,有必要加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与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儿童 季节 性别 年龄 阳性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