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雅遗址95MNI号墓地M3与M8出土纺织品特征分析——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文物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南希 尚玉平 +1 位作者 欧阳盼 周华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7-28,共12页
尼雅遗址95MNI号墓地M3与M8是两座高等级墓葬,本研究通过文献考证、对比分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其出土纺织品从形制、工艺、成分等方面分析特征。结果纠正了历史文献关于古代少数民族穿左衽服饰的记载,证明随着丝绸之路的... 尼雅遗址95MNI号墓地M3与M8是两座高等级墓葬,本研究通过文献考证、对比分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其出土纺织品从形制、工艺、成分等方面分析特征。结果纠正了历史文献关于古代少数民族穿左衽服饰的记载,证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中原与西域的交往交流愈发密切,来自先秦的“夷夏观念”有所淡化,西域在接受和传承中原服饰形制的基础上,产生了适应当地的创新和发展。织物组织结构和纹样反映出在汉晋时期的安辑政策下,中原皇室将锦料赐予精绝国后人。纤维材质分析反映出当时对丝、棉、毛等多种纤维的运用已十分普遍。本研究从考证和分析出土文物的角度,探寻古代中原与西域不可分割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分析 纺织品 制作工艺 组织结构 尼雅遗址
下载PDF
新疆尼雅墓地出土刺绣短靴文物分析研究
2
作者 宋会宇 《西部皮革》 2024年第3期145-148,共4页
文章以新疆尼雅墓地出土刺绣短靿毡靴为切入点,管窥出土纺织品文物从发掘出土、保存现状、保护修复、科学分析检测、内涵阐释和展览保藏等过程。随着文物发掘与保藏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出土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技术将越来越多样,对文... 文章以新疆尼雅墓地出土刺绣短靿毡靴为切入点,管窥出土纺织品文物从发掘出土、保存现状、保护修复、科学分析检测、内涵阐释和展览保藏等过程。随着文物发掘与保藏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出土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技术将越来越多样,对文物本体的认识也将日益深刻,其携带的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也会得到充分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腰靴 纺织品文物 保护修复
下载PDF
新疆天山北路墓地发展阶段研究
3
作者 佟建一 马健 常喜恩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70,共12页
本文在整理天山北路墓地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墓葬地层关系、器物组合与新获碳十四测年数据,对墓地出土典型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进而对墓地的发展阶段进行了重新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天山北路墓地物质文化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脉相承,并与... 本文在整理天山北路墓地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墓葬地层关系、器物组合与新获碳十四测年数据,对墓地出土典型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进而对墓地的发展阶段进行了重新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天山北路墓地物质文化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脉相承,并与河西走廊西部人群保持密切联系,不断吸纳、融合了西城驿文化、四坝文化等文化因素,形成了哈密绿洲独特的青铜时代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天山北路墓地 青铜时代 发展阶段
下载PDF
新疆库车友谊路墓群出土五铢钱的分析研究
4
作者 段朝玮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4期63-66,共4页
在新疆库车友谊路墓群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五铢钱。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批出土五铢钱的性质及有效的保护方法,作者对这批出土钱币进行了取样并对样品做了金相与成分分析、锈蚀产物分析,对发掘区域的土壤酸碱度和氯离子含量进行了测... 在新疆库车友谊路墓群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五铢钱。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批出土五铢钱的性质及有效的保护方法,作者对这批出土钱币进行了取样并对样品做了金相与成分分析、锈蚀产物分析,对发掘区域的土壤酸碱度和氯离子含量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样品中氯离子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作者筛选出了适合的保护方法,并提出了一套合适的处理方法和步骤。此外,通过对同一区域不同墓葬出土的五铢钱进行金相和成分分析,作者还得出了关于这些钱币铸造关系的推测。这些研究结果为揭示墓葬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五铢钱 成分分析 铸造关系
