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对照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姚娟 李国庆 +3 位作者 雷建新 任澎 戴小燕 王钊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差异。方法:连续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住院患者268人,并将其分为维吾尔族CHD组(80例)和汉族CHD组(188例)。设计统一的调查表,分析对比两组CHD危险因...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差异。方法:连续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住院患者268人,并将其分为维吾尔族CHD组(80例)和汉族CHD组(188例)。设计统一的调查表,分析对比两组CHD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以超重为基础的危险因素聚集情况(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4个危险因素)。结果:维吾尔族CHD组超重患者明显多于汉族组(P<0.01),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患者明显多于汉族组(P<0.05);维吾尔族CHD组3个危险因素聚集患者明显多于汉族组(P<0.05);维吾尔族患者冠脉3支病变和狭窄程度为74%~99%者明显多于汉族组(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CHD患者超重、低HDL-C者较汉族显著增多,且有多种危险因素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较汉族广而严重,需特别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与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孟学刚 芦颜美 +2 位作者 郭敏 陈敏 李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698-2700,共3页
目的:比较静脉溶栓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14例,其中接受溶栓治疗93例,直接PCI治疗121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住院期间相关指标(梗死相... 目的:比较静脉溶栓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14例,其中接受溶栓治疗93例,直接PCI治疗121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住院期间相关指标(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心肌酶学CK峰值、左室舒张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主要心脏事件、严重出血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发病至入院时间、梗死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溶栓组再通率71.0%,PCI组再通率96.7%,P<0.05;CK峰值溶栓组(2474.1±1481.2)U/L,PCI组(2808.7±1952.6)U/L,P>0.05;溶栓组入院期间再梗死7例(7.5%),PCI组再梗死2例(1.7%),P<0.05;严重出血溶栓组5例(5.4%),PCI组2例(1.7%),P>0.05;左室舒张内径溶栓组(52.1±4.8)mm,PCI组(51.5±4.1)mm,P>0.05;左室射血分数溶栓组51.3±7.1,PCI组55.3±6.6,P<0.05;住院期间发生心衰溶栓组15例(16.1%),PCI组8例(6.6%),P<0.05;病死溶栓组11例(11.8%),PCI组6例(5.0%),P>0.05;平均住院时间溶栓组(18.2±5.5)d,PCI组(12.5±5.0)d,P<0.05。结论:与静脉溶栓比较,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能使梗死相关血管达TIMI3级血流的比例更高,更好地保护心功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急性病 静脉溶栓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信号分子p38MAPK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冰心 任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68-70,共3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再灌注 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下载PDF
运动试验诱发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的性别特点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滕化民 郭敏 +1 位作者 彭林 姚俊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33-835,共3页
目的:观察运动试验诱发男女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的特点和差异。方法:将运动试验阳性中出现终止指征没完成次极量的94例患者分为男、女两组,分析其心电图、运动能力、临床症状等,并和部分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结果:男性代谢当量、... 目的:观察运动试验诱发男女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的特点和差异。方法:将运动试验阳性中出现终止指征没完成次极量的94例患者分为男、女两组,分析其心电图、运动能力、临床症状等,并和部分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结果:男性代谢当量、运动时间明显大于女性(P<0.05),男性终止症状多见于Bruce2级,女性多见于Bruce1级结束时。ST段下移程度男性高于女性(P<0.05),下移形态女性水平型多(P<0.05)、男性近似水平型多(P<0.05),男性T波倒置多(P<0.05)。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男性异常率高(78%),女性低(50%)。结论:运动试验对男性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的诊断价值较女性大。男性运动试验诱发心肌缺血和心绞痛多发生于Bruce2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绞痛 运动试验
下载PDF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构建的改良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冰心 任澎 +1 位作者 段明军 田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24-28,84,共6页
