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雷暴气候特征及其与地闪密度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延慧 张建涛 +4 位作者 何清 韩雪云 于晓晶 焦阳 钱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80-185,共6页
针对新疆长时间尺度近63 a雷暴日气候特征及其与地闪密度关系的研究相对缺乏的问题,结合新疆人工观测雷暴日和ADTD获取的地闪资料,采用气候趋势法、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得出了:新疆年均雷暴日数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针对新疆长时间尺度近63 a雷暴日气候特征及其与地闪密度关系的研究相对缺乏的问题,结合新疆人工观测雷暴日和ADTD获取的地闪资料,采用气候趋势法、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得出了:新疆年均雷暴日数由南向北逐渐增多,西部多于东部。新疆年均雷暴日数整体上表现出递减变化,每10 a减少约0.3 d,同时存在着2~8 a,10~20 a,24~30 a的3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新疆月均雷暴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型,一年中99.8%的雷暴日发生在4-10月,7月达到峰值。雷暴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大多发生在14:00-20:00,持续时间在10-20 min的最多,约占总数的39.5%。新疆地闪密度与雷暴日的幂模型拟合关系通过了0.05显著性水平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科学与技术 雷电预警预报 雷暴 气候特征 地闪密度 新疆
下载PDF
智慧气象在农业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梁田甜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8年第9期112-112,共1页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快速发展对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重大的作用,满足了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气候和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人们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合理的处理农作物。我国科技水平发展迅...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快速发展对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重大的作用,满足了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气候和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人们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合理的处理农作物。我国科技水平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服务于农业的高新技术,智慧气象也逐渐走进农业服务中,使用的人也越来越多。本文从科技的角度分析了智慧气象在农业中的运用,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气象 农业服务 研究
下载PDF
新形势下加强气象行政执法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梁田甜 李锦虎 徐红梅 《管理观察》 2019年第20期71-72,76,共3页
近年来,气象部门贯彻落实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气象部门行政执法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行政执法体制不完善,不能有效、全面的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开展气象部门的行政执法工作,对拉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气象部门贯彻落实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气象部门行政执法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行政执法体制不完善,不能有效、全面的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开展气象部门的行政执法工作,对拉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气象行政执法的情况探讨,查找行政执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加强气象行政执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气象 行政执法 执法研究
下载PDF
2012年与2013年新疆闪电定位数据对比分析
4
作者 梁田甜 王屹 +1 位作者 张勇年 徐红梅 《青海气象》 2020年第2期35-38,共4页
基于2012与2013年两年的闪电定位资料,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地区)闪电活动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新疆地区闪电活动较2012年减少27.2%;正地闪平均强度较2012年略微增强,负地闪平均强度略... 基于2012与2013年两年的闪电定位资料,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地区)闪电活动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新疆地区闪电活动较2012年减少27.2%;正地闪平均强度较2012年略微增强,负地闪平均强度略微减弱;云地闪月分布均呈现出单峰形式,峰值均出现在7月份;总地闪密度分布两年变化不大,呈现出北疆大于南疆,西部大于东部,山区大于沙漠戈壁的形式,总体分布形式与天山山脉走向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 时空分布 特征 新疆
下载PDF
关于气象服务和应用气象相关问题的探讨
5
作者 梁田甜 《区域治理》 2018年第2期183-183,共1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天气气候的变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出行.随着全球化气候的持续变暖,各种类型的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出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人们...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天气气候的变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出行.随着全球化气候的持续变暖,各种类型的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出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在应对极端恶劣天气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针对气象服务和应用气象作为主要对象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服务 应用气象 气象探讨