下载PDF
新疆史前考古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学堂 李文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新疆史前彩陶由东向西、压印刻划纹陶器主要由北向南、史前青铜器和青铜技术由西向东的流布与传播,构成了史前东西文化交流研究的重要线索。小河墓地为代表的小河文化的发现,揭开了新疆史前考古重要的一页。针对小河墓地的发现进行的多... 新疆史前彩陶由东向西、压印刻划纹陶器主要由北向南、史前青铜器和青铜技术由西向东的流布与传播,构成了史前东西文化交流研究的重要线索。小河墓地为代表的小河文化的发现,揭开了新疆史前考古重要的一页。针对小河墓地的发现进行的多学科参与的科技考古,在推进史前欧亚人群迁徙与互动研究的进程、拓展欧亚史前族群形成与发展、史前原始宗教、艺术等研究的视野等方面意义重大。这些都为重构新疆史前史提供了珍贵的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史前考古 小河墓地
下载PDF
吐鲁番发现的“大随求陀罗尼经咒图” 研究
6
作者 侯明明 胡兴军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国内目前发现唐宋时期“大随求陀罗尼经咒图”二十余件,主要根据《大随求陀罗尼经咒》绘制而成。该经现存两个汉译本,不空译本和宝思惟译本,吐鲁番发现的“大随求图”在时代和内容上更加接近宝思惟译本,但“吐鲁番图”也表现出如出土位... 国内目前发现唐宋时期“大随求陀罗尼经咒图”二十余件,主要根据《大随求陀罗尼经咒》绘制而成。该经现存两个汉译本,不空译本和宝思惟译本,吐鲁番发现的“大随求图”在时代和内容上更加接近宝思惟译本,但“吐鲁番图”也表现出如出土位置是覆盖在死者身上、护法天人和神器分别置于方框内、图像中出现有胡人特征的天王形象等特性,与这两个译本内容及其他地区所出“大随求图”图像均不相同,这在一方面说明吐鲁番发现的“大随求图”所依据的或为目前已经佚失的梵文原版或其他汉译本,另一方面则是因持明密教传入吐鲁番后被本土化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随求 持明密教 阿斯纳塔那墓地
下载PDF
新疆尼雅遗址一号墓地M3出土短靿毡靴材质、染料的检测分析与研究
7
作者 宋会宇 康晓静 《吐鲁番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45-152,155,共9页
新疆尼雅遗址一号墓地3号墓出土短靿毡靴材质多样、色彩丰富,对其材质、色彩检测分析对新疆尼雅遗址染织史研究价值重大。采用红外光谱检测和纤维显微形貌观察方式检测材质,11件样品基本均为丝质,仅靴面红色织物及内衬毡为动物毛质,浅... 新疆尼雅遗址一号墓地3号墓出土短靿毡靴材质多样、色彩丰富,对其材质、色彩检测分析对新疆尼雅遗址染织史研究价值重大。采用红外光谱检测和纤维显微形貌观察方式检测材质,11件样品基本均为丝质,仅靴面红色织物及内衬毡为动物毛质,浅帮及底未取样,推测为皮质。染料检测方面,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H-class-WatersG2-XSQTOFMS,Waters),对红、黄、蓝、绿四种色相的样品分别检测,样品中均检测出黄檗的染色成分,推测存在黄檗污染,原因不明。除此之外,蓝色样品检测出靛蓝的染色成分;黄色样品中检测出黄檗的染色成分和木犀草素;红色样品中检测出茜素(或其同分异构体异茜草素);绿色样品检测出黄檗及靛蓝的染色成分,极有可能为套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雅遗址 短靿毡靴 材质 染料 检测 分析
下载PDF
新疆天湖东遗址出产绿松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原产地溯源研究
8
作者 郝月 先怡衡 +4 位作者 陈英 梁云 艾昊 杨莉萍 段朝玮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3年第6期84-94,共11页
新疆天湖东遗址是目前西北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绿松石采矿遗址,它的发现为研究我国西北地区古代绿松石来源提供了直接的考古学证据。开展天湖东绿松石矿物学特征研究,可为判断该遗址出产绿松石的产源特点和流布提供基础科学数据。鉴于... 新疆天湖东遗址是目前西北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绿松石采矿遗址,它的发现为研究我国西北地区古代绿松石来源提供了直接的考古学证据。开展天湖东绿松石矿物学特征研究,可为判断该遗址出产绿松石的产源特点和流布提供基础科学数据。鉴于此,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电子探针、拉曼光谱等测试方法开展绿松石样品的表面微形貌、矿物组成、化学成分、拉曼光谱等矿物学和谱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天湖东绿松石样品多呈微晶鳞片状及微晶纤维状结构,主要以长柱状、针状、板状相互交织结晶生长,杂质可见石英与黑云母,且出产少见的磷灰石。天湖东绿松石与黑山岭绿松石的拉曼光谱测试结果无明显区别,但电子探针检测的主量化学成分结果显示,天湖东绿松石的Al 2 O 3、P 2 O 5的含量均低于标准值,而黑山岭绿松石却均高于标准值,二者在此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遗址 绿松石 矿物学特征 电子探针 产地溯源 新疆天湖东
下载PDF
浅谈纺织品文物的复制与复原——以新疆尼雅遗址一号墓地出土红色毛褐刺绣几何纹短靿毡靴为例
9
作者 宋会宇 《西部皮革》 2023年第9期132-135,共4页