目的改良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构建方法,增强实用性。方法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A组:伪手术组;B组:缺血组;C组:缺血30 min再灌注组;D组:缺血60 min再灌注组)。缺血过程在人工机械通气条件下完成,术前术中监测心电图变化,模型... 目的改良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构建方法,增强实用性。方法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A组:伪手术组;B组:缺血组;C组:缺血30 min再灌注组;D组:缺血60 min再灌注组)。缺血过程在人工机械通气条件下完成,术前术中监测心电图变化,模型成功72 h后抽血进行心肌酶谱分析,并观察左室压变化。结果造模成功率为91%。B、C、D组各心肌酶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C、D组低于B组(P<0.05)。B、C、D组左室压值低于A组(P<0.05),C、D组高于B组(P<0.05)。结论改进后的模型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评价指标符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动物 缺血再灌注 心肌 大鼠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楚新梅 巴怡平 +2 位作者 张齐华 杨小丰 汪公亮 《中国临床医学》 1999年第3期233-233,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浆 内皮素 CGRP
下载PDF
射频消融和DDD起搏器治疗典型心房扑动伴缓慢心室率五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国庆 姚娟 +1 位作者 任澎 马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典型心房扑动(简称房扑)伴缓慢心室率的介入治疗。方法5例房扑伴缓慢心室率患者,房扑频率240~260次/分,房室传导比例5:1~6:1。1例患者已置入VVI起搏器,但仍有症状。对房扑采用解剖学影像定位法消融下腔静脉与三尖瓣环的峡部... 目的探讨典型心房扑动(简称房扑)伴缓慢心室率的介入治疗。方法5例房扑伴缓慢心室率患者,房扑频率240~260次/分,房室传导比例5:1~6:1。1例患者已置入VVI起搏器,但仍有症状。对房扑采用解剖学影像定位法消融下腔静脉与三尖瓣环的峡部。对缓慢心室率采取DDD起搏器治疗(1例VVI改换DDD)。结果消融中房扑终止,峡部达双相阻滞,房扑终止后1例为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4例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均成功置入DDD起搏器。随访7~37个月,房扑未见复发,起搏器工作良好,患者症状消失。结论射频消融和DDD起搏器联合治疗典型房扑伴缓慢心室率患者有效而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扑动 心动过缓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起搏器
下载PDF
QRS离散度对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敏 王钊 黄晓玲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407-409,共3页
目的 :探讨 QRS离散度 (QRSd)对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12 0例心脏病患者 (分室速组 40例 ;无室速组 80例 )及 80例正常人 (对照组 )接受体表标准 12导同步心电图的 QRSd检测。结果 :与无室速患者及正常人相比 ,室速患者... 目的 :探讨 QRS离散度 (QRSd)对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12 0例心脏病患者 (分室速组 40例 ;无室速组 80例 )及 80例正常人 (对照组 )接受体表标准 12导同步心电图的 QRSd检测。结果 :与无室速患者及正常人相比 ,室速患者的 QRSd、QRSmax显著延长 (P<0 .0 5 )。将 QRSd>45 ms作为室速的预测指标 ,获得了 95 %的敏感性和 93%的特异性。结论 :QRS离散度 (QR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RS离散离 心电图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艳芳 任澎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98-101,共4页
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除了对已确认的传统危险因素如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高血压等以外,近年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危险因素。对已明确的可控危险因素需进一步研究,对于新发现的危险因素需加强研究。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下载PDF
肥胖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戴晓燕 胡子恒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肥胖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心功能分级为Ⅳ级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293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BNP浓度。以体重指数(BMI)将患者分为肥胖组(BMI>28 kg/m2,n=198)和非肥胖组(BMI<28 kg/m2,n... 目的探讨肥胖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心功能分级为Ⅳ级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293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BNP浓度。以体重指数(BMI)将患者分为肥胖组(BMI>28 kg/m2,n=198)和非肥胖组(BMI<28 kg/m2,n=95),比较两组患者BNP水平差异。结果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患者比较,年龄、性别构成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水平、合并高血压病及2型糖尿病情况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血浆BNP水平(623.4±405.5 pg/ml)明显低于非肥胖组患者(948.7±607.4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肥胖患者、高血压、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浆BNP水平同样低于非肥胖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均明显增高,但肥胖患者增高程度低于非肥胖患者,临床诊断治疗中应考虑肥胖对心衰患者BNP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心力衰竭 B型钠尿肽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信号分子p38MAPK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段明军 陈冰心 +3 位作者 任澎 李哲 郭敏 田飞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4年第1期19-23,共5页
