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间隔缺损伴下腔静脉缺如的介入封堵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姜述斌 吴忠东 +2 位作者 帕尔哈提.吐尔逊 许力舒 张智伟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37-638,共2页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房缺)伴下腔静脉缺如的介入封堵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诊断为房缺伴下腔静脉缺如患者,输送系统沿右髂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肋间最上静脉、左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房和左房进行介入封堵方法治疗。结果:3例...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房缺)伴下腔静脉缺如的介入封堵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诊断为房缺伴下腔静脉缺如患者,输送系统沿右髂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肋间最上静脉、左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房和左房进行介入封堵方法治疗。结果:3例患者均成功治愈。结论:房缺伴下腔静脉缺如患者如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肋间最上静脉发育正常,能够采用介入封堵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房间隔缺损 下腔静脉缺如 导管封堵
原文传递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姜述斌 帕尔哈提 +4 位作者 木胡牙提 李岚 张保俭 毛拉提 马俊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27例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中,观察组(14例)均首先接受盐酸替罗非班10μg/kg 3 min静脉推注,继以0.15μg·kg^-1·min^-1持续点滴,之后行急诊PC...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27例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中,观察组(14例)均首先接受盐酸替罗非班10μg/kg 3 min静脉推注,继以0.15μg·kg^-1·min^-1持续点滴,之后行急诊PCI或继续静脉点滴72 h。对照组(13例)直接再次行急诊PCI。结果:观察组中死亡2例(14.3%),对照组中死亡3例(23.1%),2组比较,P〉0.05;观察组中7例(50%)ST段回落,对照组中无一例ST段回落,2组比较,P〈0.05;观察组中胸痛部分或全部缓解者7例(50%),无缓解者7例(50%),对照组中14例患者胸痛均无缓解,2组比较,P〈0.05;TIMI血流2-3级者,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5例、0例,2组比较,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观察组轻、中度出血发生率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推注大剂量替罗非班能减少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的血栓量,化解清除部分或全部支架内的血栓,为再次急诊PCI争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替罗非班
原文传递
双心室同步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力舒 姜述斌 +1 位作者 帕尔哈提·吐尔逊 吴忠东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年第4期303-303,共1页
扩张性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慢性心力衰竭。严重DCM心力衰竭患者常存在房室、室内和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心脏再同步治疗(car... 扩张性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慢性心力衰竭。严重DCM心力衰竭患者常存在房室、室内和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对2004年6月至2008年10月采用CRT技术治疗的18例DCM患者进行随访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室同步治疗 扩张性心肌病 临床分析 心脏再同步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患者 心肌收缩期 右心室收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