目前纺织品文物的复制、复原研究方兴未艾,也取得了一些瞩目的研究成果。但除了在个案中有零星的理论表述外,尚未见有较为深入、系统的论述。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与范本,在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升华理论、指导实践是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纺织品文物的复制、复原研究方兴未艾,也取得了一些瞩目的研究成果。但除了在个案中有零星的理论表述外,尚未见有较为深入、系统的论述。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与范本,在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升华理论、指导实践是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鉴于此,文章以新疆尼雅遗址一号墓地出土的男式红色毛褐刺绣几何纹短靿毡靴为例,以其复原研究为主线,浅谈纺织品文物复制的适用类型,复原、复制的意义,复原的目的和尺度,复原的研究范式、技术路线等,对纺织品文物的复制尤其是复原研究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期为纺织品文物的复原研究提供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雅遗址 纺织品文物 复制 复原
下载PDF
纺织品文物的复原研究综述
10
作者 宋会宇 《西部皮革》 2023年第11期138-141,共4页
作为“实验考古”引入纺织品文物研究的方法,“复原”在纺织品文物研究领域已初步形成一些研究成果。文章主要从结构、图案、色彩、工艺、图像、数字化等几个维度展开,对这些研究范式进行归纳总结,明确已有的研究维度与路径,探索未来的... 作为“实验考古”引入纺织品文物研究的方法,“复原”在纺织品文物研究领域已初步形成一些研究成果。文章主要从结构、图案、色彩、工艺、图像、数字化等几个维度展开,对这些研究范式进行归纳总结,明确已有的研究维度与路径,探索未来的研究方向及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文物 复原 研究
下载PDF
新疆尼雅遗址出土锦护膊的保护修复
11
作者 余腾飞 《吐鲁番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34-139,143,F0003,共8页
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一件锦护膊因埋藏及出土保存环境影响,其保存状况差,存在皱褶、糟朽、脱线和褪色等病害。利用三维视频显微镜观察织物组织结构,红外显微镜推断文物老化程度,扫描电镜及液相色谱仪分析纤维类型,结果表明:锦面为... 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一件锦护膊因埋藏及出土保存环境影响,其保存状况差,存在皱褶、糟朽、脱线和褪色等病害。利用三维视频显微镜观察织物组织结构,红外显微镜推断文物老化程度,扫描电镜及液相色谱仪分析纤维类型,结果表明:锦面为1:1平纹经锦,贴边及绢带为平纹;锦护膊存在的不同程度的老化;绢带纤维为丝纤维,推测为桑蚕丝。为了使锦护膊得到安全保存,在以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对锦护膊采用消毒灭菌、除尘、回潮、平整、绉丝纱加固、装盒等处理。修复后的锦护膊文物强度、柔韧度提高,满足陈列研究和长期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雅遗址 锦护膊 调查研究 保护修复
下载PDF
高昌佛教遗迹的分布、调查及研究现状分析
12
作者 尚玉平 《丝绸之路》 2024年第3期177-186,共10页
高昌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成为东西方使者和商贾贸易往来的必经之地,与此同时佛教也随之传入该地,留下众多丰厚的遗迹,其中古城寺院遗迹2处,石窟寺遗迹14处。早在北凉王朝初期,佛教在高昌地区就比较盛行,统治者带头信佛,大力开凿石窟,重塑... 高昌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成为东西方使者和商贾贸易往来的必经之地,与此同时佛教也随之传入该地,留下众多丰厚的遗迹,其中古城寺院遗迹2处,石窟寺遗迹14处。早在北凉王朝初期,佛教在高昌地区就比较盛行,统治者带头信佛,大力开凿石窟,重塑佛像,绘制壁画,僧人译经讲法甚多,直至高昌回鹘时期,宗教氛围空前浓厚。然而,梳理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探险家和国内考古学家对高昌佛教遗存的调查、发掘及研究成果,大都停留在洞窟形制、组合及壁画内容的研究,缺乏整体性、宏观性以及人文精神方面的探索。时至今日,高昌地区的考古发掘仍在进行,新材料的发现与公布可为研究古代高昌历史、信仰、艺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昌 佛教遗迹 考古发现 丝绸之路
下载PDF
新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展示利用创新方式探析
13
作者 郭倩倩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5期166-169,共4页
丝绸之路新疆段留存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及经济价值,是东西文明互鉴的见证。文章分析了新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展示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在展示利用中创新方式的重要意义。在遵循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和... 丝绸之路新疆段留存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及经济价值,是东西文明互鉴的见证。文章分析了新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展示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在展示利用中创新方式的重要意义。在遵循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探讨了新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展示利用的一系列创新方式,其中包括数字化展示、多媒体技术应用、文旅融合发展、文创延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文化遗产 展示利用