下载PDF
风电机的直接雷击及其防护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江 《科技资讯》 2019年第19期43-44,共2页
风电机组在受直接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将在其传输入地的路径上产生热效应和机械效应,雷电对风电机组桨叶、轴承和传动部件都可能造成直接和潜在的损坏,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和机组高度的加长,机身的空间暴露范围也在扩大,相应的,其直接遭... 风电机组在受直接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将在其传输入地的路径上产生热效应和机械效应,雷电对风电机组桨叶、轴承和传动部件都可能造成直接和潜在的损坏,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和机组高度的加长,机身的空间暴露范围也在扩大,相应的,其直接遭受雷击的概率也在增大。因此,在风电机组的防雷设计中,其直接雷击防护一直受到十分广泛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雷击 损坏 防护 防雷
下载PDF
防雷装置日常维护有关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谭侨 《科技风》 2021年第19期132-133,共2页
雷电是一种出现概率特别高的自然现象,该类自然现象不仅来势迅猛,而且破坏力特别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冲击波、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对建筑物、电子仪器设备、人类带来危害,被称之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人们高度重视防雷... 雷电是一种出现概率特别高的自然现象,该类自然现象不仅来势迅猛,而且破坏力特别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冲击波、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对建筑物、电子仪器设备、人类带来危害,被称之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人们高度重视防雷减灾工作的开展,并且在雷电易发区安装了大量防雷装置,在防雷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有些群众虽说安装了防雷装置,但是不注重日常检测与维护,影响防雷装置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重点探究了防雷装置的构成、日常维护的必要性、要求以及其他相关问题,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雷装置 检测 日常维护
下载PDF
大地网检测综述
8
作者 赵江 《价值工程》 2019年第28期287-288,共2页
对于接地网的测试往往仅局限于测量接地电阻的大小。接地阻抗低并不意味着接地网安全,要进行全面评估。对于大型地网,“接地电阻”呈现出较明显的“复数阻抗”性质,即包含电阻分量、电抗分量,所以应当采用“接地阻抗”的概念取代“接地... 对于接地网的测试往往仅局限于测量接地电阻的大小。接地阻抗低并不意味着接地网安全,要进行全面评估。对于大型地网,“接地电阻”呈现出较明显的“复数阻抗”性质,即包含电阻分量、电抗分量,所以应当采用“接地阻抗”的概念取代“接地电阻”。不能仅以接地电阻作为接地系统的安全判据已成行业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接地 测试 方法
下载PDF
新疆两种闪电定位系统探测资料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延慧 刘忠全 +4 位作者 叶文军 钱勇 张小军 付豪 黄晓露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43,共9页
利用2013—2017年ADTD和LLS探测的地闪资料,并结合2015年5月5日雷灾个例,对比分析新疆两种系统的地闪变化特征和雷灾发生时的地闪分布.结果表明:LLS探测的年均地闪次数约为ADTD的2倍多,均以负地闪为主.两种系统探测到白天发生的地闪次... 利用2013—2017年ADTD和LLS探测的地闪资料,并结合2015年5月5日雷灾个例,对比分析新疆两种系统的地闪变化特征和雷灾发生时的地闪分布.结果表明:LLS探测的年均地闪次数约为ADTD的2倍多,均以负地闪为主.两种系统探测到白天发生的地闪次数几乎均高于晚上,近5年正地闪昼夜比分别为1.5、1.4.ADTD和LLS监测的正、负地闪日变化、月变化特征基本一致.LLS系统测得正、负地闪密度值均大于ADTD.地闪密度大值区均主要集中在新疆的北部和西部,而最小区则均集中在南疆沙漠戈壁;ADTD探测的地闪频次比LLS偏小一个数量级,但均随着经纬度的增大而先增加后减少.ADTD探测的地闪平均强度在4—10月均大于LLS,且日均值也大于LLS.ADTD与LLS探测负地闪电流强度中间值区域较为一致,大多集中在南疆.LLS系统监测的负地闪电流分布和IEEE工作组给出的电流强度分布较为接近.与雷灾数据对比发现LLS系统数据与受灾距离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TD LLS 地闪 对比分析
原文传递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夏季夜间低空急流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建涛 王敏仲 +3 位作者 何清 潘红林 孟露 王延慧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100,共12页
利用2016年7月和2017年7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GPS探空观测试验数据,分析了夏季夜间低空急流的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夏季夜间低空急流发生概率较高,较弱的低空急流(LLJ1)发生概率约为71.0%,平均急流风速为13.2 m&... 利用2016年7月和2017年7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GPS探空观测试验数据,分析了夏季夜间低空急流的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夏季夜间低空急流发生概率较高,较弱的低空急流(LLJ1)发生概率约为71.0%,平均急流风速为13.2 m·s-1,平均急流高度为424 m,急流风向以偏东风为主,急流风速主要分布在9~14 m·s-1,急流高度主要分布在低空200~500 m,较强的低空急流(LLJ4)分布在较高的高度上。晴天夜间低空急流形成和发展具有清晰的日变化特征,日落后开始发展,午夜达到最大,之后逐渐减弱,并在日出前后消散,急流风向随时间推移,由东北风逐渐向右偏转为偏东风或东南风。沙尘暴天气对低空急流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急流风速可在沙尘暴风速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大,形成较强的夜间低空急流。天气系统的强迫对沙漠腹地夜间低空急流强度影响较大,但时间较短,而惯性震荡和地形因素对急流强度影响较弱,但能够长期影响低空急流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低空急流 塔克拉玛干沙漠 惯性震荡 日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