探讨信号分子p38MAPK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SD雄性大鼠分为4组,即:N组(伪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缺血再灌注+黄芪干预组),C组(缺血再灌注+硝酸甘油干预组)。其中根据不同缺血时间各组又分为2亚组:A1、B1、C1组为缺血30... 探讨信号分子p38MAPK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SD雄性大鼠分为4组,即:N组(伪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缺血再灌注+黄芪干预组),C组(缺血再灌注+硝酸甘油干预组)。其中根据不同缺血时间各组又分为2亚组:A1、B1、C1组为缺血30 min再灌注;A2、B2、C2组为缺血60 min再灌注。术前/中监测心电图变化,模型成功72 h后观察左室压变化,随后取血检测心肌酶谱变化,取心肌组织检测p38MAPK的表达。A1组、A2组的血清心肌酶含量值(CK、CKMB、LDH、AST)均高于对照组(N组),左室压变化值均低于对照组;相同缺血时间段比较,B、C组的各心肌酶含量值低于A组,B、C组左室压变化值低于对照组,而高于A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A1组、A2组的p38MAPK含量高于对照组,B1、C1组高于A1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B2、C2组高于A2组,差异显著(P<0.05)。心肌缺血再灌注可激活p38MAPK信号途径,从而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MAPK 心肌 缺血再灌注 黄芪 硝酸甘油
下载PDF
AMI急诊PCI术后心肌活动指数对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小林 李国庆 黄继江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心肌活动指数(Tei指数)对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78例初发AMI行急诊PCI的患者,根据Gensini评分分组,于术后第7天测定Tei指数,并与B型利钠肽(BNP)进行比较,平均随访6.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心肌活动指数(Tei指数)对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78例初发AMI行急诊PCI的患者,根据Gensini评分分组,于术后第7天测定Tei指数,并与B型利钠肽(BNP)进行比较,平均随访6.9个月。结果:(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有:开通病变血管时间>6h、年龄>45岁、Tei指数>0.48、女性、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80分;(2)Tei指数独立预测AMI患者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24(95%CI:0.485~0.763,P=0.09),Tei指数(临界值)=0.488时其预测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为50%,特异性为76.4%。结论:Tei指数对预测A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活动指数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可疑冠心病患者不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原因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虹 李燕 阿衣古丽.吾甫 《护理管理杂志》 2010年第7期486-487,共2页
目的了解可疑冠心病患者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相关内容的认知情况及不接受手术的原因。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表,对69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了不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原因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9.42%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在此次... 目的了解可疑冠心病患者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相关内容的认知情况及不接受手术的原因。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表,对69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了不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原因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9.42%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在此次入院前未得到过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相关知识;72.46%认为没必要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57.97%的可疑冠心病患者面对手术时的焦虑、恐惧等主观因素是不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主要原因。结论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正确认识、了解并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以帮助患者争取最佳的诊断、治疗疾病的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疑冠心病 介入手术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hs-CRP、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振岭 马丽 任澎 《心脏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5月入院确诊的AMI患者60例,随机分为20mg组和40mg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5月入院确诊的AMI患者60例,随机分为20mg组和40mg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分别给予20mg和40mg。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不同剂量对血清hs-CRP、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后1周血清hs—CRP、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且40mg组较20mg组治疗后LDL-C水平显著下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早期(1周内)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降低hs—CRP、血脂水平有效,并且40mg组在LDL-C降低幅度上优于20mg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阿托伐他汀 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水平
下载PDF
再灌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RS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敏 王钊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95-396,共2页
