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猪模型凝血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段越
李新宇
+4 位作者
刘江伟
邢颜超
沈才福
张力民
安宗仁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年第8期426-432,共7页
目的对比研究干热环境和常温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猪凝血功能的变化特点,以期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雄性长白仔猪40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简称干热休克组)、干热环境假手术组(简称干热假手术组)、常...
目的对比研究干热环境和常温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猪凝血功能的变化特点,以期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雄性长白仔猪40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简称干热休克组)、干热环境假手术组(简称干热假手术组)、常温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简称常温休克组)和常温环境假手术组(简称常温假手术组),每组10只。干热环境组实验在人工干热环境中进行,在舱内热暴露3 h后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常温环境组的实验在常温常湿环境中进行,假手术组仅有剖腹手术,无创伤和放血相关操作。各组分别于实验前(基线),热暴露后3 h,休克后0 h、0.5 h、1 h、2 h、3 h共7个时间点取血。所取血液标本用于检测:血乳酸(lactate acid concentration,Lac)、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D-二聚体(D-dimer),实验结束后取肺脏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 (1)实验结束时,干热休克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为各组最低,Lac为各组最高,PLT为各组最低(P<0.01);(2)实验过程中各组、各时间点间PT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结束时,干热休克组Fbg水平为各组最低,D-dimer水平为各组最高(P<0.01);(3)TEG结果显示:干热和常温休克组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0.5 h均处于血液高凝期,实验结束时干热休克组血液呈低凝状态,而常温休克组仅表现为弹力图最大振幅(maximal amplitude,MA)的降低。结论 (1)相较于常温环境,干热环境中发生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凝血功能紊乱更复杂,休克程度更严重。由于干热环境中发生创伤失血性休克可导致消耗性低凝,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3 h,其凝血功能即可处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阶段。(2)TEG对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凝血功能的监测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环境
创伤失血性休克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猪模型凝血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段越
李新宇
刘江伟
邢颜超
沈才福
张力民
安宗仁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新疆
军区总医院
新疆
特殊环境
医学
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年第8期426-432,共7页
基金
总后勤部面上基金项目(CLZ13J003)
文摘
目的对比研究干热环境和常温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猪凝血功能的变化特点,以期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雄性长白仔猪40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简称干热休克组)、干热环境假手术组(简称干热假手术组)、常温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简称常温休克组)和常温环境假手术组(简称常温假手术组),每组10只。干热环境组实验在人工干热环境中进行,在舱内热暴露3 h后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常温环境组的实验在常温常湿环境中进行,假手术组仅有剖腹手术,无创伤和放血相关操作。各组分别于实验前(基线),热暴露后3 h,休克后0 h、0.5 h、1 h、2 h、3 h共7个时间点取血。所取血液标本用于检测:血乳酸(lactate acid concentration,Lac)、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D-二聚体(D-dimer),实验结束后取肺脏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 (1)实验结束时,干热休克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为各组最低,Lac为各组最高,PLT为各组最低(P<0.01);(2)实验过程中各组、各时间点间PT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结束时,干热休克组Fbg水平为各组最低,D-dimer水平为各组最高(P<0.01);(3)TEG结果显示:干热和常温休克组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0.5 h均处于血液高凝期,实验结束时干热休克组血液呈低凝状态,而常温休克组仅表现为弹力图最大振幅(maximal amplitude,MA)的降低。结论 (1)相较于常温环境,干热环境中发生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凝血功能紊乱更复杂,休克程度更严重。由于干热环境中发生创伤失血性休克可导致消耗性低凝,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3 h,其凝血功能即可处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阶段。(2)TEG对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凝血功能的监测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干热环境
创伤失血性休克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
Keywords
heated environment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
coagulation function
thrombelastography
分类号
Q494 [生物学—生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猪模型凝血功能的变化
段越
李新宇
刘江伟
邢颜超
沈才福
张力民
安宗仁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