下载PDF
文化润疆背景下新疆大遗址保护利用路径探析——以苏巴什佛寺遗址为例
14
作者 郭倩倩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9期134-136,共3页
苏巴什佛寺遗址是新疆地区重要的大型遗址,是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证,对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归纳新疆苏巴什佛寺遗址的价值和保护现状,从而延伸分析新疆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管... 苏巴什佛寺遗址是新疆地区重要的大型遗址,是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证,对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归纳新疆苏巴什佛寺遗址的价值和保护现状,从而延伸分析新疆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保护、展示利用等角度探讨了新疆大遗址未来保护利用工作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巴什佛寺遗址 大遗址 保护利用
下载PDF
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出土夹金属箔层玻璃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栋 温睿 +2 位作者 朱瑛培 胡兴军 李文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7-122,共6页
营盘墓地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是汉晋时期由楼兰向西沿孔雀河至西域腹地交通线上的一处枢纽重镇。墓葬中出土了一批夹金属箔层玻璃珠,为了解其成分及制作工艺特点,对M7出土的夹金属箔层玻璃珠进行了科学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它们... 营盘墓地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是汉晋时期由楼兰向西沿孔雀河至西域腹地交通线上的一处枢纽重镇。墓葬中出土了一批夹金属箔层玻璃珠,为了解其成分及制作工艺特点,对M7出土的夹金属箔层玻璃珠进行了科学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属于钠钙玻璃系统,以植物灰作助熔剂,通过拉制技术制作而成,特征与印巴地区接近;在制作夹金玻璃珠时,古代工匠通过多种方式降低生产成本,以寻求高利润。本研究为讨论古代玻璃珠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金属箔层玻璃珠 新疆 丝绸之路 营盘墓地
下载PDF
2011年新疆巴里坤县石人子沟遗址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萌(文\绘图) 邓金田(文\绘图) +3 位作者 马健艾合买提·牙合甫 蒋晓亮 王建新 马健(拍照)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30,共13页
2011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联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哈密地区文物局、巴里坤县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清理了新疆巴里坤县石人子沟遗址的6座小型墓葬。6座墓葬均属早期铁器时代,地表有盆状石质封堆,葬制有仰身直肢葬、二次葬、扰乱葬,... 2011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联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哈密地区文物局、巴里坤县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清理了新疆巴里坤县石人子沟遗址的6座小型墓葬。6座墓葬均属早期铁器时代,地表有盆状石质封堆,葬制有仰身直肢葬、二次葬、扰乱葬,部分墓葬有马、羊等动物殉牲。本次发掘出土了一批陶、玉石、青铜、铁、金质的容器、工具、装饰品等随葬器物,为研究石人子沟遗址古代墓葬与考古学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巴里坤 石人子沟 盆状石堆墓 扰乱葬 早期铁器时代 殉马
下载PDF
新疆尼雅95MNⅠM3号墓出土丝绵锦袍病害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南希 柳凯 +4 位作者 尚玉平 欧阳盼 武望婷 赵作勇 周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5期72-75,共4页