目的:探讨成功静脉溶栓或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RS离散度(QRSd)的影响。方法:对象为60例发病6小时内成功进行静脉溶栓或PTCA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静脉尿激酶溶栓44例,直接接受PTCA及冠状... 目的:探讨成功静脉溶栓或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RS离散度(QRSd)的影响。方法:对象为60例发病6小时内成功进行静脉溶栓或PTCA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静脉尿激酶溶栓44例,直接接受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16例。60例患者均接受体表12导同步心电图QRSd的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成功再灌注(静脉溶栓或PTCA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QRSd明显减少(P<0.05)。结论:成功再灌注治疗可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及心室除极的不一致,从而明显减小QR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QRS离散度 治疗
下载PDF
体表心电图对阵发性窄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及定位的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毅 任澎 《心脏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01-303,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152例阵发性窄QRS波心动过速(NQRST)患者体表心电图(ECG)的6种指标,探讨ECG对NQRST鉴别诊断及定位的价值。方法:选取152例NQRST患者,其中94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2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6例为房性心... 目的:通过分析152例阵发性窄QRS波心动过速(NQRST)患者体表心电图(ECG)的6种指标,探讨ECG对NQRST鉴别诊断及定位的价值。方法:选取152例NQRST患者,其中94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2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6例为房性心动过速(AT)。上述患者电生理机制均经腔内电生理检查所证实,对比分析每位患者窦性心律及心动过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在心率、ST-T改变、QRS波电交替、R-P'/P'-R<l或≥1、II、III、a VF导联假s波、V1导联假r'波的改变情况。结果:预测AVRT的指标是:1逆P'出现时R-P'/P'-R<1,灵敏度68%,特异度78%;2ST-T段改变,灵敏度76%,特异度67%,平行联合试验,灵敏度83%,特异度40%;预测AVNRT的指标是:1 V1导联假r'波,灵敏度56%,特异度100%;2Ⅱ、Ⅲ、a VF导联假s波,灵敏度59%,特异度100%;3逆P'出现时R-P'/P'-R<1,灵敏度63%,特异度60%;平行联合试验,灵敏度77%,特异度33%。预测AT的指标是:逆P'出现时R-P'/P'-R≥1,灵敏度50%,特异度87%。结论:ECG对NQRST的鉴别及定位有重要意义,平行联合试验可以显著提高对AVRT和AVNRT两种类型心动过速的灵敏度(即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心电图 窄QRS波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受损时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特点
17
作者 涂良珍 汪公亮 +3 位作者 王风秀 马伟 刘文杰 谢瑶芸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90-493,共4页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VMC)心功能与心肌超微结构相关性。方法: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按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分为3组,分别观察其心功能与心肌标本超微结构的关系,并设正常对照组10例。结果:随着心功能损伤程度加重,LVEF值降低,心肌细...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VMC)心功能与心肌超微结构相关性。方法: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按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分为3组,分别观察其心功能与心肌标本超微结构的关系,并设正常对照组10例。结果:随着心功能损伤程度加重,LVEF值降低,心肌细胞内肌原纤维溶解,线粒体肿胀变性,肌浆网扩张及细胞内水肿加重,大量空泡出现,糖原颗粒减少,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的浸润程度加重。结论:心功能与心肌超微结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心功能 心肌超微结构 VMC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与非急性心肌梗塞伴阵发性房颤的疗效
18
作者 高方明 任澎 +1 位作者 古孜丽 张玲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塞(AMI)与非急性心肌梗塞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静脉应用胺碘酮的疗效。方法:选择23例AMI及20例非AMI伴PAF患者,应用胺碘酮5mg/kg的负荷量后,给予10~20mg/kg.d维持,24h量不超过2200mg。结果:房颤转复率:AMI组100%,...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塞(AMI)与非急性心肌梗塞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静脉应用胺碘酮的疗效。方法:选择23例AMI及20例非AMI伴PAF患者,应用胺碘酮5mg/kg的负荷量后,给予10~20mg/kg.d维持,24h量不超过2200mg。结果:房颤转复率:AMI组100%,非AMI组70%(14/20),差异有显著性(P<0.05);转复时间:AMI组(2063±140)min,非AMI组(215±138)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AMI并发阵发性房颤患者转复率高,安全、可靠,可作为首选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心肌梗塞 心房颤动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医疗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公亮 孙玉环 《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 1997年第3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康复医疗 卡托普利片 消心痛 治疗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医疗初探
20
作者 汪公亮 孙玉林 《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 1997年第1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康复医疗 医疗宣教 心理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