丝绵锦袍出土于尼雅95MNⅠM3号墓,穿于女墓主人上身最外侧。由于长年埋藏于地下,锦袍出现糟朽、破裂、残缺等严重病害。为了研究丝绵锦袍的腐蚀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红外光谱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纤维表... 丝绵锦袍出土于尼雅95MNⅠM3号墓,穿于女墓主人上身最外侧。由于长年埋藏于地下,锦袍出现糟朽、破裂、残缺等严重病害。为了研究丝绵锦袍的腐蚀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红外光谱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纤维表面出现缺失、断裂,纤维特征也已经不再明显,锦袍的丝纤维红外光谱指纹区吸收峰与标准丝纤维谱图差异较大,吸收峰强度明显减弱并发生位移。由此可得锦袍的老化劣化情况严重,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雅遗址 丝绵锦袍 出土纺织品 病害机理
下载PDF
新疆考古十年间 被引量:3
18
作者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in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中国文化遗产》 2007年第1期98-111,共14页
1990年代以来,新疆文物考古工作者积极配合基本建设,展开了一系列抢救发掘和考古调查,在文物考古科研前沿、考古难点和空白课题、涉外文物考古、中外考古交流与合作、文物科技保护与科技考古合作、考古资料的整理和边疆考古课题的实施... 1990年代以来,新疆文物考古工作者积极配合基本建设,展开了一系列抢救发掘和考古调查,在文物考古科研前沿、考古难点和空白课题、涉外文物考古、中外考古交流与合作、文物科技保护与科技考古合作、考古资料的整理和边疆考古课题的实施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较好的成绩。文物考古发现及其成果,对准确、科学地研究古代新疆璀璨的历史文化,系统地阐明新疆自西汉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揭示古代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西域古代文化的实质内涵,以及西域古代文明在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国家统一稳定、民族团结进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考古 多元文化 西方经济 文化交流 文化遗存 多民族
下载PDF
新疆吐鲁番哈拉和卓晋唐古墓群出土植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元 闫雪梅 +1 位作者 陈涛 蒋洪恩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4,共8页
哈拉和卓古墓群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与阿斯塔那古墓群共同组成晋唐时期高昌城乡居民的公共墓地。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发现以来,学术界对哈拉和卓古墓群及其出土器物和文书的研究一直方兴未艾,构成了吐鲁番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已有... 哈拉和卓古墓群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与阿斯塔那古墓群共同组成晋唐时期高昌城乡居民的公共墓地。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发现以来,学术界对哈拉和卓古墓群及其出土器物和文书的研究一直方兴未艾,构成了吐鲁番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已有研究对晋唐时期吐鲁番先民的农业经济活动和植物利用等方面探讨较少,尤其缺乏来自考古发现的实物证据。本文对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的植物遗存进行了精细的分析鉴定,结果共发现粟、小麦、大麦、青稞和大麻等五种粮食作物以及枣和葫芦两种果蔬植物。结合其它同时期遗址的植物考古研究成果和出土文书的记载,可以看到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无论是农作物品种,还是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理念与内地已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地区 哈拉和卓古墓群 晋唐时期 植物遗存 农业生产
下载PDF
国内纺织品文物清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会宇 《西部皮革》 2021年第21期38-40,56,共4页
我国目前纺织品修复主要采用折中式,一切清洗操作都在确保织物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专业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血渍、霉斑、表面结晶盐、综合污染物的研究较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清洗剂的选择上,清洗工艺方法主要依靠经验,清洗的流程框架基... 我国目前纺织品修复主要采用折中式,一切清洗操作都在确保织物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专业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血渍、霉斑、表面结晶盐、综合污染物的研究较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清洗剂的选择上,清洗工艺方法主要依靠经验,清洗的流程框架基本建立。现在研究的热点主要是天然环保材料的运用及生物法的实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文物 清洗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